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中存在的問題與解決策略

2021-09-22 16:12孫學美
科教創新與實踐 2021年28期
關鍵詞:教學問題道德與法治策略

孫學美

摘要:道德與法治教學是小學階段的一門基礎學科,與其他學科同等重要。然而在實際的教學中存在著許多的問題,導致道德與法治教學無法更好的發展,要想提高道德與法治的教學效果,小學教師需要深入分析道德與法治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進行深入的研究,探究出相應的階段策略。

關鍵詞:道德與法治;教學問題;策略

引言

在小學階段開展道德與法治課堂具有一定的重要性,目的是為了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平,讓學生意識到法治的重要性,進而保證小學生的穩定發展。然而在目前的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中,仍然存在著一定的問題,對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的開展產生很大的影響,所以教師要利用相應的措施來改善這種問題。

一、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中的問題

1對道德與法治課程教學不重視

在當前的小學教學中,學生學好文化課是這個階段的重要任務,重點學習語文、數學和英語這三門主課,教學的目標就是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由于重視提高這三門主課的成績,學校的教育就出現了學科間的分層,對于其他學科呈現可有可無的態度,學校對提高學生的成績非常的重視,學生的學習方向也會跟著教師的節奏偏移,所以就呈現出對《道德與法治》教學的不重視,即使開展了教學,也只是表面文章,普遍存在走過場的現象。由于學校對于這門學科的不重視,教師也就失去了教學的信心和興趣,在教學中出現消極怠工的現象。對于學生,在學校教育和家長態度的影響下,認為《道德與法治》教學內容沒有實用性,又沒有參與到考試中去,所以他們就對本節內容失去了學習的興趣。

2教學觀念陳舊,教學方法單一

小學生的人生經歷和閱歷尚淺,對于《道德與法治》這門課,會讓他們感覺到抽象,無法理解其中深刻的內涵,學生的學習興趣自然降低。同時,一部分教師的教學方法和觀念陳舊,在《道德與法治》教學中,依然采用傳統的教學方法,對學生進行灌輸式教學,學生也只能機械的接受知識,其中有些知識內容枯燥無趣,這在很大程度上使學生沒有學習的興趣,此外大部分的教師還是在課堂上拿著粉筆寫、用語言傳授知識。在信息技術飛速發展的今天,信息技術已經應用到教育領域,但是教師們沒有重視起來,更沒有掌握信息技術手段教學的技能,進行教學也是為了消磨時間,對于教師和學生之間的溝通就更是沒有機會,教師只是單一的講,學生只是單一的聽。

二、淺談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的解決策略

1加強與學生實際生活相聯系,引導學生在生活中學習知識

眾所周知,我們的教育內容與我們的生活有著緊密的關系,道德與法治學科亦是如此,所以引導學生在學習時與我們的生活相聯系。比如在學習部編版,其中“父母多愛我”這節內容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回想一下在日常的生活中與父母是如何相處的,并用實際的例子說明。在經過一段思考后,學生們紛紛表示發言,有的學生說:“爸爸媽媽在我過生日的時候會給我買我最愛的生日蛋糕”。有的學生說:“媽媽總是在季節交換前就給我準備好衣服,我從來沒有為穿衣服發愁”,還有的學生說:“在我生病的時候,爸爸媽媽總是守在我身邊,整夜的不休息陪著我”,還有的學生說:“在星期天,爸爸媽媽會帶我到公園玩耍,因為他們告訴我,這樣可以讓我增長更多的知識,拓展我的視野”。通過學生們引導回憶生活片段,把“父母多愛我”的教學內容和學生平時的生活有效的連接起來,不僅可以幫助學生深刻的感受到父母對自己的關心和愛護,還在很大程度上沖擊著學生的情感,讓他們主動的去關心父母,幫助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進而實現教學的目標,充分體現出《道德與法治》的生活內容。

2采用多媒體教學手段,賦予教學無限活力

小學生年齡小,對未知的事物充滿著好奇心和探索欲望。正因為小學生的這一特點,當學生面對單一陳舊的事物時很容易讓他們產生厭煩的心理,然而讓他們接觸新鮮的事物時,會激發出很大的參與興趣。所以教師在開展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中,需要根據教學的實際情況和學生的特點融入一些新穎的事物,創建出新穎的教學手段,這樣可以給道德與法治教學增添更多的生機和活力,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他們的學習熱情,改善他們的學習效果。比如在學習“古代科技耀我中華”這節內容的時候,[1]教師就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手段給學生們呈現出我國歷史上每個朝代的著作和發明,讓學生在直觀形象的方式中感受到我國古人的智慧,讓他們通過學習本課內容產生強烈的民族自豪感,又如在教學“以禮待人”中,教師可以用小組合作的方式讓學生成立合作小組,并在小組交流中說一說什么是禮貌什么是文明,這樣的方法可以讓學生放松自己的心情,消除對教師的拘束感,學生的交流興趣因此變得高漲,他們紛紛闡述了對禮貌和文明的認識,這門課的關鍵是讓學生明白禮貌和文明的含義。教師借助多媒體設備播放有關文明禮儀的影片,讓學生了解哪些行為是文明禮貌的。如此一來借助多媒體設備,讓學生們對這節課有了深刻的理解和認識,這些內容也是本節課教學的重點,所以多種多樣的教學方式可以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實現教學的目標。

3尊重學生差異

學生和學生之間是存在一定差異的,他們的思維方式、思維能力和行為習慣都是不同的,所以這就決定他們之間有一定的差異性,教師在教學中也要根據學生的差異化開展個性化的教學方式,促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有不同層次的提高。這也是提高道德與法治教學質量的方式之一。比如,對于班級中學習能力差的學生,教師可以借助一些較為簡單的方式,讓學生們深刻理解道德與法治教學的內容,[2]對于學習基礎一般的學生,可以適當的在基礎知識上提高難度,有意識的讓學生通過學習《道德與法治》的相關知識,提高自主學習的意識和能力,對于基礎知識扎實、學習能力強的學生,教師可以適當的拓展和延伸道德與法治的學習內容,有效拓展學生的學習范圍,提高他們的綜合能力,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得到相應的提升,掌握道德法治的教學內容,并讓他們在今后的學習中產生積極的學習態度。

結語:

所有的人和事在發展的過程中都會有一定的挫折和困難,存在一定的問題,道德與法治課堂也是如此。所以就要求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師要想辦法突破教學中的困難,創建新穎有效的教學手段,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表達欲望,進而提高道德與法治教學的效率。

參考文獻:

[1]金慧姝.淺談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中存在的問題與解決策略[J].天天愛科學(教育前沿),2021(08):149-150.

[2]曲江濤,于海霞.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中存在的問題與解決對策[J].中國教師,2020(S2):102.

猜你喜歡
教學問題道德與法治策略
蘇教·中圖版《道德與法治》小學低年級教材解讀
硬筆書法教學問題及解決對策
本科英語專業翻譯教學改革與實用型翻譯人才的培養
淺析給排水工程課程教學設計
中小學推出《道德與法治》課程
Passage Four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