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寇六娘佛頂尊勝陀羅尼幢拓本試析

2021-09-22 16:42雷虎
科教創新與實踐 2021年28期
關鍵詞:高宗佛像時期

雷虎

經幢,顧名思義,是帶有經文的幢。經文一般指的就是佛經。幢原本是絲織物,佛經寫在絲織物上,自然保存不太久,所以為了長久起見,人們便將絲織幢用石頭來代替。石頭做的經幢主要包括底座、經柱、頂蓋幾大部分,細分則繁簡不一,復雜的經幢,構件多達幾十個。當然,主體部分即是刻經文的經柱。經柱較為常見的是八棱形,也有四棱、六棱、十棱的,河北邢臺開元寺唐代殘幢有十六面之多。有人考證經幢出現的時間是初唐,它的產生是緣于初唐時期一部《佛頂尊勝陀羅尼經》的傳入。在此經中有這樣的文字:“天帝,若有男子女人。書寫此陀羅尼安高幢上?;虬哺呱交蛑脴桥_。乃至安置窣堵波中。天帝若有苾芻苾芻尼鄔波索迦鄔波斯迦族姓男女。于前幢等或時遙見,或與相近其影映身,或復風吹陀羅尼等。幢上輕塵落在身者。天帝彼諸眾生所有罪業,應墮惡趣地獄餓鬼傍生,琰摩王界阿蘇羅身。眾惡之苦皆悉不受,亦復不為罪垢染污。天帝此等有情一切諸佛之所授記,皆得不退轉于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睍鴮懘私?、建立經幢既然有這么大的功德,必然會有信徒依教奉行。起初,經幢一般都是刻的尊勝陀羅尼經或尊勝咒,因此也被人稱作佛頂尊勝陀羅尼經幢,或簡稱為尊勝幢,也有人稱它石幢,經幢、或幢子。后來所刻內容越來越雜,甚至其他宗教也有刻經幢的了。

2021年年初,我得到一套唐代經幢拓片。據知情人講,原石出土于河南省洛陽市回洛倉遺址北,是修路時被發掘出來棄置路旁,后來被行家發現并收藏,再后來被捐到了洛陽市千唐志齋博物館。原石為八棱柱,所以拓片是一套共八張,朱拓本,每面朱拓部分高約147厘米、寬約11厘米,文字及圖案都十分完整。根據文字內容可知,此幢刻于唐代開元二十五年,距今近1300年。是一位叫寇六娘的婦人出資,在自己營建的生壙旁又樹立的經幢。所以,人們用她的名字給經幢命名為“唐寇六娘佛頂尊勝陀羅尼幢” ( 以下簡稱寇六娘經幢)。我見過原石的照片,只有經柱。拓工一般也只拓帶有圖案文字的經柱部分,因為書畫愛好者最關注的也是這一部分。

經柱每面上端為陰刻造像,盡管刻工不是特別精細,仍然值得仔細品味。經幢第一、二、七、八面上端均為一佛二菩薩(菩薩線條不是很清晰,故不描述),佛像的頭體比例十分勻稱,看上去很寫實,與我們今天所欣賞的身材比例是一樣的,胸部寬闊堅實,臉廓飽滿,這是唐代佛造像的風格特征。而從第二面偏袒右肩式佛像不難看出,他腰部是緊收的,并無贅肉,上身呈倒三角形,用我們現在的審美標準來看,整個佛像是健而美的??墒?,玄宗朝興起的造像特征卻是豐腴肥胖的。這樣的審美偏好在開元年間還不是特別突出,到了天寶以后就十分夸張了。正如天龍山第九窟所造彌勒像以及敦煌45窟的造像(專家認為它們都是盛唐所造,跟此經幢佛造像的體態很接近。)一樣,高宗、武周朝的佛造像風格仍然在影響著玄宗時期的造像。不是所有這一時期的造像都立刻改變了風格。

佛裝的樣式通常有三種,即通肩式、偏袒右肩式和褒衣博帶式。北魏中期以前只有通肩式和偏袒右肩式,在北魏孝文帝漢化改革后,融入了漢民族士大夫的服飾特征,形成了獨具特色的褒衣博帶式佛裝。自此以后佛裝的樣式就確立為這三種,當然不包括一些細微的改變,例如所謂雙領下垂式等(也有人把它歸為佛裝的第四種樣式)。在唐代,這三種佛裝是并用的,在高宗年間,褒衣博帶式應用較多,而在武則天時期,通肩式和偏袒右肩式明顯增多??芰锝洿鄙纤淖鸱鹣翊嬖趦煞N佛裝樣式,其中三尊為褒衣博帶式,一尊則為偏袒右肩式,衣紋都比較寫實。

四尊佛像中有三尊為結跏趺坐,第一面的佛為倚坐式(小腿垂直于地面,也叫善跏趺坐式),這種倚坐佛在唐代以及唐代以后便成了彌勒佛獨有的造像特征。唐代彌勒佛的雕塑很多,最著名的就是樂山大佛。彌勒佛被稱為未來佛,根據佛教的說法,他將在幾十億年后降臨人間做佛,人們之所以造很多彌勒像,或許就是盼望他早一點來到我們這個娑婆世界吧。在高宗時期,長安和洛陽的彌勒佛造像略有區別,洛陽地區的佛像小腿基本上是垂直于地面的,而長安地區很多彌勒佛像的膝蓋略外展,形成一個倒八字型。而此經幢雖處在洛陽,但佛像小腿也是膝蓋向外略展,小腿呈倒八字。由此可以看出,隨著時間的推移,不同地方的造像風格存在相互影響的。

佛像的肉髻相對平緩,這種肉髻表現方式在北齊到隋初比較流行,初唐就又開始流行高肉髻的表現方式了。北宋時,低平肉髻再次流行。而寇六娘經幢這幾個佛像的肉髻較為低平。顯然不是這個時代最流行的樣式。另外,每個佛首貌似都有髻珠的刻畫。有人考證過,髻珠在南北朝造像中就出現過,初唐、盛唐也有,但并不多見,晚唐到五代才漸漸興起,在宋遼則成了一種定勢。

武則天、高宗時期的婦女形象已經開始流行豐滿之態,但是屬于緊實而健康的。而玄宗朝的婦女形象往往是過度肥胖,顯得有點病弱之態。這樣的對比,我們也可以從《永泰公主墓壁畫》和周昉的《簪花仕女圖》中女子的形象看出來?!队捞┕髂贡诋嫛分械呐有蜗竺娌渴菆A潤飽滿的,但仍然具有明顯的腰部曲線,呈現出來的是豐盈健康充滿活力的精神狀態,而《簪花仕女圖》中女子形象則是胖乎乎、肉滾滾的,沒有什么精氣神??芰锝洿鄙厦嫠痰乃膫€婦女形象,應該是供養人身份,有可能就是寇六娘自己的形象。這個婦女顯得十分肥胖,臉基本上是球形了,用我們現在的說法就是已經屬于癡肥了。不過,這恰恰符合這個時期女子的審美特征。

由此可見,寇六娘經幢所刻佛及供養人的形象,既有前期風格的影響,也出現了后期風格的端倪,同時也有對當時審美的表達。

經幢文字內容大略包括兩部分,一部分是前面介紹寇六娘建幢的緣由,以及末尾所述其所做功德。另一部分則是佛教方面的咒語及《十二部經》名。咒語除了《佛頂尊勝陀羅尼咒》外還有兩個短咒,即《地藏王菩薩心咒》和《長命陀羅尼咒》?!斗痦斪饎偻恿_尼咒》,出自《佛頂尊勝陀羅尼經》,其功德如前所述。另外一個是《地藏王菩薩心咒》,我們今天把它稱作《地藏王菩薩滅定業真言》,這個咒語出自《陀羅尼集經》,其有摧伏、散滅、粉碎一切罪業、罪障、惡業的力量?!堕L命陀羅尼咒》,查找了許多資料,均未找到,或可以此補闕?!妒拷浢房逃谑淖龇?,早在貞觀年間靈泉寺塔龕銘文中便可得見。

這個經幢所刻陀羅尼和今天的流行版本,在文字上多有出入,但音是接近的。究其緣由,翻譯傳誦者很多,且咒語一般重音不重字,即便是在唐代,也是如此。和文字內容比起來,它的書法藝術更值得關注。

唐代書法大致經歷了幾個演變期。至于如何劃分,各家有各家的分法。清代葉昌熾,一生傾注于碑帖的收藏研究,他根據自己收藏的墓志拓片,把唐代書法分成了五個時期,第一是武德到貞觀年間,即太祖太宗時期,說它是如日初升,鴻朗莊嚴,煥然有文明之象;第二個時期是垂拱到武周長安時期,也就是高宗、武則天時期,這個階段的風格是超逸妍秀;第三則是開元、天寶時期,這個時候是華腴,精整;第四是在開元以后,體格稍卑;第五為開成以后,遂為經生一派,學歐失之枯蠟,學虞失之沓拕。他的分期算是很精準的。

寇六娘經幢所刻的時間為開元廿五年,恰好處在葉昌熾所分的第三個階段。一個時代整體風格變化,其界限肯定不會是截然分明的,往往是犬牙交錯似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高宗時期,以褚遂良為代表的書家,寫得瘦潤清腴,筆畫細挺遒勁,可謂瘦不露骨,筆精氣宏。武周時基本延續高宗時期的風格,但已經筋骨漸露,血氣升騰。到玄宗時期,仍然可以看到高宗時的遺風,武周時的影子,這種影響最典型的代表人物就是顏真卿,他在開元末寫的《王琳墓志》,天寶年間寫的《羅婉順墓志》仍然還保留著前一期的風格特征,但這已經不是這個時期書法審美的主流了。在開元年間,一種厚重雄放的審美,已經流行起來,往往結構勻稱,氣血充盈,骨強筋健,點畫飽滿。盡管寇六娘經幢文字,刻工不算精良,甚至明顯影響到了書丹者的水平展現,但我們仍能看到它結構精嚴,線條飽滿,用筆爽健,體壯氣揚的風神面貌。行書入碑始于太宗,《晉祠銘》和《溫泉銘》就是其代表。但行書碑版真正大行其道則是在玄宗朝,主要是受《懷仁集圣教序》的影響,其代表人物就是“干謁滿其門,碑版照四裔”的李邕,入碑后的行書實際又被楷化,或許這種效果更適合寫碑吧。和這一時期的諸多碑刻一樣,此經幢的書法楷、行相間,有些字明顯就是《王圣教》里的取法。整體而言,既沉穩厚重又瀟灑俊逸,充滿了盛唐自信與開放,有著深深的時代印記,頗有欣賞和學習的價值。

個人能力有限,對于寇六娘經幢的研究還很膚淺,草作此文,以期引玉。地不愛寶,近些年,諸多非常有價值的石刻紛紛出土,這得力于今天的科技力量和對傳統文化的重視。在這一點上,諸多老輩先賢的眼福則遜于我們,但是古人的研究能力和研究精神,是我們不能望其項背的。如何更好地利用這些珍貴財富,是我們值得深思的問題。

猜你喜歡
高宗佛像時期
特殊時期中俄文化交流持續在線
測字先生——謝石
文藝復興時期的發明家
開心一刻
一戰時期蟄豪戰(10)
佛像面前的 菩薩
基于電流矢量和開關表格控制的異步電機控制方法
佛像面前的菩薩
一字之師
紀昀妙對乾隆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