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吳熙載書法藝術研究

2021-09-10 12:13王燕子賀文彬
科教創新與實踐 2021年18期
關鍵詞:篆書篆刻

王燕子 賀文彬

摘要:書法藝術在數千年的發展中,出現過眾多杰出的書法大家,在清代書壇中,就有一位極具魅力的書法大家——吳讓之。他集書印之大成,尤以篆書、篆刻成就最高,對后世影響深遠。本文通過圖文對比,史料考證,來分析探討吳讓之各種藝術風格的不同特點與重要影響。

關鍵詞:吳讓之;篆書;篆刻

吳讓之,原名廷飏,字熙載,50歲后改字讓之,原江蘇儀征人,晚年流寓泰州。作為晚清書壇享有頗高聲譽的書畫家,吳讓之在長達七十多年的創作生涯中,留下了眾多精彩絕倫的作品。在書法上,吳讓之以篆書、篆刻最為世人所知。徐珂《清稗類鈔》載曰:“讓之多藝,刻印第一,次畫花卉,次畫山水,次篆書,次分書,次行楷。書法各體皆能,尤工篆書,用篆精到,渾厚莊重,字形清超深穩,遒勁俏麗,柔中帶剛,法度謹嚴,深得漢篆之妙,人稱“吳帶當風”。

吳讓之篆書取法上學習鄧石如和漢篆法,包世臣對吳讓之也有直接的影響,繼承了包世臣的方法,遵從師法的基礎上又形成了自己的面目,給人一種清淡甜潤的感覺。其中用筆是實現其藝術風格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吳讓之的用筆在繼承傳統的同時,還加入了隸書的筆觸,使篆書原本比較單調的線條顯得更加沉穩,通過頓挫分明、強弱對比、枯潤兼備等方式使線條質感呈現出一種立體的、多層次的特征。在用筆上,略呈覆式的橫畫處理,轉折處筆鋒的使轉變化及收筆處精巧的出鋒,這些看似細微的用筆技巧,使字形在體現秀雅舒朗特質的同時,又有了生動別致、耐人尋味的細節,構成了吳讓之篆書特有的溫婉細膩之美,被譽為清初以來篆隸書體創新者之一?!杜c朱元思書》是南朝梁文學家吳均寫給好友朱元思的書信片段,是吳讓之晚年成熟時期的代表作。用筆流暢圓潤,優美爽利,線條有彈性,提按和使轉讓節奏變化更加豐富,上緊下松,修長漂逸,舒朗俊美。通過此帖,我們可以發現吳讓之在用筆上極具節奏變化,中側兼用,枯潤相生,給人們帶來極其強烈的審美體驗。結構上,吳讓之篆書修長疏朗,均勻和諧,上緊下松,方圓參差,擺脫了秦篆的束縛。相對于鄧石如,其把字形體勢極力拉長,讓縱勢線條盡情舒展,像一個個跳動的音符,使字更顯流暢圓潤。

吳讓之篆刻多用鄧石如法,亦能兼學漢篆,成功地塑造了一種“婉約”的藝術風格,是晚清成就杰出的篆刻家。其獨特的用刀之法,再加上對漢印的體悟,以及渾厚的篆書修養,刀筆相融,完美地呈現出其獨有的藝術魅力,吳昌碩贊為:“讓翁平生固服膺完白,而于秦漢印璽探討極深,故刀法圓轉,無纖曼之氣,氣象駿邁,質而不滯?!眳亲屩谧躺先〉玫某删秃退淖瓡欠植婚_的,其篆書和篆刻互為滋養,相互滲透,是同一種思想在不同材質上的共同體現,承載了他的藝術思想。吳讓之篆刻強化了皖派長于沖刀的流派特征,獨創了“披削法”,能充分表達筆意,有如鐵筆作書,直接了當地把他的篆書形質,還原在石面上,充分表現了其篆書的婀娜多姿,圓轉流暢。用刀如用筆,使得所作更具韻律感和筆墨情趣,有“神游太虛,若無其事”之妙。篆法與刀法的相互生發和直接對應,所謂“書從印入,印從書出”,使其作品更能傳達情緒,表達感情,而這種抒情之感,在吳讓之的篆刻作品里被表達得極為透徹,從而為篆刻史展現了一幅幅水墨淋漓、多姿多彩的優美畫卷。

“熙載之印”為吳讓之的代表之作。此印分布平整,字法謹嚴,但平穩中又不失生動,這就則歸功于其吳氏刀法。 該印用刀淺行、深鑿并施,信手拈來,隨意之極。少數線條在深刻的基礎上“披削”加寬,既精確了留紅又加強了章法的對比關系?!拜d”字崩殘并筆是視覺重心,具力量感,突出了留紅的呼應,印面刀光劍影,用力極其抒情。披削法的運用既準確地表達了書寫性又呈現出蒼渾醇厚的質感,神采奕奕。吳讓之一生中印的數量數以萬計,但是刻印很少會刻邊款,所以目前流傳的并非太多。其晚年運刀更加自如,以至于將皖派中的鄧派推上了一個新的高峰,新的境界,吳讓之對清末印壇的影響相當深遠,意義也非常重大。

相對于篆書、篆刻,吳讓之在其他書體上的成就雖不及前兩者,但也有其獨特的藝術魅力。吳讓之隸書初學鄧石如,后又遍學漢碑,其一生對于《石門頌》、《華山碑》、《夏承碑》、《乙瑛碑》等諸多漢碑皆有涉獵,從其留存下來的眾多臨摹作品中便能看到這一點。其線條渾厚補拙,但又不失靈動跳躍,結體中心緊斂而肢體舒展,頗富古意,既有漢碑之氣象,又有當世之特點,被譽為清初以來隸書體創新者之一。吳讓之的楷書與行草書,受包世臣影響最大。由于吳讓之為包世臣的入室弟子,再加上包世臣最為擅長的便是楷、行草書,其經常為吳讓之解惑書法之道,如用筆之法、結字章法等問題,吳讓之甚為敬佩。同時,道咸年間,碑派之風盛行,吳讓之不可避免受其影響,成為清代碑派風格藝術的杰出實踐者。其楷書蒼厚郁茂,俊逸爽勁,并摻有北碑意韻,一掃“館閣體”纖弱之風。行書動勢顯著,雄渾峻拔,單字雖隔,然意氣綿延不斷。

湖南人文科技學院

猜你喜歡
篆書篆刻
饒宗頤老照片一組
張曉東《篆書國有歲以團扇》
魯大東篆書蘇軾“人生十六樂事”
我的篆書觀
篆刻作品
書法技法講壇—篆書技法45例(十二)
我說當代篆書創作
篆刻一組
養生八宜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