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家禽發生腺胃炎和肌胃糜爛的原因

2021-09-22 11:36謝懷平
中國動物保健 2021年9期
關鍵詞:家禽功能

謝懷平

摘要:家禽的肌胃和腺胃是重要的消化器官,家禽采食飼料后在腺胃和肌胃內經過機械磨碎后與酶類充分混合,能夠幫助家禽更好的消化飼料,促進對營養物質的充分吸收,滿足不同生長發育階段的需要,進而提高飼料轉化率、體重增長速度和家禽生產性能。在生產中經常發生家禽腺胃炎和肌胃糜爛現象,嚴重危害家禽的健康狀況和生產成績,所以管理者必須充分了解家禽腺胃炎和肌胃糜爛的原因,才能采取有效措施,確保家禽處于健康狀況。

關鍵詞:家禽;腺胃;肌胃;功能

家禽采食飼料后首先經過嗉囊進入腺胃,腺胃具有分泌腺可以產生消化酶和胃酸,這些酶類和胃酸與飼料混合在一起,然后飼料從腺胃移動到肌胃,肌胃內有角質層,通過機械作用磨碎飼料并促使飼料與胃液混合地更加均勻,能夠進一步地對飼料進行消化。如果家禽發生腺胃炎或肌胃糜爛,首先引起飼料消化障礙,引起家禽食欲下降和采食量減少,降低飼料轉化率和生產性能。

1 肌胃和腺胃的功能

腺胃呈橢圓形,能夠分泌胃酸和降低腺胃內食物的pH值,促使胃蛋白酶更好地分解蛋白質營養物質。同時黏膜細胞分泌的黏液可以防止胃酸對腺胃表面產生腐蝕作用,并且避免食物對胃壁產生摩擦。

肌胃有厚層和薄層兩層肌肉,其中角質層的顏色由膽汁決定,在發生膽汁倒灌的情況下,角質層變成綠色。肌胃沒有腺體不能產生酶類,主要能夠機械性消化食物,在消化過程中肌胃會承受很大的壓力,角質層起到保護作用,能夠承受機械壓力。剖檢過程中可以看到肌胃內存在許多沙礫或石子,能夠很好地幫助肌胃消化食物。所以說,提高飼料加工質量可以顯著提高家禽產蛋水平,如果飼料加工失誤,就會促使肌胃消化不良,進一步降低家禽生產成績[1]。

2 肌胃炎和腺胃糜爛發病原因

在家禽飼養管理過程中,一旦發現有異常進行剖檢病死家禽時,如果看到腺胃炎或肌胃糜爛,大多數管理者會認為是霉菌毒素或真菌引起的,有時家禽癥狀不明顯,管理者也不會到實驗室進一步確診到底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其實能夠引起肌胃和腺胃炎癥的因素比較復雜。實際生產中由病毒引起的腺胃炎并不常見,但是家禽感染法氏囊病毒、呼腸孤病毒、馬立克病毒、禽流感病毒、支氣管病毒等時,都可以引起腺胃炎癥狀??傊鹣傥秆着c肌胃糜爛息息相關,發生原因主要有霉菌毒素、生物胺、細菌感染和病毒性疾病。

2.1 腺胃炎

在肉雞群飼養過程中容易感染腺胃炎,剖檢典型癥狀為腺胃腫脹、內層黏膜發炎、胃壁很薄。對于屠宰場來講肉雞發生腺胃炎后產生的影響更麻煩,因為肉雞感染腺胃炎后,機體消化功能降低、腺胃內的食物含量增加,在屠宰過程中,腺胃很容易發生破裂現象,進而增加肉雞廢棄率。對于雞場來講,雞群發生腺胃炎后,腺胃內壁黏膜腫脹發炎,消化酶的分泌量減少,消化功能受到抑制,能夠降低10%左右的飼料轉化率[2]。

家禽感染腺胃炎主要由霉菌毒素、生物胺或家禽感染某些染傳染病等引起的。尤其是家禽感染網狀內皮或傳染性法氏囊病等免疫抑制性疾病時,也容易繼發感染腺胃炎。一般情況下家禽中零星出現腺胃炎癥狀時,不會是病毒性疾病引起的,如果大多數家禽發生腺胃炎,往往是由病毒性因素引起的。目前病毒性腺胃炎的病原仍未研究明白,試驗證明:傳染性病毒性腺胃炎能夠損害80%胃蛋白酶原和鹽酸分泌細胞,抑制家禽消化功能,造成家禽生長發育遲緩、飼料轉化率降低。

2.2 肌胃糜爛

大多認為飼料中霉菌毒素能夠引起肌胃糜爛,但是有的1日齡家禽也出現肌胃糜爛。目前引起肌胃糜爛的因素有:飼料中的生物胺能引起脫羧作用,不僅影響氨基酸的分解代謝,還能夠造成家禽中毒現象。動物源性飼料中一般生物胺含量較高,通常有3-羥色胺、組胺、組氨酸、肌胃糜爛素、5-羥色胺等,它們都可以引起肌胃糜爛。

飼料原料魚粉中含有的組胺酸,經過細菌刺激可以轉化成組胺,組胺再與鹽酸產生細胞受體相連,促進鹽酸產生,進而降低肌胃中的pH值,引起肌胃糜爛。如果魚粉儲存或處理不當都會產生肌胃糜爛素,其毒性作用是組胺的10倍以上。同時飼料中的生物活性胺不僅能夠引起肌胃糜爛,還會引起腺胃炎,造成家禽食欲下降、消化不良和生產性能較差等。

霉菌毒素中的蛇形菌素或二醛酸蔍草鐮刀菌烯酮等,都能夠引起肌胃糜爛、口腔糜爛和腸道出血等癥狀;橘霉素能夠導致肌胃破裂;環匹阿尼酸能引起腺胃腫脹、頸部擴張和黏膜壞死等。如果飼料中霉菌毒素超標時,不容易進行清除,所以必須使用優質合格飼料,同時加強墊料和飼料管理,確保家禽免受霉菌毒素的困擾,降低家禽感染腺胃炎和肌胃糜爛的幾率。

同時在家禽生長過程中,經常會遇到轉群、更換飼料、環境條件突變等情況,這些應激條件都會抑制家禽的消化功能,刺激家禽發生肌胃糜爛、潰瘍和出血等臨床癥狀。試驗證明:家禽在熱應激情況下,飲水量增加、采食量降低,最后導致腺胃炎癥和肌胃糜爛、出血等。

另外如果飼料中氨基酸含量不平衡、纖維素含量不足、硫酸鹽過多、采食量或飲水量減少、VE缺乏、孵化應激等因素都可以引起家禽發生肌胃糜爛[3]。

1日齡家禽肌胃糜爛癥狀為:肌胃角質層局部壞死或出血,黏膜紅色或粗糙說明出血是從里到外發生的,一般在家禽入舍后進行剖檢就可以看到這些病變。這些一般是由應激因素引起的。

3 病情分析與建議

家禽發生腺胃炎或肌胃糜爛時,成年家禽的精神狀態表現不錯,只是能從大群中可以挑出一些發蔫的家禽,其嗉囊中有大量積水且沒有飼料,用手提起家禽能從口腔中流出大量黏液來,這樣的家禽體重較輕、逐漸消瘦。剖解主要癥狀為:腺胃外觀腫大呈圓形,壁增厚,腺胃乳頭腫大或出血,肌胃內角質層局部或成片發黑、糜爛,整個肌胃失去彈性。

建議:根據家禽癥狀和剖檢病變可以初步診斷感染腺胃炎或肌胃糜爛。需要進一步監督飼料加工程序,保障飼料加工合格。在飼料中添加脫霉劑和防治腺胃炎的中藥,同時添加青霉素和VB來防治腺胃炎和肌胃糜爛。徹底清理水線,確保水線內干凈,避免飲水受到污染而感染各種腸道疾病,進而誘發腺胃炎或肌胃糜爛。更換或鋪設新墊料,將舊墊料撤換出去或覆蓋住,減少家禽采食到墊料中霉菌毒素的風險。因為墊料過于潮濕,容易霉菌毒素超標,誘發家禽感染腺胃炎等疾病。所以加強墊料管理對防控本病有重要意義。

同時減少生產環節中的各種應激情況,在免疫接種前后或者熱應激時,在飲水中添加VC來減少應激反應。更換飼料時需要逐步過渡,盡量降低對消化系統帶來的不適應。轉群前,先將新舍清洗和消毒干凈,最重要的是提供與舊舍基本一致的溫度、濕度和光照等環境條件,減少各種應激反應[4]。

4 小結

隨著雞群集約化、規?;l展,飼養密度相對增加,雞群發生腺胃炎和肌胃糜爛的情況比較常見,為了提高雞群生產性能,管理者必須重視這個問題。首先傳染性疾病和飼養管理都可以引起上述病情,如果單純認為是由霉菌毒素引起的是比較片面的,必須進行綜合分析和實驗室檢測才能確診。生產管理人員需要與飼料營養專家和獸醫技術員之間團結合作,共同查找相關原因。有效的監控飼料加工、檢測動物性蛋白,可以降低雞群感染腺胃炎和肌胃糜爛。孵化廠采取正規操作程序,能夠減少1日齡雛雞肌胃糜爛病例。同時加強生物安全措施也是控制雞群發生傳染性疾病的重要措施,進而降低病毒性腺胃炎的發生幾率。

參考文獻:

[1] 韓明寶,馬玉民,徐兆強.夏秋季腺胃炎防治保健方案[J].獸醫導刊,2011(9):78-79.

[2] 李敏,李春陽.淺談肉雞腺胃炎的防治[J].吉林畜牧獸醫,2011,32(8):20+22.

[3] 田玉龍.(一)腺胃炎及肌胃糜爛引發雞采食量下降的防治措施[J].北方牧業,2011(15):18.

[4] 劉思當.當前雞腺胃炎及肌胃角質膜糜爛的原因及治療[J].北方牧業,2011(16):18.

猜你喜歡
家禽功能
數學的翻譯功能
冬季家禽常見疾病診斷與預防措施探討
關注基向量的解題功能
2IN1廚房漏斗
淺談如何提高家禽的防疫意識和管理措施
淺析家禽的疾病的預防和治療
家禽養殖中疾病預防的綜合措施
我有特異功能
功能關系的理解與應用
家禽飲水投藥應講究科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