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語文中高段習作指導策略

2021-09-10 03:13章航
小作家報·教研博覽 2021年21期
關鍵詞:指導策略小學語文

章航

摘要:小學語文課程中高段習作教學有效開展的根本目的在于,促進學生“樂于通過書面的形式表達自己的所見所聞,不局限于形式地記錄自己的見聞、體驗以及想象”,幫助學生“熟練的創作出沒有較大難度的記實和想象類型的作文,創作簡單的應用文”。小學語文課程教學中開展的高段習作課堂教學,就應當基于這個目標展開,深入探索具備一定科學性、合理性的教學方法。

關鍵詞:小學語文;高段習作;指導策略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引言

小學生具有較強的好奇心,豐富多彩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小學階段的學生面對各種各樣的新鮮事物都有著較強的探索欲望以及好奇心理。但是,基于小學階段的習作教學層面來看,大部分學生都比較抵觸教師布置的寫作任務,往往是不知如何下手,無話可寫。特別是高年級階段的學生,提到習作都不知如何下手,心驚膽戰,花費較長時間往往是敷衍了事。這種被動形式的習作難以有效增強學生的寫作能力。所以,作為小學語文教師,必須擔任起幫助學生提高寫作水平的重要責任,努力探索出有效的寫作教學策略,為學生提供最佳的習作指導,推動習作教學的進一步發展。

一、小學語文課程中高段習作教學過程中存在的不足

(一)學生在作文方面缺乏濃厚興趣

學生對于寫作方面的興趣程度直接影響著習作水平的有效提高,學生只有從根本上對寫作教學產生濃厚興趣,才能將自己的全部精力投入到習作課堂學習當中,才能對習作相關技巧產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但是,基于現階段小學語文實施的習作教學現狀層面來看,普遍存在的現象是學生不喜歡習作,對其毫無興趣,在習作教學過程中,大部分學生對于寫作文任務往往是奉命而寫,缺乏較強的主動意識,在實際寫作過程中常常表現出不知如何下手的狀態,學生不明白自己究竟應該寫哪些內容,更不清楚所寫文字到底要體現什么意思,這種現象的發生通常是缺乏一定的寫作動機導致的。只要不具備較強的寫作動機,則學生的思維就會局限于單一模式當中,致使寫作中沒有明確目標,進而使所寫文章布局別真實性以及形象性。

(二)文章缺乏真情實感

情感是一篇文章的重要靈魂,更是學生的一些生活經歷和親身體驗。通過分析小學生所創作的作文可以發現,大部分學生所創作的文章往往是為了完成寫作任務而寫的,并沒有在文章中融入情感因素。然而在習作課堂教學過程中,大部分教師往往只注重寫作手段和技巧的傳授,嚴重忽略了學生對于字詞句知識的掌握程度,通常情況下教師很少引導學生利用身邊生活來創作文章。對于小學高年級階段的學生而言,其在生活方面的觀察力已經逐漸形成,但是,大部分學生因為在低段學習缺乏認真態度,導致字詞句基礎不牢固。所以,學生創作的文章,不是錯別字過于的多,就是沒有自己的個性。甚至部分文章直接局限于固定不變的寫作模式中,一成不變,千篇一律,難以彰顯文章的獨特情感魅力。因此,在習作指導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注重有效培養學生的情感思維,只有具備一定的情感思維,才能為文章注入生命活力。[1]

二、小學語文中高段習作指導的有效策略

(一)引導學生善于觀察生活

整體而言,語文課程是一門具有一定實踐性和生活性的基礎學科,在我們平時的生活當中,無論何處都彰顯著語文知識。因此,在小學語文課程中開展習作教學的時候,教師應當將課堂教學與生活實際相結合,引導學生基于生活層面進行寫作訓練,如此一來,不僅能夠幫助學生提高寫作水平,而且能夠為學生減輕寫作壓力。例如,教師在講解《草原》類型文章的時候,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利用課余時間來收集自己之前在旅行過程中所留下的照片,并且將其帶進課堂教學當中,與班級其他同學一起分享。在學生分享的過程匯總,教師可以鼓勵學生用自己的語言方式來描述這些風景,并讓學生簡單介紹一下在旅行期間自己的所見所聞。接著,教師可以幫助學生一起繪制思維導圖,讓學生利用自己對文章內容的認識和理解,結合生活經歷來創作一篇描述景色的優秀文章,幫助學生梳理自己所構思的寫作脈絡,提高學生的整體寫作質量。

(二)構建真實情境,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語文習作往往需要學生借助自己的理解和感悟,通過文字的方式將自己的真實想法以及情感呈現出來。在傳統習作教學模式中,教師通常是在課堂教學中為學生講解相關寫作題材,讓學生在教學任務結束后獨自進行寫作訓練,并未給予學生正確的引導體會。在這樣的學習過程中,學生往往在寫作過程中會會出現“不知如何寫”“無話可寫”等問題,導致學生會逐漸失去寫作的興趣以及耐心,在課堂最后的講評環節也難以提起學習興趣和集中注意力。教師在開展習作課堂教學的時候,應當根據習作的主題以及教學內容,科學構建相應的教學情境,讓學生快速的融入到相應情境當中,積極參與課堂教學的互動環節,促進學生積極思考,進而充分調動學生學習作文寫作技巧的興趣和積極性。例如,教師在講解《那一刻,我長大了》一課時,教師可以為學生構建相應情境,如,學生與自己爸爸媽媽之間出現矛盾并相互認錯道歉,引導學生仔細想一想自己與爸爸媽媽之間發生的一些事情,同時可以引導學生想一想自己的生活經歷,發現情感的切入點,進而將自己的思想感情表現出來。如此一來,不僅能夠幫助學生在創作文章時產生更多的想法,而且有助于激發學生對習作的學習興趣,愿意挖掘和發現生活中習作素材。[2]

(三)開展形式豐富的學習活動,培養學生較強的主動性

在傳統的習作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往往將作文布置為課后作業,要求學生上交,教師再批改。不僅極易導致學生對作文產生厭倦心理,而且教師也需要利用大量時間來為學生批閱作文,增加了一定的工作量?;诖?,教師可以通過多樣化的形式展開習作練習,突破整篇文章習作形式的局限,也可以引導學生展開片段形式的習作練習。同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自由分組,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進行作文的交換,并讓學生互相批改,相互交流和分享自己的心得體會,通過這種方式,不僅能夠達到寫作訓練的根本目的,而且有助于學生通過其他作文的有效批改獲取寫作經驗,實現取長補短的效果。

結語

小學語文課程的習作教學,不僅能夠幫助學生掌握寫作技巧,而且能夠幫助學生形成語言運用能力和書面表達能力。在習作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積極探索科學有效的習作教學方法,給予學生正確的習作指導,充分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進而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

參考文獻

[1]傅娜.小學語文習作指導教學策略探究[J].小學生作文輔導(上旬),2020(07):47.

[2]馬如彪.小學語文高年級習作指導方法策略[J].試題與研究,2020(03):71.

猜你喜歡
指導策略小學語文
區角游戲活動中教師的指導策略
大學生思想行為偏誤與指導策略研究
小學生記敘文習作課堂指導策略
小學習作復習“五步曲”
淺談語文課堂的情感教育滲透
語文教學中師生互動語言溝通探析
優化朗讀技巧,提升語文實效
淺談如何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
讓多媒體課件為閱讀教學助力
撥動情感之弦,讓語文課堂綻放精彩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