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方法探討:寧海英

2021-09-16 01:12寧海英
南北橋 2021年22期
關鍵詞: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方法

寧海英

【摘? ? 要】在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閱讀是比較重要的一部分。初中學生在小學階段已經積累了一些課外閱讀素材,但都是一些比較基礎的素材。初中階段隨著課程的加深和科目的增多,學生的智力也逐漸成熟,從具體形象思維開始轉變為抽象邏輯思維。所以,如何提升初中學生的閱讀能力是語文教師應該重點研究的一個課題,從而幫助學生更好地進行閱讀,發展他們的邏輯思維能力并培養他們創造豐富的想象力。

【關鍵詞】初中語文? 閱讀教學? 方法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1.22.049

初中階段的學生想象力十分豐富,他們可以塑造許許多多的未知想象,在這一階段,學生都比較感性,對于他們來說重要的是知識的學習、成績的提高、友誼的長久和師生關系的和諧。所以,初中語文教師不僅需要在閱讀教學中培養學生豐富多彩的想象力,加強學生對優美詞語的積累、語言敘述表達能力的提升,還要培養學生的觀察分析能力,讓他們能從不同方向看待事物的本質。不拘泥、不限制、不封頂,才能更好地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本文就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閱讀教學的相關方法做出簡要分析,希望對各位教師的閱讀教學有所幫助。

一、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概述

到了初中階段,學生的學習開始變得緊張,很多學生都將大部分時間用于完成教師布置的作業以及準備每次的考試,而忽略閱讀的重要性。初中語文閱讀對學生的要求并不是很高,更多的是希望學生在閱讀中找到興趣,并通過閱讀使學生形成正確的觀念及價值導向。所以教師應該試著探尋學生的精神世界,明白學生究竟需要的是什么。教師在授課的過程中,應該改變傳統的教學理念,不再一味地進行“填鴨式”教育,而應該在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自主地思考問題,重視學生自我閱讀思維的鍛煉,引導學生形成自己獨特的思考方法。因此,在初中語文教學當中,教師應該更加注重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和能力。

二、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方案

(一)培養學生興趣,布置課外閱讀任務,營造良好的閱讀氛圍

怎樣能更好地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呢?不僅要讓學生愛上閱讀,還要教會學生學會閱讀、學會學習、學會思考、學會寫作,通過閱讀培養其思維能力和觀察能力。沒有哪個學生天生就會閱讀,初中語文教師要堅持貫徹“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的觀念。興趣永遠是最好的老師,因為喜歡所以熱愛,沒有人會拒絕自己感興趣的東西,要想做好閱讀教學,就需要先培養學生閱讀的興趣。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從每周讀一些課外閱讀開始。課外閱讀的內容可以讓學生自由選擇,可以是四大名著、小說集、雜志等等,讓學生自己找喜歡的閱讀內容來看,然后教師在每周教學結束時專門挑一節課來分享學生的閱讀收獲、看法、見解、觀念等等。在學生暢所欲言的交流過程中,不僅能有效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還能激發學生的思考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大家都知道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但是興趣卻不是天生就有的。學生對閱讀的興趣和教師的引導是分不開的。教師應該根據學生的學習習慣和心理特點,有針對性地采用正確的方式對學生的閱讀能力進行培養。比如在《春》這篇散文中,作者借助孩子的視角寫出了春的生機勃勃,整篇文章充滿了春的氣息。在講解這篇文章的時候,教師不妨給學生放映一些關于春天的小短片,將學生的情緒帶入到課文當中。讓學生圍繞“春”字感知作者是如何描繪春天的。在課堂上,教師要學會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避免讓課堂陷入死氣沉沉的氛圍,讓學生主動表達自己對課文的理解,讓學生更多地參與進課堂教學活動中來。

(二)積累好詞佳句,每周一部電影,每周一篇周記

對于語文這種人文性的學科,積累十分重要,只有在學習的過程中不斷積累才能做到出口成章,說話有內涵。在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對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教會學生積累。學生在不斷地閱讀過程中可以用筆記本摘抄自己印象深刻的好詞佳句,再寫一些閱讀感想,不斷地積累閱讀素材。教師也可以組織閱讀交流大賽,讓學生說一說某本書對自己的影響、看完書以后的具體感受及相關理解,或者通過閱讀后想做一些什么努力。這些方式方法都有利于學生閱讀素材的積累。

每周末教師還可以挑一部比較有代表性的電影讓學生觀看,讓學生在觀看后說說自己的觀后感。教師可以找一些歷史故事類型的電影,這樣可以促進學生對某些歷史文化的理解,并培養其聽說能力,也不失為一個幫助學生積累相關歷史知識的好方法。每周一篇周記,可以是對每一周生活的總結或者對于某篇閱讀文章的讀后感,可以找任何一個片段來書寫,要求學生闡述自己的看法和意見,這樣不僅能測驗學生的閱讀能力,還能鍛煉學生的記憶力。相信對于閱讀過的書籍學生都會有一定的印象留在腦海里,所以教師更應該鍛煉學生的記憶力和書寫表達能力。讓學生能理解“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千鐘粟”的道理??傊?,就是讓學生在閱讀中找到樂趣,在潛移默化中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

(三)閱讀教學也要因材施教

初中語文教師應該結合所學知識,對不同的學生做到因材施教。年齡段不同,學生的身心發展也不同。初中階段的學生具有主觀能動性,相較于小學階段,已經有了不同的思想、意志,所以教師應該注重學生的階段特征,在閱讀教學中因勢利導,取長補短,把每一個學生都看作發展中的人。學生都具有不同的潛能,教師不應該以成績作為學生學習的唯一評判標準。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也要做到因材施教,給學生介紹適合他們年齡段的讀物。太兒童化的讀物讀起來簡單易懂,但是對于初中學生語文知識的積累沒有好處;過于戲劇化或者太有深度的書籍對于初中階段的學生閱讀來講又太過困難。因此教師要找尋合適的讀物推薦給學生,并且在推薦讀物的過程中引導學生進行正確的價值觀建設,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

(四)給學生提供更多的閱讀時間

隨著現代生活水平的提高,學生的娛樂方式更加多元化,在休閑時間,學生更傾向于玩手機和打游戲。若將學生閱讀習慣的培養完全寄托于課外是很難有成效的。因此,教師應該想辦法給學生提供閱讀時間,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并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有效的閱讀時間應該是不受干擾的,在這段時間內應該避免讓學生對閱讀以外的事情過于擔心,比如功課的檢查。若在這段時間內學生無法靜下心來認真地閱讀,教師應該在一旁對學生進行引導和鼓勵。教師可以在教室中創建讀書角或者讀書交流會,這樣的方式可以促使學生在課余時間開展自主閱讀,同時學生也利用起了碎片時間,增加了閱讀的頻率,從而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五)鼓勵學生進行課外閱讀

課外閱讀是增加學生閱讀量、拓展學生視野的最好方式。在應試教育的壓力下,不少教師把課外書籍都歸到了“閑書”一類。擔心課外書籍會影響到學生的學習成績,所以“閑書”是一律不準出現在課堂及教室里面的。這種觀念是錯誤的。讀一本好書就是在與優秀的人進行談話,在談話的過程中,學生會開始學會思考,開始領悟到人生的真諦,開始塑造堅強的意志和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這未嘗不是一件好事。當然,對于涉世未深的初中學生來說,書籍中也存在很多無法分辨的善與惡。這個時候,教師就必須發揮重要的引導作用,定期與學生進行談話,與他們交流最近的閱讀心得,并從中發現他們存在的問題,及時做出正確的引導。

(六)避免低效率閱讀,做到有效閱讀

隨著快時代的來到,人們不論是在生活中還是學習中都十分重視效率這個詞匯,對于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來講,教師也要注重教學效率。在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盡量避免出現低效率閱讀,要教會學生有效閱讀的方式方法。隨著學生閱讀水平的不斷提高,其學習的壓力也越來越大,閱讀也開始變得囫圇吞棗。閱讀效率看似有所提高,但是這種囫圇吞棗的讀法卻沒有給學生充分的時間去思考和反省。那么,這種閱讀就是不理想的。教師應該有選擇性地減少學生的一些無意義的作業,給學生更多的時間去思考,細致品味閱讀帶給人的極致感受。在閱讀的時候,要教會學生帶著問題去閱讀,學生更應該學會做好閱讀筆記。比如在閱讀《金色花》這篇詩歌之前,就應該讓學生思考“金色花是什么植物?它是一個什么意象?這篇詩歌的意境是什么?它表達的感情是什么?”在閱讀的時候,學生應該把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寫下來。這樣才達到了閱讀的目的,做到了有效閱讀。在進行某些閱讀的時候,不需要學生逐字逐句地細讀,要學會試著抓住句子的主干,提煉出句子的主要信息,提升學生對整篇文章的閱讀效率。

(七)為學生講解閱讀技巧,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初中學生僅僅靠自己的努力進行閱讀是遠遠不夠的,畢竟在這個快節奏的時代,知識更新的速度越來越快,教師應該教會學生閱讀的方法。教會學生學習比什么都重要。學生掌握了相應的學習方法,不管閱讀任何書籍,都能運用不同的方法去解決遇到的問題。這就要求學生不僅僅學習表面的知識,更重要的是學會自主學習,把學習技巧運用到所有的學習內容上?!笆谌艘贼~,不如授人以漁”始終是有道理的。閱讀要學會精讀和細讀,對于重要的部分可以細讀、慢讀,而其他部分可以粗讀。筆者總結了以下幾個方法。

方法一,閱讀思考法。要求學生每月讀完一部作品,并思考這部作品告訴了教師怎樣的道理,教師從中學到了什么。其實,每閱讀一部作品,都是作者在與不同讀者進行心靈上的溝通。對于不同的閱讀方式,理解也不一樣。方法二,快速瀏覽法。許多人都喜歡精讀,一字一句扣字讀,這樣效率不高,對于篇幅較長的一部作品速度過慢,閱讀肯定需要很長的時間,但是初中學生的時間很緊,適合快速瀏覽。通過適時訓練,學生可以達到每分鐘閱讀上千字,教師可以先讓學生大幅度瀏覽,再提高瀏覽速度,抓焦點、抓重點。方法三,多閱讀。很多人閱讀速度很慢是因為知識面不夠、讀不懂、讀不進去,所以教師要循序漸進由簡到繁,逐步提高閱讀速度。方法四,廣泛選擇,開始的時候可以先讓學生閱讀自己比較感興趣的書籍,然后逐步擴大閱讀面,書籍應該廣泛閱讀,不要僅限于一種類型的書,只有多去閱讀不同的書籍,才能有更多不同的體會。方法五,樹形構思法。通過閱讀一本書,構思出不同結構的目錄,不斷發散,多思維角度看待書籍。

閱讀能力對于當代初中學生來說是非常重要的能力之一,對于學生未來的學業都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在閱讀的過程中,如果學生只是一味地閱讀,一味地接收,沒有將其轉化成自己的東西,這種閱讀也是毫無意義的。將他人的知識吸收并將其轉化成自己的東西,這才是閱讀的最終目的。在閱讀的過程中,教師要教會學生勇于質疑。若只是一味地對接收到的信息深信不疑,自己的大腦沒有參與到思考當中,就沒有達到鍛煉大腦的目的,閱讀能力也不會得到有效的提升。

三、對語文閱讀教學方法的反思

在前面探討的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方案中提到,提高初中生的閱讀能力最開始應該做的就是激發他們的閱讀興趣,在激發他們閱讀興趣的同時,也應該給他們創造出更多的閱讀時間。引導學生去閱讀他們喜歡的優秀的文學作品,而不僅僅是課本上的文章。在閱讀的時候,要學會講究效率,切忌囫圇吞棗。在閱讀的同時,不僅要將知識吸收,更重要的是將其轉化成自己的東西,并且運用到自己的日常生活當中,這才是真正地提升了學生的閱讀能力,達到了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最終目的。要做到這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還需要眾多教師、家長、學生的共同努力。在傳統的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當中,教師往往會忽視學生的主觀感受,使學生很少主動參與到教學活動中,所以教師應該更加重視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主體地位。

沒有最好,只有更好,只有不斷地改善、反思,才能做出更好的教學方案。教師要做課程的開發者和建設者,教學方案一定要經過多次的修改,聽取別人的建設,不斷完善自己的教學方案,以達到教學相長、因材施教的目的。通過有效的閱讀技巧教學,可以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要寫一篇好的文章,首先應該飽腹經綸,只有多閱讀才會有好的寫作素材輸出。在教學生的同時教師要由開始的“一桶水”變成現在的“一池水”,教師也要不斷更新自己的知識,終身學習。同時幫助學生樹立良好的閱讀習慣,讓學生在閱讀中體會不同的興趣,讓學生變得樂于表達,善于表達。

四、結束語

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會出現一些不完善和不成熟的教學觀點和方案,教師應該不斷改進自己的教學方案,做新時代課程的開發者和建設者,并且一一去實踐,做好教學反思,爭取做出更好的教學方案。以上便是筆者對如何進行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一些個人見解。作為初中語文教師,應該要學會多方面引導初中生學會閱讀,喜歡閱讀。閱讀教學是初中語文教學里重要的一環。閱讀能力的提升對于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提升起到非常積極的促進作用,所以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應該受到大家的重視。

參考文獻

[1]于燕.新課程標準下提高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策略[J].現代語文:中旬·教學研究,2015(3):54.

[2]蘇亞平.構建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的“少教多學”模式的探討[J].中國校外教育:中旬,2014(11):23.

[3]高玉寶.加強閱讀教學構建語文高效課堂——基于高效課堂背景下的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策略之我見[J].新一代(下半月),2013,000(002):186.

[4]方彩紅.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實施有效追問提升學生思維能力的實踐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9.

[5]李佳.異構課堂呈精彩,有效教學引思考——淺談提高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策略[J].新作文:小學(1-3年級),2019(8):91.

猜你喜歡
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方法
如何打造初中語文高效課堂
談閱讀教學中的快樂
可能是方法不對
用對方法才能瘦
四大方法 教你不再“坐以待病”!
捕魚
閱讀教學中的“追問”略說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