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效提高小學信息技術課堂教學效果的探索

2021-09-10 07:22王莉
小學閱讀指南·教研版 2021年1期
關鍵詞:課堂教學效果有效提高小學信息技術

王莉

摘要:在新課改下,有效提高小學信息技術的課堂教學效果非常必要,信息技術教師應把更多精力放在教學模式的重構、學生潛能的挖掘、授課方法的創新上,使枯燥乏味的教學過程足夠精彩,使各項育人計劃的具體執行更加順利。信息技術是小學課程體系的重要組成,學生學習了基礎知識,掌握了關鍵技術,通過學習學生得到綜合能力的全面發展?;诖?,本文特意針對小學信息技術課堂教學效果的有效提高進行了相關策略的總結分析。

關鍵詞:小學信息技術;課堂教學效果;有效提高;對策研究

在小學信息技術的課堂教學中,教師激發學生的濃厚興趣,調動學生的主動探究積極性,讓小學生參與形式多樣的課堂活動,有效提高了教學效果,形成了和諧的師生互動關系,更多學生在接下來的綜合實踐中可以有更加出色的表現。始終堅持以生為本的原則,信息技術的課堂教學獨具特色,也能揭開素質教育的嶄新篇章,進而培育出大批高素質、高水平的優秀人才。筆者作為一線教師,現從幾個方面出發,對此闡述了幾點自己的看法。

一、有效提高小學信息技術課堂教學效果的重要意義

信息技術是小學階段學生必修的一門課程,具有綜合性、實踐性、工具性的教學特點,要求教師結合學生實際的發展情況,優化設計教學方案,努力做到因材施教。信息時代已經到來,信息技術的課堂教學備受關注,小學生們能熟練掌握信息技術十分重要。教師推動著素質教育,全心全意服務學生,深入挖掘他們的內在潛能,進一步提高課堂教學的效果、質量及效率等尤為重要[1]。信息社會在發展,信息技術的適用范圍越來越廣,它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學習方式等,信息數據的獲取更加高效,技術推廣的價值顯著提升。小學生學會利用信息技術減輕自己的學習負擔,并且提高作業的完成效率,他們的信息素養、主體優勢隨之增強,真正成為技術型人才后,將為社會現代化的建設做出巨大貢獻。

二、有效提高小學信息技術課堂教學效果的對策研究

(一)明確教學目標,指導學生學習

小學信息技術教師應該明確課堂教學的主要目標,然后開展學生們更感興趣的教學活動,借此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有效提高教學效果。新課標明確提出了三維教學的目標,即:“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與態度”。小學信息技術教師應在三維教學目標合理規劃的基礎上,結合班級學生的實際情況,展開有效的教學指導[2]。筆者認為,明確教學目標,豐富教學內容后,給予小學生更多的體驗機會,是提升他們技能水平的最好方式。明確教學目標,細化教學流程后,鼓勵小學生深度學習以及小組探討,即可取得最優化的教學效果,不斷增強學生小組合作的能力。明確教學目標,做到因材施教后,針對不同學生提出不同的學習要求,他們的學習態度更積極,也獲取到不一樣的情感體驗,遠比一味地灌輸指導好得多。小學階段的信息技術課堂教學應有特色,及時采用創新性的教學方法,加深學生們理論知識的理解記憶。比如,在學習“SHIFT”、“CONTROL”等功能鍵的時候,教師可用多媒體分享動畫視頻,指導班級學生認識這些功能鍵,提升了他們的知識水平后,再開展自由的練習活動,使小學生通過練習更好地掌握功能鍵,并對后續教學充滿期待。

(二)創設有效情境,激發學生興趣

素質教育背景下,小學信息技術教師應將學生們從“傳統教學”中解放出來,通過創設有效的教學情境,營造出良好的教學氛圍,以開放式的教學方式,精心設計教學方案,培養學生們的學科核心素養[3]。比如,在講解“看圖軟件”一課內容時,教師可以搜集生活中的相關資料,進行教學內容的補充完善,引導小學生學習理解這些內容后動手操作,并且創設生活化的操作情境,促使小學生更好地運用信息技術瀏覽圖片,學會使用不同的看圖軟件找到自己最喜歡的圖片。在課堂教學結束以后,教師要給學生們留出充足的時間,使他們消化所學知識,最好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布置一項作業任務,要求小學生自己搜集相關材料、生活案例等,深層次理解所學內容,產生深刻地記憶,進一步提升信息技術的應用水平,有效提高課堂教學的效果。

(三)小組合作學習,學生個性發展

在小學信息技術課堂教學過程中,小組合作學習教學方法的應用頻率越來越高,這是一種“以生為本”的教學方法,對于學生們綜合素質及綜合能力的全面發展而言可以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通過構建合作學習教學模式,信息技術教師扮演好“引導者”的角色即可,鼓勵小學生取長補短、相互影響、共同進步,能夠克服一個又一個的難題,這種經歷會使他們終身受益[4]。小組成員之間相互督促、互相競爭,將競爭轉化為動力,必然大大提高信息技術的教學效果。教師不要干擾小學生的合作學習,放手他們自由的探索、大膽的交流、自信的成長,徹底打破傳統的教學模式,改變了傳統教學的尷尬局面,最終的教學效果一定令人非常驚喜。比如,在教學“平板電腦多姿彩”相關內容時,教師完成了基本的教學任務,達成了主要的教學目標,就可以鼓勵學生們以小組為單位進行理論知識的深度學習。在學生們科學分組的時候給出一些意見,避免小組成員能力相差較大,無法完成合作學習的任務。每個小組都由優等生、中等生、后進生以及學困生構成,做到相互幫助,合作才有意義。不論小學生的合作學習成果如何,信息技術教師都應該給予他們有效的評價,可以通過即時評價、鼓勵評價、啟發性評價策略的實施,增強所有學生的合作信心,讓他們做好下一次合作探究的準備,真正提高課堂教學的效果。還可以運用小組互評、自我評價等方式,鍛煉班級學生自我評價、小組評價、主動反思的綜合能力,這種形式下的課堂教學異常精彩,期待小學生們積極改進不足之處,熟練掌握信息技術、更多技能等,最終突破自我,順利實現個性化的發展目標。

(四)體現差異教學,實現分層教育

“一刀切”的教學方式不再適用,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小學信息技術課堂教學必須從“一刀切”的教學方式轉變為“差異化”的教學方式[5]。比如,教師結合小學生的能力水平,根據他們的接受程度,布置下不同難度的學習任務,鼓勵學生獨立完成后談一談自己的實際感受。再如,面對班級學生認知水平、信息素養、操作能力層次不齊的情況,教師必須展開分層教學指導,采取針對性的教學方法、授課手段,確保每個學生學有所獲,充分滿足他們的個體需求。只有體現了課堂教學的層次劃分,制定出科學合理的育人計劃,小學生才能更好地學習理論知識,更熟練地應用信息技術。

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小學信息技術的課堂教學中,有效提高教學效果需要教師的不懈努力。必須針對小學生這一特殊的群體,應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個性化的授課手段等,使課堂教學十分精彩,師生關系更加和諧,更多學生朝著正確的方向突破發展,努力奮斗、健康成長后成為不可多得的棟梁之才。

參考文獻

[1]張曉東,許文雅,劉濤.淺談小學信息技術課堂教學的有效策略[J].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18,(06):219-220.

[2]白澤明,徐凱.對提高小學信息技術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探索與思考[J].新課程·小學,2020,(01):62-63.

[3]黃月穎,孔志華.小學信息技術與課堂教學有效融合的實踐探索[J].教育現代化,2019,(04):89-89.

[4]張秋,孫麗麗.小學信息技術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探索[J].才智,2019,(21):100-101.

[5]李海洋,羅亞丹,何穗.新課程理念下的小學信息技術有效教學方法的探究[J].文存閱刊,2019,(18):355-356.

猜你喜歡
課堂教學效果有效提高小學信息技術
淺議高中地理教學中如何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數字邏輯電路》教學改革研究
試論如何有效提高電力電氣設備的檢修水平
健美操教學中如何有效提高學生的心肺功能
淺談創客教育下的小學信息技術教學實踐研究
基于新課程理念的小學信息技術游戲化教學探析
小學信息技術教學高效課堂的構建
信息技術教學中學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養探析
妙用提問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果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