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疇縣2016—2020年乙肝表面抗原監測結果分析

2021-09-10 15:34雷會艷
智慧醫學 2021年2期
關鍵詞:監測分析

摘要:目的 通過監測我縣不同年齡人群的乙肝表面抗原,了解我縣人群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攜帶率情況,分析影響乙型肝炎防控的因素,為我縣的乙肝防治提供依據。方法 2016至2020年,每年隨機抽取8-17 月齡、18-35 月齡、3-6 歲、7-14 歲、15-24 歲、25-34 歲、35-44 歲,≥45 歲八個年齡組的人員采血進行乙肝表面抗原檢測,每年檢測量不低于297人,5年共調查1476人。結果 不同年齡組乙肝表面抗原陽性率分別是8-齡0.46%、18-35月齡0%、3-6歲0.54%、7-14歲1.64%、15-24歲2.86%、25-34 歲4.39%、35-44 歲3.98%,≥45 歲4.65%。結論 不同年齡組乙肝表面抗原陽性率不同,陽性率隨年齡組減小而降低。表明乙肝疫苗免疫規劃、母嬰阻斷等乙肝防控措施的實施使我縣乙肝控制工作取得了明顯實效。

關鍵詞:不同年齡;乙肝表面抗原;監測;分析

我國是乙肝大國,部分地區的調查結果顯示成人乙肝病毒攜帶率達17.87%[1]。根據國家衛生健康委發布的數據顯示,1992年,我國5歲以下兒童乙肝病毒攜帶率為9.7%[2]。為有效控制乙肝病毒的傳播,我國政府于2002年1月1日正式將乙肝疫苗納入了計劃免疫程序。2010年,預防乙肝母嬰傳播工作被納入國家重大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為感染孕產婦所生兒童免費提供預防母嬰傳播綜合干預服務。并于2009~2011年在全國范圍內開展了15歲以下人群補種乙肝疫苗工作。為了解我縣啟動乙肝表面疫苗接種和母嬰阻斷實施以來,乙肝病毒攜帶率的變化情況,針對不同年齡段人群開展了乙肝表面抗原監測?,F將監測結果分析如下:

1 監測對象

以鄉鎮為單位,分8個年齡組,即:8-17月齡、18-35月齡、3-6歲、7-14歲、15-24歲、25-34歲、35-44 歲,≥45歲,8-17 月齡組不低于45人,其余年齡組每個年齡組不低于36人,全縣每年調查不低于297人。2016—2020年調查共1511人。

2 監測方法

2.1抽樣 ?對全縣鄉鎮、農村采取分層整群抽樣(PPS)方法,監測覆蓋了全縣7鄉2鎮。我縣共有9個鄉鎮,每年抽取3個鄉鎮,每個鄉鎮抽取3個村委會作為調查對象,按年齡段隨機抽取所需數量的村民分別填寫調查表,采血送實驗室進行表面抗原檢測。2016至2020年調查鄉鎮全覆蓋,調查村無重復,調查對象無重復。

2.2 實驗室檢測

2.2.1 方法 ELISA法

2.2.2 試劑 上??迫A生物試劑有限公司生產,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診斷試劑盒(酶聯免疫法),有效期內使用,按試劑說明書操作。

2.2.3 結果判讀:酶標儀450nm為測定波長,620nm為參比波長測定樣品吸光度。質量控制實驗有效,樣品OD值/陰性平均≥1.0為陽性,樣品OD值/陰性平均<1.0為陰性。

3 結果(見附表)

從統計表可以看出,我縣全人群乙肝表面抗原陽性率為2.25%。6歲以下年齡段的乙肝表面抗原陽性率低于1%,7歲以上陽性率隨年齡段增加而明顯上升,≥45 歲人群陽性率最高。8月齡至 6歲檢測602人,檢出陽性2人,陽性率0.33%,≥7歲檢測877人,檢出陽性32人,陽性率3.65%。

8月齡至14歲組檢測人數790,陽性6人,陽性率0.76%,≥15檢測721人,檢出陽性28人,陽性率3.88%。8月齡至24歲組檢測人數969,陽性11人,陽性率1.14%,≥25歲以上檢測542人,檢出陽性23人,陽性率4.24%。

統計學處理:8月齡至6歲組與≥7歲組相比較兩者有顯著性差異(χ2=16.74 ?P<0.01);8月齡至6歲組與全人群相比較兩者有顯著性差異(χ2=9.17 ?P<0.01);8月齡至14歲組與≥15歲組相比較兩者有顯著性差異(χ2=16.73 ?P<0.01);8月齡至14歲組與全人群相比較兩者有統計學差異(χ2=6.45 ?P<0.05);8月齡至24歲組與≥25歲組相比較兩者有顯著性差異(χ2=15.27 ?P<0.01);8月齡至24歲組與全人群相比較兩者有統計學差異(χ2=4.12 ?P<0.05)

4結論

乙肝表面抗原是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標志物,國家衛健委發布的《乙肝控制成效》表明2006年全國人群血清流行病學調查顯示,1~59歲人群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攜帶率為7.18%[3]。來自中國肝炎防治基金會數據顯示,目前我國現存乙肝病毒感染者約有7000萬例[4],占全國總人口(14億零5萬)的4.998%。從5年來的監測結果可以看出,我縣不同年齡段人群乙肝表面抗原陽性率不同,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攜帶率從高年齡組向低年齡組遞減。我縣全人群的乙肝感染率為2.25%.低于全國平均水平。6歲以下兒童乙肝感染率0.33%,3歲以下感染率為0.24%,與2016年發布的全國乙肝流行病學調查結果持平(1-4歲兒童乙肝表面抗原攜帶率0.32%[5])。14歲以下人群感染率0.76%,低于世界衛生組織5歲以下兒童乙肝感染率1%的控制目標。8月齡至24歲組陽性率1.14%,低于全國平均水平。表明我縣的乙肝控制工作成效明顯。

5 討論

我縣自2002年1月1日開始實施乙肝疫苗計劃免疫,至2020年已有19年,乙肝疫苗及時接種率達到95%以上,全程接種率達到100%。2011年實施15歲以下兒童乙肝疫苗補種,接種率99.81%,至今10年。2010年實施乙肝病毒母嬰阻斷措施,至2020年孕產婦乙肝篩查率99.71%和母嬰阻斷成功率分別達98.77%。從乙肝疫苗接種補種來看,受益年齡組是24歲以下的人群,而我縣8月齡至24歲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攜帶率1.14%,與≥25歲組相比較兩者有顯著性差異。表明乙肝疫苗的接種對于減少乙肝病毒的感染起到決定性的作用。從乙肝疫苗接種和母嬰阻斷措施協同用來看,受益年齡組是11歲以下年齡組,8月齡至6歲陽性率0.33%,8月齡至14歲組陽性率0.76%,均與相對的大年齡組在統計學上有顯著性差異。這正是預防乙肝母嬰傳播與落實乙肝免疫規劃協同作戰的結果。同時,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率的降低也有來自醫療衛生事業發展、公共衛生服務水平提升、醫療感染控制、乙肝防治知識宣傳等帶來的紅利。

雖然,我縣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控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從監測結果可以看出,我縣的乙肝感染者還有存量,要做好成預防乙肝病毒在成人個體間傳播,預防感染母親傳播給孩子,結合乙肝病毒的傳播途徑,應該著重加強的防控工作有:①持續做好乙肝疫苗的接種,提升新生兒乙肝疫苗及時接種率、規范全程接種率。宣傳引導成人自費接種乙肝疫苗。全程接種乙肝疫苗后,約80%-95%的人群可產生免疫能力,保護效果可持續20年以上[6]。因此無論是對于兒童還是成人,都是最優的預防方式。②持續開展孕產婦乙肝早期檢測,及早發現感染者母親,早期規范阻斷母嬰傳播,提高阻斷成功率。推動動早日實現乙肝母嬰“零傳播”目標。③加強衛生監督管理,強化醫療機構感染控制工作,降低醫源性乙肝病毒傳播風險。加強市場監管,清理黑診所、黑攤點,打擊非法醫療活動,減少疾病傳播可能。④ 通過普及篩查,早期發現乙肝病毒感染者,進行干預治療和健康管理,避免將乙肝通過血液、性途徑、母嬰等方式傳播擴散。⑤普及乙肝防治知識,讓人民群眾主動預防。

參考文獻:

[1]張德英 徐先 程明亮 ?魚山鎮1歲以上人群不同年齡組乙肝表面抗原攜帶率與乙肝疫苗接種關系的調查[J ] 《微生物學免疫學進展》2011年02期

[2]免疫規劃工作成就——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C]2019年4月25日例行新聞發布會

[3][6]中國衛生健康委2013-07-26《我國乙肝控制成效》[R]

[4]央視新聞客戶端2020年07月28日《世界肝炎日,我國現有乙肝病毒攜帶者約7000萬》[OL]

[5]中國衛生健康委2020-09-10關于政協十三屆全國委員會第二次會議第0703號(醫療體育類085號)提案答復的函[OL]

作者簡介:雷會艷,女,1980年3月11日出生,云南西疇,漢族,職稱:微生物檢驗技術副主任技師,學歷:大學,主要從事:疾病預防控制,傳染病監測、衛生檢驗等工作。

云南省文山州西疇縣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文山西疇 ?663500

猜你喜歡
監測分析
氣囊測壓表在腹內壓監測中的應用
藥師干預作用在醫院藥品不良反應監測與上報中的作用
民航甚高頻通信同頻復用干擾分析
基于 WSN 的隧道健康監測研究
分析:是誰要過節
高層建筑沉降監測數據處理中多元回歸分析方法的應用研究
高層建筑沉降監測數據處理中多元回歸分析方法的應用研究
回頭潮
學習監測手環
建筑工程地基基礎沉降監測方法探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