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市政道路路面結構及路基設計

2021-09-23 00:49周彤
交通科技與管理 2021年25期
關鍵詞:市政道路

周彤

摘 要:本文將詳細介紹市政道路的路面結構設計,通過專業的研究與調查,找出市政道路路基設計的基本原則,增強路基結構設計的合理性,并提出適宜的填方路堤邊坡與路塹邊坡防護設計,繼而有效增強路基邊坡的設計水平,利用道路路基的科學設計來增強市政道路建設水準。

關鍵詞:市政道路;路面結構;路基設計

1 市政道路的路面結構設計

1.1 路面結構設計

(1)在進行材料選擇時,相關人員需利用材料質量的安全來管理市政道路的建設質量。具體來看,在管理施工現場期間應適時測量路面結構中的原材料質量,透過專業性測量來找出該材料質量可能引發的問題,有助于相關問題的改善。在挑選路面結構的材料時,相關人員應嚴格關注路基的質量,要保證其穩定、密實、均質。對于鋼筋或水泥等材料的選擇,要找出與路基建設相符合的材料,通過適宜的質量檢測來保障該材料的應用標準。

(2)其內部的道路表層由于受壓狀況較嚴重,極易出現開裂現象,而中間層級會帶有較強的抗裂性,也就是說在設計路面結構時應采用組合法,通過對多項要素的全面考量達到該道路的承重與基本交通需要。在進行路面結構設計時還需詳細考察相關區域的水文地質環境,將次干道與主干道分開設計[1]。

(3)厚度設計屬市政道路路面結構設計中的重點內容,其能高效保障該類道路的使用壽命與項目質量。具體來看,厚度設計的實質為利用荷載應力的計算結果來進行相關設計,在精準確認道路結構內各層級厚度后,工作人員需適時分析與計算路面結構層內的荷載力,避免出現因路面厚度設計的不合適而引發的項目質量問題,無論是路面過薄還是過厚都會給道路質量帶來較大影響。

1.2 路面結構的排水設計

第一,在設計車行道的排水設計時,該類設計大多使用雙坡或單坡的方式來快速排除雨水。一般來講,在采用雙坡排水方案時應在道路兩側設立雨水口,利用該類設計來完成雨水的收集;而對于單坡排水方案的使用,則可將其運用在道路較窄的項目工程中。在布置雨水口期間,各雨水口需保持適宜的距離,由于車道的施工與設計條件不同,其雨水口材料的選擇也要有所區別。

第二,人行道的排水設計也屬路面結構排水設計中的重點內容,若采用橫向坡度設計法,則給人行道的路面排水提供了適宜條件。設計人員可在道路兩旁設置截水溝,并將雨水引入到該截水溝內,該類方式不僅有效解決了雨水集聚現象,還增強了道路交通的科學性、安全性。

第三,相關人員還要及時開展路面內部的排水設計,在層級面與道路兩側設計帶有乳化性質的瀝青下封層可有效將路面內部的雨水排入到道路兩側。對于道路路面而言,相關人員需將道路層級結構中的縱橫坡度開展一定的排水工作,科學管控該環節的排水坡度,使雨水排出地更為及時。

2 市政道路的路基設計原則

2.1 道路路基設計基本要求

在建設市政道路的過程中,項目管理者需明確路基設計的目標,即利用該項設計來滿足城市道路的穩定性與強度,其整體的路基設計要充分考量市政道路的地質條件、水文特色與功能定位等,根據多項影響性因素綜合考慮來制定出適宜的施工措施。設計人員在開展路基設計時除了要全面考量項目建設成本,還要挑選出與當前時代發展相符的綠色建筑材料,根據不同的路基類型,選擇出對應的道路設計方式。在保障路基項目穩定性的基礎上科學考量其給自然環境帶來的影響,嚴格管控該項目內路基的壓實度,只有其路基指標與項目建設指標相符時,才能開展對應的鋪筑施工。為保障市政道路路基的整體性能,避免其質量遭受多重要素的影響,相關人員還需在路基兩側設置排水系統,適時排除道路表面的滯留水與積水,使道路路面始終保持干燥狀態,全面增強市政道路路基的使用年限[2]。

2.2 路基排水系統設計

在設計市政道路路基的過程中,相關人員應注重對該項目的排水系統設計。具體來看,由于市政道路的建設情況較復雜,在設計排水系統期間要嚴格遵照該道路路面的實際情況,創設出多種排水設計方案。針對市政道路路基的排水設計而言,工作人員需在道路內設計縱向坡度,適時打通排水溝、河道與涵洞,增強多處裝置的連接屬性,使雨水可順利地沿著坡腳向下流。在開展挖方路段的過程中,其主要的排水方式依托于截水溝與邊溝,并及時連接填方路段中的排水溝,其溝底縱坡內的較大地段要及時連接排水系統或修筑急流槽等。在設計排水系統的過程中相關人員還要全面考量該路面與地下的實際排水狀況,如有需要,要適時增添洞式滲溝。

2.3 特殊路基設計

在開展市政道路路基設計的過程中,相關人員需全面考慮路基的設計情況,合理完成特殊路基的設計。一般來講,若道路路基內存有軟土或濕土時,可采用換填透水性材料或設計盲溝碎石排水裝置,利用坡率的放緩來提升項目建設質量。為避免巖體結構的破壞,相關人員在正式施工前可采用欲裂爆破與光面爆破技術。此外,當路基填方的施工范圍受到限制時,應適時增加路堤的陡坡坡度,將該類方案與具體的施工方案相結合,有效促進路基的穩定,繼而切實縮減路基借方,更好地適應狹窄地形。

3 路基防護設計

3.1 填方路堤邊坡

在設計路基防護期間,相關人員應采用適宜的舉措讓路堤邊坡與其周遭的環境相適應,增強建設景觀與道路整體的匹配度,在改善視覺效果的前提下降低其與環境的突兀感。在防護填方路堤邊坡的過程中,其帶有多種形式,在實際建設期間要充分保證其與環境的協調性。若邊坡坡度較大,在采取防護性措施時可限用擋土墻防護法;而當坡度較緩時,其開展的填土邊坡多為植草皮,在地形地勢存有較大不同的情況下,其防護手段也有所區別,針對上下邊坡的防護來說,相關人員應使用漿砌石鑲邊法,利用該類形式有效增強路基邊坡的具體防護水準,保障市政道路的整體質量。

3.2 路塹邊坡防護

為強化路塹邊坡設計的穩定性,在設計此類邊坡的過程中要對其開展科學防護。通常來講,穩定性為路塹邊坡設計的重要性目標,該類邊坡的建設材料多為破碎石方,在進行正常防護時需選用客土噴播法或設置護面墻法等。當路塹邊坡處在強風化石地帶或土方時,其主要的防護手段多為三維網噴播草籽,若高邊坡地段的穩定性較差,相關人員應依照該工程項目的具體情況來進行邊坡加固,有效的加固方式為改善預應力錨索豎梁建設。此外,若市政道路項目的邊坡在建設期間,相關人員發現其內部的穩定性較差,可適時增加該平臺的整體寬度,以更好地適應該道路建設的穩定性,該道路主線橋頭的兩側還可使用漿砌片石完成路塹護坡工作,同時,相關人員還需及時查看路塹邊坡防護的相關數據,如表1所示。

4 結束語

綜上所述,市政道路的路基、路面設計水準會給項目質量帶來較大影響,也能進一步實現道路成本控制。項目設計人員在開展市政道路路基、路面設計的過程中,需科學遵循多項原則,利用自身的工作經驗來滿足項目設計標準,增強項目設計效果,使施工人員在開展實踐時能更好地發現與找出問題,促進項目建設的整體質量。

參考文獻:

[1]郭禮照.淺談市政道路路面結構及路基設計的探討[J].黑龍江交通科技,2020(11):10-11.

[2]梁淇,馬俊.市政道路改擴建的路基設計問題探析[J].工程技術研究,2019(7):173-174.

猜你喜歡
市政道路
市政道路路面結構及路基設計要點分析
淺談市政道路特殊路基處理的質量管理措施
關于市政道路橋梁工程伸縮縫施工技術的淺述
淺析市政道路軟基處理技術
市政道路下穿高速鐵路技術簡述及應用
市政道路與橋梁施工質量問題的探討(1)
市政道路施工中的伸縮縫施工技術研究
市政道路給排水管網設計分析
淺談市政道路瀝青路面接縫施工技術的應用
關于市政道路綠化景觀設計的探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