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推進南陽農業標準化生產的探索與思考

2021-09-17 05:13宋雨穎
新農民 2021年23期
關鍵詞:南陽思考農業

宋雨穎

摘要:農業標準化生產是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和提高現代農業競爭力的重要基礎。本文結合南陽市近年來農業標準化生產的成效和存在的問題,提出了有序推進工作發展的思考建議,以期為南陽現代農業發展提供有益支撐。

關鍵詞:南陽;農業;標準化生產;思考

近年來,南陽市把推行農業標準化生產作為提升農產品質量安全的抓手,因地制宜開展農業標準化工作。2015年成功創建國家農業綜合標準化示范市,在標準制定、示范區創建、質量認證品牌培育、檢驗檢測體系建設、農產品質量檢測和組織領導等方面取得了積極的成效。2020年,全市新認證有機產品24個、綠色食品40個,農產品地理標志登記2個,獲得中國國際有機產品博覽會“年度魅力生態市”榮譽。

1 ?工作現狀

截至2019年底,市農業標準化示范基地158個、農機標準化示范基地12個;全市主導農產品標準覆蓋率達99%,優質小麥標準化種植面積達到85%以上,特色農產品標準化種植面積達到16.67萬hm2以上;優質畜產品標準化生產覆蓋率達90%以上,標準化規?;B殖場達到1500多家。農產品質量安全保障能力穩步增強,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地理標志產品等“二品一標”產品發展迅速,“水源地”和“中線渠首”有機農產品品牌影響力較強,“三級四層”檢測體系初步建成,農產品質量電子可追溯系統試點工作有序推進。截至2019年底,全市在有效期內的綠色食品75個、有機產品326個、地理標志產品13個,綠色有機農產品生產基地達到

9萬hm2。全市有7個中國馳名商標、6個中國名牌農產品、14個河南著名商標、26個省名牌產品,已創建市級知名農業品牌126個,其中,區域公用品牌8個,企業品牌26個,農產品品牌92個。淅川縣、南召縣和桐柏縣被批準為“國家有機產品認證示范創建區”,南陽榮獲我國首個出口食品農產品質量安全示范市、全省首個省級農產品質量安全市,鎮平縣等11個縣區成功創建“河南省農產品質量安全縣”。2020年新制定《棉花鉀營養管理與防早衰促高產技術規程》等十余項農業地方標準(規范),通過生產技術培訓會、生產技術操作規程發放等活動開展標準入戶;出臺了《南陽市農業農村局關于構建我市“3+3”現代農業品牌發展體系推動品牌強農的實施意見》、《南陽市知名農業品牌認定管理暫行辦法》,成立了南陽市農業品牌發展領導小組。首次認定市級知名農業品牌127個,其中區域公用品牌8個,企業品牌27個,農產品品牌92個。

2 ?存在問題

一是對農業標準化工作的認識不夠到位,表現在:工作中強調農業高產增產的多,強調標準化生產和優質高效生態的少;經費安排上注重了農田基本建設各項投資,而忽略農業標準化的投入。

二是農業標準不完善和實施率低。標準的制修訂跟不上,標準與地方生產規程配套不完善,加之農業組織化程度低、生產規模小、缺乏農業化合作的管理及企業示范帶動,難以滿足標準化、規?;?、產業化生產要求,造成目前實施率低。

三是農業標準示范區建設缺乏推動力。示范區建設主要靠命名、掛牌等榮譽來推進,政策和資金支持少,建設水平不高;“三品一標”認證積極性不高,推進乏力。

四是農業從業人員標準化生產技術水平不高。農業標準化要求從生產到銷售各環節嚴密監控,不僅需要一定的管理人員,更需要大量的專業技術人員。

五是農業標準化信息服務體系落后。如標準化生產技術、植保技術、土肥技術、質量檢測監控等信息服務平臺均需要建立完善。

六是創新能力不強、品牌帶動不夠。目前雖有7個中國馳名商標、6個中國名牌農產品、14個河南著名商標、26個省名牌產品,但總體數量少,知名度不高,市場占有率低。

3 ?發展建議

一是夯實農業標準化生產基礎。加大產地質量保護力度,大力推廣秸稈還田、增施有機肥、種植綠肥等地力提升技術模式,提高耕地質量,減少化肥使用量。在南水北調水源涵養區、鴨河口水庫庫區大力推進有機肥替代化肥行動培肥地力;其他地區以增施有機肥和測土配方施肥為重點培肥地力,為綠色發展、轉型發展打好基礎。加強化肥、農藥、農膜等農業投入品監管。推廣應用高效、低毒、低殘留農藥替代品種,規范農藥購買及使用行為。推進畜禽糞污、廢舊農膜、秸稈綜合利用、病死畜禽等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在使用環節,加強培訓和指導,嚴格落實間隔期休藥期規定,嚴禁使用劇毒、高毒農藥。

二是強化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堅持“三級監測,四季不斷”,實施好例行監測工作,每年組織2~3次監督抽查活動,按照不同種類、不同時間、不同區域、不同機構的原則,對蔬菜、水果、食用菌、茶葉、水產品進行交叉抽檢,針對發現的問題,及時依法依規嚴肅查處。依托國家監督風險評估實驗室,對小麥、玉米、花生等農作物產品進行風險監測和評估,查找風險因子,掌握風險隱患和質量安全現狀,指導安全生產。

四是完善農業檢驗檢測體系。建成以上級檢測機構為依托、市級農產品檢測中心為龍頭、縣級農產品檢測站為骨干、鄉(鎮)區域檢測室為補充、企業(合作社、基地)檢測點為基礎的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體系。市級及縣級農產品質檢機構要完成計量和機構“雙認證”,鄉(鎮)、企業設立檢測室對轄區農產品基地進行動態抽檢,保障上市農產品的質量安全。

參考文獻

[1] 費小玲,南陽市推進農業標準化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成效與發展對策[J].中國農業信息,2016(8):30-31.

[2] 尚運生.河南農業標準化生產的現狀與對策[J].農業考古,2010(3):83-85.

猜你喜歡
南陽思考農業
數據分析挖掘在農業統計分析中的應用
南陽 來了就不想走的地方
中國農業2017年與未來十年展望
流通領域重要農業產品價格(2016年10月)
少兒圖書館小志愿者工作的意義和思考
淺論高中化學生活化教學的實踐與思考
“語用”環境下對古詩詞教學再思考
拜祖謁圣品南陽古韻
農業科學
《南陽解放紀念碑》失誤嚴重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