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交網絡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戰及應對策略研究

2021-09-22 20:42楊惠
科技研究 2021年22期
關鍵詞:社交網絡思想教育應對策略

楊惠

摘要:信息時代背景之下,互聯網的迅猛發展大大推動了教育事業的進步與革新,而高校大學生也成為互聯網網民中的主力軍。本文立足于新型社交網絡廣泛普及的時代背景之下,深入分析社交網絡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所造成的挑戰,并針對性地提出緩解思政教育矛盾的有效應對策略,以期相關結論能夠為大學生思政教育的健康發展提供一定借鑒價值。

關鍵詞:社交網絡;大學生;思想教育;應對策略

隨著信息技術不斷革新和發展,多途徑的社交網絡也隨互聯網的廣泛普及應運而生,其不僅有效拓展了人與人之間的社交渠道,也顯著提升了當代大學生工作學習的效率。但是社交網絡的發展同樣是一把“雙刃劍”,其也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帶來了一定挑戰和困難。如何借助社交網絡發展的優勢,因勢利導從而推動大學生思政教育工作的有效實施,是當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關注的重點問題。

一、社交網絡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帶來的挑戰

(一)多元化的意識形態加大了思政教育工作的難度

當代大學生是國家發展和建設的重要主力軍,其承擔著推動國家社會進步、引領意識,發展潮流的重要使命。但是目前社交網絡的飛速發展所帶來的多元化意識形態,對于大學生的主流意識產生了一定沖擊。加之學生尚未出身社會,社會經驗的匱乏導致大學生的辨別是非能力依然存在很大短板,其思想意識發展極易受到錯綜復雜的網絡信息干擾,由此也在很大程度上加大了高校思政工作的難度。

(二)傳統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效被顯著削弱

對于在校大學生而言,思想政治教育是教學體系之中極為關鍵的組成部分,其不僅能夠對大學生意識形態起到決定性的引導作用,同時也對其未來發展以及綜合素質培養大有裨益。但是社交網絡的普及對于傳統思政教育工作的成效產生了一定沖擊,使得學生突破了高校為其構建的思政教育環境,從而得以通過多元化的信息渠道見識更為豐富的思想觀念,而這將會對傳統思政教育工作的教學效果造成一定程度的削弱。

(三)高校思政教育者難以適應現代教育工具的持續更新

社交網絡受到了廣大年輕大學生的喜愛和認可,網絡上多元化的信息資源也對大學生的的思想觀念、生活態度、學習方式產生了深刻的影響。但是對于具有多年教學資歷的思想與政治教師而言,其對于新型社交方式和網絡應用方法的適應能力相對不足,對于現代教育理念也需要一段時間去接受和認可。因此就導致高校思政教育者難以適應現代教育工具的持續更新,無法切實順應教育發展潮流來轉變自身教學方式,導致教學效率難以提升。

二、社交網絡背景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應對策略

(一)樹立現代教育理念,充分發揮社交網絡的創新功能

作為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首先應當樹立現代教育理念,以理性的角度認識社交網絡的雙面性,由此才能充分發揮現代信息技術的優勢,從而因勢利導,利用社交網絡展開高校思政教育創新改革?;趯τ谏缃痪W絡的深刻理解前提下,教師應當掌握利用社交網絡開展高校教學的創新途徑,從而有效應對社交網絡對于大學思想政治教育帶來的挑戰。同時,教師也應當重視自身教學專業素養的培育和提升,在正確網絡意識的引導下,突破傳統教學模式的局限性,不再將教師看作是思政教育工作的主體,而是充分貫徹以學生為主的教育思想,結合社交網絡的合理運用,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動性,將網絡作為思想政治教育教學的有效媒介,從而利用微博、QQ等多元化的社交媒體軟件平臺,為學生營造一個充滿趣味性、實效性的思政教育教學平臺,通過社交網絡的滲透教育進一步推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可持續發展進程。

(二)創新網絡理論教育,強化思政工作組織建設

理論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學的關鍵內容,因此在社交網絡廣泛普及的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應當重視理論教育的創新改革,由大局觀念的培養原則出發,提升大學生對于多元化意識形態的甄別能力,由此保證其始終保持在正確的思想道路上。同時,高校內部思政工作組織建設也是保證大學思政教育有序進行的重要條件,教研部門可以專門設立針對高校內部網絡社交平臺的工作小組,組內成員可以由各個院系輔導員、學生干部組成,專門負責管理校內社交網絡平臺的信息傳播、熱點新聞播報、思政活動宣傳等,為學生構建積極、健康的校內專屬社交平臺,由此實現思政教學工作的網絡媒介拓展。

(三)健全社交網絡監管機制,規范思政教學環境

在信息化時代,手機是人們認知社會生活的重要媒介,更是與人建立社會聯系的通信工具。大學生已經養成了手機不離身的習慣,時刻手捧手機的現象無處不在。教育部門和高效應當采取合理措施,幫助學生客觀認知手機功能,引導學生正確使用社交網絡。第一,高校應當從健全監管制度入手,以制度為依據嚴格規范學生使用手機的場合及頻次,堅決杜絕不規律、無節制的社交網絡使用行為。多數中學不允許學生使用通信工具,步入大學后進入相對寬松的管理體系內,自覺性差的同學易沉迷于社交網絡及其他網絡娛樂活動中,只有學校加強監管力度,才能防范學生濫用社交網絡導致學業荒廢的現象出現。第二,高校方面應當重視網絡輿論的力量,通過學校公眾號、官方微博等推送蘊含先進思想和價值理念的作品。利用社交網絡詐騙等案例,引導學生正確認識社交網絡,保證思政教育工作的規范化落實。

三、結語

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思政教育工作者應當順應信息時代發展潮流,因勢利導發揮社交網絡的積極作用,為學生灌輸正確的人生價值觀,培養愛國主義精神以及高尚的思想道德品質,使其形成對國家、對人民的強烈使命感,從而構建更為高效的思政教育課堂,促進高等教育體系中思政教育的規范化發展進程。

參考文獻:

[1]張釗.社交媒體對大學生思政教育影響探討[J].陜西教育:高教版,2020,(02),34-35.

[2]謝禮炮.社交網絡對高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響及對策研究[J].宿州教育學院學報,2020,23(01),116-118.

[3]何蕾,陳玉瑩.“互聯網+思政”視域下加強高校商科學生思政教育研究[J].麗水學院學報,2020,42(03),125-128.

猜你喜歡
社交網絡思想教育應對策略
體育教學基本原則是提高教學效果的關鍵
淺析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生命教育
社交網絡自拍文化的心理解讀
筑牢洪災后的輿情“堤壩”
關于高中班主任思想教育的創新方式摭談
利率市場化改革對商業銀行的挑戰及應對策略研究
我國信用評級業存在的問題及應對策略
小議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滲透思想教育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