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內體育產業研究綜述

2021-09-12 12:41秦萌
當代體育 2021年30期
關鍵詞:體育產業融合體育

秦萌

隨著我國經濟和社會的飛速發展以及全民健身運動的到來,體育產業的地位變得尤為重要,它與國民身體素質的提高息息相關。在當前的時代背景下,分析與總結體育產業相關研究以指導實踐是十分必要的。鑒于此,本文以中國知網1992-2020年收錄的體育產業相關期刊論文為研究對象,利用Citespace5.6.R3軟件繪制知識圖譜,對國內體育產業的研究現狀、研究熱點及研究趨勢展開詳細分析。研究發現,體育產業的理論研究處于不斷增長的趨勢;體育產業、體育經濟、產業結構、產業政策和產業融合是主要研究熱點?;趯鴥润w育產業研究的總結,從理論與現實的角度展望未來體育產業的研究趨勢,以期推動體育產業理論研究與實踐應用的蓬勃發展。

自國務院于2014年發布了《關于加快發展體育產業促進體育消費的若干意見》以來,我國體育產業就進入了快速發展時期,2018年體育產業增加值首次突破萬億,達到10078億元,體育產業增加值占GDP 的比重為1.1%,對國民經濟的貢獻呈現持續增長的態勢,逐漸成為國民經濟的支柱性產業。2019年,國務院又再次發布了《關于促進全民健身和體育消費推動體育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這標志著新時代下我國體育產業從高速增長階段進入到高質量發展階段。在高質量發展階段,我們需要更加關注體育產業發展的質量,更加關注體育產業發展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在這樣的形勢下,如何更好地推進體育產業的高質量發展,加快推動體育產業成為我國經濟發展中的新動能,成為新時代下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重要議題。

近年來,體育產業的發展已經引起了眾多學者的關注,學術界涌現出豐碩的研究成果。如,郭朋抓住休閑體育的市場熱點,對新中國成立以來國內有關休閑體育的研究成果進行分析、總結、論述。張立婷對我國體育產業的研究現狀進行了歸納和分析,通過對已有研究進行綜述,討論對于體育產業內涵的理解。李書娟通過對我國體育產業投融資研究進行綜述,發現研究主要集中在體育產業資本市場投融資研究、體育彩票投融資研究和特許經營項目融資研究等,發現俱樂部、體育場館兩個細分行業是學者關注的焦點??v觀現有研究文獻,有關體育產業的研究已有不少成果,采用的方法多以定性研究為主。為了全面了解和總結體育產業的研究,本文以中國知網收錄的體育產業相關期刊論文為研究對象,運用Citespace5.6.R3軟件對發文量及關鍵詞進行繪制分析,展現體育產業的研究現狀與熱點問題,并對體育產業未來的研究趨勢進行展望,以期推動體育產業理論研究與實踐的高質量發展。

1 研究范圍與研究方法

1.1 研究范圍

本文使用中國學術期刊出版總庫 (CNKI總庫)專業檢索,SU=主題,KY=關鍵詞,以“SU”or“KY”=“體育產業”,共檢索文獻2548篇,檢索時間1992-2020年,對檢索結果去重、整理, 刪除結果中會議論文、書評、期刊征稿啟事及無作者等條目,將有效論文的題目、作者、摘要、關鍵詞、參考文獻等信息下載,作為本文進行數據分析的樣本,最終獲取2546篇文獻。

1.2 研究方法

數據處理采用Citespace5.6.R3軟件,對CNKI和CSSCI數據進行數據轉換。本文主要從三個方面對國內體育產業的研究進行分析:(1)發文量統計,明確目前國內體育產業的研究基礎;(2)對熱點關鍵詞進行統計分析,探究國內體育產業的研究熱點,并基于國內體育產業發展的現狀,展望國內體育產業的研究趨勢。(3)對研究機構分布和作者共發文量分析。利用該軟件可將一個知識領域浩如煙海的文獻數據轉化為科學知識圖譜,以便從中挖掘最為關鍵的信息,了解該領域的知識基礎,識別最活躍的研究熱點。

2 研究現狀

2.1 發文量分析

圖1顯示,在體育產業研究領域,發文量在1992-2005年,基本呈持續增長的態勢,自2005年之后,體育產業研究的發文量呈現波變化,2007-2009年的上升幅度最為明顯,深挖其原因,發現與2008年體育賽事及國家政策文件的頒布等密切相關。在這個時間段,有關競技體育、陽光體育以及新農村體育服務的政策相繼出臺??傮w看來,體育產業研究發展空間充裕。隨著體育產業的發展,預計未來體育產業研究文獻數量呈上升趨勢,學者們會對體育產業進行更廣泛與更深入的研究。

2.2 研究機構分析

由表1可知,關于體育產業的研究機構大多是體育類研究機構,上海體育學院經濟管理學院領先,根據統計量顯示排名第一;南京師范大學體育科學學院位于第二;鹽城師范學院體育學院排名第三;北京體育大學、清華大學體育部和上海體育學院均位于第四。在近幾年發文的機構較多,但也較為集中(圖2)。

2.3 作者共發文量分析

作者的發文量越多,表明其對體育產業研究的越多。在作者發文量統計表中,黃海燕、任波和劉波是發文量位于前3名的作者,緊隨其后的是周強、戴俊、陳頗、徐開娟等(見表2)。細究發現,發文量較多的作者大多為科研機構的學者,這說明體育產業的研究不僅僅是產業發展的現實問題,也受到了學術界的廣泛關注。

2.4 熱點及趨勢

關鍵詞是對文獻研究主題的高度凝練,高頻關鍵詞反映了特定時段內體育產業的研究熱點。由于文獻作者對關鍵詞的選取存在一定差異,因此部分關鍵詞可能為同一詞的不同表達形式,通過檢索得到的體育產業研究關鍵詞如圖3及表3所示。從文獻總體研究的內容的角度分析,表3所示的關鍵詞包含了體育產業的各個方面,有體育產業、體育產業發展、體育經濟、體育消費以及產業融合等。

從文獻總體研究內容的角度分析,表3所示的關鍵詞不僅包含體育產業研究的本身(體育產業、體育產業結構、體育、體育經濟等),也涉及體育產業的相關研究(體育產業對策、體育產業政策、體育產業融合等)。從關鍵詞的走勢來看,體育產業本身的發展一直是研究的重點,體育經濟、產業結構、產業政策、產業融合近年來也成為體育產業的重要研究內容。隨著體育產業的發展,學者們逐漸傾向于從不同的研究視角、以不同地區的體育項目為研究對象開展研究,表明目前體育產業的研究更加注重理論與實踐的結合,研究成果具有一定的針對性和應用性。為探究體育產業的研究趨勢,本文從關鍵詞的走勢入手,基于前述分析以及體育產業的發展,對體育產業的研究趨勢進行展望。

3 體育產業

體育產業是指為社會提供體育產品的同一類經濟活動的集合以及同類經濟部門的總和。體育產業的出現使我國體育在思想觀念、組織體系、運作機制及體育形態等各方面出現了一系列重大轉變,同時,體育產業涉及到體育的人文精神、體育產業與事業的關系、體育治理、轉型發展及人才培養等,既要充分認識體育產業的種種優勢,因勢利導,推動體育發展,又要積極應對挑戰,認真處理體育產業帶來的新問題。丁正軍指出我國體育產業高質量發展在規模、結構、要素、需求等方面存在諸多突出問題,建議我國體育產業高質量發展應以“發展動力創新化、全球化”“產業結構高度化、高端化”“發展績效合理化、低碳化”為核心任務,理性選擇“動力累積的常規型路徑”“結構引領的跨越型路徑”“目標牽引的趕超型路徑”,靈活實施多種推進機制。李威提出在城市化進程中,我國城市規劃與體育產業應該相互協調,不同規模城市走差異化體育產業發展道路、積極推動體育產業與各領域融合的解決對策。體育產業的發展涉及多方面問題,未來體育產業研究也需要從多角度對重點問題展開更深入的研究,如人才培養、產業結構、產業政策及產業融合等。

3.1 體育經濟

體育經濟一直是學者們較為關注的研究主題。體育產業作為國民經濟活動的領域之一,是極具投資價值和潛力的朝陽產業,它將成為我國國民經濟的重要行業,在推動經濟持續增長方面發揮重要的作用。宋光春等認為從提高邊際消費傾向入手,通過乘數效應擴大體育消費,從而推動整個體育產業的發展是我國宏觀經濟管理的現實選擇。一些學者基于數理統計與Logistic模型等方法分析了體育產業對國民經濟的影響,發現體育產業與國民經濟發展之間存在正相關關系,提出應優化體育產業“供給側”結構、引導培育“需求側”消費、洞察“供需兩端”的發展動態,提高體育產業的國民經濟貢獻度。關于體育名人品牌的經濟和社會效益研究,岳新坡等認為其對國民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精神文明的建設具有重要意義。王大鵬指出體育休閑產業與地區生產總值、第三產業、金融業及第二產業的關聯度較高,與第一產業和人均可支配收入的關聯度較小。也有學者基于全球價值鏈理論與實證研究的基礎上,提出我國體育用品產業應堅持內源式與全球化相結合的發展道路。目前,多種經濟理論與數理統計方法應用于體育經濟研究,使體育經濟的研究逐漸深化。對于長期的體育產業的經濟發展而言,仍然需要從實踐上升到理論,通過對比體育產業的經濟問題等,探索多種應對策略,進一步提升體育產業經濟發展。

3.2 產業結構

體育產業結構反映了體育用品和體育服務部門之間在技術上相互依賴、相互制約的關系,也反映了各類體育經濟資源和體育產業總產值在各部門的分布情況。陳林祥基于實證分析對我國體育產業及產業布局政策進行了全面探討,認為我國要以健身娛樂為主導產業,帶動體育產業結構的全面升級。張瑞林認為我國體育產業各子行業之間沒有形成良性互動,不能實現協調發展,認為應該健全政策法規,發展健身休閑業、提升組織管理業、做強體育用品業,推動產業間良性互動,統籌地區間協調發展。李國等對我國體育產業結構優化效益進行了實證分析,從規模效益、脈沖響應、內生變量相對性特征及保障機制等方面提出了優化建議。任波等認為我國體育產業結構的演進機理是在市場與政府的相互作用下形成的,演變動因是由經濟發展水平、體育需求、體育供給和科學技術4個因素決定的。體育產業結構涉及到多方面的問題,未來仍需從多視角對產業結構展開更深入的研究,完善體育產業結構。

3.3 產業政策

體育產業政策是指國家為實現一定歷史時期的體育產業路線而制定的行動準則,被分為一般經濟政策、體育本業產業政策、體育相關產業政策和體育內部產業政策四大類。黃海燕等從深化重點領域改革、發展重點業態、優化產業結構、改善產業布局、培育市場主體、促進體育消費及融合發展等方面提出了“十三五”我國體育產業發展路徑。陳曉峰基于國家治理的視角提出了完善、優化我國體育產業的政策體系,認為需要提升國家的政策供給能力,將多元主體納入到治理框架內,通過不斷增強體育產業政策的引導性價值、整合性價值、規范性價值和反饋性價值,構建多元共治、協同發展的產業格局。姜同仁以新常態推動體育產業政策調整為邏輯基點,探究了我國體育產業政策演變的新趨向,認為在“十三五”期間,應該以體制改革為抓手、以公平環境為平臺、以動態評估為手段,全面推進體育產業實現跨越式發展。有利的產業政策是體育產業發展的必要條件之一,未來的產業政策研究應在現有研究的基礎之上,結合未來體育產業發展趨勢展開,以增強產業政策的實用性及有效性。

3.4 產業融合

產業融合是當前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趨勢之一,并且在各個領域已經成為了常見的現象。探討產業融合對于體育產業的轉型升級、價值提升具有重要的意義?!盎ヂ摼W+”使得體育產業的業態發生了變化,從戰略思維、生產模式、產業模式及商業模式上對“互聯網+體育產業”提出了創新方式。民族傳統節慶體育與旅游產業的融合過程是新產業鏈價值鏈的增值過程,建議民族傳統體育與旅游業的融合過程中應培育市場,推動融合發展根本動力,解除需求障礙,把握政策規制,創造良好融合平臺,提升旅游企業核心能力,加強科學技術的應用。葉宋忠從技術層面、產品層面、業務層面及市場層面對體育產業與養老產業融合過程進行了解釋,提出由政府主導的體制觀念整合來引導市場整合,以促進體育產業與養老產業資源整合的融合發展措施。李燕燕等基于我國體育產業的主導因素及特點,提出我國體育產業融合發展應以“大融合”統領泛體育產業未來發展、以體育產業集群推進體育產業融合發展,注重融合型體育人才的培養等對策。體育產業的融合發展是在技術創新、市場需求多樣化、企業競爭協同、政府干預等多種因素共同作用下的產業變革,未來的體育產業融合研究也將從不同行業、不同地區的角度開展更加深入的理論與實證研究,從而推動體育產業與其他不同產業、不同行業的融合發展。

4 結論

本文借助Citespace5.6.R3軟件對1992-2020年中國知網收錄的體育產業研究論文進行了分析,從發展現狀及未來研究進行了深入分析,得出以下結論:

(1)從發文量統計來看,自2005年之后,體育產業研究的發文量呈現波上升趨勢,2007-2009年所發文章與2008年體育賽事及國家政策文件的頒布等密切相關??傮w看來,體育產業研究發展空間充裕,預計未來體育產業研究發文量將持續上升。

(2)從研究機構分布和作者共發文量來看,體育產業的研究文獻近年來呈現出遞增的態勢,上海體育學院經濟管理學院和南京師范大學體育科學學院的科研成果最為豐富;鹽城師范學院體育學院、北京體育學院、清華大學體育部和上海體育學院等高校是體育產業研究的重要產出機構。黃海燕、任波和劉波等學者是目前體育產業研究的代表學者。

(3)根據熱點關鍵詞及其趨勢可以得出,體育產業、體育經濟、產業機構、產業政策和產業融合是體育產業的研究熱點和未來發展趨勢。目前體育產業的研究眾多、成果豐富且注重體育產業的現實研究。體育經濟問題應探索多種應對策略,進一步提升當前體育產業經濟發展;基于體育產業的健康發展,體育產業結構應從多視角展開深入研究,完善體育產業結構;應該增強產業政策的實用性及有效性;推動體育產業與其他新興產業融合發展是當前體育產業的發展趨勢。

綜上所述,我國學者對于體育產業的研究相當豐富,已經取得了豐碩的科研成果,形成了較強的研究實力,對我國體育產業的研究與現實發展具有重要的借鑒意義。值得關注的是體育產業結構、產業政策和產業融合是未來研究的重要趨勢,學者們在后續研究中要注重把握這些熱點、難點問題的研究深度,進一步提高中國體育產業研究水平和影響力,促進中國體育產業的持續健康發展。

(作者單位:西安體育學院)

猜你喜歡
體育產業融合體育
“五學”融合:實現學習遷移
我國體育產業政策演進與效果評價
剛柔并濟
體育產業之籃球
破次元
融椅
我國體育產業發展面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
我們的“體育夢”
體育一家人
體育一家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