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網絡時代思政教育的創新整合途徑分析

2021-09-22 16:42張梅
科教創新與實踐 2021年28期
關鍵詞:途徑分析網絡時代思政教育

摘要:在網絡時代的影響下,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少了一些沉悶的氛圍,增添了新的活力與魅力,讓青年學生更感興趣,讓相關教師更有方向感。本文主要圍繞“網絡時代對思政教育的影響分析”、“網絡時代思政教育的創新整合途徑”這兩個方面展開論述,重點結合網絡時代背景,分析高校思政教育的創新整合途徑,希望通過“線上課程”、“專題微課”、“新媒體平臺”等不同形式,改革傳統的思政教育模式,突顯新時代思政教育的先進性,吸引越來越多高校學生自主參與思政學習。

關鍵詞:網絡時代;思政教育;創新整合;途徑分析

進入網絡時代,以“網絡”為核心的大環境帶來很多變化。在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中,通過網絡資源、網絡技術,可以匯總大量思政素材,創新思政教育形式,讓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不再單調、枯燥,可以引起更多青年學生的關注。目前,在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中,部分教師已經開始嘗試各種各樣的網絡教學。但從結果來分析,有些教師仍然在“誤打誤撞”,沒有掌握成熟的經驗。探究網絡時代思政教育的創新整合途徑,旨在從方法上,進一步完善網絡教學細節,便于相關教師開展高質量的思政教育。

一、網絡時代對思政教育的影響分析

1.讓學生感興趣

網絡元素的加入,可以從不同視角感染學生,進一步點燃學生學習興趣。具體來說,在傳統的思政教育中,高校教師很容易陷入模式化,不知道如何吸引學生,師生之間的互動比較少。引入網絡資源之后,學生可以從“日常生活”、“職場競爭”等不同層面,感知思政教育與現實生活之間的聯系,產生更強烈的探索興趣。除此之外,通過一些先進的網絡技術,如:“多媒體技術”、“直播技術”、“剪輯技術”等,高校教師可以營造特定的思政教學情境,讓學生感動、驚喜、意外,充滿求知欲[1]。

2.匯總豐富資源

網絡時代是一個資源豐富,且易于分享資源的時代。高校教師可以抓住網絡時代的特點,匯總豐富的思政資源。一方面,匯總線上資源。在網絡時代,思政新聞、思政故事、思政人物等,都可以呈現在網絡平臺上。高校教師可以登錄網絡平臺,匯總各種線上資源,用于日常思政教學;另一方面,匯總線上、線下資源。借助網絡技術,高校教師可以搜集線上、線下精準的思政資源,將國內、國外新鮮的思政資訊,第一時間傳達給學生,讓學生走出單一的思政課本[2],更全面地認識思政理論。

3.創新教育形式

進入網絡時代,高校思政教育的束縛越來越少,相關教師可以合理創新教育形式。舉例來說,構建“多媒體思政課堂”,利用多媒體教學工具,進行知識傳達、問題分析,將更多課堂上的時間用于探討、互動,進一步提升思政課堂的有效性。再比如說,布置課外思政任務,指導學生有計劃地學習“慕課思政課程”。在中國大學慕課平臺上,學生可以接觸不同學校的思政資源,傾聽多種思政觀點,有利于學生跳出固有的思維模式[3],形成新的理解,得出新的結論。

二、網絡時代思政教育的創新整合途徑

1.開設線上思政課程

基于網絡時代的共享性特征,高??梢蚤_設線上思政課程,真正實現優質課程共享。具體來說,高??梢蚤_設“網絡思政理論課堂”,側重于理論知識講解。相比傳統的線下思政課堂,網絡思政課堂可以更加活潑、有趣。比如說,在分析“集體主義”內涵時,可以播放“團結”、“合作”主題的動畫作品,讓學生既能理解,又產生興趣。除此之外,高校還可以開設“網絡思政實踐課堂”[4],主要以思政活動為核心,指導學生策劃思政活動、實踐思政活動,并從中總結經驗,對思政理論形成更具象的認知。

2.策劃思政教育微課

微課雖然比較短小,卻可以很精準地概括思政教育內容,減少學生的理解障礙。高校教師可以策劃不同類型的思政微課,創新思政教育形式。舉例來說,結合思政重難點內容,高校教師可以策劃“思政重難點微課”,將學生不易理解的知識要點清晰地陳列出來,指導學生歸納、分析,認真地記憶。再比如說,根據思政知識的具體應用,高校教師可以策劃“思政延伸型微課”,重點分析思政知識與其它學科之間的關聯性,強調思政教育的多元化作用[5],引導學生重新認知思政教育的價值。

3.打通新媒體宣傳渠道

在網絡時代,主流的新媒體平臺受到大批用戶歡迎,成為一種非常有效的思政宣傳渠道。高??梢源蛲ㄐ旅襟w宣傳渠道,進行另一種形式的思政教育。一方面,創建“思政微信公眾號”,根據平臺規則,定期推送思政資訊,讓思政領域的動態,第一時間融入學生日常生活;另一方面,運營“思政抖音號”,通過短視頻的形式,將深刻的思政理論輕松、幽默地詮釋出來,讓高校思政教育生動且豐富,樂于被學生接受。

結語:

綜上所述,進入網絡時代之后,在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中,相關教師要善于借助各種外部力量的支持。為了更好地結合網絡資源、網絡技術,高校教師要打開思路,從這些方面展開實踐:(1)開設線上思政課程;(2)策劃思政教育微課;(3)打通新媒體宣傳渠道。尤其在“打通新媒體宣傳渠道”方面,高校教師要認真區分新媒體與傳統媒體,把握新媒體平臺運行規則,將思政教育合理融入新媒體宣傳,讓越來越多高校學生關注思政教育、重視思政教育,對思政教育產生濃厚興趣。

參考文獻:

[1] 岳云鵬 . 網絡時代高校輔導員開展思政教育工作的創新路徑探究[J]. 文化創新比較研究,2020,4(28):130-132.

[2] 張璐云 . 淺析新時代高校網絡新媒體思政教育平臺的創新建設與發展[J]. 科教文匯(中旬刊),2020(5):19-20.

[3] 王文婷 .“互聯網+”時代高校黨建與思政教育工作創新發展研究——評《新時代“互聯網+”視域下高校黨建工作研究》[J]. 高教探索,2020(5):132.

[4] 杜以同 . 融媒體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評《網絡時代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 高教探索,2019(9):142.

[5] 彭獻蕊 . 網絡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 SWOT 分析及對策[J]. 西部素質教育,2018,4(24):18-20.

作者簡介:張梅(1988.08-),女,漢族,安徽肥東人,研究生,助教,思政課教師

猜你喜歡
途徑分析網絡時代思政教育
[保你平安]網絡時代的真相
網絡時代
網絡時代
簡析指導幼師開展視唱練耳教學的途徑
政府采購法律制度的途徑分析
新媒體在理工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應用
論微信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響與對策
網絡環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創新路徑探討
當代社會背景思想政治生命價值觀探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