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套管咬合樁與地下連續墻施工工藝及造價指標對比分析

2021-09-10 21:26馬奕斐
交通科技與管理 2021年16期

馬奕斐

摘 要:作為促進國家經濟發展與城市化進程的基礎設施,城市軌道交通工程在全國范圍內的建設規模逐年遞增。由于國家對于基礎建設的投資管控日益趨于嚴格,控制投資的理念逐漸深入人心,未來如何相對經濟地建設城市軌道交通工程成了政府及社會共同關心的問題。

關鍵詞:城市軌道交通工程;圍護結構施工工藝;經濟性分析

0 引言

作為保證基坑穩定及基坑內外安全的結構,地下圍護結構費用在軌道交通地下車站土建費用中占有較大的比重,因此選用經濟合理的圍護結構更利于工程的投資控制。地下車站中常用的地下圍護結構有套管鉆孔咬合樁,鋼板樁,地下連續墻,鉆孔灌注樁等,本文主要對套管鉆孔咬合樁與地下連續墻的施工工藝及技術經濟指標進行分析對比。

1 施工工藝對比

套管鉆孔咬合樁是一種利用套管超前鉆進工藝使得相鄰樁體能夠被套管切割,從而形成相互咬合排列的圍護結構。施工時,先施工A樁,后施工B樁。 葷素樁均采用全套管鉆機施工,并且待A樁混凝土達到一定強度后,用全套管鉆機切割掉相鄰A樁相交部分的混凝土,再對B樁進行鋼筋籠吊入和混凝土灌注,從而形成咬合樁。

地下連續墻是一種常用的地下工程圍護結構,其采用挖槽機械沿著深開挖工程的周邊軸線,在泥漿護壁的條件下開挖一條狹長的深槽,清槽后,在槽內放置鋼筋籠并用導管法灌筑水下混凝土,筑成一個鋼筋混凝土單元墻段。最后將若干墻段連接成整體,形成一條連續的墻體。

2 造價指標分析

以我國某沿海城市為例,信息價參考造價主管部門2017年11月份發布的建設工程價格信息,取費參考建設工程計價費率標準(2018)規定的程序計算,相應費率見表1:

套管鉆孔咬合樁及地下連續墻進行經濟性分析基于兩種圍護結構具有等效剛度的前提,即兩種圍護結構具有相同的彈性體抵抗變形拉伸的能力。選擇厚度為0.8 m的地連墻與樁徑為1.0 m間距0.75 m的套管鉆孔咬合樁進行對比分析兩種圍護結構的技術經濟指標,結合其施工工藝,φ1 000@750咬合樁與800 mm地下連續墻造價分析采用的定額及詳細編號見表2:

基于上述編制原則及定額費率標準,用斯維爾計價軟件進行兩種不同形式圍護結構的計價,得出φ1 000@750套管咬合樁和800 mm地下連續墻分別在無入巖和入巖25%的地質條件下的技術經濟指標(萬元/圍護米)如表3所示:

在兩種圍護結構均能滿足設計要求的情況下,不入巖時,φ1 000@750的套管咬合樁的經濟指標為7.64萬元/圍護米,800 mm厚地下連續墻的經濟指標為7.7萬元/圍護米。地下連續墻的經濟指標相比于咬合樁貴約0.77%。在圍護結構入巖25%的條件下,φ1 000@750的套管咬合樁的經濟指標為7.89萬元/圍護米,800 mm厚地下連續墻的經濟指標為7.98萬元/圍護米,地下連續墻的經濟指標相比于咬合樁貴約1.24%。

另外,隨著圍護結構入巖比例的增加,相應經濟指標會呈現增長趨勢。在本文中從無入巖情況A變為25%入巖情況B,套管咬合樁的圍護米經濟指標相應增長了3.27%,而地下連續墻的圍護米經濟指標增長了3.64%。相比咬合樁,地連墻經濟指標隨入巖變化的敏感度更高。

3 結論

綜上分析,兩種圍護形式在均能滿足設計要求剛度的前提條件下,套管咬合樁相比于地下連續墻在經濟性方面略有優勢;入巖深度是影響圍護結構造價的敏感因素之一。軌道交通工程應遵循技術可行、經濟合理的原則,充分對比不同圍護結構形式的技術經濟指標,將經濟的合理性充分融入工程方案比選階段,才可以在滿足工程安全的前提下,將投資管控的作用發揮的更好。

參考文獻:

[1]鄭邦友,劉曉麗,王承科,等.強風化板巖地基明挖地鐵車站鉆孔咬合樁圍護結構滲漏治理技術[J].施工技術,2018,47(3):93-95+100.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