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新冠疫情”居家隔離背景下探討健康建筑建設

2021-09-10 15:39張冠英
家園·建筑與設計 2021年4期
關鍵詞:新冠疫情居家疫情

張冠英

摘要:我國現代化發展迅猛,綠色建筑設計展現了人民追求舒適、健康、綠色的“家”的美好愿望。2020年一種“新型冠狀病毒”引發了一次人類與病毒進行的一次前所未有的大規模 “抗疫戰爭”。本文將結合我國時勢,對聚集了最大規模人口的城鎮居住區的綠色建筑設計的一些突出需求進行探討,并關注人民越加重要的精神文明建設和健康建筑發展建設的關系。

關鍵詞:健康建筑;疫情;居家

2020年春季,我國爆發了“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國家統一部署抗疫戰略,舉國響應號召,“放下”春節盛大團聚喜慶的歡樂,各個家庭自行實施隔離,為這場無聲的“抗疫戰爭”做出重大貢獻。

我國早在2017年就發布并實施了《健康建筑評價標準》,其內容是更貼近本次“無聲戰役”的基礎建設要求的?!敖】到ㄖ备?、更快的建設為國家宏觀管控的戰略布置作了很好的鋪墊,并且相當符合當代家庭所追求的美好生活的愿望。

我國城鎮居住人口規模巨大,2020年這個特殊的春節,要如何在繁華交錯的城鎮中做到有效的抗疫管控呢?這種大規模的人口密集就是“新型冠狀病毒”抗爭關鍵的致命因素。因此早期戰略是必須把控著每人、每戶的相對孤立狀態,才能控制住大范圍的社區傳播。然而最大的矛盾是,在城市化飛速發展的地方,人們的生活愈是要聯系緊密的,但是當人們居家隔離后,日常的生活、工作、學習、娛樂鍛煉都被限制在居住的“房子”里了。

據全國住房城鄉建設工作會議上得知,截至2009年底,中國城市人均住宅建筑面積約30平方米,農村人居住房面積33.6平方米。此數據在全國范圍的分布也存在很大的差異,再扣除居住區的公攤面積,家庭“剛需”房子的套內使用面積還是相對拘束的,于是“房子”的使用空間就有要被“撐破”的感覺。因此,就要想方設法地提高“房子”空間的利用率,爭取在有限的空間內實現更多的使用便利。在當代社會中已經出現甚多設計優良的精細化戶型,配合飛躍進步的現代科技設備,本次“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確實催促發生了更多美好家居的可能與落地。

《健康建筑評價標準》是在滿足“綠色建筑”的設計要求之后,為了進一步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貫徹健康中國戰略部署,推進健康中國建設,實現建筑健康性能提升,規范健康建筑評價。其中對建筑的空氣、水、舒適、健身、人文、服務等指標提出了綜合的評價標準,這些都是需要多學科融合參與、共同協作才能更好實現的。

以下就對本次“抗疫戰爭”里管控矛盾相對突出的城鎮居住小區,進行健康建筑設計里一些細化的延伸做一些探討。

一、衛生消毒的需求:

從外到內來看,居住小區在小區出入口出就要設置可以做初步消毒、殺菌的門崗。進入小區后的公共空間和門廳樓道的交通空間則需要增加日常的消殺工作。再到入戶的時候,如果有玄關或入戶花園的戶型就能充分利用起來,作為簡易手清潔、更換外衣物、暫存外帶物品等更細致的消殺隔絕操作;但是如果不具備如此空間,就需要在進門前增加放置簡單消殺用品,最大限度避免日常出入的時候把病毒、細菌帶到戶內。戶內的衛生消毒就需要更多的自主性了,包括設置新風系統、水凈化系統、廢水及垃圾處理系統、日常清潔和消毒等。另外在家庭內有人員需要隔離觀察的情況,帶有獨立衛生間的臥室就能作為理想的隔離房間使用,能最大避免了與其他家人的接觸并保持密切觀察。

除了設備的投入,健康建筑在戶型設計上低密度的板式戶型會比高密度塔樓式的戶型更優秀。因為戶型的朝向是有很大的自然優勢的:充分向陽面居室和陽臺的日光也能起到一定的天然消毒作用,能有對流自然通風也能大大提高居室內的舒適度。

二、生活物資的供應:

當外出購物受到限制的情況下,如何解決人們的吃穿用度的供需呢?幸運的是,我國當代社會的信息網絡和物流網格已經充分發展到十分細致、便捷的程度,加上智能手機的使用的普及,人們在家里就能獲取市場商品的信息,商家也能準確接收需求訂單,然后通過快遞物流精準投遞,實現了絕大部分物資的供給。

于是,在小區內必要設置快遞、物流等派送終端服務站點,使人們在接收物品時更加有序不亂。對于一些未能很好適應當代網絡信息交流的人群,志愿者或者社區網格化的基層人員,也能在終端站點配備合適電子設施來就近協助,實現一種“足不出戶”的新零售模式。并且在特殊時期的特殊區域,例如2020年春的武漢、后續發生“新冠疫情”社區傳播爆發的高危區域,政府部門或企業統籌采購、配送也能充分利用小區的服務站點進行細致的管控和支持。

三、聯系與溝通:

“抗疫戰爭”爆發的緊急時期,國家需要對人們進行詳細并安全的行蹤記錄的大數據分析;而當下的形勢和資訊也需要及時、積極、充分的傳遞給各家各戶。

被限制出門的日子里,廣大勞動人民的工作和莘莘學子的學業未來都需要繼續的。于是大家紛紛把物質世界的種種轉移到網絡世界中,建設起各種遠程辦公、學習平臺。尤其是依靠電子設備辦公的行業,各方協同配合起來不但沒有受到“隔離”的影響,反而促進了設備更新換代和辦事途徑的快速發展。各大院校在教學模式和課程設置上也作出相應的調整和深入研究,讓未來更加信息化的“接班人”提供更多元的學習途徑,習得不受地理位置的影響。

四、精神文明建設:

在當代社會里,即使面對困難,我們依然有能力保障物質條件得到充分的滿足,在此情況下,就越要加強重視健康精神世界的建設。

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居家生活需求,普片家庭里會有老人、小孩和工作的青壯年人,正常情況下,家庭成員之間是在交集中互相配合著的,但是“新冠疫情”居家隔離期間,外圍的緊迫氣氛把各人在家里的生活距離壓縮得非常近,缺少了日常出門疏離與冷靜,抬頭不見低頭見,日常的矛盾就日益增長。在缺乏人際相處包容理解和沒有充滿智慧溝通技巧的家庭中,就很容易爆發家庭內部的戰亂。

家里老人的需求:物質上是充分的醫療保障和生活保障,精神上則是與他人進行人生的溝通交流、想獲得充分發揮余熱貢獻的途徑等。這都需要社會和家庭其他成員投入更多的關懷,去保障老人的身心健康。

家里小孩的需求:年齡越小越要重視物質上的安全:居家設備、家具的安全探索,食品、衣物、用品、玩具等必須設計的安全無風險。精神世界層面的建設就是隨著年齡的增長而日加重視投入的,家長耐心充分的陪伴和指引,讓小孩日漸培養自己學習和安排生活的能力。未來世界是屬于他們的,他們也終會創造未來新的生活模式,當下能做的就是給他們更多安全的空間去成長、發揮,多些積極、正面、向上的引導。家長的理解和包容,應該是處理孩子成長帶來沖突和矛盾的第一反應,而不是一味固化、甚至是已經老化的批判與阻撓。

家里青壯年人的需求:貌似在一味地追求物質的豐盛,其實是要精神世界得到存在感和安全感,不能脫離社會關系,在繁雜中努力保持一種上升的平衡。他們是家庭的頂梁柱,能力是最旺盛的時候,同時壓力是最大的,因此要正視當下的形勢,盡力活在當下,就是規避多余抑郁和焦慮情緒發生的最好途徑。積極的青壯年人往往能建設起一個健康美好的家,無論是千辛萬苦背起了房貸當起了“房奴”,還是意氣風發踏上發展的浪潮的幸運房主,他們都為老小的家人撐起一個真正健康的家。

因此健康建筑不單只是關乎建筑物本身的建設,更重要的是面對此中的使用者,要結合充分的人文服務建設,才能做到真正的健康建筑建設。

參考文獻:

[1]《健康建筑評價標準》.T/ASC 02-2016

[2]?;埯?備受關注的健康住宅:2020 年被重新定義 2021 年需更接地氣.中國建設報——2021中國城市規劃年會論文集.2009年.

[3]梁櫻.心理健康的社會學視角——心理健康社會學綜述.社會學研究2013,28(02).

廣東省建科建筑設計院有限公司 廣東廣州 520000

猜你喜歡
新冠疫情居家疫情
居家信條
情防控常態化 居家防護不可少
疫情中的我
37°女人(2020年5期)2020-05-11
新冠疫情視閾下感悟“四個自信”國家共識
疫情應對之爭撕裂巴西疫情應對之爭撕裂巴西
疫情中,中俄貿易同比增長
“心理成長任務包”助力學生安度疫情
關于疫情對地區經濟金融影響情況的調研
新冠疫情對縣域脫貧產業發展的影響及地方金融支持的建議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