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宿遷林業產業高質量發展存在的問題與對策

2021-09-12 17:23徐凱飛
江蘇農業科學 2021年15期
關鍵詞:林業產業宿遷楊樹

摘要:江蘇省宿遷市林業產業在區域經濟中具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林業產業高質量發展,可以拉動宿遷市經濟邁上一個新的臺階。在分析宿遷市林業產業發展現狀及特點的基礎上,指出林業產業高質量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具體包括木材加工業規模相對較小、產業發展層次偏低、林業龍頭產業內卷現象嚴重、林業專業型人才缺失嚴重。并進一步分析問題產生的原因,進而提出相應的對策建議,包括遵循自然規律加強楊樹種植業的高效管理、通過機制創新以促進林業產業升級、保證木材加工業優先發展、控制林業產業要素的均衡配置。

關鍵詞:宿遷;林業產業;楊樹;高質量發展;存在問題;對策建議

中圖分類號:F326.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1002-1302(2021)15-0246-06

收稿日期:2021-05-05

作者簡介:徐凱飛(1979—),男,遼寧葫蘆島人,碩士,副研究員,從事科技管理研究。Tel:(025)85485857;E-mail:28795596@qq.com。

產業高質量發展是區域經濟持續穩定增長的關鍵,只有推動產業的高質量發展,才能更加合理有效地利用資源拉動經濟增長,有力推動社會經濟朝著強富美高的方向發展[1]。宿遷市位于江蘇省北部,是江蘇、安徽、山東3省之通衢,屬淮海經濟帶、沿海經濟帶、沿江經濟帶的交叉輻射區,區位獨特,交通發達。物產豐富,資源廣博,境內平原遼闊、土地肥沃、河湖交錯,屬暖溫帶季風氣候,年均氣溫14.2? ℃,年降水量910 mm,無霜期320 d,年均日照時數2 291.6 h,是著名的“楊樹之鄉”“水產之鄉”“名酒之鄉”“花卉之鄉”“蠶繭之鄉”。下轄沭陽縣、泗陽縣、泗洪縣、宿城區和宿豫區,總面積 8 555 km2,人口529萬。建市以來,宿遷市年國內生產總值連續以2位數的增幅發展,支柱產業發展較快。木材加工、輕工食品、紡織服裝、玻璃建材、化工醫藥產業分別實現增加值12.98億、16.35億、9.85億、2.68億、4.36億元,分別占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22.8%、28.8%、17.3%、4.7%、7.7%。宿遷市經濟總量不斷擴大,城鄉面貌不斷改善,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但粗放的經濟增長方式、嚴峻的資源環境壓力給宿遷市實現“超常規、跨越式”發展帶來了新挑戰。林業在宿遷市經濟發展中的地位舉足輕重,作為一個復合產業集群,林業產業具有經濟性、關聯性、產業化、科技創新等特點[2],能夠為宿遷市經濟長期持續發展提供產業基礎,對宿遷市的經濟具有拉動作用,且具有廣闊前景。為了實現“全面奔小康、建設新宿遷”的目標,宿遷市做出進一步加快林業產業化發展的決定,并出臺了進一步加快木材產業發展的實施意見。林業產業帶動了一大批農民增收致富,其中楊樹產業已經成為宿遷市大地增綠、農民增收、企業增效、政府增稅的支柱產業。因此,林業產業高質量發展對宿遷市經濟可持續發展關系研究是重要且必要的??梢?,宿遷市林業產業在區域經濟中具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研究林業產業的高質量發展,對宿遷市經濟邁上一個新臺階、實現強富美高具有重要的實踐意義。

1 宿遷市林業產業在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中的作用

宿遷市緊緊抓住林業高質量發展的機遇,堅持“培育和利用并舉,發展與保護并重”,加快推進生態宿遷建設,以開展“楊樹產業年”“綠化突擊月”“創建省級園林城市”等活動為載體,發展林業的主戰場在農村,主力軍是農民,木材加工企業的老板、員工都是農民,農民把楊樹稱為“搖錢樹”“致富樹”,林業產業的最大受益者也是農民。出圃的4億株/年苗木、銷售的100萬m3/年原木,都直接為農民增加收入。農民從育苗、造林營林、原木銷售、木材加工等林業產業獲得的純收入達到16億元/年,人均約420元/年,實現了“生態與經濟雙贏”的目標,并一舉成為“綠色江蘇”建設的排頭兵,被評為“全國平原綠化先進單位”及“江蘇省園林城市”,林業已成為宿遷市的支柱產業與生態產業。

1.1 能為經濟社會長期持續發展提供產業基礎

宿遷市林業產業能夠支持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通過健全木業市場體系及龍頭企業的帶動,木業加工的經濟貢獻達到70%?,F有的東、西、南三大木材工業園區、原木專業批發市場、板材批發市場、苗木交易市場和10 km木材加工帶,可以生產的木材從枝條、小徑材到大徑材,價格從200~1 200元不等,較完備的產業體系,形成了木材有序流通和合理的價格體系。

1.2 對區域經濟結構和產業結構升級具有拉動作用

宿遷市林業與農業、工業、服務業都息息相關,且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相得益彰。防護林和農田林網改善了農田小氣候,提高了糧食產量;水土流失得到控制,水質得到明顯凈化。木材加工業迅速發展,有效緩解了城鄉就業壓力,并帶動相關產業的興起,每年間接來自林業的收入超億元。林業產業的發展又帶動資金流向林業領域。生態宿遷的旅游品牌逐步得到公眾的認可,實現了區域開發與生態建設的良性互動。宿遷市林業產業結構一直較單一,隨著木制家具制造和造紙及紙制品業開始嶄露頭角。2017—2020年4年間,造紙業產值增長2.4倍,家具制造業產值增長5.72倍,速度均超過木材加工業,這兩大產業的迅速發展,使得宿遷市林業產業結構更加多元化。

1.3 具有廣闊的產業化前景

把資源變成產業,把產業做大,是宿遷市發揮優勢、捕捉發展機遇的智慧選擇。目前,宿遷市進一步整合資源、資本與市場,全力打造華東地區輻射力最強的楊樹苗木基地、最具影響力的原木基地和頗具競爭力的林木加工基地。木材加工業在宿遷市林業總產值中的比重從68.7%增加到86.9%,與林業產值之比從2.2 ∶1擴大到14 ∶1??梢?,木材加工業在宿遷市林業產業中占據越來越重要的地位。

1.4 有效地實現技術擴散,提升種植管護能力

楊樹栽植管理技術已家喻戶曉,為實行林農復合經營,宿遷市政府篩選出林地養雞(鴨)、栽培食用菌,林菜、林糧、林稻間作等17種技術[3],科學安排茬口,繪制模式圖,編印成冊,分發到鄉村干部和農民手中。同時注重典型示范作用,建立100多個示范基地,讓廣大農民觀摩學習[4]。

雖然宿遷市在江蘇省的總體排位無明顯變動,但從全國角度看,這幾年宿遷市經濟實現快速發展。宿遷市經濟組成中工業占據重要地位,而在工業部門中林業又是宿遷市的支柱產業,宿遷市的經濟發展與林業產業的發展具有密不可分的關系。宿遷市林業產業對宿遷市經濟的貢獻巨大,幾乎占到宿遷市經濟的1/3,宿遷市林業產業高質量發展和結構調整都會對宿遷市經濟產生較深遠的影響。

2 宿遷市林業產業發展現狀及特點

宿遷市是典型的農業大市,多年來充分利用資源優勢,大力發展各類種植業、養殖業,已經使宿遷市成為江蘇省重要的商品農業生產基地,農業在國民經濟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通過不斷加強農業結構的調整,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優化農村產業結構,農業社會生產總值有了很大的發展。高效農業和高效漁業面積分別達到172 000、46 466.67 hm2,占比分別達到39.3%、49.3%,可以說高效農業接近整個大農業的半壁江山;“沭陽花”“泗陽樹”“泗洪蟹”“宿豫雞”“宿城菜”成為優勢明顯的縣域特色產業;現已培育市級以上農業龍頭企業146家、省級21家、國家級2家,帶動作用大大增強。擁有千畝以上規?;?21個,萬畝以上基地2個;檔次提升了,從小竹架到大鋼棚,再到智能化,新品種、新技術、新模式不斷推廣。

宿遷市森林覆蓋率達到16.2%,活立木蓄積量660萬m3。在66 666.67 hm2成片林、333 333.33 hm2 農田林網、1.6億株林木總株數中,楊樹約占90%。宿遷市通過大力發展外向型創匯型林業加工,不斷完善市場體系,高大挺拔的意楊已成為宿遷市農民的“搖錢樹”。

2.1 宿遷市林業產業發展現狀

宿遷市林業產業主要包括種植與加工2個部分。宿遷市一直將林業產業作為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支柱產業,作為富民興市的重要突破口。在全市范圍內掀起轟轟烈烈、持續不衰的綠化造林熱潮,全市林木種苗和速生豐產林生產得到了快速發展。以楊樹加工為龍頭,大力推進林業產業化經營。依托亞洲最大的美洲黑楊種質資源庫,不斷加大優良種苗的培育力度。宿遷市已經成為“南樹北移、北樹南遷”的重要中轉站。沭陽縣花木種植達到1.9萬hm2,成為全國著名的花木基地。發展楊樹意在改善惡劣的生態環境,而巨大的市場需求為產業的大發展注入了強心劑,并催生以楊木為原料的木材加工業的興起。1978年誕生了第1家楊木集體加工企業,1984年楊木膠合板、細木工板研制成功,此后原林業部投資2 100萬元擴建泗陽縣人造板廠。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相得益彰,“林木成行氣象新”,生態環境進一步改善,實現了區域開發與生態建設的良性互動。

花卉苗木方面,宿遷市先后引進紅葉石楠、紅黃紫錦帶、香花槐、黃櫨等景觀樹種建成了 133.33 hm2 的南花北木馴化基地,宿遷市花卉苗木提質增效工程快速提升,進一步優化了產品結構。

木材行業方面,產品在原木加工、細木工板、膠合板的基礎上,進一步拓展到彎曲木、科技木、UV板、楊木多層地板、強化復合地板、家具等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市場競爭力強的產品,產業內部呈現一定的梯度和互補性。相關科研機構研究并實施了復合人造板材(LVS)復合生產技術、楊木單元改性制造復合材料技術、楊樹加工剩余物化學綜合利用技術開發等課題,并推廣了無卡旋切技術、楊木彎曲熱壓技術等[5]。這些新技術的運用,培育了如沐陽業匯控股有限公司、江蘇大江木業集團有限公司、泗陽縣順洋木業有限公司等一批年產值超億元的企業。全市有4家省級農業產業化木材加工龍頭企業,29家市級龍頭企業;省級名牌產品1個,市級名牌產品9個。這些發展壯大的龍頭企業利用其規模效應,強有力地拉動和支撐宿遷市林業產業又好又快發展,并帶動宿遷市林業產業不斷升級[6]。實現楊樹加工利用產業化,大力推進楊樹產業化經營和配套行業發展,木材加工企業2 384家,年產值達80億元,成為全市第一支柱產業。板種進一步拓寬到現在的高密度纖維板(HDF)、刨花板、膠合板、層疊木片膠合(LVL)、科技木、異型板、環保飯盒、防火板等。

2.2 宿遷林業產業發展的特點

依靠長遠的眼光和細致的規劃,宿遷市林業產業發展抓住了機遇,揚長避短,超越自我,不斷優化產業結構,做大、做強。各種林業專業人才的不斷涌現,使林業的種植、加工等產業分工更加明確,應對市場需求改變和調整自身生產結構的響應更加靈敏高效。

2.2.1 林業產業由單一化向多元化發展,產業“關聯效應”不斷增強

宿遷市林業在發展初期僅有林業育林產業和木材加工業,較單一。隨著國內相關需求的增加和自身產業競爭力的提高,宿遷市林業逐步向家具制造和造紙業延伸,發展呈現多元化趨勢。以楊樹生產加工為龍頭的產業群和市場群,帶動了木材加工機械、家具、木膠、運輸、包裝、餐飲、市場、旅游等產業聯動升級,成為帶動經濟發展、增加就業的“關鍵產業”[7]。宿遷市政府采取多項政策措施促進林產發展,市政府出臺了《進一步加快全市林業產業化發展的決定》,地市、縣(市、區)、鄉(鎮)都成立了楊樹產業領導小組,由政府一把手擔任組長,相關部門參與,每個鄉(鎮)長是第一責任人,分管領導是具體責任人、直接責任人。市委市政府堅持一竹竿到底抓林業,工作重心轉向楊樹產業;強化責任,建立督查網絡。

2.2.2 產業聚集度不斷提高,區域特色明顯

以江蘇省泗陽縣林業主導產業木材加工業為例,泗陽縣木材加工業則主要集中在運河以南的眾興街道、臨河鎮、新袁鎮一帶,3鎮共有規模以上木材加工企業80家,占泗陽縣的56.7%,已逐步形成了以楊樹生產加工為龍頭的產業群和市場群,帶動木材加工機械、家具、木膠、運輸、包裝、餐飲、市場、旅游等產業聯動升級,有效促進了產業結構調整優化。此外,泗陽經濟開發區有規模以上木業企業11家。江蘇省榮馬家具有限公司、泗陽森建木業有限公司、江蘇松凌木業股份有限公司等一批規模企業落戶開發區,大大提升了宿遷市的產業集群效應。

2.2.3 產品層次由低級逐漸向高級發展,競爭力不斷增強

宿遷市林業產業形成了以多層板、細木工板、膠合板為主體,密度板、科技木、貼面板等高技術產品迅速跟進的梯度發展態勢,發展層次明顯提升。目前,有密度板制造企業7家,膠合板制造企業170家,刨花板制造企業19家,木制品制造企業6家,鋸材加工企業22家,其他人造板制造企業50家。密度板制造在質量和數量方面實現了較大突破,膠合板、多層板、細木工板規模不斷擴大,膠合板、密度板、刨花板已占木材產品產量的85%左右。

近年來,宿遷市木業企業加大投入力度,不斷提升產品質量。木業擁有名牌產品67個,其中市級名牌19個?!靶赂拍钆浦忻芏壤w維板”獲“江蘇省名牌產品”稱號,福慶木業和新概念木業2個品牌獲“江蘇省著名商標”稱號。由于質量提高,產品市場競爭力逐漸增強,銷售狀況良好。全市木業產品銷售率為97.1%,60.1%的企業反映產品暢銷,39.9%的企業反映產品銷售狀況一般,沒有企業反映產品滯銷。產品競爭力的增強還反映在木制品出口的大幅增長上,木制品實現直接出口2 047萬美元,同比增長2.1倍,占全市出口額的10.5%。

3 林業產業高質量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一項產業或一個行業高質量發展的前提條件是要有一個平等健康的市場經濟環境,即政府更多應該讓市場自己來調節行業的發展,但是市場這只看不見的手不是萬能的,也有失靈的時候。當市場存在不完全競爭或壟斷、信息不對稱與風險等情況時,市場就會失靈。所以要保證一個行業的良好發展,除了要發揮市場的調節作用外,政府的宏觀調控也是必要的。

3.1 木材加工業規模相對較小

宿遷市木材加工業雖在蘇北五市中位列第二,但其主營業務收入僅約為排在第1位的江蘇省徐州市的1/3。由于木材加工業是宿遷市林業產業的主導產業,其發展規模較小,制約整個宿遷市林業產業的發展規模進一步擴大,不能使產業結構得到進一步升級。林業產業結構的演進和林業本身的發展一樣,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須要不斷在實踐過程中進行創新、修正。宿遷市林業產業建設雖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總結30多年的經驗,遵循產業發展目標應由單一綠化向發展經濟同時兼顧社會和生態效益轉變;產業發展方式由簡單的第一產業式的種植加采伐向原木貿易、林產品深加工、開展林業相關旅游等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產業結構演進,只有木材加工業實現規模擴張,才能拉動上游和下游產業[8],共同推進宿遷市林業產業高質量發展。

3.2 產業發展層次偏低

宿遷市人均地區生產總值早已突破1 000美元,按照發展經濟學的觀點,人均GDP超過1 000美元后,經濟將加速增長,但粗放的經濟增長方式、嚴峻的資源環境壓力給宿遷市實現“超常規、跨越式”發展帶來了諸多問題,宿遷市的環境承載能力一直在減弱[9]。林業產業總體發展層次仍然較低,產品附加值偏低。在木材加工業中,人造板和鋸材木片加工超過90%,歷史以來宿遷市一直以第一產業為主,二三產業較薄弱。近幾年,宿遷市招商引資力度加大、速度加快,宿遷市的產業結構逐漸得到調整,發展成為以林業產業、輕工食品、紡織服裝、玻璃建材、化工醫藥等產業為主的工業化城市,相較其他產業,林業產業仍面臨提檔升級的壓力。

3.3 林業龍頭產業內卷現象嚴重

宿遷市林業龍頭產業木材加工業中沒有一個大型企業,而宿遷市另一主要工業產業飲料制造業則擁有蘇酒集團貿易股份有限公司這樣的航母型龍頭企業。實際上,在全市2 587家木材加工企業中,銷售額2億元以上的企業僅5家,銷售額在 1 000 萬元以下的企業卻多達2 310家。大量小企業扎堆宿遷,使得低水平競爭、價格戰、重復建設等情況加劇,既造成木材資源嚴重浪費,也影響了宿遷市林業產業結構進一步升級。

3.4 林業專業型人才缺失嚴重

作為傳統行業,從事林業產業的多為農民,文化水平不高,存在一定的知識局限性,而林業高校培養出來的高知人才對林業沒有特別的熱情,林業產業入職率較低,專業人才轉崗較多。另外,林業相關產業每年招收的林業類專業學生較少,林業產業的弱質性直接打擊了林業類專業學生學習與研究的積極性。這兩大因素導致專業林業人才十分缺失。2018—2019年,蘇北地區楊樹發生蟲變,導致大面積楊樹資源遭受損失,林業產業經濟迅速滑坡,就是因為沒有專業的林業人才及時發現病蟲害并對其進行治理。

4 問題的成因分析

4.1 整體產業規模小,與周邊地區相比發展差距仍然較大

雖然宿遷市發展速度較快,規模以上工業、財政收入、進出口等指標增速位居全省前列,但從總量、招商引資的形勢、項目的規???,宿遷市與周邊的徐州、淮安、鹽城、連云港等市仍然存在較大差距。首先,工業經濟總量小,缺乏大企業的支撐和拉動。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僅占徐州、淮安、鹽城、連云港等市的 16.5%、36.0%、22.7%、58.5%。目前全市規模最大的企業江蘇洋河酒廠股份有限公司年銷售突破10億元,成為全市第1個年銷售過10億元的企業,而淮安市的江蘇沙鋼集團淮鋼特鋼股份有限公司年銷售85億元,徐州市的徐州工程機械集團有限公司年銷售170億元,維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年銷售98億元,全省銷售百強企業中唯一沒有宿遷市的企業。從縣域工業看,臨近的漣水縣年產值超10億元的企業有2家,而宿遷市縣域工業尚無年產值超10億元的企業。其次,投資總量小,企業規模不大。規模以上固定資產投資和規模以上工業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在蘇北五市中處于領先,但總量較小,分別占徐州市的40.7%、37.0%,占淮安市的61.9%、60.6%,占鹽城市的37.7%、28.9%,占連云港市的57.6%、47.3%。億元以上項目差距較大,億元以上施工項目數和本年新開工億元以上項目分別是41、5個,分別比徐州市少96、26個,比淮安市少44、26個,比鹽城市少136、52個。最后,宿遷市利用外資與江蘇省其他地市相比差距大,實際到帳外資分別為徐州市、淮安市、鹽城市、連云港市的13.0%、21.7%、8.2%、8.0%。

4.2 農業發展緩慢,整體發展水平仍需進一步提高

作為傳統的農業大市,宿遷市擁有較好的農業生產資源,但農業經濟仍然處于較低的發展水平。第一,農業產業化步伐緩慢,缺乏產業化龍頭企業。目前,農副食品加工仍以糧食加工為主,附加值高的蔬菜加工、肉產品加工、水產品加工、乳制品加工等企業少,缺乏大的產業龍頭企業。第二,高效農業發展緩慢。農業生產仍以傳統的糧食種植為主,對于新品種、新技術的運用推廣力度較小[10],有些地方雖然做了相關工作,但未形成產業化規模。同時農業生產技術服務滯后,多數鄉(鎮)的農業生產技術服務中心名存實亡,不能為農民提供有效服務。第三,品牌農業發展滯后。宿遷市的農產品品牌較少,現有的品牌農產品一般規模小、影響弱,很難發揮示范帶動作用。許多優質農產品缺乏自主品牌,銷售價格一直偏低,直接影響農民的收益。

4.3 服務業結構單一,發展滯后的矛盾仍較突出

當前,宿遷市金融業結構單一,金融市場不健全,企業融資渠道不暢,特別是在貨幣政策緊縮的情況下,企業融資難度進一步加大。另外,物流業規模小、成本高、時效差的矛盾十分突出,缺乏功能完善的大型批發市場和生產資料市場,進一步制約了宿遷市林業產業經濟的高質量發展。

4.4 勞動力資源缺乏的矛盾日益加劇

隨著開發區經濟加速發展,企業招工難的矛盾進一步加劇,影響了企業正常的生產經營。勞動力缺乏體現為一方面由于勞動力的綜合素質不高,難以適應現代工業經濟的用工需求;另一方面由于本地企業工資水平偏低,與蘇南等地相比差距較大,大部分外出務工勞動力不愿回歸。

5 對策建議

宿遷市林業產業始終是影響宿遷市經濟總量的主要力量,成為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支柱。所以很好地保證宿遷市林業產業高質量發展對于區域經濟持續穩定增長,意義重大。其中,木材加工業特別是楊樹加工業在宿遷市林業產業中又占據著極重要的地位,屬于林業戰略性產業。因此,很好地推動林業產業的高質量發展,特別是木材加工業的高質量發展,應該是宿遷市政府在產業工作方面需要重點關注和完善的內容。林業產業高質量發展,除了需要抓住機遇,發揮自然優勢,獲取科技支撐外,還需要遵循經濟發展規律,在政策上給予必要的引導與支持[11]。

5.1 遵循自然規律,加強楊樹種植業的高效管理

楊樹產業作為宿遷市林業產業的關鍵部門,地市、縣(市、區)、鄉(鎮)應成立楊樹產業領導小組,引導相關部門積極參與,每個鄉(鎮)長是第一責任人,分管領導是具體責任人、直接責任人。圍繞實施綠色通道工程,加強楊樹種植業的高效管理。通過微型林網化,做到應栽盡栽,不留死角。強化責任,建立督查網絡。由地市、縣(市、區)主要領導和分管林業的領導定期帶隊,進駐鄉(鎮)督查,發現問題并及時向各督查組交辦。在“挖樹塘”和植樹期間,各縣(市、區)可以通過檢查評比,獎勵先進,鞭策后進。每年造林結束后,對栽植楊樹實績進行全面普查考核,檢查苗木質量、栽植質量、林權制度改革情況,動真碰硬及時兌現獎懲。同時進行合理采伐利用,確保林業生態建設的生機與活力。大力發展林業種植業是進一步支撐生態體系,促進林農增收致富、推進自然條件相對較差的鄉村建設的必然選擇。

5.2 通過機制創新促進林業產業升級

按照公開、公正、公平的原則,創新林權流轉模式。按照所有權與經營權分離、責權利結合的原則,對道路兩側、河(渠)堤,創新造林模式,大力發展非公有制林業[12]。允許黨政機關和事業單位干部輪崗創業、在崗兼業,從事林業開發,帶動全社會加大對林業的投入。允許部門、干部職工、農戶以資金、技術、土地、勞動力入股造林。按照經營權、所有權不變原則,實行終端收費管理,以創新木材流通管理模式。原木在縣(市、區)內流通不收費,只向林產企業終端產品收費。外運木材憑證運輸,嚴處重罰非法運輸。

5.3 保證木材加工業優先發展

適當降低木材加工業的稅率,為木材加工業的優先發展創造更好的條件。對木材加工業的參與者在銀行貸款方面適當給予優惠,提升木材加工行業參與者的積極性,吸引更多的資金投入到木材加工業中,以促進木材加工業的高質量發展。在政策上給予更多傾斜和優惠,項目資金的使用比率上給予木材加工業更多傾斜[13]??蓪⑸孓r項目資金集中用于楊木加工業的發展,實行財政預算項目扶持無償供苗,供給農戶進行栽、管、銷,以有效提高林農營林造林的積極性。同時為了發揮林業產業集群效應,政府應在道路、灌渠、電力等基礎實施建設上給予充分的保證,生產耗電可按民用電價給予優惠。通過木材加工業的優先發展,促進林業產業提檔升級。

5.4 控制林業產業要素的均衡配置

防止在優惠政策的引導下過多勞動力、資金、資源都集中在林業產業,造成產業大規模重復,浪費社會資源,造成內卷狀況。當林業產業特別是木材加工產業達到快要飽和的狀態時,政府應當建立行業準入機制,控制資源盲目進入,同時引入優勝劣汰機制,淘汰粗放經營企業,保留促進規模企業的高質量發展。

參考文獻:

[1]金 韜. 促進林業產業高質量發展——中國林產品商業化發展促進大會在京召開[J]. 綠色中國,2020,539(1):66-67.

[2]王海潔,丁 勝,曹福亮,等. 福建省經濟林產業發展戰略的研究[J]. 中國林業經濟,2020,62(3):1-4.

[3]Belcher B,Achdiawan R,Dewi S. Forest-based livelihoods strategies conditioned by market remoteness and forest proximity in Jharkhand,India.[J]. World Development,2015,66:269-279.

[4]丁 勝,趙慶建,陳亞龍,等. 日本島根分收林制度及對中國楊樹產業化的借鑒[J]. 林業經濟問題,2015,35(4):338-342.

[5]唐召群,伍艷梅,徐明華,等. 我國高壓裝飾板生產現狀及高質量發展建議[J]. 世界林業研究,2019,32(4):69-74.

[6]謝海濤,嚴昕樺. 林業類上市公司經營績效評價研究——基于因子分析方法[J]. 中國林業經濟,2019(6):118-121.

[7]袁連升,丁吉萍,霍靈光. 吉林省林業產業比較優勢分析及發展建議[J]. 中國林業經濟,2011(1):15-18.

[8]馬宇穎,丁 勝. 基于沃爾評分法的我國木材加工業上市公司財務績效評價[J]. 中國林業經濟,2020,161(2):121-123.

[9]丁 勝,趙慶建,彭 玲. 碳稅預期對江蘇林業產業的規制效率分析[J]. 生態經濟,2017,33(1):84-87.

[10]Zivojinovic I,Nedeljkovic J,Stojanovski V,et al.Non-timber forest products in transition economies:innovation cases in selected SEE countries[J]. Forest Policy and Economics,2017,81:18-29.

[11]廖 冰,阮若卉. 林業促進抑或制約生態文明建設?[J]. 江蘇農業科學,2019,47(9):329-333.

[12]李 靜,顧意剛. 江蘇省農村宅基地流轉問題研究[J]. 熱帶農業工程,2020,44(4):108-111.

[13]周春應,張紅燕. 政府補助對林業上市公司績效的影響——基于股權結構的中介效應[J]. 林業經濟,2019(10):53-61.

猜你喜歡
林業產業宿遷楊樹
東大街:宿遷人的清明上河圖
江蘇宿遷:為500余名農民工解“薪”事
跟蹤導練(五)
宿遷,宿遷
楊樹山漫畫作品欣賞
如何做好林業產業管理分析
宿遷的昨天和今天
楊樹上為什么會有許多“眼睛”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