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竹刻藝術的傳承與創新之我見

2021-09-22 08:22厲鵬強厲氏竹木藝術
品牌研究 2021年18期
關鍵詞:竹刻藝術品傳統

文/厲鵬強(厲氏竹木藝術)

竹刻藝術作為古老文化的體現,出現在我國的各個歷史朝代中,竹刻的表現形式眾多,有竹根雕、留青、浮雕、透雕等,每一件代表作品都在展示不同的工藝。竹刻作品也深深融入人們的生活,小到掛飾掛件,大到家具陳列,竹刻作品不僅方便人們的生活,更增加了藝術的美感。在新時代的背景下,文化藝術的發展越來越備受關注,竹刻藝術作為傳統的藝術文化更應該在發展中更好地傳承與創新。

一、竹刻藝術的歷史與現狀

竹刻藝術的發展歷史可追溯到遠古時代,因信息傳遞的需要,人們把信息刻在竹子上來保存和記錄,從我國傳入日本的竹刻精品尺八中不難看出,其通體紋飾精美,人物和花鳥栩栩如生,更是展現了我國唐代藝術的巔峰。這種精美的竹刻藝術品至今還完好的在日本保存,側面的體現了我國盛唐時期竹刻技藝的精湛。

在宋代,竹刻藝術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由于文人雅士熱衷于寫作與山水畫作,竹刻成為文人雅士情趣的最好體現形式,不僅增加了竹刻作品的實用性,還增添了竹刻作品的藝術氣息,使其極具觀賞性。

發展到明中期以后,竹刻藝術得到更為廣泛的發展,在竹刻藝術上的匠人百家爭鳴,連文人墨客也加入其中,不僅僅是竹刻藝術的設計者,也是竹刻藝術的制作者,使得竹刻作品表現出樸實無華、渾厚樸實的特點。

竹刻藝術流傳到清代,藝術地位更是史無前例,因朝中文官的推崇,竹刻作品已不僅僅是生活中的必需品,更是發展為精細的藝術品進行陳列,其作品更是包羅萬象。到了清晚期,竹刻藝術的表現形式較為單一,多數竹刻藝人的水平相對較低,制作手法大多為陰雕,竹刻主題及手法缺乏時代特征,創作的竹刻作品也不被認可。

在民國時期,因變革不斷,竹刻藝術沒有了以往發展氛圍,竹刻藝術更為貼近生活實用性,沒有了往日風采奕奕的藝術地位,但竹刻作品實用性也在時代的發展中有了長足進步,技藝也在不斷完善,藝術氣息也具備時代的特征。

近年來,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們生活中的商品不斷更新,竹刻藝術品在生活領域的應用受到不斷的擠壓,取而代之的是塑料、金屬等耐用品,這些都對竹刻藝術的發展帶來巨大的沖擊。隨著人們就業崗位增加,經濟水平提高,民間的竹刻藝術匠人也在不斷萎縮,因為竹刻藝術收入已不能滿足竹刻匠人的生活所需,這也導致竹刻藝術走到了無人可傳的地步,竹刻藝術面臨失傳的危險。

二、竹刻藝術的傳承

(一)以師帶徒

在我國的藝術文化傳承中一直沿用拜師學藝的方式,師傅一對一的教授,能夠讓徒弟更為詳細的了解藝術品制作流程和工藝,真正做到藝術傳承的效果。當今社會經濟發展速度加快,社會中金錢至上的風氣越來越重,人們的生活充斥著游戲、跳舞等娛樂方式。對于傳統藝術的關注度越來越低,很少有年輕人愿意學習傳統竹刻藝術。作為最有效的傳承方式,竹刻匠人應善于發現,在年輕人中找出傳統藝術愛好者并加以傳授,通過言傳身教,將竹刻藝術更為廣泛地傳承,使其能夠隨時代的潮流蓬勃發展、再創輝煌。

圖1 武圣關公

圖2 大唐趣事

(二)廣泛培訓

在當今社會,最為有效的傳承方式就是培訓,經過系統培訓能夠大批培養竹刻藝術人才??梢栽谏鐓^、學校以培訓班的方式引發藝術愛好者的竹刻學習興趣,這也為篩選人才提供便利,為竹刻藝術培養和儲備更多的傳承人,有助于竹刻藝術得到廣泛推廣,被大眾認知,得到社會各界的高度關注與支持,讓中國傳統的竹刻藝術技藝更加綺麗多姿。

圖3 余熱生輝樂晚年

圖4 四大天王

(三)政府幫扶

中國歷史悠久的傳統文化傳承離不開政府的關注與支持。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展基礎需要政府部門的大力支持,切實解決傳統竹刻藝術在發展中面臨的阻礙,主管部門加大對竹刻藝術的幫扶基金,解決竹刻藝術家在生活及創作中的實際困難。通過多種形式的展銷活動增強竹刻藝術在藝術品市場的影響力。在宣傳上,對竹刻藝術的發展做深入、全面的介紹,提高竹刻藝術在普通大眾中的認知,大力提升竹刻作品的藝術和經濟價值,吸引更多的收藏者和投資者。建立健全相關政策,切實保證竹刻藝術家的生活品質及創作空間。

三、竹刻藝術的創新

(一)創新內涵

在中國的詩畫創作中始終以“梅、蘭、竹、菊”為題材,作為形容君子氣節的“竹”,以其高貴的氣節、淳樸的形象、長壽的寓意備受人們推崇,在中國歷史上竹文化可見一斑,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發揮著積極的推動作用。

在世界經濟的發展過程中,木材的使用與日俱增,已經出現供不應求的現象,而作為地球生態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大量使用木材導致生態環境破壞嚴重,自然災害頻發。而竹子生長速度快,材質較好,在當前低碳生活理念的倡導下,竹子成為替代木材的最佳選擇,竹子作為家具、廚具的環保材料越來越多的應用到生產生活中,而竹刻藝術的輔助更使得竹刻產品在實用性的同時兼具觀賞性,增強工作和生活環境中的藝術氣息和自然氣息。

(二)創新主題

在竹刻藝術的主題上,始終將人與自然為基礎,竹刻作品也多以家具、臥具為主,現代設計的竹刻產品還應用于飲食生活中,用竹刻產品來烹飪和盛裝食品,在實際使用中不但增強人們在視覺上的美感,更增強食物的清香,增強人們的食欲。在此基礎上還可以制作以飲食文化為主題的作品,設計更多餐飲中的器皿,使其具有鮮明的自然特征,在倡導低碳生活的背景下有著廣闊的發展空間和市場前景。

圖5 花和尚魯智深

(三)創新設計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眼界更為開闊,同時也具備較高的藝術欣賞能力,這就要求竹刻藝術家做到緊跟時代潮流,在竹刻的設計和制作工藝上下功夫,加入更多的具有時代特征的題材,增加其觀賞性和時代特征。在竹刻藝術的設計上要善于發現主題,在傳統題材的基礎上融入現代生活主題,使其作品更加貼近生活,體現生活情調。在具有鮮明的地方特色的創作中要深挖文化內涵,不斷創新主題,讓竹刻作品更具有實用性、觀賞性和收藏價值,提升竹刻藝術品的社會認可度和竹刻藝術品的藝術形象,使竹刻藝術的發展更加生機盎然。

(四)創新工藝

在傳統的竹刻藝術中,多用浮雕、透雕、留青的工藝制作方式,在視覺上已不能滿足人們新奇的心理,這就要求竹刻藝術家要在制作工藝上增加新的創作手法,增強竹刻藝術品的看點,讓竹刻產品始終保持新奇性、年代性和藝術性。要根據客戶群體的不同將制作工藝進行區分,一般生產生活中的器具使用較低的制作工藝,而對于觀賞性強的作品則采用較高或更精湛的工藝。

(五)科技創新

傳統竹刻產品的制作缺乏創新,當今科技的進步為竹刻藝術的創新提供了條件,使用科技手段使竹刻作品在顏色、構圖、雕刻等方面更為便捷,效率更高??萍际侄蔚氖褂檬沟弥窨趟囆g的表現形式更為多樣化,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竹刻產品的綜合價值??萍紤檬顾囆g產品的制作更為精細,在表現主題的手法上更加細膩,使其更能體現自然之美,更加深入的表達主題。

四、結束語

竹刻藝術作為我國的傳統文化,承載著古往今來竹刻藝術家的心血與夢想,體現了傳統藝術匠人高超的智慧與審美。通過分析了解竹刻歷史,可以感受竹刻藝術的輝煌成就,在傳統文化的發展中更應不斷創新,緊跟時代,貼近生活,在發展中提高人們的關注和認可,將傳統的竹刻藝術發揚光大。

猜你喜歡
竹刻藝術品傳統
如果垃圾變成藝術品,你還舍得丟棄嗎?
同樣的新年,不同的傳統
鄭國明 立足傳統 再造傳統
淺析現當代嘉定竹刻的發展與傳承
藝術品
洪建華竹刻藝術作品
當代竹刻 百花齊放
藝術品被盜
《收藏》
清明節的傳統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