?

坎地沙坦對腦缺血再灌注大鼠SOD及MDA的影響

2021-09-10 07:22李國春宋嵐尹加珍張紅黃新武
中國藥學藥品知識倉庫 2021年4期

李國春 宋嵐 尹加珍 張紅 黃新武

摘要:目的 ?觀察坎地沙坦對腦缺血再灌注大鼠腦缺血體積及血清和腦組織SOD及MDA的影響,了解其抗氧化作用。方法 ?120只SD雄性大鼠,隨機分為正常組、腦缺血再灌注模型組、坎地沙坦大、小劑量組;每組再隨機分為再灌注24h和72h亞組,每組15只。給藥干預2周后采用雙側頸總動脈夾閉法夾閉頸總動脈導致大鼠全腦急性缺血,缺血2小時后實現再灌注,制備腦缺血再灌注大鼠模型。各組另10只大鼠腹主動脈取血,低溫離心分離血清,取腦組織制作10%組織勻漿,采用酶聯免疫吸附法(ELISA)檢測血清、腦組織勻漿中的SOD、MDA水平。結果 ?大鼠血清及腦組織SOD、MDA水平測定結果顯示,與正常組比較,模型組血清及腦組織SOD水平明顯減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模型組血清及腦組織MDA水平明顯升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與模型組比較,坎地沙坦各劑量24h組和72h組血清及腦組織SOD水平均明顯增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坎地沙坦各劑量24h組及72h組血清及腦組織MDA水平均明顯降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坎地沙坦可明顯減少腦缺血大鼠腦梗死體積;降低血清及腦組織MDA水平,增高血清及腦組織SOD水平,提示坎地沙坦對腦缺血再灌注大鼠具有抗氧化損傷作用。

關鍵詞:坎地沙坦;腦缺血再灌注損傷;SOD;MDA

【中圖分類號】R338.2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2107-2306(2019)01-021-02

腦血管疾病有高發病率,高致死致殘率的特點,是神經內科最為常見的疾病之一。70%以上為缺血性腦卒中[ 1],由于腦組織的供血動脈狹窄或閉塞、腦組織供血不足導致的疾病。目前治療缺血性腦卒中主要以恢復改善腦組織供血為首要目的,但在恢復血流灌注后存在再灌注損傷[2]。腦缺血再灌注損傷機制復雜,活性氧自由基(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在腦缺血再灌注損傷的病程發展中發揮重要作用[3]。

本研究采用雙側頸總動脈夾閉法制備全腦缺血2h再灌注24h和72h,模擬腦缺血再灌注對大鼠的損傷,經給予坎地沙坦干預,觀察再灌注24h和72h時對大鼠腦組織及血清中SOD、MDA等水平的影響。

1 ?材料與方法

1.1 ?動物與分組

健康SD雄性大鼠120只,體重(250±10)g,SPF級,來自西南醫科大學動物實驗中心。隨機分為正常組(假手術組),腦缺血再灌注模型組、坎地沙坦小劑量組(0.2mg/kg)、坎地沙坦大劑量組(1mg/kg);各組分別分為再灌注24h組和再灌注72h組兩個亞組,每組15只。

1.2 ?藥物及試劑

坎地沙坦酯片,廣州白云山天心藥業有限責任公司,生產批號:201705;氯代三苯基四氮唑(TTC), Macklin 貨號:T819365;大鼠(R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ELISA檢測試劑盒,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貨號:RA20008;大鼠(Rat)丙二醛(MDA)ELISA檢測試劑盒,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貨號:RA20007。

1.3 ?給藥與造模

正常組和模型組給予生理鹽水1ml/d灌胃,坎地沙坦小劑量組給予坎地沙坦0.2mg/(kg.d)灌胃,坎地沙坦大劑量組給予坎地沙坦1mg/(kg.d)灌胃,給藥采用等容積灌胃,各組給藥時間均為2周。對模型組及給藥組大鼠均采用雙側頸總動脈夾閉法制備腦缺血再灌注模型。正常組(假手術組)操作與模型組相同,但無夾閉雙側頸總動脈操作。

1.4 ?指標檢測

在實驗設計時間結束時,各組另10只大鼠,用3﹪戊巴比妥鈉(0.15ml·100g-1 )腹腔注射麻醉,用未加有抗凝劑的真空采血管腹主動脈取血,室溫放置待血液凝固后,低溫離心3000r/min離心15min,取上清液分裝于EP管中,得血清標本,放于-80℃冰箱保存備用。各組大鼠取血后,立即斷頭取腦,迅速分離大鼠大腦組織,制備10%腦組織勻漿,低溫3000r/min離心15min,取上清液分裝于EP管中,得腦組織勻漿標本,放于-80℃冰箱保存備用。血清及腦組織勻漿中SOD、MDA采用酶聯免疫吸附法(ELISA)檢測,按南京建成生物研究所大鼠(R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ELISA檢測試劑盒、大鼠(Rat)丙二醛(MDA)ELISA檢測試劑盒說明書操作步驟進行測定。

1.5 ?統計學方法

所有數據采用SPSS17.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處理,結果以 表示,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P<0.05則認為差異顯著,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 ?對大鼠SOD水平的影響

與正常組比較,模型組大鼠血清及腦組織SOD水平明顯降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與模型組比較,坎地沙坦小劑量72h組血清SOD水平有所增加,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坎地沙坦小劑量24h組、坎地沙坦大劑量24h組、坎地沙坦大劑量72h組大鼠血清SOD水平與模型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驳厣程垢鲃┝?4h組和72h組大鼠腦組織SOD水平明顯增加,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 ?對大鼠MDA水平的影響

與正常組比較,模型組大鼠血清及腦組織中MDA含量明顯增加,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與模型組相比,坎地沙坦大、小劑量24h組及72h組血清和腦組織中MDA含量明顯降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與坎地沙坦小劑量組比較,坎地沙坦大劑量組MDA含量有所降低,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在腦缺血再灌注損傷發病機制的研究中,多數學者致力于自由基研究,逐漸證實自由基連鎖反應參與腦缺血重要病理變化過程,缺血腦組織可激化自由基連鎖反應使之加重腦缺血再灌注損傷[4]。生物體內自由基主要包括超氧自由基、一氧化氮自由基等,其中超氧自由基在生物體內分布最為廣泛,參與自由基連鎖反應的啟動環節。本實驗結果顯示,模型組大鼠在發生腦缺血再灌注后,血清及腦組織中SOD水平較正常組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模型組大鼠血清及腦組織MDA水平較正常組大鼠均明顯升高,可見大鼠體內的氧化系統及氧化防御系統已被破壞失衡,氧自由基大量生成而清除減少,引發脂質過氧化反應而造成腦缺血再灌注損傷。

本實驗中坎地沙坦明顯減少腦缺血再灌注大鼠腦梗死體積,降低血清及腦組織MDA水平;增高血清及腦組織SOD水平,提示坎地沙坦對腦缺血再灌注大鼠具有抗氧化腦保護作用。其機制可能與坎地沙坦拮抗血管緊張素,舒張血管等作用有關,增加了大腦的供血供氧,促進了氧的充分還原,減少了氧自由基的生成,由此減少了SOD的消耗。說明使用坎地沙坦能明顯減輕腦缺血再灌注大鼠腦組織及血清中自由基損傷,提高其抗氧化能力,坎地沙坦小劑量組與大劑量組均出現相似效果。作為治療高血壓的一線藥物坎地沙坦在有效控制血壓水平的同時能很好改善腦并發癥,具有實驗和臨床意義。

參考文獻

[1] 陳懷珍.《急性缺血性腦血管病中西醫診療指南》解讀[J]. 中醫藥臨床雜志,2013,3(11):949-954 .

[2] 周迎春,邵念芳. 急性缺血性中風病因病機探討[J]. ?湖北中醫藥大學學報,1999,9 (2) :19-20.

[3] A Lewén,P Matz,PH Chan.Free radical patways in CNS injury[J]. Journal of Neurotrauma,2000,17(10):871-875.

[4] 陳勇,白小紅,陳章. 腦缺血再灌注損傷自由基的改變及其與腦組織損傷的關系[J]. 西南軍醫,2009,11(3):465-466.

( 1.西南醫科大學附屬中醫院,四川 瀘州 646000;2.西南醫科大學藥學院藥理教研室,四川 瀘州 646000)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