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煤電企業環保外委檢測項目管理方法

2021-09-10 15:43王海衡董波田龍
家園·電力與科技 2021年2期

王海衡 董波 田龍

摘要:本文主要以第三方技術監督機構為主體,梳理火力發電企業環保外委檢測項目進程中的注意事項及關鍵信息。

關鍵詞:環保檢測,項目分包,開口合同

1、概述

由于環保形式的嚴峻及電力企業污染物排放管理的日趨規范,電力企業的合規排放是企業環保管理的重要工作。依據排污許可證自行監測的要求,煤電企業的廢水、煙氣排放等需具備政府認可資質的第三方檢測機構[1]進行定期檢測并出具檢測報告,電力企業依據相關要求和制度對污染物指標進行公開,此項工作是環保自行監督的重要內容,也是環保檢測市場的重要輸入。

本文主要以第三方技術監督機構為主體,對各委托發電企業的環保外委需求進行集中管理和統一分包,經過近五年的外委項目管理歷程總結項目經驗,梳理項目進程中的注意事項及關鍵信息。

2、環保外委檢測項目的管理難點

環保外委檢測項目的主要內容是各發電單位的污染物監測因子,其主要依據是電力企業排污許可證自行監測、環保技術監督的制度要求及監管部門或監督單位的環保監督檢查等提出的檢測要求[2]。

其難點一在于檢測內容具有不確定性,排污許可證更新、制度變更或臨時性的監督要求等,使檢測內容在計劃初期無法準確確定,對項目容量預估及預算統計等帶來不確定性。

難點二是檢測風險的管控,檢測風險是指由于檢測單位主觀工作失誤或客觀原因(如疫情原因導致業務停止)等導致檢測數據無法按時測出或檢測報告無法按要求出具等事故,雖分包合同中對相關工作提出明確要求及違約責任等,但其違約賠償無法彌補電力企業因檢測數據空白而造成對合規排放缺失有效證據支持的損失,出現某單位因缺失月度碳元素測量數據導致碳排放交易款項以頂格上繳造成重大財務損失的案例,因此,檢測風險需要委托單位有明確認知,不可以為以合同條款來轉移責任風險而一勞永逸。

難點三是工作要求有變動可能。因制度及監管部門的要求,檢測方法的變更需要檢測機構配置相對應的檢測儀器,現場工作環境的改變需要檢測機構對入場人員進行適應性調整,各地監管部門對認證資質等也會有要求上的變化,經項目招投標后確定的單位在項目實施階段出現資質要求不符等導致當地電廠的檢測無法進行。

3、項目的有利因素

源于自行監測工作的強制要求,并且對工作實施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或疏漏在社會、企業及業務管理層面均出現了給與相應處罰的案例,企業自身及監督部門都對此項工作給與足夠重視,特別針對外委工作的年初立項的空白階段均給與一定的支持。環保工作與安全工作并列為最高優先級的工作要務,在具體流程推進上得到了不少的支持作用是本項目開展的有利因素之一。

其次,隨著自行監測的需求發展及市場化檢測機構的涌現也為檢測工作提供了龐大的技術供應,同時在進程中技術不斷提升、競價機制下的項目成本逐漸降低、技術服務機制不斷完善,企業與檢測方同樣在項目過程中不斷磨合,尋找自身的市場定位,明確義務與權責,推進自行監測項目的成熟與發展。

4、精準管控檢測方案是成本管理的關鍵

在項目初期應詳盡整理各單位的檢測方案,特別應明確常規檢測的重復性試驗次數及現場檢測的點位數量,例如同樣的廠界噪聲檢測項目,不同單位對噪聲測量的位置和數量有不同要求,若統一報價則會造成后期檢測實施過程中工作量的界定問題,若按單位報價應明確點位總量及單價計價單位,以項目計價與以點位計價將會對檢測費用造成成倍差異。

各單位檢測方案的確定是項目精細化管理的基礎,同時報價應依據各單位的項目方案進行單獨報價并匯總,這樣有利于后期對各單位的項目核對及總價核算,便于后期對各單位的成本分攤。

根據檢測方案的各項檢測項目及數量確定預算單價與預算總價,單價以歷史價格、市場詢價及成本估算來確定,某些檢測項目的歷史價格或市場價格遵循市場行情保持窄區間的波動,但隨著檢測項目數量增加,單一檢測成本會逐步攤薄,例如現場檢測的人工差旅成本會分攤在各項檢測項目中,檢測項目與數量越多,其對應成本分攤至各項中應越少,因此,應關注項目數量的規模效應帶來的成本減少,合理管控項目支出。

5、備選方案控制檢測風險

經過項目運行,為應對檢測機構的檢測風險較為穩妥的方法是選用備選方案,在環保外委檢測工作中除了統一分包之后應備選備用方案,如電力企業和當地檢測機構簽訂開口合同,若主合同運行正常,則備選方案可不產生費用,若主方案出現異常情況,可選用備選方案出具檢測數據,以此來管控檢測機構的檢測風險。

對于檢測指標超標等情況,對于污染物排放的要求愈加嚴格的生產環境下,超標排放一定會帶來巨大的負面影響和財務損失。外委檢測是對達標排放的證明而非試探性檢測,電力企業自身應該結合自身檢測條件開展污染物檢測,對接近限值或波動較大的指標一定要及時預警,提出整改方案,保證排放指標在控受控,而外委送樣獲得資質報告應為合規工作的證明結果,而不是盲測。

對于檢測時效性上,各類規章制度對檢測間隔及頻次有了詳盡規定,為保證檢測結果按時出具,應在年初檢測方案上詳細明確時間節點,特別是牽扯多部分協調的工作事項,需設立工作計劃及工作責任書,要求各個環節的流程性工作落實到人,落實到具體時間點,從多方面保證外委檢測工作的按計劃進行。

6、項目實施評價

在項目前期招投標過程中,通過項目條款進行具體的工作的要求,但在無法要求項目執行細節,在項目驗收時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對項目實施進行總體評價。一是安全風險管控,對現場檢測環節的安全風險管控進行跟蹤評估,外來人員入廠工作是近期電力企業安全事故高發的情形之一,嚴格管控外來人員的工作活動是安全風險管控的重要要求。二是評價執行時效性,對于檢測時間預約、項目執行、結果產出及報告編制等于項目前期提出時間性要求,并且于項目實施階段及時進行跟蹤,對于不符合項需要跟進整改,通過提升溝通機制、落實溝通人員或以制度下發等形式明確改進方案,在項目執行中不斷優化管理流程,做到出現問題及時解決,且解決方案具備可持續性,減少項目管理成本及資源消耗。三是評價計劃外工作情況的反饋效果。除以依據項目前期制定的檢測方案進行的以外的工作均屬于計劃外工作,根據項目實施經驗,計劃外的工作變動較多,且占據全年項目管理工作量的大部,在項目前期應與檢測機構確定變動空間,確立良好的溝通鏈條,在開展相關工作的溝通協調時,關注溝通效率及反饋效率,形成特定的溝通機制是保證項目順利進行的重要環節。

7、自行監測發展方向

8、小結

電力企業的環保外委檢測是環保監督工作的重要內容,扎實落實環保檢測的順利進行,獲得達標排放的檢測證明,是排放監管、信息公開及碳排放交易的重要基礎。該項目管理前期注重謀劃,能夠在項目前期進行預見和規范可規避或解決大部分問題,在實施過程中出現的計劃外情況需要及時跟進,與項目進程中逐步完善工作機制,在項目驗收時關注多方面評價,其當年度的工作機制可有效的作為下一年度工作的設計素材。

參考文獻:

[1]焦國嵩,馬立科,石仁德.企業自行環境監測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及應對策略.生物化工,2021,2.

[2]李莉娜,唐桂剛,萬婷婷 . 我國企業排污染狀況自行監測的現狀、問題及對策 [J]. 環境工程,2014(5):86-89,94.

國家電投集團河南電力有限公司技術信息中心 河南省鄭州市 450000;

國家電投集團平頂山熱電有限公司 河南省平頂山市 467000;

國電投南陽熱電有限責任公司 河南省南陽市 473000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