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座因鐵路而生的城市

2021-09-13 20:18傅柏林
中國鐵路文藝 2021年8期
關鍵詞:六盤水高鐵列車

認識一座城市,不妨從火車站開始。每座城市,都擁有一座屬于自己的火車站。一座車站一座城,火車站作為城市的一扇窗口,蘊藏著一段歷史記憶,凝結著幾代人的情愫,濃縮著一座城市的歷史文化和精華。

涼都六盤水,一座因鐵路而生,因鐵路而興的城市。貫通東西滬昆高速鐵路,使涼都六盤水一路發展壯大,讓這座城市浸染了濃厚的文化氣息,成為烏蒙大地上一個著名的旅游避暑城市。

涼都六盤水是一座因鐵路而興起的年輕城市,六盤水火車站是成都局集團公司管轄的一等站。每天,六盤水火車站南來北往、東出西進的客貨列車川流不息,呈現出一片繁忙的景象。然而,在55年前,它還只是一個很不起眼的三等小站。如今,六盤水作為國家西電東送的主要城市、西南重要的鐵路樞紐和物流集散中心、貴州省地級市,被中國氣象學會命名為“中國涼都”。熙熙攘攘的人群,繁華喧囂的商業街市,鱗次櫛比的高樓大廈,編織成一部現代都市的交響樂曲。

六盤水火車站的前身是水城西火車站,1966年7月1日建站通車。為此,水城西火車站成為貴昆鐵路西進云南的門戶。當時的水城縣城很小,小得一支煙的工夫便可從頭走到尾。低矮破舊的民房無序地排列著,豬、牛在凌亂不堪的狹窄街道里自由穿梭,整個街道留給人們的印象是風塵仆仆、蓬頭垢面。建站初期,水城西站為三等小站,站內僅有低矮站臺1個,到發和編組只有11股軌道。狹小簡易的候車室中間有一個爐子,四周有幾個長條木凳子,非常簡陋。當時每天只有兩趟旅客列車往返于貴陽和昆明之間,坐車的人還挺多,候車室根本坐不下,如果遇到列車晚點,候車室外都站滿了人,想坐在地上都沒有位置?;疖嚨牡絹?,使水城這片崇山峻嶺,山連水復,舟車不通,地狹民窮,荒涼貧瘠的不毛之地,開始了由農村向城市發展的演進過程。從此,這片土地縮短了與外界的空間距離,結束了沒有鐵路的歷史,開始了一座現代化城市的興起。

六盤水站經歷了蒸汽機車、內燃機車、電力機車和高鐵動車,見證了鐵路六次大提速、列車飛躍發展的歷史,歷經三次站舍改建、三次站級晉升,兩次車站改名。六盤水站曾數次見證時代風云,可謂變化滄桑。

貴昆鐵路貴陽至六盤水區段于1958年8月開工,1966年3月建成(列車試運行)。1965年,蒸汽機火車吞煙吐霧般載著鐵路材料、施工設備,行駛在彎彎曲曲,線路設施簡易的六枝至水城西區間。冬天,駕駛室內四面漏風,凍得司機發抖;夏天,身旁是蒸汽鍋爐,高溫炙烤的司機滿頭大汗。司爐、副司機輪流添煤,鐵鍬飛舞,熊熊燃燒的爐火閃爍,映紅了沾滿煤污的臉龐。為了便于瞭望,司機手持氣門,將半個身子探出左邊車窗,火車頭上煙囪冒出的蒸汽卷著熱浪夾雜著黑色的粉塵,順著機車前進帶起的熱風撲面而來,燙得人生疼。由于窗戶一年四季開著,常年下來,火車司機都不同程度患有關節炎和風濕病。熬得住夜,挨得了餓,扛得住冷,受得了熱,修得了車,是蒸汽機車司機必備的基本素質。一趟車下來,火車司機除了牙齒和眼珠是白的,渾身上下全是黑的。當時鐵路上流傳這樣一句話:遠看像個逃荒的,近看像個要飯的,走近一看是機務段的。跑車人就像烏蒙大山里的螞蟻重負爬行。

那時,列車的進出靠的是人工操作,從掛信號燈、扳道,到搖信號旗、紅綠燈接發客貨列車?;疖囘M站信號白天都是兩塊紅黃相間的臂板信號,夜間則是以煤油燈為光源。碰到電閃雷鳴、瓢潑大雨或北風凜冽、寒風刺骨的天氣,為了防止煤油信號燈熄滅,有時扳道員一個晚上要來回跑上好幾趟例行檢查信號燈,讓煤油信號燈在黑夜中的點點閃光指引著列車的行進方向。甭說沒有自動、程控電話,就連老式黑色的各站電話還要通過總機才能接通。接發列車也全憑值班員的信號燈和哨子聲。車站使用的是紙板票,售票員打票程序比較復雜,一張紙板票要花幾分鐘才能售出。每當發現道岔出現棕褐色銹斑,扳道員總會用棉紗、紗布和機油把道岔擦一擦,直到滑床板锃明瓦亮、轉轍器運轉自如。當初陳舊簡陋的通信設施,鐵路工作人員掂著大喇叭,胸前掛著哨子,使勁吼著與同事聯系,維持秩序。旅客進站上車,所攜帶的大小包裹,客運人員兩人一組安檢,“逢包必檢、逢液必查”。

1966年夏天,火車司機駕駛著威武的鋼鐵巨龍般的內燃機車行駛在西南大地上。開蒸汽機車的時候,火車司機成天一身黑。到了內燃機車時代,勞動強度低了,不用投煤、清爐焚火作業了,可以穿上干凈整潔的衣服上下班,感覺體面多了。在空間狹窄,悶熱封閉,噪聲震耳欲聾的機車駕駛室里,司機緊張而忙碌地操縱牽引著旅客列車。深綠色的車廂設施陳舊簡陋,車廂里沒有空調。冬天,由于“綠皮車”上供暖不足,肆無忌憚的寒風吹透了山川、冰凍了河流,車窗外的玻璃結起了銀花,刺骨的北風讓氣溫降到冰點。夏天,車廂里僅靠天花板上一排旋轉式風扇驅熱解暑,迎面而來的熱風讓大汗淋漓的人們更感焦慮。列車員的衣服總是濕了又干,干了又濕。當時,貴昆鐵路還沒有開通復線,旅客列車在單行線上進站交會甚至待避,從六盤水到貴陽要跑10個小時,而到昆明則要耗11個小時。

1982年4月,隨著當地經濟的快速發展,水城西站珠聯了云南昭通、鎮雄等地區,銜接了貴州畢節、興義、盤縣、赫章等地區,成為貴昆線上較大的物資集散地,客運量和貨物吞吐量大幅度提高。水城西站正式晉升為二等站;1978年12月,六盤水地區改為六盤水市;由于當地的經濟發展迅速,原有的站名已不適應人們出行、旅游需求,1988年5月,水城西站隨后改稱六盤水站。

1986年夏,貴昆鐵路六盤水至貴陽區段電氣化鐵路正式開通,結束了貴州沒有電氣化鐵路的歷史。相比于東風型內燃機車,韶山型電力機車的牽引能力明顯提高了。后來,機車又從韶山型向和諧型更新換代,機車駕駛室里空調、暖氣、電爐等一應俱全,工作人員的工作環境有了明顯改善,體力勞動大大減輕,更重要的是,機車上安裝了安全可靠的監控裝置“黑匣子”。特別是和諧型電力機車的使用,滿足了運輸生產的需求,有效減少了事故的發生,破解了山區鐵路運力緊張的難題,提高了運輸生產能力。

隨著鐵路電氣化的開通,運輸通信設備有了進一步的改進,原來人工扳道的設備,道岔、信號、線路進出升級為自動完成。車站值班員在電腦上控制著每一趟列車的安全發出和抵達,而列車在什么地方,熒屏上都清晰可見,只要輕輕點一下鼠標,開放信號,排列進路,每條進路互相聯鎖,其他車輛不能進入,鐵路行車安全有了可靠保證。

在改革開放的大潮中,駛經六盤水站的客運列車已達30余趟,為了群眾出行方便,更好地滿足旅客流動、停留、聚集、購物、休息、觀賞等需求,1989年6月、2015年12月,六盤水站先后兩次拆舊建新,巍峨矗立,寬敞明亮,最多可容納7500人候車的六盤水站第三代站房投入使用。建筑面積9998平方米,站臺上設置等長無柱雨棚、進站天橋和出站地道,站場規模為3臺5線,日均發送旅客1.5萬人次。一、二層候車室之間設有無障礙垂直升降電梯,設施完善,功能齊全。

2001年,六盤水站又先后開通了六盤水至內江的內六鐵路和水城至盤縣的水柏鐵路。隨著列車提速,六盤水到貴陽3個小時即可達到,到昆明只要4個多小時。鐵路的提速和電力機車的運行,使旅客的乘車環境有了明顯的好轉,然而,列車的開行有時也會趕不上客流的需求,尤其是在春運期間,一票難求的情況時有發生。

2006年12月,隨著貴昆復線開通,滬杭、浙贛、湘黔、貴昆等四條鐵路合并為滬昆鐵路。2012年,為進一步提高六盤水站的運輸能力,原鐵道部研究決定新建株六復線(株洲至六盤水)、水柏鐵路(六盤水至柏果)、內昆鐵路(內江至昆明)三條鐵路線,六盤水站已成為西南鐵路新的重要樞紐站。六盤水站隨之晉升為一等站。當時始發和駛經六盤水站的客運列車已達32對64趟,日發送旅客14000余人,最高突破20000人。

2016年12月,借鐵路的東風,盤州市(縣級市)成為六盤水市率先邁進高鐵的縣城。伴隨滬昆高鐵的開通,2020年7月,安六城際高鐵也相繼開通,六盤水市盤州、鐘山、水城、六枝等四區(市)實現了區區通高鐵、區區有高鐵站的目標。

時光流逝,歲月匆匆。曾經“云山阻隔行路難,望斷天涯空嗟嘆”早已成為歷史。隨著高鐵動車的開通,六盤水到貴陽只要短短的1小時09分鐘。旅客進站上車,從人工開包檢查到“行李件件過機、旅客人人過門、手檢人人過關”;從人工售票到異地售票、電話訂票、網上購票、掌上選票;從人工檢票到人臉識別;從時速緩慢到風馳電掣,尤其是動車高鐵的開通,讓涼都人圓了融入全國鐵路網的夢想。伴隨著安六城際高鐵開通,不但縮短了城市之間的距離,改變了涼都人的生活,還進一步提升了涼都六盤水地區的優勢,實現與經濟發達地區的對接,讓涼都六盤水迎來了新時代發展機遇。曾經,火車站、車廂擁擠、悶熱,上廁所要排長隊,乘火車不敢喝不敢吃。如今,站車廁所“美潔凈”,廁位使用智能引導、智能“刷臉”取紙、潮汐廁位調節等新功能,緩解入廁難,“小天地”讓旅客有了獲得感。曾經,燒煤的蒸汽機車,火車司機一身汗水全身黑。如今,動車高鐵車型為奶白色、子彈頭般、流線型,尖尖的駕駛室如同飛機駕駛艙,機車駕駛室沒有蒸汽機車的煤屑,也沒有內燃機車柴油機的轟鳴聲,更沒有電力機車的磁場干擾?;疖囁緳C拖著拉桿箱,穿著筆挺的制服,锃亮的皮鞋,戴著雪白的手套,派頭十足,氣宇軒昂,坐在干凈整潔、溫度適宜、寬敞明亮的高鐵司機室里操縱著精密儀器,在白色動車映襯下,滿面春風的高鐵司機感覺自己就像一名“飛行員”。這種全智能的高速列車不僅速度更快、壽命更長、空間更大、舒適度更高、安全性更強,車廂內實現了Wi-Fi網絡全覆蓋。早飲水城春(貴州六盤水),午食檸檬鴨(廣西南寧),“風雨兼程三千里,日月星辰追彩虹”已成為現實?;疖嚤捡Y于都市、鄉間田野,繞行群山之中,不時穿越長長的橋梁和隧道,震撼著寂靜的山野。

俗話說,“火車一響,黃金萬兩”,自1966年貴昆鐵路建成通車,六盤水鐵路從蒸汽機車到內燃機車,從電力機車到高鐵動車的變化,時速從最初的50公里蒸汽機車到120公里的內燃機車,從160公里的電力機車,再到200公里動車組、350公里“復興號”高鐵列車,成為科技進步在鐵路發展史上的一個縮影。特別是高鐵的開通,帶動了六盤水當地經濟的發展,使涼都六盤水也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如今的涼都六盤水,冬暖夏涼,年平均氣溫15℃,夏季平均氣溫19.7℃,冬季平均氣溫3℃,全市森林覆蓋率達到48.5%,空氣負氧離子濃度高達1.3萬個/立方厘米,“中國涼都”是全國唯一被中國氣象學會以氣候特征命名授予的旅游避暑城市?!按翰人谴壕G,夏來花海漫步,秋看杏黃果熟,冬在雪上飛舞?!睕龆剂P水是中國最美生態文化旅游風景區和最佳養生度假旅游城市。這里山水秀麗、空氣清新,可以養顏、洗肺、靜心、健身,是健康養生的福地。濕地公園澄澈的湖水和西側的自然山體相連,彩虹橋猶如一條飛舞的彩帶飄于湖面之上,花草樹木叢生,一幅大自然的美麗畫卷。如絢麗的寶石般點綴的瑤池、龍池、鳳池和明湖、德湖、天湖的“三池三湖”,淘氣頑皮的鳥兒時而在池邊枝頭低吟,時而在枝頭上跳躍,美麗輕盈的身影,在枝丫間起伏回轉,成為涼都六盤水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世界這么熱,我要去涼都?!泵匀说臎龆枷募緡H馬拉松賽,如約而至的消夏文化節等一系列活動,呈現出一道道精彩紛呈的文化、體育大餐。純樸善良的涼都人,讓遠道而來的朋友們行走涼都、品味涼都,感受涼都六盤水“19℃的夏天,360℃的激情”。

涼都六盤水是一座因“三線”建設時期被“火車拉來的城市”,也是我國大西南最具代表性的“三線”建設城市之一。經過55年的開發建設,涼都六盤水已從當年的“不毛之地”發展成為一座被譽為“中國涼都”的旅游工業城市。

走進涼都六盤水,體會濕地自然的浸潤,喀斯特地貌景觀獨特,享受健康養生之福,感受民族文化的熏陶,歷史的寧靜與祥和,品位相依相存的人文之美。走進涼都六盤水,望得見山,觸摸到水,記得住鄉愁。展現在你眼前的是一片天生麗質的美景,開啟的是一段非同尋常的旅行,收獲一種獨具魅力的體驗。

今日涼都六盤水,就像一首美麗動人的歌。隨著掩藏“江南煤都”光芒下的這塊璞玉——“中國涼都”的天然大空調、無夏大氧吧被人們發掘,以往傻大黑粗的“煤都”形象已漸漸淡出人們的視野,一座繁華的城市正呼之欲出。

走過55年風雨歲月的六盤水站,至今風華依舊,用她燦爛迷人的微笑,遠迎八方的朋友,用她溫暖寬廣的胸膛,接納四海的賓客。

泱泱華夏,悠悠歲月。夢想是偉大事業的開端。中國人民從溫飽不足到邁向全面小康,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今年是中國共產黨建黨100周年,百年后的今天,中國鐵路實現了交通強國目標?;赝F路發展歷程,從封閉堵塞到四通八達,“復興號”高鐵就像是一條條血脈,把原來一個個相鄰的城市連接成整體,加快城市之間溝通往來,拉近了發達地區和貧窮落后山區的時空距離,帶動了經濟交流和人才交流,增強了中心城市對周邊城市的輻射帶動作用,促進了城市經濟發展,營造出一個個嶄新的城市帶和經濟圈。

“交通強國、鐵路先行?!敝袊哞F營業總里程在短短10年內突破3萬公里,成為世界上唯一高鐵成網運行的國家。人民鐵路為人民,是鐵路人永恒不變的初心,讓民眾從改革開放之初的“走得了”,到新世紀的“走得好”,從最初的“安全”到如今的“舒適”。中國鐵路從追趕到引領,滄桑巨變震撼人心,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努力奮斗。

作者簡介:傅柏林,四川成都市人,中國鐵路作家協會會員,貴州省作家協會會員,《事琤文藝》顧問,《關東美文》副主編,《西南文學網》散文編輯,六盤水市戲劇家協會理事,鐘山區文學沙龍理事。作品散見于《天津日報》《散文選刊》等報刊。

猜你喜歡
六盤水高鐵列車
登上末日列車
關愛向列車下延伸
高鐵會飛嗎
穿越時空的列車
詩書畫苑
尋味貴州——六盤水
六盤水二題
人地百米建高鐵
藝術風味-我的人生
第一次坐高鐵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