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班區角活動材料投放的實施策略

2021-09-10 05:12周微
教學博覽 2021年3期
關鍵詞:區角活動材料投放

周微

摘要: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推進,新時代教學水平需要不斷更新、優化。對于幼兒園教育而言,教師要讓幼兒在自由、主動、快樂的環境中學習知識、提升能力,這對幼兒課程設置和教師的教學水平提出較高的要求。區角活動是幼兒園游戲最主要的形式之一,教師應當如何布置區角、合理投放材料、有效展開區角活動呢?本文從以下幾個方面提出具體措施,希望為教師提供參考。

關鍵詞:幼兒大班;區角活動;材料投放

前言:

幼兒園大班的學生正處于快速學習、汲取大量知識的關鍵階段。在園區內有效開展區角活動不僅能夠發揮學生的主動性,根據自己的喜好進行游戲活動,還能夠讓學生在相對貼近生活的活動情境中掌握知識的靈活運用、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對學生的身心發展、學習能力提升以及核心素質的培養具有重大的意義。教師需要從幼兒角度出發,關注幼兒的天性,合理投放材料,有效開展區角活動。

一、根據學生的興趣投放材料

興趣是驅使學生游戲活動的源動力。要想順利區角活動,教師首先需要保證這些活動的設置和材料的投放能夠吸引學生的興趣。幼兒園大班的學生正處于學習書寫、朗讀、簡單數學計算的初級階段,也逐漸開始形成競爭意識和合作思想,逐步具備個人獨立思想。教師可以抓住學生這個階段的特點,在班級創設不同區角,投放合適的材料,引導學生在這幾個方面有所提升。

例如,教師可以設置讀書角,學生在此閱讀繪本和兒童故事,提升閱讀能力;設置小商店,學生在此利用食物模型玩具進行買賣,掌握一定計算方法和社會買賣的基本規則;創設串珠游戲區角,學生以小組的形式接力串珠,各個小組之間存在著競爭關系,每個小組內部又需要緊密合作、互幫互助,以此培養學生的相關素養。在整個材料投放過程中,教師要盡可能抓住學生的興趣和取向,融入學生感興趣的動畫人物、歌曲童謠等,讓學生對材料的使用和玩耍具備積極性。

二、分階段合理投放材料

學生的學習具有順序性和階段性,這就意味著,教師在活動中投放材料的過程中,既要注意按照學生的年齡特點和性格特征,循序漸進地投放,又要按照遵循學生發展的自然規律,讓每一種材料發揮作用,讓每一個活動具有實用性和意義。在分布區角的過程中,教師要合理把控材料的難度。如果材料投放過于簡單,學生能夠迅速掌握其玩耍方法,就容易逐漸失去興趣;如果材料投放過于復雜,學生在玩耍的過程中經常遇見困難,很難獲得良好的游戲體驗,學生也會逐漸放棄。教師要在日常教學活動中記錄學生玩耍的情況,階段性進行整理、歸納并總結,有針對性的進行調整,讓學生能夠在每一個階段都充滿趣味性和挑戰性地開展活動。

例如,為了豐富學生對顏色和材料的認知,教師在班級開設“甜品屋”區角,通過展示布藝、羊毛氈、塑料、硅膠等色彩豐富的小蛋糕,讓學生對不同顏色和材料形成認知。隨著學生年紀增大,教師可以將區角的成品小蛋糕替換為半成品,讓學生嘗試用橡皮泥、史萊姆等材料制作小蛋糕,用彩筆和顏料進行涂色,親身參與進“甜品”的制作過程。當學生掌握相關“制作”方法后,教師可以把成品全部替換為原材料,讓學生通過自己動手、發揮想象力和創造力,制作自己喜歡的甜品形狀和配色,掌握顏色的搭配和材料的合理使用方法。

三、選擇低結構性活動材料

開展區角活動的目的是讓學生能夠在自主嘗試、擺放重組的過程中得到鍛煉。材料不僅是幼兒進行區角活動和游戲的必需的物質基礎,又是搭建游戲與生活應用的橋梁,更是教師在游戲中傳授知識的重要媒介。教師應當開闊思維,不將活動材料局限于教師、校方為特定的游戲活動學生準備的各種道具和設施,而是考慮在區角活動中利用包括生活中基礎、常見的物體和材料。只要開動腦筋,通過合理的處理和調整,生活中的各類廢舊材料也能夠作為區角活動的可用之材。

在位區角活動選擇材料時,教師應當盡可能選擇低結構性活動材料。所謂低結構性材料是指沒有規定的程序操作、全由學生主動擺弄和嘗試以開發不同游戲玩法的材料、不同于高結構材料的規范性、精致度和明確的指向性,低結構材料往往需要學生發揮想象和創造力,自主思考和創新性嘗試,在操作過程中,沒有指向明確的游戲步驟,沒有標準的結果評判依據,只有學生不斷地創新和提升。

例如,教師可以讓家長幫助學生在家中收集低結構材料,如快遞盒、餅干桶、報紙、廢衣服、吸管等,教師布置一個“變一變”區角活動,讓學生將這些材料組合、剪裁,把快遞盒變成小房子、把餅干桶裝飾為筆筒、把廢衣服疊成花朵……這些不同性質、不同觸感的材料不僅讓學生了解到更多材料的種類和特性,還充分發揮了自己的腦筋,把這些普通的材料變得可愛有趣。

四、靈活組合不同種類材料

隨著年紀的不斷增長,學生的心理在不斷成熟、能力也在不斷提高。相應地,學生對游戲的要求不斷提升,對游戲道具、游戲規則等的需求也逐步提升。為了滿足學生的成長活動需求,教師需要不斷更新區角活動和材料投放。但一味地更新所有活動材料顯然是不具有可行性的,教師需要仔細評估每一種材料的特性,將物化和靜態的材料呈現動態性,合理開發出材料的多功能性,把不同的材料彼此組合再創造,適當添加一些新材料,讓活動材料迸發出新活力,重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和玩耍的興趣。

例如,教師可以開辟一個“洋娃娃之家”,讓學生把洋娃娃帶到這個區域,在其中相互觀賞介紹。隨著學生對所有的洋娃娃越來越熟悉,教師可以及時引進布料、紐扣、魔術貼等材料,引導學生動手給洋娃娃做新衣服;還可以讓學生開展照顧生病的洋娃娃等情境,在活動中添加、組合新材料,創設新情境,讓學生能夠開展更多豐富多樣、趣味性式組的活動。

總結:

總而言之,幼兒園階段是培養學生核心能力和綜合素養的重要階段。在幼兒園教學中展開區角游戲、合理投放材料是提升學生綜合素質的有效渠道。教師應當把握大班學生的性格特征,結合上述教學方法,在教學中有的放矢、合理運用、及時調整優化,打造有效活動,提升學生的觀察力、動手能力和知識水平,促使學生充分發揮想象力和創造力,在區角活動中茁壯成長。

參考文獻:

[1]徐盛芳.幼兒園區角游戲的材料該如何投放[J].讀與寫,2019,16(8):235.

[2]陳紅.幼兒園材料式區角游戲材料投放方式[J].亞太教育,2020,(21):16-17.

紹興市越城區東湖街道中心幼兒園 312000

猜你喜歡
區角活動材料投放
探索幼兒園區角活動水平與幼兒園發展的聯系性
對幼兒園區域活動材料投放的思考
主題區域環境創設淺析
簡談幼兒區域活動材料的投放
區域活動中材料投放與幼兒的主動發展研究
幼兒數學區角活動中的主動探究學習
農村幼兒園開展本土化區角活動的實踐研究
有效創設幼兒園學習型區域的探討
區角游戲創編的策略研究
本土資源在幼兒園教育中的運用探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