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傳統切削方法加工薄壁零件

2021-09-10 18:43孔德鏗
內燃機與配件 2021年11期

孔德鏗

摘要:薄壁零件早已應用在軍工行業,但它存在剛性弱、易變形等特點,加工質量難以控制。通過對傳統的切削加工方法的改進,采取增加支撐塊,設置夾具方案策略,達到較好的加工精度要求。

關鍵詞:薄壁零件;軍工行業;增加支撐塊;設置夾具

中圖分類號:TG506.7+1?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 ? ? ? ? 文章編號:1674-957X(2021)11-0127-02

0? 引言

近期接到加工任務,軍工移動電源鋁殼體上下蓋。如圖1、圖2所示。

根據圖紙分析該產品屬于薄壁殼體,壁厚只有1mm,由圖紙可看出很多地方需要用到小刀,最小的地方要用到D1的立銑刀,由于刀具小,而且加工深度深,所以在調試當中遇到不少麻煩,在實踐中慢慢摸索改進,最終提高了生產效率和提升了加工質量。

該產品由于該訂單數量不大,綜合成本考慮,選擇實心材料加工,用平口虎鉗裝夾。

1? 上蓋加工工藝安排

①加工外形及型腔。②反面加工。③兩個側面加工及刻字。④去毛刺。⑤表面黑色噴砂氧化。

2? 加工程序編制:外形及型腔加工

2.1 加工外形

選用D16白鋼波刃銑刀,開粗其實就是把多余的毛坯盡快的切除掉,在保證夾緊力足夠,和刀具能承受的前提下,盡量快走刀量,大背吃刀量這樣才能提高效率,外形銑削,在這里選擇每層被吃刀量2.5mm,進給F2000,轉速S2000。

2.2 內腔開粗

選用D16波刃銑刀,在這里選擇型腔銑削環切。

在加工過程中,開粗與半精加工都很順利,沒有遇到什么問題,就是精加工側邊的時候,因為拐角處的圓角是R0.5,所以要選擇D1的立銑刀,加工深度12.5mm,對于D1的立銑刀要加工12.5mm深,那可想而知它的難度,開始直接用1mm的銑刀清角,由于刀具小,加工深度深,所以每層加工了量很少,進給速度也給得比較慢,然而這樣刀具還是會經常斷,這樣加工效率非常低,加工成本隨著也高了。

在加工過程當中仔細觀察斷刀的原因,發現機床加工到拐角的地方會有輕微的震動感,通過反復分析,是因為拐角處余量過多,刀具過長,所以導致刀具斷,發現問題后立馬想辦法解決,首先在拐角處用2mm鉆頭與鉆孔,把大部分余量去除掉,再用1.5mm的銑刀加工拐角處,最后在用1mm的銑刀加工到位,這樣刀具就不會斷了,刀具進給速度也可以提上去了,這種方法多加了兩把刀具,加工時間反而減少了,從而有效的提高了生產效率,降低了生產成本。

2.3 反面加工

該產品外觀要求比較嚴,且壁薄,加工反面的時候很容易發生震動,直接用虎鉗放墊鐵裝夾很容易變形,只能輕輕夾緊,所以在加工過程中不敢大被吃刀量,進給速度也要慢,在加工過程中產品很容易打飛掉,且在用飛刀加工背面的時候很容易發生震動,在產品表面出現震紋,出現廢品率高。

工藝夾具改進,用虎鉗裝夾,把原裝虎鉗口拆下,自己加工兩塊鋁鉗口,在鋁虎鉗口切一個臺階,這樣可以避免產品周邊夾傷,鉗口加工臺階就省去了墊鐵,換工件時,用氣槍吹鋁銷的時候就不用擔心墊鐵會吹的亂動了。

第一道工序已經把型腔掏空了,如果直接夾的話會出現變形。所以在反面的時候需要設計夾具,跟內腔一樣大的支撐塊(如圖3)。做兩個一樣的支撐塊,這樣可以換著用,機床在加工的時候,操作人員可以把另外一個支撐塊安放到產品里去,等機床加工完,馬上可以拿著裝夾,這樣可以更有效的提高機床效率,在裝夾的時候把支撐塊放進產品內腔,起到一個支撐作用,支撐塊的兩個平面一定要平行,要不然加工的時候產品會傾斜,從而導致產品不平。把支撐塊放進內腔隨便怎么夾產品都不會變形,在加工背面飛平面的時候也不會出現震動了。

2.4 側面加工

根據圖紙可看出側面加工的圖素不多,加工四方槽,及側邊刻字,背面加工的時候要用夾具才能更快更精的加工出產品,而側面也同樣要用到夾具才能保證產品的精度,所以在加工側面的時候也設計了一個夾具(圖4)。

很多時候其實時間就是金錢,所以我在這方面特別注重時間,不過在做加工中心的時候,加工時間是重要,但加工質量更重要,在保證加工質量的前提下,要用最快的加工工藝完成加工,從而提高加工效率,所以在調試好機床,在加工裝夾過程中,我還會細心觀察,從而發現這個側面夾具在裝夾工件的時候比較麻煩,裝夾時間比較長,因為此工裝是固定在虎鉗上的,每次做好產品拿下來的時候,虎鉗需要打開比較寬的距離才能把產品拿出來,打開距離要大于產品高度。

另外還有夾具與產品配合比較吻合,所以在裝工件上去的時候稍有點傾斜都裝不進去,每次在裝工件的時候的要花費比較長的時間,發現這個問題后,馬上研究怎么改這個工裝夾具。

改進方法其實很簡單,是開始把問題復雜化了,有的時候最簡單的方法也是最好的方法,其實加工側面根本不用去做夾具,用第二道工序的夾具就可以(如圖5),這樣虎鉗只要松開一點點就可以把產品拿出了,大大的提高了加工效率(圖6)。

3? 結束語

生產中我們會遇到很多因素導致加工變形,可以聯想到有加工工藝、夾具、刀具方面的問題。發現問題后可以從調整最佳切削參數,重新裝刀保證刀具的擺動,合理的更換與添加刀具,保證其加工的穩定性。修正夾具,減少或避免工件裝夾面的受力集中點。優化粗、精工序,粗加工后松夾、換夾,裝夾力度也會影響加工效果,等等一個個問題解決。原理相通我們要的是需要總結經驗,類比推理,舉一反三,不斷轉換設計思路,萬變不離其宗,分析優化加工工藝,設計裝夾夾具,工序基準集中原則,保證尺寸精度和形位公差,優化編程及刀具選擇。我們應該注重理論與實際的結合,把理論知識深入運用到實際中去,從而能及時發現、分析和解決問題,吸取經驗教訓,提高獨立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參考文獻:

[1]秦國華,吳竹溪,張衛紅.薄壁件的裝夾變形機理分析與控制技術[J].機械工程學報,2007:04.

[2]萬敏,張衛紅.薄壁件周銑切削力建模與表面誤差預測方法研究[J].航空學報,2005:05.

[3]董輝躍,柯映林.銑削加工中薄壁件裝夾方案優選的有限元模擬[J].浙江大學學報(工學版),2004:01.

[4]王志剛,何寧,武凱,姜澄宇,張平,龔會民,陳雪梅.薄壁零件加工變形分析及控制方案[J].中國機械工程,2002:02.

[5]鄭聯語,汪叔淳.薄壁零件數控加工工藝質量改進方法[J].航空學報,2001:05.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