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校大學生網絡文化消費現狀調查

2021-09-10 19:24張靜靜
大學·社會科學 2021年2期
關鍵詞:現狀調查大學生

張靜靜

摘要:隨著線上教學普及,高校大學生投入網絡文化消費的比例升高。新時代高校大學生網絡文化消費內容、結構是什么?網絡文化消費存在哪些問題?如何正確地引導高校大學生進行合理的網絡文化消費?基于這三個問題,本研究通過問卷調查和半結構訪談,對山東省五所高校的500名大學生進行定量和定性研究。研究發現高校大學生存在網絡文化消費結構不合理,網絡文化消費水平低、網絡文化消費模式單一等問題,并從政府、學校、學生個人三個方面提出引導策略。

關鍵詞:網絡文化消費;大學生;現狀調查

中圖分類號:G64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3-7164(2021)05-0139-03

基金項目:2020年度山東省藝術科學重點課題“疫情防控常態化條件下高校大學生網絡文化消費研究”(項目編號:YQ 202008053)。

2020年上半年,全國所有的大、中、小學停課,全國人民停工、停產并開始了長達四個月的居家隔離,人們的消費行為、消費習慣、消費水平都受到了很大的影響。在疫情防控時期,作為網絡消費主體的高校大學生的消費模式開始發生轉變,他們對文化消費的需求明顯提高。山東省內有高校140多所,高校大學生230萬人,因此本文以山東省高校大學生為研究對象,探究他們網絡文化消費的變化,對于更好地引導和促進網絡文化消費有重要意義。

一、高校大學生網絡文化消費特點

第一,多樣化。大學生的網絡文化消費主要分為娛樂類和教育類[1]。教育類消費主要指基于提升自身知識素養的消費,包括閱覽網絡書籍、觀看網課等;娛樂類消費主要是為了娛樂生活,包括玩電子游戲、觀看網絡小說和網絡視頻等。由于當前智能手機的普及,大學生進行的網絡文化呈現多樣性。

第二,主觀性。當代大學生喜歡標新立異,喜歡展示自己的與眾不同,因此在選擇網絡文化產品時喜歡突出個性,表現出一定的主觀性[2]。由于當前各類文化產品更新換代的速度非???,可選擇的內容豐富,所以大學生在選擇時表現出很大程度的主觀性。

第三,盲目性。碎片化信息時代,大學生網絡文化消費有不理性的一面。由于大學生沒有踏足社會,心智不夠成熟,容易追逐“潮流”,過度消費“流量明星”、看直播打賞、沉迷“王者榮耀”網絡游戲等網絡文化消費現象存在著盲目性。

二、高校大學生線上文化消費現狀調查

(一)研究對象

研究隨機選取山東省菏澤學院、濰坊學院、臨沂大學、德州學院、濟南大學5所高校的500名大學生作為本次問卷調查的研究對象。進行問卷調查的時間為2020年9月至2020年11月,由于疫情防控原因,全部采用線上問卷調查小程序“問卷星”來發放問卷。累計發放調查問卷共500份,最后調查結束后收到提交問卷485份。由于大學一年級新生剛入校、而大學四年級學生面臨實習工作的情況,調查對象主要選自大學二年級和三年級的學生。另外,隨機選取20名大學生進行半結構訪談,研究對象基本信息見表1。

(二)研究方法

本次調查采用的研究方法是問卷調查和半結構訪談。定量研究的調查問卷是在安雯的研究問卷《關于大學生網絡文化消費的問卷調查》的基礎上進行修改完成的[3]。問卷包含了大學生性別、年級以及疫情防控常態化時期網絡文化消費的類別、比例、消費額等情況。另外,本研究選取20名學生進行半結構訪談。訪談問題主要涉及疫情對大學生網絡文化消費的影響、大學生網絡文化消費的習慣等。

(三)問卷數據分析

1.疫情防控常態化時期,進行網絡文化消費的時間。從表2可知,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態化背景下,高校要求大學生少出行、少聚集,這就直接導致大學生進行網絡文化消費的時間大幅提高。原來由于線下上課、課外娛樂等活動,沒有多余的時間用于網絡文化消費;由于疫情防控的原因,大學生需要花費更多的時間進行線上課程學習、線上娛樂、線上閱讀等,提高了線上文化消費的時間。

2.網絡文化消費內容。問卷在調查網絡文化消費時把項目列為以下六項,可以多選。如表3所示,大學生在看電影、聽音樂、網絡游戲方面消費較多。選擇線上課程的人次數為201,但是經過調查,堅持把課程學習完的不足80%??傮w來說,大學生比較關注娛樂信息,在文化教育方面關注較少。

3.網絡文化消費水平。調查大學生每個月網絡文化消費額度,根據結果可知(見表4),受疫情影響,大學生網絡文化消費水平有很大提高。因為疫情防控原因,根據少聚集、少出門的防控原則,大學生把更多的時間用來網絡文化消費,但是對比來看,仍然有11.5%的大學生月文化消費低于100元。

(四)半結構訪談結果

隨機選取20名大學生進行半結構訪談。結果顯示,大學生認為網絡文化消費水平和消費結構能反映出大學生文化素養。有些大學生的網絡文化消費主要用于查閱資料、購買考研資料、考教師資格證、參加網絡考試培訓等;有些大學生的文化消費主要體現在網絡交友、微博、網絡游戲等。不同性別的文化消費也有差異,男生更喜歡新型文化消費。不同年級的大學生的網絡文化消費習慣也有很大差異。大一學生的網絡文化消費只是基本的學習型消費;大四學生的網絡文化消費主要涉及出國、考研、考教師資格證等發展型消費;而大二、大三學生的網絡文化消費主要用于娛樂型文化消費。

另外,訪談問題還涉及大學生對網絡文化消費的態度。研究發現相當一部分學生認為網絡文化消費會占用大量的學習時間,認為網絡消費的誘惑力太大,影響了他們正常的學習生活。還有一部分學生認為部分網絡文化太過低俗,受一些素質并不高的網民影響,低俗文化影響學生價值觀。

三、高校大學生網絡文化消費存在的問題

(一)網絡文化消費形式繁多

網絡文化消費為學生發展提供了全新的平臺,面對繁多的文化消費品,很多學生出現了選擇障礙,無法選出自己真正需要的文化產品,無法拒絕誘惑[4]。比如,隨著網絡購物系統越來越完善,網絡上產品琳瑯滿目,面對各種各樣的產品,學生經常無法選擇出自己真正需要的東西。比如,網絡課程豐富多樣,很多學生想要自學某種知識,但是面對豐富的選擇,卻無法選擇出自己真正需要的課程[5]。

(二)大學生網絡文化消費娛樂化

根據調查,由于疫情,學生有大量的時間用于網絡。他們進行網絡文化消費時耗時最多的是玩游戲、聽音樂、看電影和娛樂節目和聊天。這種消費嚴重影響大學生的身心健康。另外,網絡黃色文化、暴力信息屢禁不止,帶有黃色文化和暴力文化的網絡小說、圖片充斥網絡。有部分大學生自身意志不堅定,沉迷其中,深受其害。大學生學習之余可以娛樂,但是不能過度追求娛樂。

(三)網絡文化消費模式不完善

由于網絡消費模式的改變,大學的網絡文化消費不夠理智和高效。他們在消遣性網絡文化消費上投入過多,主要投入在庸俗、娛樂享受的文化活動中,在真正高雅文化活動反而投入較少,這就必然會影響到大學生的學業發展和道德修養。

(四)低質量的網絡文化消費阻礙大學生學習

網絡文化消費品質量參差不齊,大學生分辨消息真偽的能力又十分欠缺,例如,QQ空間里經常出現“轉發祈?!薄安晦D不是中國人”這類信息。大學生內心比較單純、思想成熟度不夠,消費文化產品時不關注產品的本質,不對信息進行梳理,導致他們的網絡文化產品消費質量低。目前,網上的教育資源種類也很豐富,有各種多媒體課件、全程網絡課程,大學生有廣闊的選擇空間,但是根據調查,有近七成學生從來沒有完整學習過某一系列課程,有兩成學生表示自己從沒使用過網絡課程資源。

(五)消費水平和消費欲望不成正比

大學生對網絡文化產品的需求很旺盛。但是從調查結果看,大學生的網絡文化消費水平還是不高。除去用于購買生活必需品的物質消費,他們用來購買網絡文化產品的消費并不高。這說明他們的消費水平和消費欲望不成正比。究其原因就在于多數學生出身于農村家庭,并且花費來源主要依賴家庭。每月的生活費基本是固定的,除去正常的生活消費,用來網絡文化消費的經費不足,其消費水平無法滿足自身的網絡文化消費欲望。

四、高校大學生線上文化消費引導策略

(一)政府層面

1.加大網絡立法力度。首先,高校要加強基礎性網絡立法建設,對當前迫切需要解決的網絡色情、網絡暴力等問題制定完善的法律管理條例[6];其次,可設立網絡舉報平臺,集社會之力完善網絡管理工作,凈化網絡文化環境,推動形成良好的網絡文化消費風氣和網絡文化消費環境。

2.監管網絡文化產業。政府需要加強對網絡文化的監管。有些網站和搜索引擎經常彈出帶有低俗文化和誘惑性信息的窗口,這不利于高校大學生樹立良好的道德和精神文明。對此應該設立專門的網絡管理員進行實時監控,嚴格審核。

3.加強網絡輿論引導。政府引導網絡輿論,有利于形成科學、客觀的網絡文化氛圍,有利于消除公共輿論的負面效應,使公共輿論朝著健康的方向發展,降低不良的網絡文化消費觀對公眾尤其是對大學生的影響。

(二)學校層面

1.加強思想政治教育,樹立良好價值觀。高校大學生沒有進入社會,心智仍然不夠成熟和理智。學校必須承擔起引導大學生健康網絡文化消費觀的責任。要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在學習間隙,以班級為單位組織相關主題的討論會,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消費觀。分管學生工作的黨委書記、輔導員、班主任、任課教師聯合起來,360度無死角的堅定立德樹人的教育本質,使大學生在獲取網絡文化知識時,自覺抵制網絡中的低俗腐朽信息。

2.加強校園文化建設,創設健康的風氣。校園文化的優劣對大學生的道德培養和價值觀塑造有直接影響。優秀的校園文化不僅僅包括良好的物質文化建設,更重要的是精神文化建設和制度文化建設。優雅的校園布局、干凈整潔和路面、設施完備的圖書館都可以起到凈化大學生心靈的作用。健康的校園文化氛圍有助于抵制不良文化的滲透,促進學生的德、智、體、美、勞的全面發展。

(三)學生個人

1.學習網絡自律規范。大學生要學習網絡自律規范理論,還可以通過向身邊榜樣學習的方式增強自己的網絡自律意識和能力。比如,班會或者團日活動中舉辦的學習模范事跡報告會活動,學生可以通過了解身邊的對網絡自律榜樣,了解他們的先進事跡,以他們為學習榜樣,努力尋找自身與他們之間的差距,不斷學習,強化自身的網絡自律意識,為自身形成正確的網絡文化消費觀奠定堅實的基礎。

2.加強自身文化修養、培養高尚的興趣愛好。一個人的文化修養包含多個方面,品德修養、禮儀涵養、知識素養等。網絡上充斥著各種含有低俗文化和信息的言論,大學生很容易在網絡上隨意評價、評論、抨擊別人的觀點和社會現象,從而淪為“鍵盤俠”。因此,大學生需要培養自身健康的文化素養。通過閱讀優秀書籍、欣賞藝術展覽、參加文化活動,游覽中國的名勝古跡、大好河山;深入了解中國的傳統文化和歷史,提高自己的文化素養,從而提高個人文化品位。大學生在學習知識的同時需要培養自己高尚的興趣愛好。培養高尚的興趣愛好可以幫助大學生在網絡文化消費時抵制低級趣味的文化。抵制網絡上庸俗的、不健康的、腐蝕性的文化。

3.樹立健康的文化消費觀念。大學生要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當前的社會意識形態多元化,各種思想潮流相互碰撞,大學生要多閱讀書目,多參觀博物館等文化場所,積累文化消費知識,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培養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一步步樹立起科學的文化消費觀。做到不攀比、科學消費、不透支、不借貸,進行健康網絡文化消費。

4.培養科學的文化消費方式。大學生的文化消費方式主要是指節儉型消費、隨意型消費和計劃型消費。其中,節儉型消費和隨意型消費都不值得提倡。大學生要根據自己的需要和實際消費水平來做到計劃型消費。大學生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有計劃地進行文化消費,要清楚地了解自己需要什么,不需要什么。對自己的需求和消費水平有清醒的認知。另外,大學生還應培養自己制定文化消費計劃的能力和加強自身實際購買的能力。

五、結語

網絡文化對大學生的思想價值觀念具有影響,作為社會主義事業的接班人,大學生的網絡文化消費狀況應該受到重視。由于疫情原因,大學生用于網絡文化消費的時間增多,他們網絡文化消費的內容、結構、水平等有很大的差異。在分析大學生的網絡文化消費現狀及現存問題的基礎上,提出了一些解決策略,以期為促進大學生合理的網絡文化消費提供解決思路。

參考文獻:

[1]栗蕊蕊.大學生網絡文化消費的樣態分析與引導策略[J].思想理論教育,2020(10):92-96.

[2]王子盟,梁旭陽,盧巧琪,等.“互聯網+”背景下大學生文化消費現狀分析[J].商展經濟,2020(08):47-49.

[3]安雯.大學生網絡文化消費狀況研究[D].山西:太原理工大學,2014.

[4]文杰.基于“互聯網+”的大學生網絡文化消費研究[J].北方文學,2017(21):187.

[5]馬麗,周文娟.獨立院校95后大學生網絡文化消費現狀調查及引導機制研究[J].才智,2019(01):55.

[6]馬倩,孫藝.山東省大學生文化消費現狀及影響因素分析[J].消費市場,2020(20):65-67.

(薦稿人:李莉,菏澤學院副教授)

(責任編輯:陳華康)

猜你喜歡
現狀調查大學生
第29屆世界大學生 冬季運動會精彩掠影
大學生就業趨勢
大學生“雙創”進行時
暑假調查 45%的大學生僅給自己放十天假
云南省民族地區農村小學體育教師現狀調查研究
黨中央給大學生留下啥印象?
新學期大學生網球裝備精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