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校企合作下模具專業課程的教學改革

2021-09-10 01:14張國鋒
科技研究 2021年16期
關鍵詞:模具專業產教融合校企合作

張國鋒

摘要:模具專業所采用的專業教材大部分都是機電類學生通用的教材,所設計的內容不能滿足現在職業教育產教融合的發展趨勢,主要是不能貼合實際企業的發展需求,企業生產的設備,生產工藝日益精進。這也是國家深化產教融合的目的之一。

關鍵詞: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教學改革、模具專業

2018年2月,教育部等六部委印發《職業學校校企合作促進辦法》,規定了校企合作實施辦法和具體要求。2019年1月24日,國務院印發《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等文件都有提到校企合作,由此可見,國家對于職業教育的發展要求是不能離開企業的需求去培養人才?,F在很多學校都有校企合作的單位,但是沒有針對于校企合作的專業課程教材,這樣就會導致我們培養的學生脫離了企業的需求。對于存在的問題,既然我們在不能統一教學內容的情況下,可以把教學模式進行改革,運用到不同的專業,不同的合作單位,把企業的項目引入我們的課堂。

我校與華達高木模具有限公司進行校企合作,為了發揮校企合作的目的,我們安排學生參與校企合作校內的產品加工和校外的學生頂崗實習。在校企合作的過程中面臨的問題是我們的學生都并不太具備企業所需的專業能力要求,教學與實際生產相脫離。據調查統計,我們學校培養的模具畢業生剛開始走上崗位所從事的工作基本與模具關聯性不大,校企合作單位所反饋的學生就業崗位安排來看基本都在從事機加工工作,同學的崗位與模具相關,但企業反應的問題是我們的學生也不能很快就滿足崗位要求,而且基本從事的就是數控機床操作加工 、電火花、模具裝配等之類的工作,適應能力不強。企業需要花費比較長時間和精力物力在他們身上,那樣就沒有起到校企合作效果的最大化。針對企業提出的問題,我們通過問卷調查了參加頂崗實習和已經在該企業就業的往屆畢業生,還有從事模具行業的畢業生,從數據來看主要原因主要是教學脫離了實際生產,在學生的腦海里已經養成了根深蒂固的傳統的學習思想,老師負責教,學生學。一但我們的學生步入社會后,脫離了課堂的模式進入企業,他們所接受的是要學會獨立思考的能力,然而我們的學生缺乏了在崗位工作中獨立思考。為此在2019年針對企業的反應需求,經過教研組教師和企業師傅的討論,嘗試在學生學會本門專業課程基礎后,把企業的訂單工件應用到教學中。在教學模式上我們進行改革,基于企業生產任務的工作過程導向的教學模式進行改革,注重學習內容與工作崗位一致、學習過程與工作過程相結合、學習任務與工作任務相統一,突出學生職業技能的培養[1]。下面以模具專業課《UG造型設計》為例

《UG造型設計》相類似的教材主要是針對于機電類學生設計的,作者在編寫教材時為了保證能適合更多不同專業的學習者,自然把內容通用化,基礎化。這樣授課時按照教材進行傳授,顯然學生只能掌握基礎的軟件命令操作以及與本專業相關聯性不大的三維造型。為了解決我們在授課時書本上的內容不能滿足于本專業的學生需求,最直接的方法是在網上搜索相關與本專業相符的三維造型的圖紙運用到教學中來,通過這種方法確實為我們的教學帶來了極大的幫助,學生接觸到的圖紙類型也不斷增加。但是當學生分配到參加校企合作任務時,學生之前所掌握的知識內容,并不能很好的運用到實際的生產加工中。通過調查主要的原因是學生的思想沒有脫離課堂,因為我們在授課時采用傳統的教學方法,沒有把真實的工作過程引入到教學中,沒有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學生還不能脫離老師的教學的模式。教法是教學內容的實施過程的教學方法和手段,是提升人才培養和課堂教學質量的重要舉措。[2]針對存在的問題我們對模具專業的部分專業課程進行教學改革,主要采用行動導向的教學法,前期學習通用教材的基礎部分,后期根據校企合作生產的產品把訂單以任務的形式引入課堂,主要采用任務驅動法以及演示法進行授課。下面以企業訂單汽車燈罩的實體建模為例加以簡要闡述。

以上課的18模具班為例,班上共有 40人,將分為 8 個小組,每小組 5人,每組有一名小組長。

1、課前學習,教師在超星學習通平臺發布課前學習任務觀看汽車燈罩的微課,學生登錄手機端,領取并完成學習任務。目的是導學引思,使學生保持積極的心態去探索新知。

2、溫故知新,回顧我們在課前所布置的任務,各小組派代表上臺展示任務的完成情況,并回答問題。

3. 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4、任務的提出。校企合作現在接到汽車燈罩的加工訂單,根據廠家提供的圖紙,我們對燈罩進行造型的繪制,然后發給CAM部門進行程序的編制及工藝編寫。請同學們完成任務。

5、任務討論。通過討論,確定實施方案,每小組提交一份方案。分小組上臺進行實施方案的展示。教師進行總結,選出比較合理的方案。通過各小組的團隊協作,更容易突破教學的難點。

6、任務實施。每個小組根據老師提出的方案進行自主練習,教師巡查學生出現的問題做好記錄,對問題較多的地方進行講解。通過小組團隊的自主練習和老師的講解,從而掌握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整個過程是師生互動的過程,就在這樣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中,學生掌握了實體建模的操作,實現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飛躍,掌握了操作技能。[3]

7、考核評價。教學評價主要采用過程性評價,評價包括自我評價,小組評價、教師評價。

結束語

經過小組合作的模式,學生們在組內共同學習,共同交流。把原來枯燥的課堂變得活躍。把課堂模擬成企業生產,學生扮演不同的角色,學生的興趣也大大的提高?;靖淖兞藢W生被動學習的狀況。完成后的產品給學生一種成就感,提高學生自信。從校企合作單位的反饋,采用校企產品進課堂、項目式教學的模式學生的能力得到了企業的認可,學生進入企業后投入生產的周期變短了。

參考文獻:

[1]王洪珍.校企合作視野下數控專業《UG軟件設計》教學改革[J].教育教學論壇,2018,(39):52-53

[2]陳剛.校企合作視域下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的認識與思考[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9,(32):80-82

[3]龐壽平.行動導向教學法在中職UG教學中的探索與實踐.科教導刊,2014,(17):29-30

猜你喜歡
模具專業產教融合校企合作
微課在模具專業教學中的應用探析
產教融合背景下高職院?!半p師型”青年教師隊伍建設研究
校企協同應用型軟件人才培養機制
產教融合提升課程有效性的思考
逆向工程技術在高職模具專業創新能力培養中的應用
芻議職業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就業視域下卓越工程師校企合作培養模式探析
民辦高職院校軟件技術專業深度校企合作模式探索
對實訓教學體系改革進行的思考與探索
高職模具專業技能競賽實踐及反思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