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核心素養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研究

2021-09-10 02:43劉華
小作家報·教研博覽 2021年21期
關鍵詞:核心素養下閱讀教學研究

劉華

摘要:小學語文閱讀是語文課程教學中的重要環節,通過讓學生自主閱讀文本,能夠提高學生段落劃分、語言概括、情感表達等學科核心能力?;诖?,在展開實踐教學時,教師可以抓住閱讀文本類型的差異,增強對學生的引導效果,使學生在自主參與小組分享交流經驗的過程中,深化對文本閱讀內涵的理解,避免被動學習對學生閱讀思維的限制。在閱讀教學中,教師還需要牢牢把握與培養學生情感目標和實踐應用能力相匹配的教學手段,創設學生自主參與的互動課堂。

關鍵詞:核心素養下 小學語文 閱讀教學 研究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引言

經濟的飛速發展和網絡的大量應用讓人們的意識水平和知識素養都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升。在這樣的情況下人們對于教育的重視程度也越來越高,因此對于教育的訴求也越來越高,人們希望通過教育讓學生各方面素養都可以得到熏陶和培養,進而實現德、智、體、美、勞共同發展的教學目標。在小學教育當中語文教育占據著很重要的地位,而語文閱讀教學也是語文教學中的一個重要方向。在核心素養的背景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被賦予了新的內容以及新的要求,不僅需要學生們學會把握文章,同時還需要理解文章當中的意思,進而提高學生的語文知識素養,因此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也需要重新規劃方法,以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一、設置課堂提問訓練,強化學生的思維能力

閱讀教學的本質就是學生和教師之間的對話,通過閱讀讓學生發散思維,增強其思維能力,因此,教師要想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就需要在閱讀教學中設計一些問題。比如,教師教授六年級上冊《少年閏土》這一課時,教師可以通過不同故事分層提問閏土這一形象的細節性,引導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理清作者的寫作思路,實現人物性格刻畫層面的過渡轉換。教師可以首先對第一段閏土月下刺猹的場景進行情境化營造,幫助學生在圖畫欣賞中概括作者環境描寫的用意。首先教師讓學生對照文本,記錄下描寫月下瓜田場景的詞語,并讓學生感受到這些環境描寫營造出靜謐且緊張的環境,為閏土機敏地刺猹烘托氛圍。通過這一問題,教師可以幫助學生理解敘事類文章在環境描寫中的主要作用,引導學生在寫作過程中巧用環境描寫,為事情發展奠定氛圍。之后教師不斷深入課程內容,利用閏土在雪地中捕鳥的場景,激發學生聯想閱讀的學習效果。教師引導學生思考自己童年中是否有類似的捕鳥趣事,并鼓勵學生用生動的語言介紹這一事件,讓學生參與閱讀體驗環節。這一聯想式的閱讀,能豐富學生的閱讀情感體驗,豐富閱讀教學中學生的寫作素材。

二、多媒體輔助,培育學生的審美能力

多媒體的“可視化”和“直觀性”能夠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并通過視頻和圖片展示,讓學生感知文章的“美”,有效培育學生的審美能力。例如在《詹天佑》的教學時,老師首先可以對這一課中的生僻字、形近字和多音字進行整理,將知識點勾選出來,讓學生在上課之前就已經對課本有一個初級了解,然后再利用多媒體、投影儀對學生進行系統的講解。對于課本中出現的一些生僻漢字,老師讓學生通過在紙上一筆一畫的練習來加深記憶,使他們產生自主學習的興趣。其次,小學很多文學作品都極具美感,然而由于以往教學手段的限制,讓學生觸摸不到這些“美”,無法近距離感知,而多媒體技術就能讓課文中的美感“可視化”“直觀化”,利用多媒體的視頻播放和圖片展示功能,讓學生深刻體悟到文章蘊含的美。比如在《美麗的小興安嶺》的閱讀教學中,文中美麗的山嶺景色和壯闊的自然風光,在以往教學中,都只能讓學生自行想象,但是利用多媒體技術,就能讓學生清晰地感受到壯闊的小興安嶺以及富有地域色彩的風俗人情,讓學生在這樣瑰麗的自然風景中,深切領略到博大的人文風景。再比如在學習《富饒的西沙群島》時,老師可以引導學生把“海灘”“海龜”“海鳥”這些事物結合起來,讓學生能夠真切地感受到這些畫面帶來的意境,利用多媒體給學生構建出良好的學習氛圍,更加直觀感受教學內容。有效引發學生對“美”的探究和思考,實現學生審美能力、空間想象能力的培養。

三、提供交流表達機會,發展學生語言能力

以《司馬光》這一課學習為例,在閱讀活動開展前,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大聲朗讀文章內容,增強語言感知能力,理順文章思路,同時增強對閱讀內容的理解和把握。在課上,教師可以讓學生們合上課本,自己說一說,本文講了一個什么故事,促使學生能夠通過對原文內容的準確復述,發展自己的語言能力。在學習期間,教師還可以采取靈活的教學形式,比如構建合作小組,促使學生能夠在組內活動中,與其他成員展開互動交流,當學生不斷提升了與其他同學的互動機會,并能夠暢所欲言,他們會不斷提升對文字、語言的熟悉度,從而有效發展自身語言能力。

四、擴充語文知識資源,提高文化傳承能力

比如在學習《山行》《贈劉景文》《夜書所見》時,教師可以著眼于古詩詞作者,為學生擴充更多的古詩篇目,促使學生能夠提升對古詩詞文化的了解度,從而切實提升文化修養。同時,還可以在引導學生進行閱讀學習時,采用“1+N”教學模式,為其推薦更多閱讀內容和書目,比如《西游記》《弟子規》《三字經》等內容,促使學生能夠一邊閱讀,一邊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從而切實增強自身知識儲備,有效提升綜合素養。

結束語

總之,語文教師要不斷提升自己的專業能力和教學能力,及時轉變教學觀念,更新教學理念,創新教學方法,提高語文閱讀教學效率,從而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幫助學生提升語文核心素養。

參考文獻

[1]仲維海.基于核心素養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探究[J].小學生(中旬刊),2020(11):6.

[2]李楊.基于小學語文核心素養下的閱讀教學探究[J].課外語文,2020(28):123-124.

[3]張明波.核心素養背景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新路徑[J].智力,2020(20):89-90.

猜你喜歡
核心素養下閱讀教學研究
初中英語評判性閱讀教學實踐與探索
多元讀寫理論指導下的初中英語閱讀教學實踐
核心素養下小組合作構建小學數學高效課堂的思考
基于核心素養下初中信息技術教學思考
高階思維介入的高中英語閱讀教學
“認知-遷移”教學模式在高年級閱讀教學中的應用
基于高中數學核心素養下的概念教學
淺談核心素養下初中生物教學中“學案導學”教學模式的運用策略
誰說小孩不能做研究?
Applications of Deep Mixing to Earthquake Disaster Mitigation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