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鱗狀上皮細胞抗原檢測在宮頸癌診斷中的應用

2021-09-10 07:22李嘉
中國藥學藥品知識倉庫 2021年4期
關鍵詞:宮頸癌診斷

李嘉

摘要:目的 ?探討在宮頸癌診斷中,應用鱗狀上皮細胞抗原(SCC-Ag)檢測的臨床價值。方法 ?選取我院接診的宮頸癌患者36例,宮頸上皮內瘤變患者36例,健康志愿者36例,分別作為癌變組、內瘤變組與對照組,對三組靜脈血進行抽檢,行SCC-Ag檢測,觀察各組SCC-Ag表達水平及陽性率。結果 ?癌變組SCC-Ag表達水平顯著高于內瘤變組、對照組,內瘤變組SCC-Ag表達水平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對照組SCC-Ag陽性率為0%,內瘤變組SCC-Ag陽性率25.00%,癌變組SCC-Ag陽性率為80.56%,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在宮頸癌診斷中,SCC-Ag檢測具有較高的陽性檢出率,且呈現為明顯的高表達,故具有一定的臨床應用價值。

關鍵詞:宮頸癌;鱗狀上皮細胞抗原;診斷

【中圖分類號】R73-3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2107-2306(2019)01-041-02

宮頸癌是一種臨床中較為多見的婦科惡性腫瘤疾病。長時間以來,為了能夠提高宮頸癌前病變的診斷準確性,盡早進行臨床分期,臨床研究不斷更新宮頸癌診斷、篩查的主要技術手段。有研究者表示,在宮頸癌上皮細胞中,廣泛存在著鱗狀上皮細胞抗原,這些鱗狀上皮細胞抗原伴隨著癌細胞分化、合成不斷產生,故直接參與腫瘤的發生、發展過程,為此,宮頸癌患者通常表現為血清SCC-Ag水平的提升[1]。鑒于此,我們在對宮頸癌的診斷中,積極通過對鱗狀上皮細胞(SCC-Ag)抗原的檢測,現對其具體是應用情況及價值總結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研究病例均來自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2月接診的宮頸癌患者,所有患者均根據其臨床癥狀、體征表現、既往病史,同時配合陰道鏡活檢進行確診。選取36例宮頸癌患者作為癌變組,患者年齡為(45.36±2.48)歲;其中子宮頸腺癌8例,子宮頸鱗癌28例;臨床分期,I-II期30例,III-IV期6例。另從同期接診的宮頸上皮內瘤變患者中選取36例作為內瘤變組,年齡為(46.18±3.57)歲;臨床分級,III級14例,II級14例,I級8例;另選取同期健康體檢志愿者36例作為對照組,均為女性,年齡為(45.25±3.18)歲。三組一般資料逐項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入組對象均簽訂了知情同意書。

1.2方法

癌變組與內瘤變組均于治療前取血液標本,對照組則在體檢時采集血液標本,每例各取空腹靜脈血3ml,取樣后及時送檢。我院運用全自動微粒子化學發光免疫分析儀(雅培,i2000sr型)及配套試劑盒實施SCC-Ag測定,所有操作均嚴格按照說明書要求實施。判斷標準:SCC-Ag>1.5ng/ml即可視為陽性。

1.3統計學方法

運用統計學軟件SPSS17.0行數據的分析處理,以均數±標準差( )表示SCC-Ag檢測結果,組間對比以t值檢驗;以(%)表示SCC-Ag陽性率,以F方差檢驗。若P<0.05即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各組SCC-Ag檢測結果比較

癌變組SCC-Ag表達水平與對照組、內瘤變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內瘤變組SCC-Ag表達水平與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各組SCC-Ag檢測結果陽性結果比較

對照組SCC-Ag陽性率為0%,內瘤變組SCC-Ag陽性9例,陽性率25.00%,癌變組SCC-Ag陽性29例,陽性率為80.56%。各組SCC-Ag陽性率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宮頸癌是一種嚴重危害女性身心健康的惡性腫瘤疾病,長期以來都受到學界的共同關注,且針對該病診斷、篩查以及治療等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但就當前的發病形勢來看,隨著人們生活方式、飲食習慣以及生活環境的改變,宮頸癌的發病率呈現為逐年遞增,且表現為明顯的年輕化趨勢。1977年有研究者通過對宮頸鱗癌組織進行分離,發現其上皮細胞存在著大量的SCC-Ag,此后關于SCC-Ag與鱗狀細胞癌的相關報道越來越多,且將其作為鱗狀上皮來源癌診斷的重要指標[2]。

SCC-Ag作為一種具有較高敏感性和特異度的宮頸癌腫瘤標記物,被廣泛應用于宮頸癌和癌前病變篩查診斷,與此同時,不少研究者還認為SCC-Ag是宮頸癌臨床治療預后判斷的重要標志。有研究者表示[3],相較于健康群體,發生宮頸病變的患者,其血清SCC-Ag水平會出現非常明顯的升高,且表現為隨著臨床分期的升高而呈現為逐漸上升,即臨床分期與SCC-Ag表達呈現為正相關性。這主要是由于SCC-Ag廣泛存在于鱗狀細胞癌中,隨著癌變細胞的發生發展,其會被迅速釋放到血漿中,導師血液中的SCC-Ag表達水平迅速升高。同時,SCC-Ag是一種基因鏢行的標記物,是靶細胞控制失常與基因表達的主要結果,故伴隨著腫瘤的進展,SCC-Ag能夠直接參與到細胞凋亡的調控中,且隨著其表達水平的增長,使得癌細胞經過抑制細胞凋亡途徑對機體中各種細胞自殺機制產生相應的抗性,除此之外,SCC-Ag還直接參與到細胞外基質的降解過程和腫瘤轉移、浸潤過程。

本研究分別選取宮頸癌患者、宮頸上皮內瘤變患者、健康志愿者,對其SCC-Ag表達水平進行測試,根據結果來看,宮頸癌患者SCC-Ag表達水平顯著高于內瘤變組和對照組,同時內瘤變組患者SCC-Ag表達水平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這就充分表明隨著宮頸病變的加重,SCC-Ag表達水平也呈現為非常明顯的增長,這與相關文獻研究結論一致,鐘雷等[4]表示宮頸癌組患者血清SCC-Ag表達水平顯著高于宮頸上皮內瘤變組與門診健康體檢婦女組。另根據陽性結果來看,癌變組SCC-Ag陽性率顯著高于內瘤變組與健康對照組,而內瘤變組SCC-Ag陽性率高于健康對照組(P<0.05),該結果進一步證實SCC-Ag在宮頸癌及宮頸病變診斷中的有效性。

綜上所述,在宮頸癌診斷中,通過SCC-Ag檢測,可較好的掌握宮頸病變情況,且具有較高的陽性檢出率,故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Stefan HOLDENRIEDER,Rafael MOLINA,Ling QIU,X等.鱗狀上皮細胞癌抗原水平新檢測方法在宮頸癌、肺癌和頭頸部癌鑒別診斷中的性能及臨床表現[J].中國肺癌雜志,2018,21(07):571-582.

[2]董曉霞,陳育梅,黃凌霄,等.血清鱗狀上皮細胞癌抗原在宮頸癌中的應用[J].浙江實用醫學,2016,21(01):47-49.

[3]趙倩穎,郄明蓉.鱗狀細胞癌抗原在宮頸癌中的臨床應用及其研究進展[J].中華婦幼臨床醫學雜志(電子版),2013,9(03):393-395.

[4]鐘雷,張繼青.鱗狀上皮細胞癌抗原在宮頸癌患者血清中的表達及其與臨床病理特征的關系[J].實用醫院臨床雜志,2014,11(04):83-84.

(貴州省銅仁市人民醫院 ?貴州 ?銅仁 554300)

猜你喜歡
宮頸癌診斷
液基細胞學檢查對宮頸癌前病變及宮頸癌臨床篩選的臨床價值
宮頸癌護理及心理護理對宮頸癌患者治療依從性的影響
如何選擇不同效價的宮頸癌疫苗?
常見羽毛球運動軟組織損傷及診斷分析
紅外線測溫儀在汽車診斷中的應用
窄帶成像聯合放大內鏡在胃黏膜早期病變診斷中的應用
淺析智能變電站二次設備的運行診斷及其調試
宮頸癌疫苗作用有多大
宮頸癌術前介入治療22例近期療效分析
VEGF在宮頸癌術后放療的臨床觀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