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學生預防金融詐騙與治理探析

2021-09-18 14:47高靜儀
中國商論 2021年17期
關鍵詞:大學生群體

摘 要: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互聯網金融強勢崛起,適合大學生的金融產品也層出不窮。大學生作為金融消費者的特殊群體,因投資經驗不足、金融知識欠缺、風險防范意識薄弱等原因,容易陷入不法分子的詐騙陷阱,造成難以預估的損失,使大學生遭受金融詐騙的風險日趨嚴重。金融詐騙對大學生群體今后的理財習慣、金融行業的健康發展,乃至整個國家未來的經濟運行都有著嚴重危害性。因此,治理大學生群體中的金融詐騙,提高大學生的金融安全防范意識刻不容緩。

關鍵詞:大學生群體;金融詐騙;金融素養;金融安全防范意識;風險防范與治理探析

本文索引:高靜儀.<標題>[J].中國商論,2021(17):-107.

中圖分類號:F72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0298(2021)09(a)--03

近年來,大學生的理財意識愈加強烈,但因金融知識不普及、風險防范意識薄弱、理財經驗匱乏、金融教育引導少等原因,導致大學生普遍的理財觀念不成熟,更有甚者陷入不良產品的騙局。大學生群體作為高素質人群的代表,金融詐騙案件卻頻發,可見大學生的金融素養亟須提高,防范和治理大學生群體中的金融詐騙顯得尤為重要。

1 大學生群體中存在的典型金融詐騙形式

1.1 校園貸

近幾年,校園貸在高校瘋狂滋生,害人不淺。眾多受騙大學生因此欠下巨額債款,更有甚者走向極端,難以回頭。

校園貸的貸款程序相對簡便,不法借貸平臺針對經驗不足的大學生群體,以低門檻、低利率、進賬快、0擔保為誘餌,制造出學生們可以低息分期還款的假象。誘使部分想要解決自己小額資金需求的大學生借款,實則違規收取高額利息。若未能及時還款,利率更是翻倍,形成利滾利的高利貸。例如2017年的一起典型案例:福建某大學生從校園貸平臺借款800元,經短短20天的“利滾利”,欠款高達20萬元。

許多大學生在遭遇詐騙后,選擇從多個網貸平臺進行貸款,借新債還舊債,最終形成一種多頭貸?!冻於际袌蟆吩鴪蟮?,湖北某大學生為購買蘋果6手機及其他消費,先在校園貸平臺借入3萬元,隨后通過多個借貸平臺進行貸款還債,最終欠下70余萬元的債務[1]。

1.2 非法集資等龐氏騙局

龐氏騙局多宣傳其產品可以實現低風險、高回報、虛假描述手中不實產品的各項優點,并承諾短期內可實現利潤翻倍,以此來擾亂消費者。這類詐騙以不可能支付的高額利息作為誘餌,從不強調投資的風險因素。先誘使一批投資者進入騙局,同時將一定量的資金循環利用,依靠新客戶的加入來實現老客戶的投資回報,延長騙局可持續的時間。

近年來,傳銷等非法集資活動不斷向高校滲透,大學生誤入傳銷組織的事件頻頻發生。2009年3月,河南省鄭州市警方查獲的一起傳銷案件中,113名涉案人員中有104人為大學生,比例達到90%[2]。傳銷是典型的龐氏騙局,也可謂“經濟邪教” [3]。傳銷組織往往利用同學、同鄉這種隱蔽的手段欺騙蠱惑大學生,獲取經驗不足、防范意識薄弱的大學生群體的信任。要求學生們不斷發展同學、朋友等下線參與,通過發展下線獲得更高收益,給學生、家庭、社會帶來極大危害。

1.3 P2P理財騙局

P2P本是一種將小額資金聚集起來借貸給有資金需求人群的一種民間小額借貸模式。如今很多無合法資質的小型非正規公司,假借P2P理財形式,編造年收益近50%的高回報率騙取資金,達到一定規模后,詐騙團伙便連夜跑路,人走樓空。

隨著互聯網金融的快速發展,大學生理財意識越來越強,本欲進行理財投資、獲取收益,反而落入騙局、深受其害、損失慘重。在各種各樣的金融詐騙案件中,P2P騙局占據了較大部分,P2P平臺爆雷頻頻發生,涉案金額數目龐大。詐騙團伙往往虛構金融產品,甚至編造知名集團背書,利用大量的虛假網絡宣傳和線下實地推銷,夸大自己項目的種種優點。并配合眾多優惠券返利套餐,制造高息騙局,抓住了部分人群金融知識薄弱的特點,誘其深入騙局。

2 金融詐騙帶來的嚴重危害

2.1 損害大學生群體的財產權益

大學生作為學生群體,尚未步入社會,無經濟收入,經濟條件大多并不優渥,經濟實力多來源于父母,被詐騙的資金往往是他們積攢多日甚至未來數日的生活費。一次受騙經歷就可能造成他們經濟上的巨大損失,甚至連溫飽都成問題。大學生受騙一旦欠下巨額債款基本無力償還,往往拆東墻補西墻,舊債未還又添新債,給自己和家庭造成嚴重經濟負擔。

2.2 危害大學生的身心健康,甚至威脅生命安全

部分網貸平臺類型的詐騙,除了給學生施加巨大還款壓力外,還會雇傭催債公司對學生進行電話騷擾和暴力催收。浦發銀行課題組關于大學生金融行為的調查報告顯示,23%的學生曾遭受過暴力催收。部分心理承受能力較差的學生會選擇退學來直接逃避,更有學生選擇輕生等極端方式來逃避窘境,這無疑給大學生生理和心理健康帶來了嚴重危害。

這些詐騙分子的犯罪行為給本就內心相對脆弱的大學生帶來極大的經濟壓力和精神壓力,使本就不算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令初涉社會的大學生群體遭受物質和精神上的雙重打擊,甚至生命安全也遭到威脅。

2.3 不利于金融行業的健康發展

大學階段是人生的黃金時期,是多數人理財的起步階段,是理財觀初步建設和逐步完善的階段。頻頻發生在大學生群體間的金融詐騙案件及駭人聽聞的金融慘案,會使大學生對理財投資行為產生畏懼和抵抗心理,不利于大學生健康理財習慣的養成,更會影響日后的金融行為。對遭受過金融詐騙的學生來說,這些受挫受騙經歷很大可能會使他們陷入自我懷疑,原本積極的理財觀也可能因此轉為消極,從而心存畏懼。

大學生群體是未來社會最具消費潛力和創造能力的群體,金融思想及金融行為對未來金融行業發展具有深遠意義,這些金融詐騙案件對其理財觀及理財習慣帶來的負面影響十分不利于金融行業未來的健康發展。

2.4 擾亂社會經濟秩序,社會影響惡劣

所有的金融詐騙案件都會給社會帶來極其負面的影響,擾亂正常社會生活的經濟秩序,具有社會危害性。據統計,金融詐騙發案率正逐年大幅遞增,涉案金額也成倍增長,嚴重影響群眾的安全感。此類案件一旦發生,都會給人們造成或多或少的經濟損失,少則幾百,多則上萬,甚至幾十萬、幾百萬元。公安機關若未能及時偵破或追回財物,可能還會引發社會矛盾,滋生社會不安定因素。

3 大學生群體間金融詐騙案件頻發的原因分析

3.1 大學生金融風險防范意識薄弱,金融知識匱乏,維權意識差

大學生普遍好奇心強,缺乏社會經驗,對風險的識別能力弱,相較其他年齡群體更容易選擇高風險產品,更容易輕信宣傳中的高收益,忽視背后的高風險。對大學生群體的金融行為調查報告顯示,300余名大學生中僅有14%的大學生對理財產品的種類及性質比較清楚,且愿意承擔相應的風險;50%以上的大學生對金融領域的思想行為根本不了解,對風險也并不清楚[4]??梢?,大學生的金融理財知識普遍匱乏,即使是經濟或金融學院的學生,也多停留在知識理論層面,防范意識較差,金融參與行為具有一定的盲目性。

大學生還存在維權意識差的問題。往往被騙了不知該去哪里維權、如何維權,只能自認倒霉,甚至隱瞞老師和家長,自行承擔債務,拆東補西,造成無法挽回的后果。這也導致詐騙分子更加猖獗,詐騙案例頻頻發生,屢禁不止。

3.2 監管體制不完善,監管防治不力

我國金融監管方面存在著金融監管權力不集中、監管制度分散的問題[5]。發生在大學生群體間的金融詐騙案件,就明顯體現了監管資源有限、監管手段不足的缺點。例如,我國對互聯網理財平臺尚未建立一致的考察評價制度,監管部門對一些理財平臺的經營資質、借貸信息等資料也沒有實質上的審查。監管不力使得金融產品魚龍混雜,往往不出問題沒人管,不出大問題就管不了。這些混亂現象導致大學生群體中金融詐騙案件不斷發生,大學生受騙風險上升。

3.3 相關法律缺失,管理法規不夠完善

金融詐騙的違法犯罪行為在法律上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相關條例并不健全,存在立法滯后的問題。一些涉及互聯網金融的犯罪案件,由于金融詐騙相關法律法規不夠完善,導致辦案人員往往難以準確界定金融創新和金融違法犯罪的界限,是辦案的一大阻力[6]。立法對于監管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沒有法律的支持,監管和整治都將大打折扣。

個人信息缺乏專項法律條例保護。法律條例若缺乏完整性與可執行性,就無法充分保障公民的個人信息安全。大部分非公共部門均未面向公眾提供個人信息保護服務,未能保護好公眾的隱私信息。詐騙分子便可輕易竊取用戶信息,鎖定目標進行詐騙?,F階段大部分金融詐騙團伙并不考量學生的還款能力和經濟實力,正是因為他們掌握了學生的個人信息,所以肆無忌憚。

4 金融詐騙的預防與治理

4.1 大學生提高自身的金融素養、風險防范意識、維權意識

大學是理財觀念和理財習慣形成的重要階段,大學生群體應樹立正確消費觀。量入為出,合理管理資金,并做好預防性儲蓄,切忌攀比虛榮心理及提前消費行為。此外,大學生們還需加強金融知識的學習,積極參與學校開設的金融課程、主動參加相關競賽、多接觸了解金融領域、關注社會財經新聞、提高自身金融素養、完善自身投資理財知識結構、增強金融投資風險敏感度等。

大學生還需清楚認識到——投資有風險,理財需謹慎。提高金融安全風險防范意識,培養辨別風險的能力,知道高收益的背后往往隱含著高風險,了解相關法律法規,學會運用法律武器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

4.2 高校建立健全金融教育體系,加強金融知識普及教育

高校是塑造學生們金融素養的最佳場所,是普及金融知識的最佳途徑。JX Jing,YA Sun的研究結論顯示,金融教育可以潛移默化地提升大學生的理財素養[7]。高校要切實擔負起學生管理的主體責任,加大對大學生的教育、引導和幫扶力度,重視金融知識教育。建立健全金融教育體系,建立日常監測機制,全面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消費觀、理財觀,提高大學生的金融安全防范意識。

高校除設置科學的課程體系外,還可定期組織知識宣傳講座,舉辦金融實戰模擬競賽,將理論知識與實踐課程緊密結合;為學生提供專業的指導與解答,讓學生能夠科學地獲得專業金融知識,培養正確的理財投資價值觀,形成合理規范的金融行為。

4.3 監管部門加強落實金融監管,拓寬舉報渠道,優化理財氛圍

2021年3月,中國銀保監會等五部委聯合發布了《關于進一步規范大學生互聯網消費貸款監督管理工作的通知》。通知強調要加強對放貸機構的監管,明確小額貸公司不得向大學生發放互聯網消費貸款,明確未獲得監管部門批準的機構一律不得向大學生提供信貸服務。相應開展了對大學生互聯網消費貸款業務的監督檢查和排查整改工作[8]。

金融監管部門應不斷加強對金融機構尤其是互聯網金融平臺的監管,落實主體責任,拓寬舉報渠道,鼓勵群眾積極舉報違法犯罪活動。各地監管部門應加強與其他部門的統籌協調,形成齊抓共管的治理合力,減少非法投融資行為;逐步優化金融投資理財氛圍,提高金融理財產品信息的真實性,促進經濟秩序的公平與和諧。

4.4 司法部門完善法律法規,加大對金融詐騙犯罪的打擊力度

金融詐騙罪是詐騙罪的特殊詐騙情形,目前我國關于金融詐騙罪的法律規定存在諸多漏洞,給了犯罪分子可乘之機。因此,完善司法解釋、對金融詐騙罪相關司法認定加強研究是當務之急。

有關部門要指導各地公安機關,依法加大對大學生金融業務中違法犯罪行為的查處力度,嚴厲打擊針對大學生群體以金融詐騙形式實施的犯罪活動,加大對非法拘禁、暴力催收、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等違法犯罪活動的打擊力度,建設政法系統防范和處置金融詐騙的專業化團隊。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加強個人信息保護;落實各方責任,統籌協調,加強溝通,互相配合,建立長效機制;專業化、常態化地打擊金融詐騙違法犯罪行為,促進金融體系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張磊,孫文慧,張藝慧.大學生網絡貸款機會與陷阱并存[N].中國青年報,2016-02-01(008).

苗東林,李富臣.就業安全背景下防范大學生陷入傳銷陷阱的策略研究[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2018(10):147-148.

曹緒亮,袁敬云.淺析當代大學生擇業心理與非法傳銷[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07(13):98.

李浩然,劉念.大學生參與金融理財行為研究——兼論金融教育的重要性[J].廈門城市職業學院學報,2020,22(1):21-26.

杜鑫.農村金融詐騙高發牽出地方監管之困[N].工人日報, 2017-02-15.

古加錦.金融詐騙罪的罪數形態探析[J].政治與法律,2014(2):28-38.

JINGJ X,SUN Y A,SERIOD J.Earlier financial literacy and later financial behavior of college student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nsumer Studies,2014,38(6):593-601.

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網站.中國銀保監會等五部委聯合發布《關于進一步規范大學生互聯網消費貸款監督管理工作的通知》[EB/OL].http://www.cbirc.gov.cn/cn/view/pages/ItemDetail.html?docId=971271&itemId=915&generaltype=0,2021-03-17.

An Analysis of Financial Fraud Risk Prevention and Management for College Students

Binhai College, Nankai University? GAO Jingyi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social economy and the strong rise of internet finance, financial products suitable for college students are emerging in an endless stream. As a special group of financial consumers, college students often fall into the fraud trap of criminals due to their lack of investment experience, lack of financial knowledge and weak awareness of risk prevention, resulting in unpredictable losses. College students are at an increasing risk of financial fraud. Financial fraud has serious harms to the future financial habits of college students,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the financial industry, and even the future economic operation of the whole country. Therefore, it is urgent to control the financial fraud among college students and improve their awareness of financial security.

Keywords: college students; financial fraud; financial literacy; financial security awareness; risk prevention and management analysis

猜你喜歡
大學生群體
大學生受眾選擇視角下微信表情包發展研究
管你怎么想,大學生就醬
網絡事件中大學生群體態度及其導向策略分析
基于設計仿生學理論的大學生手機支架設計
微信時代的大學生群體審美趣味
微信公眾平臺在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中的運用
人文關懷與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搭建思政教育網絡平臺 提升思政教育實效
基于使用與滿足理論的大學生微博使用動機實證研究
網絡心理咨詢在大學生群體中的運用探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