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中學音樂課堂中可視化教學的實踐研究

2021-09-10 11:43劉軻刁亞麗
科教創新與實踐 2021年18期
關鍵詞:圖譜直觀可視化

劉軻 刁亞麗

摘要:可視化教學方式是由國外引入,在經歷了數據可視化、信息可視化與知識可視化后,逐漸在教育領域嶄露頭角并發揮著實際作用。長期以來音樂知識學習的抽象性、流動性等特點,決定了在教學中如何運用生動的教學形式使學生更直觀的理解與感受音樂學習內容這一關鍵點,成為音樂教師在教學中必須深思熟慮的問題。新課改以來諸多專家學者在教學方式的變革方面從未停止過研究與探索。

關鍵詞:中學音樂;可視化教學

隨著時代的發展,讀圖時代、讀屏時代、“互聯網+”、創客等口號及理念的提出與流行,促使了學校與教師在教學理念、教學方式等方面必須進行改革?!八季S可視化”能夠把不可見的思維方法、思考路徑以圖示的方式來直觀呈現,有助于我們廓清、歸納及拓展思路,也有利于別人的接受和理解,近年來在教育等領域都得到越來越多的應用。思維練習都能通過“可視化”來提高效果,音樂教學呢?

音樂教育活動由來已久,其教學方式也從古代的口傳心授,逐漸演變到“可視化”的教學形式,本課題意在通過制作出圖像、圖形、師生構建、情境教學、音頻視頻等可視化工具場景,將復雜、抽象的音樂學習按照一定邏輯順序、情景布置以直觀可視的形式呈現出來的教學方式。

通過將音樂教學與“可視化”教學靈活結合,在可視化工具、圖示、圖譜、音頻、視頻等應用的基礎之上,再加入符合中小學階段學生身心發展規律的音樂情境教學,既可以幫助學生有效的認識音樂、理解音樂作品,又可以引導學生在音樂情境中增強對音樂的感知與體驗。同時這也符合義務教育音樂課程標準(2011 版)中所強調的:“音樂教師應合理利用現代教育技術視聽結合、聲像一體、資源豐富等優點,為教學服務?!?/p>

我們都知道音樂是“聽覺藝術”,但音樂僅僅是聽覺的嗎?音樂教學只關注聽覺就萬事大吉了嗎?當然不是。音樂屬性中的“音色”指“聲音的色彩”,“色彩”一詞就直接挪用自繪畫,其他的“音高”、“音長”甚至“音強”也都能給人以視覺的聯想。如此一來,穆索爾斯基的鋼琴組曲《圖畫展覽會》以聽覺的方式描述圖畫、印象派音樂的靈感來自于印象派繪畫等,這些事例就不足為奇。音樂教育,尤其是具有普遍適用性的音樂素質教育,其宗旨并不是培養音樂專門人才,而是通過音樂來培養高感性的人才,就尤其需要利用多種感覺,使課堂體驗更為多元、高效和優質。因此音樂加上視覺,不僅不是畫蛇添足,而且會更為高效:同樣的知識點,同學們的理解更加深刻和豐富;在知識點之外,同學們體驗和發展了綜合素質。

一、可視化教學在唱歌活動中的有效運用

在唱歌活動中,一般是老師教一句學生學一句,或者跟著錄音機和鋼琴反反復復地唱。這些傳統的方法對于進入音樂階段的學生來說過于死板和機械,學生對歌詞不理解,沒有足夠的想象空間,很容易對音樂活動失去興趣。作為學生學習音樂的支持者、引導者,我們要發揮自己的智慧,根據音樂的性質和歌詞特點,想象、設計出不同種類、生動形象的可視化圖譜,幫助學生記憶歌詞,了解掌握歌曲的情感。

如:無伴奏合唱《牧歌》中,為了能使學生更為直觀的理解此作品,采用可視化圖譜的形式呈現。圖譜說明:其一,不同的顏色代表不同的聲部——紅色代表女高音、紫色代表女低音、藍色代表 男高音、綠色代表男低音;其二,圖譜清晰地呈現了力度對比及各聲部的交錯進入與退出;其三,呈現了音樂的織體及曲式結構,用“(一)(二)(三)”呈現出全曲的三個部分;其四,采用4、8、66標明小節,用簡易直觀的方式呈現出合唱譜的全貌。 使枯燥、單調的無伴奏合唱活動變得直觀生動而有趣。

二、可視化教學在韻律活動中的有效運用

韻律活動是一種以人體動作表現的藝術活動,幾乎每個學生在開心時都會手舞足蹈地表達自己的情感。而韻律活動又恰好符合學生們天真活潑、好動好奇、模仿性強等生理心理特點。利用視頻圖示為載體,向學生傳授韻律活動的精髓。

如:在《青年友誼圓舞曲》中,利用視頻圖像與歌曲三拍子指揮圖示,然后再將指揮動作表示出來,結合音樂,讓學生邊聽音樂邊看著圖示指揮進行教學活動,使整個音樂活動變得輕松而有趣。同時,也能明顯地提高學生的音樂綜合感受力。

三、可視化在音樂欣賞活動中的有效運用

音樂本身是抽象的,將抽象的音樂轉化為具體形象的可視化圖譜圖示,可以幫助學生清晰辨別音樂段落和結構,在自身思維中進行一個二次加工的過程,轉化成易于接受和理解的語言,教師動作指導緊密配合可視化教學,有助于學生聽旋律、聽結構,以此降低學生的學習難度。音樂欣賞活動中,還利用"多媒體"圖示教學法,創設音樂活動情境用多媒體課件創設音樂活動情境,達到了化抽象的音符為生動直觀的畫面、從而有效的幫助學生感受了樂曲的曲調和風格。

多媒體教學聲形并茂,悅耳動聽的音樂、營造特定的氛圍、創設歌曲中所描繪的情境,從而喚起、激活學生頭腦中原有的和新的表象。按照樂曲中的描繪形象產生種種聯想和想象,達到了創境激情,推動學生多維發展的目的。比如:在歌曲《美麗的草原我的家》中,優美的旋律,動心的節奏,詩化的意境,形成了特有的美感氛圍。孩子們也隨優美的旋律置身于歡快的氛圍中,他們的心情頓時活躍起來,產生了豐富的想象力,大大調動了學習歌曲的興趣。他們邊欣賞、邊體驗,感知音樂活潑、歡快的音樂性質,接受潛移默化的藝術感染,用音樂要素去掌握作品的內涵,吐露真實的情感。

綜上,可視化雖然是配合音樂、道具和動作來教學的輔助手段,但其在音樂教學活動中應用十分廣泛,作用也很強大,可視化音樂教學是提高學生音樂學習的助推器,也是提高音樂教學的助推器。為此,我們必須合理、有效地運用可視化教學,充分發揮可視化教學在音樂活動中的教育價值。

參考文獻:

[1]探討初中音樂課堂有效教學的實踐思路[J]. 張靜宜. 學周刊. 2016(13)

[2]初中音樂課堂有效教學的實踐研究[J]. 蔡舒悅. 課程教育研究. 2015(23)

鄭州市鄭東新區河南大學附屬學校 450000

猜你喜歡
圖譜直觀可視化
數據可視化設計在美妝類APP中的應用
基于CiteSpace的我國文化“走出去”研究的知識圖譜分析(2001-2020)
核心素養下“幾何直觀”在教學中的實踐與思考
思維可視化
以數解形精入微以形助數達直觀
簡單直觀≠正確
復變函數級數展開的可視化實驗教學
復變函數級數展開的可視化實驗教學
復變函數共形映射的可視化實驗教學
復變函數共形映射的可視化實驗教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