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火車,在逐夢的路上飛奔

2021-09-13 19:54陳茂慧
中國鐵路文藝 2021年8期
關鍵詞:鐵軌火車

1

100年漫漫征途。

時代拉開帷幕,祖國的版圖上,每一串腳印都寫下飛奔的奇跡。

黨旗飄揚,錘頭和鐮刀的意象更加鮮明,指引前行的方向!

春風吹拂,遼闊的大地上,萬物都朝向光明和溫暖;七月,神州展開氣勢恢宏的詩卷,每個吟誦的詞匯里都飽含著淚水的光芒和信仰的力量。

一條鐵道線向前延伸,千萬條鐵軌縱橫交錯、四通八達。

一列列重載火車載著千萬噸貨物穿越崇山峻嶺,一列列高鐵載著溫情奔赴千山萬水。

啊,青山蒼翠巍峨,河流奔騰不息,泥土馥郁芬芳。我們站在新時代的列車上豪邁地歌唱。

2

萬里河山之上,火車,在飛奔。

火車的面孔,生動而新鮮,陌生且熟悉,模糊而又清晰。

火車的形象,有時偉岸,高調炫酷,有時卻又普通平凡,低調內斂。

火車,有時沉寂,有時喧囂。沉寂時堅硬、冷靜、執著;喧囂時柔情、熱情、激情。

我們看見,火車,穿著綠色的衣裙,穿隧洞、過河流,在大地上蜿蜒。沉著地慢抒情:“轟隆隆,轟隆隆……”

這一襲綠裙,經年不變。綠,安靜、安寧、平和、安全。

火,消逝在時光的年輪里,消逝在歲月的煙霧里,消逝在長長的汽笛聲中?;?,曾經怎樣深入一個少女的記憶,現在就會怎樣在一個老人的回眸中浮現淡淡的憂傷。

汽笛,穿越激情,穿越時空,在時光的年輪中回響。

綠色不改,綠意不減,奔跑的事物卻有了新的意義。轉動的車輪,震顫的鋼軌,喘著粗氣向前沖的車頭,它們,點綴在青山綠水間,和諧而美好。

山水吉祥,綠色的火車穿行在人間。飛鳥盤旋,欲與火車試比快。

3

在生活的慢鏡頭里,我們坐在窗前,手捧一杯清茶,盡情懷想——

一段鐵軌、幾段枕木,幾個孤零零的站臺,一群陌生的路人。

他們,臉上有著幸福的笑容,或者平靜的眼神。他們的腳步匆匆,或者悠閑踱步,行李箱,伴隨著他們走南闖北,布滿旅途的塵埃。故事,在火車上演繹,又傳播、延續到無盡處。他們,來自哪里?又將去向何方?

一列綠皮火車,緩緩駛進站臺,緩緩靠站,伴隨著車輪與鐵軌鏗鏘的摩擦聲,人影散亂,上車,關車門。然后,火車喘著粗氣開向前方。

慢?;?,開得慢,凋謝也慢;日子,過得不緊不慢,仿佛永無止境。思念也是慢的,仿佛,我們有從容的心境和長長的一生去等待、去浪漫。

綠色的火車,綠色的往事,綠色的夢想——

在一篇篇日記里,在一首首歌曲中,在一部部影視劇情里。

火車,是最為浪漫又溫馨的道具,是朦朧又清晰如昨的風景,是激情而溫馨的青春歲月。然而,汽笛聲漸漸走遠,回蕩在夢境里。

也回蕩在現實中。

伸出雙手,我們用文字、用信箋遠握。

4

這一生,總有一個夢想是可以實現的。比如,去遠方。

當這樣的一個夢想出現:開著火車去遠方。會不會實現?

你和我未必有這樣的夢想,有了也未必能實現。

而他,一個在鐵道邊長大的男孩子,天天聽著機車摩擦鐵軌的哐當聲、聽著火車“轟隆隆、轟隆隆”經過,他枕著晃動不息的歲月,在仿佛地動山搖的日子里漸漸成長,伴隨他的夢想也漸漸豐滿:有一天能開著火車滿世界遨游!

他不會知道,未來真的會有一列鋼鐵長龍由他來操控;他更不會想到,在人山人海中,他會是嶄露頭角的那一個。

他的床頭有一本《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他已經快翻爛了。他只想像保爾·柯察金一樣,做一名鐵路工人。

他利用一切機會,尋找當鐵路工人的路徑。那一年,剛滿18歲,高中還沒畢業,他瞞著所有的家人,參加了鐵路局的招工考試。如此幸運,他順利通過考試。

仿佛一切都是唾手可得的。

然而,同學、朋友們不理解:“去和火車打交道,有什么意思?”

家人不愿意:“去鐵路,有啥出息?”

他悶悶地一句:“我就要去!”

他去了。他去和鋼鐵打交道。他也成了鐵的一部分。

心出發,隨著綠皮火車一起,穿越青山綠水。

投進火車爐膛里熊熊燃燒的每一鏟煤塊都知道他的熱情,火車上的每一個零部件都知道他有著怎樣一顆細致而又熱忱的心。

春風春雨看見了他的喜悅,夏天的驕陽看見了他渾身大汗淋漓。

秋天的田野、天空和河流,看見了他彎腰低頭晃爐灰的身影,看見了他爬上火車頂加水的身影,看見了他黝黑的臉膛上滿足的笑容。

白雪皚皚,森寒的空氣都感受得到,他忙碌而充實的喜悅和溫暖。

懷揣夢想,腳踏實地。

車軸、車廂、機車的每一個螺絲釘,甚至鐵鍬、上水的水壺、水管,手上磨破了小洞的手套,身上穿的路服,頭上戴的帽子和路徽都知道他的辛苦與付出。

5

風,吹拂著清晨和黃昏,吹拂著萬事萬物。鐵道旁的植物,鐵道上的鐵軌、枕木和石子,多么柔美而又熱切的互望,多么執著的堅守,多么牢固的愛戀。

鐵軌攥緊了大地,將一個個夢想緊緊地收藏。

他,堅信自己的夢想一定能實現。

沒有一片風不是為他而吹,沒有一寸陽光不是為他而跳躍,抬頭,樹上的綠葉,黃了綠,綠了黃。陽光透過樹葉的縫隙灑下來,在他臉上印下熠熠的光斑。

低下頭,地上的落葉鋪滿。他不是詩人,他不會傷感。他沒有時間傷感。

他要大練兵,煉自己。機車頭、車廂、大大小小的閥門、鍋爐、煤水車、焚火、鏟煤、投煤、拉水泵上水、晃煤灰、給連桿油盒給油、瞭望信號……

一切,為“大車”而來。

他要駕著火車去遠方。

去遠方!

遠方,在視線里彌漫。越來越多的北風裹挾、劫掠,黑夜的隧道漫長而曲折。他在時光機中輕輕轉身,在黑夜里讀書、背書、攻克一個個難關。

像《新華字典》一樣厚的《技規》,他必須全文背誦,連標點符號都不能錯。

他在心中發誓:“我一定要開上世界上最好的火車!”

世界上最好的火車,在中國。開上世界上最好的火車,多么豪邁!僅僅先在心里想一下,就美得不可方物。

最好的火車就在眼前,最好的火車司機,也在當下。

6

時間是一列巨大的虛幻的火車,滿載著一切,不斷向前飛奔、飛奔。

我們,深陷其中。

抬頭仰望星空,每一顆星辰都是明亮的。月亮支配著光,讓大地展露朦朧的美好,樹枝將手臂伸向高空,影子都有了動人的詩意。

鐵道,冷凝的鐵道——

從“除了月亮之外最神秘的地方”到平原,再到海濱,以靜臥或流動,舒展的姿勢,繞過城郭,以“近城而不進城”的原則延伸。鐵道線,是在一個棋盤上布局,從“四縱四橫”到“八縱八橫”或者更多,令人目眩神迷。

鐵軌,臥于泥土之上,安靜、溫柔而神秘。永遠平行的兩條線,若即若離,卻又不離不棄,永遠保持固定的距離,分毫不差。

此時的距離,如此美麗。

一條鐵軌與另一條鐵軌的靠近,謹慎、小心翼翼,從冰冷到冰冷,從智慧到智慧,從陌生到陌生。不需要語言,不需握手。彼此相望,并不親近。

火車,有時擦肩而過,有時并行遠赴。它們帶動的氣流,讓鐵道邊的樹叢和莊稼都忍不住內心的蕩漾,露出羨慕的目光。

鐵道,溫暖的鐵道——

輪對的堅固,車廂的穩固,門窗的牢固,座椅的舒適,一杯熱水,一雙溫情的手,一個溫馨的微笑,春天般的溫暖。

信號燈、轉轍機,石砟見證鐵軌的震顫;接觸網,電纜線,旅客、貨物,感受著的溫度、硬度和韌度。一列列開往春天的火車,有著不屈的力量。

火車上的他們,面對或背對風吹。大風吹,吹不熄人間的真情和愿景。

7

鐵。一個生動的元素,一個永不生銹的詞。它冷時是兵器,捍衛正義; 熱時是鐵血丹心,映紅了河岳山川。

堅硬與柔軟,冷靜與熱情,是同一種愛的兩個側面,是鐵的兩種不同屬性。

新時代的鐵,有著新的屬性和新的期待,他們,站在不同的聲部唱著不同的曲調。不同的曲調形成壯美的和聲,浩浩蕩蕩。

鐵,就是兄弟姐妹,就是親親的親人。

鐵,就是火車的一部分。

站臺上、鐵道邊,車廂里,都是鐵。

一列奔馳的鐵,裝滿了一群鐵——

火車頭里的鐵,他的眼睛緊盯鐵道前方,手中的按鈕,控制著速度和方向,嘴里的呼喚應答,腳下快節奏的輕踩如此和諧。

腳穿行在車廂里的鐵,步履矯健,手里捧著的是一顆火熱的心、溫情的話語與甜甜的微笑。在配電箱前的鐵,手拿鑰匙和試電筆,哪一絲隱患都不能逃脫。

掃地的鐵,餐車上做飯的鐵,開鎖車門的鐵,檢票的鐵,安檢的鐵,引路的鐵,賣票的鐵,推餐車的鐵……

按動按鈕的鐵,敲擊鍵盤的鐵,握筆的鐵,戴肩章別胸牌的鐵,拿烙鐵、電筆的鐵,鋪床鋪的鐵,在與人談笑間拿下業務合同的鐵,在調度機前指揮千軍萬馬的鐵……

電視屏幕里放映的是鐵的身影和故事,廣播里播放的是鐵的樂曲,車廂中來往巡視的依舊是鐵。鐵中有鐵,鐵外還有鐵。

城市的天窗敞開,一雙雙眼睛閃爍著蓮花樣的佛光,在時光的交錯中交相輝映。

啊,鐵,長在火車的血肉里,與火車密不可分。

8

桃花和梨花牽引著鐵在奔馳,蝴蝶扇動翅膀,在世間明凈溫暖的地方翩躚,豐滿的時光河流,漂起了歲月的風華。

春天里的鳥鳴,綠色的汁液噴濺,綠了遍地的歡笑,綠了奔跑著的思想。

綠,生命的綠,安全的綠。

火車,從南到北,從西到東??v橫神州大地。

火車,被“蒸汽”“內燃”“電力”“動車組”助推,在不同的時代有著不同的名片:“解放”“建設”“東風”“韶山”“和諧號”“復興號”。

汽笛聲,在歷史的回響中真切、渾厚而深沉。

一條路,從遠古走來,從絲綢之路的駝背上走來,把羊腸小道走成通途,把有砟軌道走成了無砟軌道。

火車,換下了綠裙,穿上了紅色的、銀白色的、金色的、紅白相間的……五彩斑斕的衣飾。

火車,換了昵稱,有著更有氣魄的稱謂:動車、高鐵。

這條路:鐵路,沿著時代彎曲的路徑,始終在尋求著探索、超越、突破之路。

在無砟軌道上,一列列動車、一列列高鐵在飛奔。

回望歷史,它們用自己的語言訴說著自己的夢想——

低音部說著:轟隆隆,轟隆隆。

中音部說著:唰,唰,唰。

高音部說著:嗖,嗖,嗖。

我們側耳傾聽,多么渾厚,多么淳樸、動聽而美好。

9

遼闊的大地上,火車在奔馳。

三十多年過去了,萬種幻象一閃而過。

他,一名火車司機,從青蔥少年到中年,仿佛一夜之間。而光陰見證鐵,鐵見證火車。三十多年,他踐行著自己的初心,始終追尋著自己的夢想——開著火車去遠方。

三十年,29種機型的火車與之同行,他曾用六本駕照見證“中國速度”的榮光,現在,他早已擁有了第七本駕照——中國最高時速——350公里時速的“復興號”駕照。

“復興號”,350公里時速,每秒97米的距離,大地在震顫,空氣在震顫,心靈在震撼,天空的鷹在盤旋、追趕。

駕駛室里的他,從容而淡定,“眼觀六路耳聽八方”。風景,是鐵道線、接觸網、停車標、電分相,是前方的信號燈,是眼前的儀表盤,是無盡的前方。

有他相伴,傍晚的夕照和夜里的星光不再寂寥和蒼茫。

他是一名高鐵司機。他是火車的一部分。

他駕駛著火車,奔馳在不同的鐵路上,他用“中國速度”告訴世界“交通強國、鐵路先行”每個詞匯的深廣意義。

他不是詩人,但他一直在寫詩。

他用青春和光陰在抒寫,用責任和使命在抒寫,用三尺駕臺在抒寫。他寫按鍵、手柄、旋鈕的詩行,寫對講機、調度電話和“呼喚應答”的詩行,也寫孤獨、充實和存在的詩行。

他一直在寫詩,寫關于鐵路、火車、愛與溫暖的詩。

胸前的黨員徽章熠熠閃亮。

10

鐵軌,被時間擦得锃亮。在時光機中閃動著銀樣的光輝。

一部新的歷史正在寫就。鐵軌的歷史,從百年前的第一條鐵路:京張鐵路開始,到新時代,從黃河到長江,從灘涂到大海,從平地到高原,從朝代興衰到個人成敗。

南昆鐵路、青藏鐵路、京滬高鐵線,中國鐵路線的一個個極限被挑戰,被打破,修辭說已自動退位,“四通八達”的鐵路網和高鐵網,全覆蓋神州大地。

它們靜默地呈現——

時間的深度和廣度

不斷延伸的鐵路線長度

不斷刷新的列車速度

遠方,他的遠方,仿佛就掌握在自己的手中。他如愿以償,開上了世界上最好的火車,去了很多的遠方。有的是他能想到的,而有的,完全是想象之外。

高鐵,這風一樣的速度,這電一樣的速度,皆由他操縱,驕傲與自豪感油然而生。

11

萬物都在忙碌,不肯停下腳步。

車站像一盞盞明燈鑲嵌在大地上,它們此時是一個動詞:守望。

一列火車,又一列火車馳過,呼嘯的聲浪掀動季節的裙裾,像五線譜上的音符,或長或短,或輕或柔。它們運送著旅客和貨物、生命和命運,運送著青春、流徙,運送著追求、冀望,歸宿和美好。

飛行時代,是鐵路的,安全之美,被大地見證,親聆。

當它們在車站與車站之間飛奔,宛若擎著燈盞,用光芒說出愛,說出平安和吉祥。

火車,數不清的火車,漂亮的火車,溫暖的火車,嚴肅的火車。

火車,堅硬、堅韌、堅強、執著。

火車上的鐵,像軌枕,默默承受著列車的重壓,也像站臺上的石塊,將自己交給鐵路,卻將熱愛含蓄而緊緊地收藏。

冷的季節,火車,有著堅硬的風景。春暖花開,火車,有著自己溫暖的心境與萬般柔情。

啊,鐵軌一如既往,用鏗鏘和韻訴說著波瀾壯闊的故事。

盛裝美酒的夜光杯,從唐朝的一句詩中飛渡,飛向現在。新時代的火車,有了新的方向與遠方。

新的文字記載著萬物的歡欣,鐵路的提速也用夜光杯演繹著速度的狂歡。安全,永遠是鐵路給自己所限定的空間。

火車,在逐夢的路上飛奔。它飛馳過山脈、河流、高原,飛馳過遼闊的大地,沿著“一帶一路”大通道,以中歐班列的名義,出國門,飛奔向世界。

12

錘頭和鐮刀曾被鮮血和苦難鍛打,熠熠的光芒輝耀九百六十萬平方公里的疆域。信仰的力量不斷澎湃和綿延。

100年,繼往開來?;疖?,在錘頭和鐮刀的引領下,踏上新的征程,順著祖國的大動脈,在逐夢的路上飛奔、飛奔……

新時代,火車的命運與祖國和人民的命運緊緊相連。

我們駕著新時代的火車,奔馳在祖國廣袤的大地上,深情地把贊歌一唱再唱。

作者簡介:陳茂慧,中國作家協會會員,魯迅文學院第24屆高研班學員,中國報告文學學會青創委委員、中國鐵路作家協會理事。作品散見于《詩刊》《詩選刊》《青年文學》《散文百家》《星星詩刊》《人民日報》《文藝報》等報刊。作品集有《匍匐在城市胸口》《荼蘼到彼岸》《向月葵》等多部,多次獲詩歌大賽、報告文學征文的各種獎項,山東省第二屆“十佳青年散文家”。

猜你喜歡
鐵軌火車
鐵軌之間:一戰停戰百年鑒
鐵軌上的新局
趕火車
火車
火車
登上火車看書去
鐵軌接口處為什么有縫
鐵軌時光4
越來越快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