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危險“皮卡車”

2021-09-16 11:27姜博文南方周末實習生張校毓劉蓓佳
南方周末 2021-09-16
關鍵詞:龍灣山溝皮卡車

南方周末記者 姜博文 南方周末實習生 張校毓 劉蓓佳

在村民提供的照片中,“皮卡車”的貨斗里曾站了近20位農婦?!∈茉L者供圖

龍灣村內招牌?!∧戏街苣┯浾摺? 姜博文 ? 攝

天橋村的道路?!∧戏街苣┯浾摺? 姜博文 ? 攝

★老吉普車車頭拼上一個車斗,斗周邊裝上護欄,就能載人。車子載人數量不定,一天來多少人干活,就會拉多少人上山。最多時,一趟能拉二十多人。周圍許多村民都說過,如此拉人上山采茶,遲早是要出事的。

上茶山的道路只用水泥硬化了一半,沒有護欄。小路路面“非常陡峭”,有的地方坡度甚至達到了30-35度。路面也很窄,有三米多,只能容一車通過。皮卡沖入山溝的路段附近,更是有一段接近90度的拐彎。

山上樹多而茂密,要拿柴刀、油鋸砍掉樹枝才能清出救援道路。救援者用棍子與繩子做成簡易擔架,把分散躺倒在山溝的尸體抬上小路。絕大部分女工,在抬上來時就已經沒有呼吸了。

2021年9月9日上午,陽光毒辣,安徽省安慶市太湖縣牛鎮鎮龍灣村、天橋村村內的大道上,偶有小隊村民奏響哀樂、白衣白帽前行。幾戶人家都在家門口搭起了席棚。

據當地人說,家門口搭起席棚的,都是“出了事”的。在一天之內,該鎮12名農婦殞命于龍灣村山溝里。

一切源于一場交通事故:據太湖縣政府新聞辦通報,9月5日14時30分許,龍灣村百嶺組茶廠山路,一輛皮卡車翻車墜入山溝,當場造成11人死亡,3人受傷,后一名傷員搶救無效死亡。

事故具體原因,目前仍在調查中。隨著秋季到來,各地進入農忙季節,農村地區用工進入高峰期,農村出行安全問題再次引發公眾聚焦。

茶山招工

“七山一水二分田?!苯榻B起龍灣村及周邊的地理、產業情況時,一位派駐牛鎮鎮的太湖縣委宣傳部干部不免有一絲無奈。他說,周邊有花亭湖風景區,有生態紅線,不能發展有污染的養殖業與工業?!吧絽^產業怎么發展? 因地制宜,就是扶持茶葉產業?!?/p>

一塊豎于龍灣村村內、上書“發展茶葉產業,壯大集體經濟”的招牌也顯示,自2014年始,村兩委通過招商引資,吸引了數位外地客商來龍灣村發展黃茶產業。隨后,村里爭取到了20萬元項目資金,并流轉土地3000多畝用以發展黃茶基地;村集體為此也流轉了山場150畝。7年時間內,其產值已達到4500萬元。

一座座茶山對于牛鎮鎮龍灣、天橋、同義三村的許多留守村民而言,無疑是一個補貼家用的機會。本地年輕人外出尋找機會,而留守村里的人,據前述干部稱,在引入茶產業前,除了種地,便只能打打小工,修路、建房。

但有了茶山,生活便有了更多出路。至少對于呂留強、曾春芳夫婦而言是如此。已經45歲的天橋村村民呂留強,大半年來都在為生計發愁。他家中上有八十余歲的父親,下有3個孩子,最大的讀初三,最小的不過3歲。

過去,呂留強一直在外地做建筑工,一個月回家一次,看看孩子;曾春芳則待在家中務農。家里一年大約有三四萬元進賬??山衲?,呂留強在衡陽做工時摔斷了手臂,不得不歇業在家。夫婦倆只能守著房子與房前一畝種著口糧的地著急。到最后,照呂留強的話來說,連“油鹽錢都沒有了”。

兩個月前,曾春芳動了去茶山做工的心思。

據多位村民介紹,在牛鎮鎮,茶山的活計一年到頭斷斷續續。清明前后是采茶的黃金期,據北青深一度報道,茶山那時論斤結算采茶工資。什么時候不干了,工人就找老板結賬,一天至多能掙200元錢;山里雜草長得快,秋天又要除草,此時工錢則大約是每小時8到10元錢,一天能掙100塊錢。

而茶山招工,大都靠著熟人傳幫帶。一人上了山,同熟人一說,動了心的也就會跟著一塊去。也有村民說,甚至有茶山老板按拉來的人頭數給介紹費,介紹一人給10元。拉來的人,則多數是40歲以上、留在村里的婦女。多的時候,茶山能有幾百號人一起做工。

經熟人介紹,曾春芳也要上山。最初,呂留強并不同意妻子的想法:“我不想要她干活,太熱了。我說你在家里帶小孩?!钡拮硬宦?。

拗不過妻子的呂留強,只得放妻子上了山。兩個月來,生活倒也平穩,直到9月5日。

危險皮卡

茶山上掙的向來是辛苦錢。

天橋村村民李紹圣記得,妻子王遠元在附近幾座茶山輪流做活,也有少說兩年了。每次要去做活,妻子都得在早上4點起床燒飯,準備好上山以后中午的吃食。到了5點半,就會有老板開車到村口來接。

今年,李紹圣覺得,妻子干得格外賣力,這大概同自己慘淡的養豬生意有關。以前,李紹圣以給人鋪磚謀生。去年因疫情無法外出,再加上自己腰椎也出了毛病,李紹圣決定改行,開始在一座山頭上養豬。只是今年豬價下跌,剛剛開始的養豬生意就已經虧損了幾萬塊。他猜,妻子也想著在茶山做工補貼家用。

9月5日清晨,王遠元離家上山時,李紹圣也在養豬的山頭上。夫妻倆都在為生活奔忙著。

皮卡照常來到了村口接人。事后,對于那接人的車能否稱作皮卡,幾位村民不置可否。他們說,車是用老舊的吉普車改造的,老吉普車車頭再拼上一個車斗,斗周邊再裝上護欄,就能載人了。幾位村民都提到,車子載人數量不定,一天來多少人干活,就會拉多少人上山。最多時,小小的車斗塞滿,再加上駕駛室里的兩人,一趟能拉二十多人。

南方周末記者詢問一位縣委工作人員,乘坐這種“皮卡”前往茶山工作的情況在牛鎮周邊是否普遍。他答復,那只是個例,許多老板會派轎車、面包車來接人上山。也有村民騎摩托,或是走路上山。

但根據多名村民的說法,或有年輕些的茶山務工者會騎摩托上工,但上了歲數的中年婦女不會騎摩托車,如果住得離茶山遠,來接她們的,多數時候都是皮卡。否則,靠走路上山,早上出發,到了茶山都得是中午了。

一位龍灣村村民告訴南方周末記者,周圍許多村民都說過,如此拉人上山,遲早是要出事的。

那一天恰逢周末,據一位村民說,村里一些孩子還在家中,許多老人、父母需要帶孩子,也就沒去做活。皮卡只拉了天橋、龍灣、同義三村的13位女工進了茶山。司機正是茶山的老板之一,安徽廣德人張高祥。天眼查數據顯示,其擔任執行董事兼總經理的太湖百嶺黃茶有限公司,成立已有三年。

“皮卡”進入茶山后發生了什么,暫時難以還原。司機以外的唯一一位生還女工目前仍在太湖縣人民醫院接受救治。其子稱,母親情況已經穩定,但他還沒法同病區內的母親說上話,送東西也只能靠護士幫忙。

但許多村民還記得那一天午后的一場大雨。據多名村民回憶,龍灣村于當天下午1點至2點之間下了一場大暴雨?;蛟S是這一場大雨,令往常下午五點才會放工的除草工們,提前下了班。

下午3時許,送13位女工下班的“皮卡”,就在下山的路上出了事,墜入公路旁80米深的山溝。

死亡之路

事故發生后第3天,9月8日,茶山山路入口已有警車看守,禁止外來人員進入。但根據多名死者家屬及參加救援的村民的說法,那是一條只用水泥硬化了一半、沒有護欄的道路。臨近茶山處,道路依然是土路。除此之外,一位上過茶山的村民告訴南方周末,茶山小路“非常陡峭”,有的地方坡度甚至達到了30-35度。路面也很窄,有三米多,只能容一車通過。

根據新京報我們視頻9月7日在事故發生地的實地考察,皮卡出事地點為一段已硬化的S形急彎,而在皮卡沖入山溝的路段附近,更是有一段接近90度的拐彎。

牛鎮鎮林業站組織的撲火隊參與了9月5日的事故救援。一位撲火隊隊員說,山上樹多而茂密,要拿油鋸砍掉樹枝才能清出一條道路。救援者用棍子與繩子做成簡易擔架,把分散躺倒在山溝的尸體抬上小路。絕大部分女工,在抬上來時就已經沒有氣了。

接到電話后,呂留強下午4點趕到事發現場。到了茶廠的小路上,他只覺得“殘酷”。最開始,救援人員甚至沒能找到妻子曾春芳的尸體。呂留強著急,自己下山坡去找。車子掛在了80米深的山坡的樹枝上,呂留強順著樹,才在樹底下找到了妻子,她旁邊還躺著三個人。

呂留強當場昏了過去,同傷者一塊被拉到了太湖縣人民醫院。三天之后,他才回到家中。

9月9日午后,靈棚下,燒黑了的紙錢發出滾滾熱浪。呂留強說,自己那時是“休克”了。而即便回到了家里,他大腦里依舊一片空白,許許多多的事情,他都不清楚。他只憂慮往后的人生:哪怕手臂的傷好了,自己也沒法放著三個孩子和老父親不管,外出打工。生計是個大問題。

在山上養豬的李紹圣聞訊,事故當天也趕到了茶山。他記得,妻子王遠元是12名死難女工里,最后被抬上來的兩人之一。說起這些時,小院里傳來了家人的呼喚,他應了幾聲,又漸漸陷入沉默。

(文中除張高祥外均為化名)

猜你喜歡
龍灣山溝皮卡車
兒子的“山溝”生存記
緬甸皮卡車稅務大調整 進口碼頭稅降至10%
聶一菁 探訪西山溝村
幸福老袁家
悅享逸龍灣
美麗的小山溝
辦好黨史期刊 注重特色宣傳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