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學生閱讀能力的策略

2021-09-22 15:15賈慧穎
科教創新與實踐 2021年28期
關鍵詞:高段閱讀教學策略小學語文

賈慧穎

摘要:“閱讀”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點,更是實際教學中的難點,其不僅影響著學生的語文學習成績,還影響著學生對知識的認知、影響著學生綜合素養的提高。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能夠認識到,在小學階段的語文教學中,閱讀始終是其中重要的組成部分,要能夠對單一枯燥的閱讀教學模式進行深刻變革,應用不同的教學手段,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到語文課堂中。

關鍵詞:小學語文;高段閱讀;教學策略

小學高年級的學生已經具備一定的閱讀能力,因此,在小學高年級階段的語文教學中,教師要通過多樣教學方法引領學生積極參與到語文閱讀課堂中,改善過去沉悶的語文閱讀課堂。因此,在新時期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也要不斷優化自身的綜合素養,合理調整閱讀教學方法與內容,真正助推小學生語文閱讀能力的提升與發展。

一、分析學生的起點,引導學生提前預習

在小學語文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能夠充分理解“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的道理,要能夠引導學生在課文講解前做到自主預習課文,通過預習的方式掌握文本基礎知識,然后教師再積極調整教學策略,以引領學生積極參與到語文學習的過程中去,讓學生去發現自己在學習過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后進一步去提升和改善學生的學習情況,然后在教師針對性教學引導中使學生實現自我閱讀能力的有效提升。比如,在高年級課文《古人談讀書》一課教學前,教師為了引領學生積極學習課文知識,可以在備課前給學生設計預習任務,借助課前預習的方式引領學生自主完成教師設計的導學案作業,通過完成預習作業讓學生對文本的生字詞、文本的主要內容等有所了解,并讓學生將自己疑惑的地方圈畫出來,方便在課堂中有針對性地解決。在語文課堂中,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課件的形式,先檢查學生的預習情況,了解學生的實際掌握情況后,教師可以靈活調整教學方式進行教學,由此能夠培養學生良好的預習習慣,能夠讓學生在今后的學習過程中積極開展自主學習。

二、基于文本主線,創設閱讀情境

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始終關注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為了讓學生積極參與到語文學習過程中,教師可以將情境創設和師生互動結合在一起進行授課教學。在設計教學過程時,教師充分融合兩種教學方式,然后展開靈活的教學設計及應用,促使學生置身于情境中并積極參與到語文學習活動中。學生在真實情境中積極互動,能夠發揮出自我主觀學習能動性,這樣能夠讓學生對所要學習的文本知識有清晰的認識,能夠讓學生緊緊抓住學習的核心內容,并對文本教材中內涵的情感主旨有更加深刻的認知。比如,在教學《難忘的一課》時,教師可以在課前通過簡單與學生互動,讓他們說一說:“自己在五年的小學生涯中迄今為止最為難忘的一課是哪一課?哪位老師教的,為什么難忘?”很多學生在課堂中積極互動去表達自己的觀點見解,說一說自己難忘的一課后,教師可以趁機導入本節課,讓學生對作者所經歷的難忘的一課有所了解。在實踐教學的過程中,為了讓學生內化本課的情感,教師可以引領學生積極了解相關的時代背景,讓學生在互動中對當時的情境有所認識了解,然后引導學生在互動中對“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這句話進行個性化理解,讓學生在情感的認識和情感轉變的認識過程中,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引領學生置身到學習情境中,成功拉近學生與作者的距離,能夠讓學生從中獲取更加豐富的閱讀情感,促使學生的閱讀體驗得以提升。

三、讀寫結合,激活學生語文學習思維

古語有云“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自古以來閱讀和寫作就是語文學習中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的重要學習內容。教師在實際教學中也要注意引導學生以“讀寫結合”的方式進行閱讀,讓閱讀成為寫作的基礎,讓寫作成為閱讀的一種延伸和外在綜合體現,這樣既能夠強化學生的閱讀體驗,還能為其日后的文章創作積累素材,有效激活其語文閱讀思維,助力其語文學習能力的不斷發展。以我自身的教學為例,我要求班上的每一位學生都準備一個“閱讀心得筆記本”,在這個本子上學生可以摘抄在閱讀過程中自己認為比較好的詞句、段落,書寫自己通過閱讀所獲得的閱讀感悟、所產生的閱讀感想,記錄自己在閱讀中產生的困惑、遇到的問題……總之,記錄一切自己通過閱讀想要記錄的內容。同時,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對文章內容進行改寫或者續寫。

四、閱讀交流,提升學生閱讀鑒賞能力

新課程改革中的語文課程標準,提倡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學習模式。因此,在語文閱讀的教學過程中,教師也要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展開自主閱讀、交流閱讀,為其“搭建”閱讀交流平臺,創設閱讀交流空間,進而使小學生在交流、學習與互助的過程中不僅能夠彌補自己在閱讀中的不足,還能夠有效提升自身的閱讀鑒賞能力,為其語文綜合素養的發展奠定基礎。例如,每周我們都可以固定地抽出一節語文課的時間來作為閱讀交流時間,組織學生開展“閱讀交流會”。在閱讀交流會上,教師首先讓學生介紹自己在這一周所閱讀的書目,讓學生講一講其中的故事情節、主要人物,以及作者的書寫風格、寫作手法等,讓其講述自己為什么喜歡、為什么給大家推薦,并有感情地朗讀其中一段給同學們欣賞。然后,再讓學生仿照教師的方式為大家介紹自己在這一周所閱讀的內容(每節課請一名學生分享,其他學生傾聽、討論)。這樣教師不僅能夠以自身的行為來引領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幫助學生掌握閱讀推薦與閱讀賞析的方式,還能夠有效拓展和豐富學生的知識面,有效培養學生的鑒賞能力。

結束語: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對于提升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提升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有著極為關鍵的作用。因此,在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要創新教學理念,改變教育方式,引領學生積極參與到語文教學中,這對學生綜合素養的提升有著重要作用。

參考文獻:

[1]王紋紋.小學高年級語文閱讀教學中合作學習現狀調查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8.

[2]姜璐.小學高年級語文單元主題閱讀教學問題及對策研究[D].魯東大學,2017.

[3]朱淑君.小學高年級語文閱讀能力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7.

猜你喜歡
高段閱讀教學策略小學語文
高中化學反應原理學習難點及教學策略研究
統編本初中文言文選文變化及教學策略
初中數學絕對值概念教學策略
關于提高小學生識字實效的教學策略
小學語文高段閱讀教學策略研究
優化朗讀技巧,提升語文實效
淺談如何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
讓多媒體課件為閱讀教學助力
撥動情感之弦,讓語文課堂綻放精彩
淺析小學語文高段閱讀的教學策略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