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電檢查工作中降低線損的措施應用探討

2021-09-10 07:22馬鈺
家園·電力與科技 2021年2期
關鍵詞:線損管理用電檢查具體措施

馬鈺

摘要:在線損管理工作中,應當要做到應用全網管控體制、改進理論線損計算方法、加強線損分析以及建立健全線損管理制度,只有把握好這些要點,方能有效減少配電網電能損耗,提升企業經濟效益。

關鍵詞:用電檢查;線損管理;存在問題;具體措施

引言

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電力需求日益加劇,尤其是人們生活水平的提升,各種電氣應有盡有,電力消耗大幅上升。線路是電力輸送的主要載體,線路質量關系著線路低壓線路的運營質量和效率,在電力企業經營管理中,線損是常見問題,也是電力企業成本的重要構成因素,如何降低線損率,提高線路使用壽命成為電力企業關注的核心問題。

1線損管理的涵義

1.1 含義

線損主要是指線路損耗,具體含義是電力在通過線路輸送過程中引發的能量損耗。線損包含內容相對廣泛,不僅是指線路的損耗,供電網中對應的用電設備、變電設備、輸電設備等在電力配送中產生的電能損耗統稱線損,例如,架空線路電阻損耗、鐵芯損耗等。線損管理則是通過相應的技術、措施、方法實現對線損的有限管理,以此降低線損,提高線路運行質量的措施。

1.2 意義

節能環保已經成為時代發展的主題,尤其是在世界資源不斷消耗中,資源浪費已經成為威脅人類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因素,而可持續發展理念也早已深入人心。電力作為日用消耗品,已經成為人們生產、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人們生活水平大幅提升的同時,電力消費呈遞增趨勢,但與之對應的線損問題較為突出,因此,加強線損管理意義重大。首先,加強線損管理能夠降低電力資源的浪費,推動低碳、綠色經濟的發展,為我國可持續發展貢獻力量;其次,加強線損管理能夠實現電力企業資源的優化配置,提高線路管理效率,延長線路使用壽命,實現電力公司經營效益的最大化;再次,電力資源的產生是通過其他資源轉換而來的,當電力資源損耗降低時,對應的其他資源消耗就會下降,可以推動行業的循環健康運行。

2目前線損管理存在的主要問題

2.1 電網結構有待完善,電網優化建設仍需加強

配電網的結構是否合理直接影響線損的大小。由于受到地域環境的限制,超供電半徑的配電網線路很多,而且各線路之間的距離也較長,特別是山區受地域條件的限制,經濟落后,公用變壓器多,迂回供電線路較多,負荷點分散,分支多,距離用電負荷中心遠。由于分支多由中心向四處分散的這種供電方式導致線路供電半徑過長,由于各用電負荷分散線路半徑過長導致負荷率下降,直接導致配電網功率低,電網線損率高。在大部分電力企業的電網中,傳統高損耗的電力設備仍在使用,企業自身針對線路損耗這一方面不重視就是導致這種現狀的主要原因,而且并沒有給予足夠的資金支持,無法購買新的電力設備,所以對設備的更新造成一定的阻礙,加劇了電力線路運行的損耗程度。

2.2 對無功補償不夠重視,無功補償設備不足或補償不合理

當前,或者過補償造成電壓偏高,或者欠補償導致功率因數不達標,增加損耗。10kV 配網普遍存在線路補償設備偏少、低壓配電臺區無功補償裝置缺失或未按照要求進行投切等問題。

2.3 電網檢修時的運行方式有待改進

目前,公司系統大多數變電站和 10kV 線路能夠實現電源互供,但是從經濟運行減少損耗的角度來看,由于臨時轉供電和倒電源,將造成正常線路和變電站負荷加重,供電半徑增大,形成卡脖子線路,電容器補償容量不足,線路電壓下降,功率因數降低,直接導致電壓質量降低,電網損耗增加。

3用電檢查工作中降低線損的措施應用

3.1 加強多專業的有效融合,實現精益化管理

通過有效的同期線損管理,可以使得末端業務進行有效融合,能夠對異常情況進行快速有效處理,并且得到較為平穩的線損率,將線損管理的職責真正落實到位。為了能夠實現這些管理目標就需要不斷升級優化管理方式,要加強多專業之間的融合,實現更加精益化的線損管理。對于電力企業來說,其管理情況以及經濟效益在很大程度上會受到線損管理的影響,而線損會涉及到多種專業,包括電網規劃、財務、運行、營銷、生產等等,所以針對線損涉及內容較多的情況,可以加強大數據技術的應用,實現線損的精益化管理,確??梢詼蚀_了解不同層級、不同環節、不同元件的具體情況,確保電量以及電費的準確性。線損精益化管理的核心在于實現管理以及技術的雙驅動,要建立起核心的系統軟硬件平臺,實現配電網精益化管理的全員參與、多專業融合,這一過程中營銷線損、電量采集、用電采集等系統的集成在其中發揮著較為關鍵的作用。

3.2 實現全業務鏈條的貫通

第一,為了能夠有效降低配電網線損,要加強線損運營監控平臺的建立以及應用,通過此平臺對于線損數據進行監控、預警以及處置,確保線損數據能夠真正發揮作用,應用在配電網降損方面。第二,要確保同期線損系統和運營監控平臺之間數據的有效連通,這樣就可以進行靜態化線損曲線以及動態化異常數據的分析研究,同時能夠確保業務流、信息流以及能量流之間的充分融合。能夠利用該平臺進行電網線損數據的實時展示,利用平臺所實現的專業數據融合可以建立起更加全面、準確的線損數據庫,能夠對數據實現共享,使其更好地服務于配電網線損管理方面。相關的電力企業需要在配電網同期線損管理和降損過程中建立起“運檢建檔、調度畫圖、營銷掛戶、線損校核”的全新管理模式,重點加強供電企業內部協同合作、分級管理職責的落實等。另外電力企業也要積極推進數據的治理等工作,能夠確?;诖髷祿木€損管理系統可以更加全面、專業地覆蓋到各個方面,實現問題的全透視、專業的全面統籌,這樣就可以確保線損全業務鏈條的貫通分析的實現。

3.3 全方位提升降損的效率

電力企業在降損過程中一定要關注不同電壓等級之間的聯動研判,一旦配電網同期線損管理過程中存在異常問題,企業要組織相關部門以及不同專業對其進行綜合性診斷,提升線損分析的準確性和效率,確保其能夠實現高效率、高質量的全網降損。電力企業要從上到下地將降損職責落實到每一個崗位、每一個人員,一定要保證線損管理過程中“每個臺區有人負責,每個問題有人跟蹤解決”,能夠大大提升線損管理異常問題的處理效率和時間。另外,在配電網同期線損管理中要充分利用“互聯網 +”的理念,要加強信息技術的應用,可以通過臺區拓撲自動識別的探索以及線損助手 APP 的應用來提升同期電量以及線損等數據的查詢,可以通過智能終端的應用提升臺區核查治理的效率,多渠道、全方位、寬領域的配電網同期線損管理加強也能夠較好服務于配電網降損。

3.4加強智能電網構建,提高運維檢修水平

在科學技術推動下,智能電網成為主流趨勢,智能電網在構建中采用了先進的技術和設備,能夠有效降低線損,提高電力管理效率。首先,要加大智能電網投入資金,在電網升級改造中采用最新的電力設備和元件,有效降低設備損耗。在導線選取方面,也要根據電力需求以及電力負荷予以確立;其次,做好配送線路運維檢修工作,通過線路及時減損降低由于線路問題引發的損耗。再次,做好電力配送點的合理規劃,確定合理的供電半徑,實現半徑內電力損耗的最小化。線損與輸送距離有一定的關系,通過電網結構的合理布局能夠有效降低線損。通過網絡重構能夠提高電力企業的經驗效益,實現區域電力資源的優化配置,同時,電網結構合理優化也是電力系統優化升級的基礎保障,對實現網損率的下降具有重要意義。

結束語

降損增效,技術措施是基礎,管理措施是手段,只有進一步加強技術線損管理,科學降損,才能不斷提高線損管理水平。

參考文獻:

[1]張偉峰.線損控制技術和管理措施探究[J].科技風,2020(18):187.

[2]鄭濤.配電網線損分析與降損措施探究[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20(23):87-88.

[3]吳栩峰.供電企業技術降損措施探討[J].中國高新技術企業,2020(09):46-47.

[4]董海,趙梓涵.降低供電企業 10KV 線損技術措施探討[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20(02):139.

國網伊吾縣供電公司 新疆哈密 839300

猜你喜歡
線損管理用電檢查具體措施
論加強營林生產管理促進林業工程發展
醫院提升黨建工作水平的措施研究
探究新形勢下用電檢查與供電優質服務工作
施工企業工程項目成本管理探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