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麗鄉村”建設下村莊文化與現代建設的整合研究

2021-09-10 07:22余瀟楊靜璇谷靖雯鄭婷婷
國際商業技術 2021年10期
關鍵詞:現代化建設美麗鄉村

余瀟 楊靜璇 谷靖雯 鄭婷婷

【摘要】隨著我國經濟發展越來越快,城鄉發展不平衡的問題也越來越突出,農村經濟發展不充分不完全的問題亟待解決,問題具體體現在城鄉居民的收入、城鄉基礎設施建設有明顯差距且這種差距逐年拉大,教育、醫療、民生等資源分配不均衡,在這種背景下,各地積極開展鄉村振興,探索新時代推動發展鄉村振興的方法。國家提倡美麗鄉村的建設,全國各個村莊在積極響應的同時也遇到了難題。我們選取江蘇省常州市城西回民村為研究對象,探求村莊文化與現代建設的整合問題,以期為新農村建設助力,推動國家鄉村振興戰略。

【關鍵詞】美麗鄉村;回民村;現代化建設;村莊文化

一、引言

(一)研究背景

鄉村基礎公共設施在不斷完善,環保問題在逐步改進,美麗鄉村建設的發展仍然存在很大的空間,我們以常州市城西回民村為例,將村莊文化與現代化建設的整合作為研究課題,為鄉村發展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做出努力,打造一個宜居且生態環保的鄉村生活環境,以期為新農村建設助力,推動國家鄉村振興戰略。

與此同時,“互聯網+”時代的到來讓各行各業都想把互聯網結合到自身行業中去帶動自身的發展,“互聯網+”農業也能很好的推動農業發展推動農村經濟,還能把農村的美景美食風土人情通過互聯網傳達到更遠的地方吸引遠方的游人來,美麗鄉村建設有了“互聯網+”這樣的科學技術支持能更好的開展。

(二)研究意義

美麗鄉村建設包括發展鄉村旅游、休閑農業、整治農村環境、村莊綠化美化、飲水安全和污水治理、廁所改造、冬季清潔取暖、產業發展和建設文明鄉村等方面。全面提升農村地區生態環境建設水平、基礎設施建設水平、公共服務水平、社會治理水平等,創建良好的農村人居環境,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環境需要。所以通過對美麗鄉村發展建設的一些問題分析,探索出美麗鄉村建設與保護村莊文化結合的方案,為今后美麗鄉村建設的村落提供創新的指導建議和可參考的案例。

以常州市雪堰鎮回民村為例,探尋美麗鄉村建設下該村落的村莊文化與村莊的現代建設,去發掘并分析回民村鄉村建設發展的潛在優勢,開拓回民村在美麗鄉村建設的新領域,探尋回民村在農業與鄉村旅游業發展建設的新路徑,結合回民村實地情況和社會發展現狀為回民村美麗鄉村建設提供新的建議。

(三)研究方法

本項目采取文獻分析法、問卷調查法以及實地調研法等多種方式相結合,從多種渠道去搜集有關資料。首先運用文獻分析法去了解關于美麗鄉村建設時主要存在的問題,并確定從其農業、旅游業、鄉村基礎設施建設等幾個方面進行重點分析。再通過調查問卷法去對回民村的文化經濟與鄉村建設的發展情況進行了解,針對新農村建設政策、農業現代化、美麗鄉村建設以及鄉村旅游等方面的問題,通過線上搜集渠道對身邊不同年齡段的人群做了一系列相關調查。最后通過實地調查法與訪談法去與回民村的村民、村委負責人等進行接觸,并感受回民村的發展狀況,對其有更深入的了解。

二、研究結果

(一)農村農業的現代化問題

通過我們的調查報告可以得出,有超過百分之九十五的人認為農業基礎設施的完善、農民生產素質的提升、現代化科學技術與優質高效地農業生產體系與條件是實現農業現代化的重要條件。有超過百分之七十的人覺得當前的農業現代化建設存在著重在形式,缺少實質的問題。

回民村在進行美麗鄉村農業現代化建設取得一定成就的同時,也面臨著一些挑戰:投資效率低下、農業基礎設施薄弱等問題會導致降低農業基礎設施的利用效率偏低,甚至難以抵御自然災害的能力從而造成設備虧損,給農村經濟也造成一定損失。同時科學的現代化管理方法、農業生產體系的建設不夠全面具體,農民在科學文化素質不夠高從而不善于使用現代化設備來提高生產效率等問題都會影響到農村農業現代化的進程。

(二)農村的旅游業問題

通過調查問卷,我們還可以了解到被調查者在選擇鄉村旅游的時候,欣賞鄉村風景是游客的首要目標,其次是購買鄉村土特產和體驗節慶活動等。有百分之八十八的人認為發展與民族文化特色相結合的旅游產業是回民村進行美麗鄉村旅游建設的首要任務。

近幾年來,雪堰鎮回民村不但發揮了當地依山傍水的生態優勢進行了農業產業的結構調整,種下了梨樹、茶樹、梨樹等農業品種,還利用產業優化的基礎,依托當地的梨園、茶園、桃園,開辟了特色旅游文化,促進了當地旅游業的發展并且為當地的旅游產業帶來了可觀的經濟收益。

在城市化迅速推進的時代,部分特色鄉村還保留著傳統的民俗風情,生活在城市的人愿意選擇在假期時,或者具有特定民俗文化的鄉村節日時去到鄉村旅游,放慢節奏,體驗具有民族文化氣息生活,同時在欣賞鄉村美景時,具有鄉村特色的紀念品或者土特產也成為了游客選擇的對象。因此,除了利用自身產業優勢外,結合民族文化去進行旅游業的推動也是必不可少。

(三)文化惰性問題

在本次的研究調查中,有百分之六十的人認為文化失調也是美麗鄉村建設面臨的重要問題之一。隨著美麗鄉村建設的深入和政府的重視,制度文化也隨之發生變化,由于非物質文化的惰性使然,相應的新的鄉風民俗、生活方式和價值觀念卻并沒有能夠及時的建立起來。物質文化與適應文化變遷速度的時差引起文化的失調,產生文化墮距現象,文化失調長期存在就會導致社會沖突,進而引發許多新的社會問題。

(四)農村政策的制定問題

“美麗鄉村建設”是我國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一個新階段,當然,在更新鄉村新發展理念的同時,也要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發展特色經濟文化,達到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目的。同時,美麗鄉村的建設離不開政策的制定、資金的保障、科學的規劃以及當地村民的大力支持。結合雪堰鎮回民村的案例,我們了解到科技興農、生態惠農、獨具特色是民族小康村的必經之路,根據調查報告顯示,超過百分之八十的被調查者認為,美麗鄉村建設的首要問題是具有科學的規劃,其次是擁有資金的保證。

雪堰鎮回民村的產業發展在幾年前還仍然處于無明確規劃的階段,農民都是通過自己辛勤勞作的結果來獲取生活物質所需,鮮少有對外銷售的情況。在實地調研與訪談中,城西回民村黨總支書記吳衛豐先生引用了習總書記的一句話,說“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同樣是靠山吃山,吳衛豐先生表示村里走過很長一段時間彎路,曾經村民們要么種地,要么采石,辛辛苦苦干活才能維持溫飽。村委也曾鼓勵發展私營經濟想要走工業強村之路,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大多數村民也沒有收益。直到國家提出“美麗鄉村”建設時,城西回民村才看準時機,采取主動求變,發揮生態優勢,依托度假區的輻射帶動,嘗試由一產向三產延伸的發展政策。

秉持著“無工不富”的理念,2005年以來,回民村充分利用了地理優勢及豐富的土地資源,先后引進了88家大中小型企業到村參與建設,工業產值一度飆升至近九億元。目前雪堰鎮回民村的發展仍然存在一些問題,后期管理體制不完善,管理資金鏈中斷。普遍的現象是重建設,輕管理,隨著建設的數量增多和時間的后移,所需后期管護費用也不斷增多。近年來,受疫情的影響,雪堰鎮的旅游業、農業的發展也遭遇了前所未有的難題。因此,如何更好的利用新媒體平臺和新興科技來發展農業集體經濟,如何吸引到更多的企業投資資金,成為了當下面臨的一大根本問題。

三、研究建議

針對上述雪堰鎮回民村在發展中出現的部分問題,我們提出了如下建議:

(一)制定健全的現代化農業生產體系

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核心是要提高農業產業的整體競爭力,促進農民持續增收。從農業產業體系整體謀劃,著眼推進產業鏈、價值鏈建設,推動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實現一產強、二產優、三產活,提高農業產業的綜合效益和整體競爭力,讓農民分享農業產業鏈條各環節的利益。

其次要大力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加快發展農產品精深加工,形成產業集群,提高農業全產業鏈效益。注重將新技術、新業態和新模式引入到農業產業中來,借鑒工業等領域的成功范式,加快發展訂單直銷、連鎖配送、電子商務等現代流通方式,促進農業產業經營組織方式變革。

同時,構建現代農業生產體系,要著力圍繞人的需求發展生產,使農產品供給數量上更充足、品種和質量上更契合消費者需要,真正形成結構更加合理、保障更加有力的農產品有效供給,促進農業供給更好適應市場需求變化、更好適應資源與環境條件,實現可持續發展。

(二)提高農民農業生產素質

加強人力資源建設提高村民整體素質和能力。美麗鄉村建設過程中,可以通過多種形式多方面的講解與培訓,讓村民們有機會對現代化農業有更深入更詳實的認識與學習,培養農業現代化的相關專業人才,培養村民用現代科學技術技術改造農業用現代管理方法管理農業,培養村民能夠更熟練使用現代化設備,更快速處理遇到的農業問題,從而加快農業發展進程,為建立高產優質高效的農業生產體系努力,努力建成具有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且兼具生態效益的可持續發展的農業。

(三)推進民俗文化特色旅游產業發展

發揮民族優勢,將民俗文化與當地旅游經濟結合。雪堰鎮城西回民村作為蘇南地區唯一的少數民族聚集地,一年中吸引了不少游客前來觀光游玩。該村目前被稱為“中國少數民族特色村寨”,且全村均在太湖旅游度假區規劃范圍內,是一個集合了地理優勢和民族優勢的特色村落。新農村建設覆蓋了全國上下的大部分村落,在這樣的大趨勢中,為了能最大限度地發揮回民村的優勢之處,我們認為可以為該村聘請民俗文化旅游方面的專家為村莊建設進行科學的發展規劃,將民俗文化與經濟發展相結合,保護且弘揚民俗文化的同時發展旅游經濟帶動當地經濟發展。

積極響應國家政策,大力發展特色旅游農業建設。對于新農村建設來說,至關重要的一步便是將發展的矛頭指向旅游農業建設。調查結果顯示,新農村建設的主要因素即是回民村可利用自身農業優勢發展特色旅游業?,F如今,農業發展不再是單槍匹馬地進行,將景色秀麗的自然風光、舒適的生態旅游環境與農業建設相結合成為特色旅游農業,二者如鳥之兩翼,車之兩輪,相輔相成,相互促進,是現如今旅游業與農業的大方向?;孛翊宓陌l展主要以圍繞回民文化特色為重點,為了能夠更好地宣傳回民民族特色,可以建立一個關于回民文化的歷史館與民族特色展覽館,結合特色文化生態旅游彰顯回民村的民族文化。

(四)制定有效整合的文化制度

首先明確美麗鄉村現代化建設訴求,在深入了解現代化制度的基礎上傳遞現代化理念,改善受到傳統文化中諸多惰性因素影響造成阻滯現代化的步伐遲緩的情況。同時要尊重民族文化,要積極破除它的負面影響,不要過度以強調文化制度為名義而消極怠慢現代化建設的進程。

在美麗鄉村現代化建設目標的追求中實現由村莊傳統文化制度向現代化制度轉變時,要用心體察原有文化制度與現代化制度的差異、村莊社會文化制度具有轉向結合現代化制度能力的差異,深入挖掘實際的對接點,尋找對不同點之間能夠有效整合的方法從而積極將民族文化與現代化建設進行整合并建立有效的制度。

(五)制定及完善扶持政策

通過制定和完善相應的扶持政策來加大產業發展的扶持力度,增加農民收入和集體經濟收入。建設美麗鄉村的目的是通過改善人居環境,激發農民發展生產的積極性,促進農民增收,一是要加大產業類項目的支持力度,設立專項資金,扶持主導產業,特色產業、品牌產業和生態產業的發展;二是制定出臺一些有效促進村級集體經濟發展壯大的政策和文件,健立健全扶持村級集體經濟發展的政策措施等。

(六)加大招商引資力度

共同提升農村集體經濟水平。經濟強,百姓富,美麗鄉村建設不停步。要想提高回民村的農業集體經濟水平,首要問題是有專家科學的規劃,其次是建設資金的保證。雪堰鎮黨總支書記龔建生曾告訴記者:“全方位做好企業的服務工作,可以帶動村民就業,企業發展好了,老百姓的收入自然就高了”。

所以要改變資金投入方式,引入社會資本投入,共建共贏。一是政府加以指導,統籌各部門涉農資金,各部門在編制部門工作計劃時,盡量向美麗鄉村傾斜或同步建設,各類建設項目、資金優先安排,切實提高涉農資金的使用效率。二是積極鼓勵村民投資入股,以主人翁的姿態投身于村莊建設中,增進村民的使命感和責任感。三是積極探索建立美麗鄉村建設投融資平臺和籌資渠道,多元化籌集建設資金;四是加大政策引導扶持,研究制訂一套既符合國家政策,又能有效調動企業積極性,鼓勵和引導社會資本參與美麗鄉村建設的支持政策。

四、結語

美麗鄉村建設不僅僅是為了讓外來的人感受到鄉村之美,更重要的是讓當地居住的村民們住的舒適。很多村落為了建設美麗鄉村可能會忽視村民的利益,忽略村民的聲音,也許是為了接納更多的游客不斷縮小農耕面積,養殖面積,或是將風俗文化民俗習慣變為商業化的表演和商品等,這些問題值得我們深思并給出解決方案,可以通過開展充分發揮民族文化優勢與現代服務的結合活動,例如文化特色建筑物、文化特色館以及文化特色旅游產業等,加大招商引資力度、提升村民素質教育,其中包括現代建設所需的技能及道德素質等,從而可以做到既兼顧鄉村和村民利益的美麗鄉村建設,又兼顧現代化與鄉村文化融合的美麗鄉村建設。

【參考文獻】

[1]周健穎.關于常州市雪堰鎮城西回民村的發展歷史及現狀的調查報告[J].文化創新比較研究,2017,1(19):12-13.

[2]常州雪堰鎮:“復古”書房為村落注入文化“活水”[J].閱讀,2020(ZF):87.

[3]曹馨妍.美麗鄉村旅游建設中傳統民俗文化元素的創新轉化[J].工業工程設計,2021,3(01):60-64.

[4]劉亞波.鄉村文化保護與美麗鄉村建設探索——新型城鎮化背景下[J].中國集體經濟,2021(11):1-2.

[5]陳維津. 因地制宜建設美麗鄉村[N]. 日照日報,2021-05-05(A03).

[6]曹偉理.城鄉一體化背景下的美麗鄉村建設[J].現代園藝,2021,44(10):146-147.

【項目信息】:

本文系南京審計大學商學院2020春季創新訓練項目研究成果,項目編號:2020SX03007Z

【作者簡介】:

余瀟(1999-),女,布依族,貴州黔南州人,南京審計大學本科在讀,工商管理專業。

猜你喜歡
現代化建設美麗鄉村
試論水利工程管理的現代化與精細化建設
推進中國政治現代化建設的幾點建議
“美麗鄉村”博鰲國際峰會2016年年會在海南博鰲開幕
綠色建筑在美麗鄉村中的運用
美麗鄉村要靠富民產業支撐
美麗鄉村建設中“三農”媒體的使命與擔當
推進錫林郭勒盟氣象現代化建設的實踐與探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