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護患溝通技巧在皮膚科護理中的臨床效果研究

2021-09-10 07:22李娜
臨床醫學前沿 2021年3期
關鍵詞:皮膚科護理效果

*通訊作者:李娜,1987年4月,女,漢族,陜西渭南人,就職于陜西省渭南市第二醫院,護師,本科。研究方向:皮膚科護理。

摘 要:目的:分析皮膚科護理中護患溝通技巧的臨床應用效果觀察及有效性。方法:納入本院2020年5月至2020年12月皮膚科收治的95例患者,隨機平均分為2組,對照組47例患者采納傳統護理,實驗組48例患者在對照組基礎上進行護患溝通。對比兩組患者治療配合度、SAS評分、SDS評分。結果:實驗組治療配合度(95.83%)明顯高于對照組(76.60%),實驗組護理后SAS評分、SDS評分均明顯低于對照組,P < 0.05(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結論:護患溝通技巧應用于皮膚科護理中,可有效提高患者治療配合度,減輕焦慮、抑郁等不良情緒,值得借鑒。

關鍵詞:護患溝通技巧;皮膚科;護理效果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effect and effectiveness of nurse patient communication skills in dermatological nursing. Methods: 95 patients admitted to the dermatology department of our hospital from May 2020 to December 2020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47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traditional nursing, and 48 patient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received communication with nurses on the basis of traditional nursing. The treatment cooperation degree, SAS score and SDS score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treatment cooperation degree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95.83%)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76.60%), and the SAS score and SDS score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P < 0.05). Conclusion: The application of nurse-patient communication skills in dermatology nursing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treatment cooperation of patients and reduce adverse emotions such as anxiety and depression, which is worthy of reference.

Keywords: Nurse patient communication skills; Dermatology; Nursing effect

一、資料與方法

(一)一般資料

2020年5月至2020年12月為研究時間,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研究對象是本院皮膚科收治的95例患者,隨機平均分為2組。

實驗組(48例):19例女性、29例男性;年齡在23~60歲,年齡均值為(41.58±5.64)歲;疾病類型:8例皮膚瘙癢、5例銀屑病、7例濕疹、4例痤瘡、6例慢性蕁麻疹、18例(嚴重)痤瘡。病程在1~10年,病程均值為(5.62±2.14)年;文化程度:16例大專(及以上)、12例高中、13例初中、7例小學(及以下)。

對照組(47例):18例性、29例男性;年齡在24~59歲,年齡均值為(41.67±5.54)歲;疾病類型:9例皮膚瘙癢、7例銀屑病、6例濕疹、5例痤瘡、5例慢性蕁麻疹、15例(嚴重)痤瘡;病程在2~9年,病程均值為(5.65±2.11)年;文化程度:15例大專(及以上)、13例高中、12例初中、7例小學(及以下)。兩組相比P > 0.05,可比較。

1. 納入標準

年齡 ≥ 18周歲;意識清醒,可正常交流;患者、家屬均已簽署與本次研究相關的知情同意書。

2. 排除標準

處于哺乳、妊娠期的女性;存在認知、精神、心理障礙者;臨床資料不真實、不完整者;不同意參與本次研究者;合并惡性腫瘤者;預計生存期在3月以內者;合并免疫系統疾病者;合并內分泌系統、血液系統疾病者。

(二)方法

對照組實施常規護理,觀察組基于常規護理實施護患溝通技巧。

1. 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

對皮膚科患者在進行護理的過程中,結合患者的基本情況和病情發展,向患者進行健康教育。健康教育的內容主要包括患者的基本情況、病情進展對患者神經方面所造成的健康影響以及對疾病的臨床治療措施和計劃,還包括患者在接受治療過程中需要遵守的注意事項。通過這些內容的詳細講解,使患者對自己的皮膚疾病有深刻的認知,能夠充分了解自己疾病的進展和預后情況,能夠更積極、更有效地配合醫護人員的工作,促進疾病的康復。

在進行溝通時可借助于輔助手段,例如通過微信方式將與患者相關疾病的臨床診斷報告、疾病知識、文件傳輸給患者,使患者能夠通過自我閱讀詳細的了解,還可以通過PPT或者是宣傳手冊,向患者傳遞與皮膚病相關的知識。健康教育是護患溝通的重要內容,也是護理工作開展的基礎,是提高患者醫護依從性的重要措施[1]。

2. 心理護理

對于皮膚病患者而言,疾病除了影響患者的身體皮膚健康以外,還會對患者的心理造成折磨,當皮膚癥狀發生在臉部,影響患者出行與交流時,就會對患者造成嚴重的困擾。尤其是對于女性患者,皮膚病對患者造成的心理影響更大。因此結合患者的不良心理情緒應進行有效地疏導,通過與患者進行有效的溝通和交流,了解患者的心理狀態,從而針對性地提供疏導措施。同時結合患者的疾病類型,向患者介紹大量該疾病治療成功的案例,從而使患者對于自己疾病的治療擁有足夠的信心,提高患者的治療依從性[2]。此外,為患者進行病房環境的布置,可提供綠植、雜志、影音設等備,定時為患者進行開窗通風,滿足患者在治療過程中的精神需求。

(三)觀察指標與判定標準

對比兩組患者治療配合度、SAS評分、SDS評分。

1. 遵醫行為判定標準

(1)完全配合標準

完全可以配合護士完成相關治療計劃,無抵觸行為。

(2)基本配合標準

基本可以配合護士完成相關治療計劃,偶有抵觸行為。

(3)不配合標準

無法配合護士完成相關治療計劃,抵觸行為嚴重。

2. SAS(焦慮自評量表)、SDS(抑郁自評量表)

分界值均為50分,50~59分為輕度;60~69分為中度;70分以上為重度,分值越低,護理越有效,焦慮、抑郁程度越輕[3]。

(四)統計學方法

數據處理選擇SPSS26.0軟件,獨立樣本t檢驗計量資料(SAS評分、SDS評分),以 ±s形式表述,x2檢驗計數資料(治療配合度),以[n/(%)]表述,P ?< ?0.05,即為存在統計學差異。

二、結果

(一)對比兩組治療配合度

實驗組治療配合度(95.83%)明顯高于對照組(76.60%),P < 0.05,見表1。

(二)對比兩組SAS評分、SDS評分

兩組護理前比較SAS評分、SDS評分P > 0.05;護理后實驗組均明顯低于對照組,P < 0.05,見表2。

三、討論

皮膚是人體極為敏感的一個器官,覆蓋全身,對于人體來講,是一種天然的保護屏障,可以保護各種器官以及肌肉免受外界刺激的影響,防止水、電解質流失,發揮感受冷熱以及排汗等功能。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方式、習慣、飲食結構、環境等不斷變化,皮膚病的發生率明顯增加,雖然大部分皮膚病無致命性,但反復瘙癢、疼痛等癥狀,加重了患者生理、心理不適感,如果出現水皰、紅腫等現象,則會嚴重影響患者美觀度,尤其是對中青年女性來講,皮膚病是一種重大打擊。傳統護理模式下護士以被動服務為主,缺乏積極性、主動性,忽略了患者心理、精神等多方面的健康狀況,無法有效減輕患者心理負性情緒,綜合效果一般,現已不能滿足臨床、患者需求[4]。

良好的溝通技巧是建立和諧護患關系的基礎和前提。與患者有效溝通,可促使患者對自身疾病有一個全面、正確的認識,進而做出正確的判斷,避免盲目自卑、擔憂等不良情緒出現。本研究示:實驗組治療配合度(95.83%)明顯高于對照組(76.60%),實驗組護理后SAS評分、SDS評分均明顯低于對照組,P < 0.05。提示護患溝通技巧應用于皮膚科護理中可有效減輕患者心理不良情緒,提高遵醫行為。

針對本次研究結果分析如下:護患溝通技巧要求護士在與患者溝通時,應保持自然、親切的語氣,讓患者感受到來自護士的溫暖和熱情,可有效解除患者心理不良情緒,增加患者對護士的理解和信任感,拉近彼此距離,在護患溝通期間,護士應注重一些護理細節,避免出現錯誤的溝通方式,在用藥時詳細、耐心地向患者講述用藥的目的、重要性,讓患者清楚地認識到積極配合醫生、護士完成治療對促進機體康復的重要性。

綜上所述,皮膚科護理中采納護患溝通技巧,可顯著提高患者治療依從性,減輕抑郁、焦慮等不良情緒,臨床應用價值較高,值得進一步推廣該護理模式。

參考文獻:

[1]黨海強.護患溝通技巧訓練在提高皮膚科護理質量中的應用效果[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 2019,19(21):234.

[2]李海霞.護患溝通培訓在皮膚科護士管理中的應用效果研究[J].中國衛生產業, 2019,16(08):28-29.

[3]田愛敏,趙云芳.護患溝通技巧訓練對提高皮膚科護理質量的效果分析[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 2020,18(18):243+245.

[4]萬杰蓉,程娜.觀察護患溝通技巧訓練對提高皮膚科護理質量的效果[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 2019,6(52):114-115.

猜你喜歡
皮膚科護理效果
皮膚科藥房開展藥學服務效果觀察
基于gitee的皮膚科教學方法研究
探究皮膚科護理教學中服務性學習模式的應用
護理路徑管理模式在皮膚科護理中的應用
早期康復護理在腦卒中偏癱患者護理中的臨床效果
A Doctor’s Visit
皮膚科病人的外用藥物須知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