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短線法預制節段橋梁施工技術探討

2021-09-23 00:49李帥帥,盧衛東
交通科技與管理 2021年25期

李帥帥,盧衛東

摘 要:短線法屬于常見節段橋梁預制方法,施工效率高,且準確性良好。本文主要圍繞節點橋梁施工技術展開討論,重點分析短線法預制技術的應用,以此提升工程建設水平,研制出專業化輔助設備,全面保障預制節段橋梁施工質量與安全。

關鍵詞:短線法;預制技術;節段橋梁施工技術

在預制節段懸拼法中,梁體節段預制屬于常見施工技術。曲線橋梁預制節段,通常應用短線匹配法,側模固定不動,在內模能夠折疊收放,底模線形可以隨意調整,并且利用內在軌道、節段聯通,實現旋轉運動、前后運動,將上一節段,作為下一節段端模,采用周而往復方式,可以顯著提升底模利用率,避免占用較多空間,提升經濟效益。

1 項目概況

新安江特大橋中心樁號K2423+021.500:橋梁分左右幅布置,本橋起點樁號K2422+268.47,終點樁號K2423+774.52;橋梁全長1 506.05 m。主橋邊跨跨徑75 m,中跨跨徑130 m,結構采用連續剛構體系,主墩墩身與主梁固結,過渡墩與主梁之間設置支座,起訖樁號K2423+341~K2423+594,全長280 m。

2 短線法預制節段橋梁施工技術

2.1 施工準備

第一,生產準備:箱梁混凝土及鋼筋、預應力材料按進度計劃進場,按照規范和監理要求的檢測頻率和檢測手段進行檢測,確保原材料合格,并在施工前上報監理同意后方可進行施工。

第二,技術準備:按照公司和項目部的相關規定,對技術人員和施工人員進行專項技術培訓。按規定層層進行技術交底。由總工主持,工程科組織對施工管理人員和技術人員進行技術交底;由施工負責人會同施工隊技術員對班組長進行技術交底;由班組長對所屬人員進行技術交底。根據公司規定,在開工前,由安全工程師對全體員工做針對性的安全知識培訓和再教育。同時做好安全的三級交底工作。

第三,生產線設備選型:預制廠節段梁生產模板計劃,采用4套液壓型模板,模板制作按同時生產1個T構的中跨與邊跨梁段配置。節段梁生產線采用1臺跨徑31 m、凈高25.8 m、起重量200T龍門吊移梁;1臺跨徑31 m、凈高28 m、

起重量20T龍門吊制作安裝鋼筋。鋼筋制作車間采用跨徑23 m、起重量5T電動葫蘆桁車1臺。提梁站碼頭采用1艘1000T工程駁船出梁、轉運。

2.2 模板構造

第一,底模及臺車:底模主要由底模模板、底模小車、液壓系統組成。每個臺座處共有兩套底模及支撐平臺,它們之間相互換位,移出時采用臺車,移進時采用小龍門吊。底模模板在制梁臺位位置的升降、橫移和轉動均通過底模小車上的液壓系統控制實現,移梁通過電機附帶履帶系統控制實現或液壓驅動。液壓系統包含頂升油缸、橫移油缸、旋轉油缸、移梁油缸。底模模板由1節標準模板和2節活動模板組成,可適用于不同節段長度的調節。第二,模及支架:側模面板采用δ8 mm鋼板,配縱、橫向肋,分為翼板模及腹板模,分塊加工,現場拼成整體。第三,內模:內模采用δ6 mm鋼板,設加勁肋。涂刷時要求均勻涂刷兩遍,并在鋼筋骨架入模前完成并檢查,對涂刷不均勻處或較薄處及時進行補刷。在節段脫開后,及時用鋼絲刷和清水清理干凈[1]。

2.3 模板安裝

第一,模板首次安裝順序:固定端模系統→底模系統→側模系統→移動端模系統→內模系統。模板安裝前,先放樣模板在基礎埋件上的安裝控制軸線,然后依次安放到位并臨時固定。根據模板安裝精度要求調校模板,經檢測合格后,與臺座上基礎埋件相固定。

第二,節段模板的安裝順序:固定端模系統→底模系統→側模系統→(吊入鋼筋骨架)→內模系統。由于固定端模的位置是固定的,每次模板安裝時,測量校核其平面位置、水平度及垂直度即可。墩頂塊和每跨起始節段預制時,兩端均需端模,其他節段的端模為固定端模和匹配節段的端面。

第三,安裝固定端模:將端模固定在端模支撐架上,再將端模支撐架焊接固定在相應的預埋件位置。

第四,安裝底模系統:底模主要由底模模板、底模小車、液壓系統組成。先將底模小車安裝于預埋鋼軌上并將控制底模升降、橫移、旋轉、移梁的液壓系統安裝好,再將底模模板安裝于底模小車上移動至固定端模位置。再將第二套底模系統移動到第一套相鄰相對位置固定好。

第五,安裝側模:先將支架焊接固定在相應位置,再將側模模板通過對穿拉桿與底模連接固定并通過螺旋撐桿支撐固定于支架上。

第六,安裝內模:內模主要由鋼支架、模板系統、支撐系統、液壓系統與電氣系統等部分組成。先將內模鋼支架安裝于預埋鋼軌上,再安裝側模與頂模。最后安裝液壓系統與電氣系統,然后整體移動到待澆筑節段位置再撐開內模安裝支撐系統。

2.4 箱梁鋼筋施工

鋼筋使用前,將表面油漬、漆皮、鱗銹等清除干凈。鋼筋要平直、無局部彎折現象。鋼筋按照設計圖紙的要求加工制作,并執行規范中對混凝土鋼筋規格、尺寸、彎曲及切割的各項規定。第一,鋼筋骨架綁扎:為了加快施工進度,避免鋼筋綁扎時,對已安裝模板的污染,箱梁節段鋼筋采取先綁扎成型、再整體吊裝入模的方式進行。鋼筋綁扎在固定的胎架上進行。鋼筋骨架在綁扎前,須對預制管道及預件位置進行放樣,以及時調整鋼筋位置進行避讓。

2.5 混凝土澆筑施工

第一,底板澆筑:對實行二次澆筑的梁底板,采用串筒從挖空的頂板方孔直接布料澆筑。對具有標準內模系統的節段,則采用在固定端模頂面掛設串筒,并經溜槽輸送至底板上進行澆筑。底板分兩層澆筑,每層澆筑厚度控制為25 cm~30 cm。底板澆筑時采取中央往兩側澆筑,在澆筑時預留10 cm暫不澆滿,待腹板澆筑一定高度后,再進行補料澆筑。

第二,腹板澆筑:腹板采用兩邊對稱下料,每層混凝土澆筑厚度為30 cm。振搗時先用插入式振搗棒進行振搗,然后再用附著式振搗器進行振搗。附著式振搗的開啟時間控制為:單次振搗時間不超過30 s,每處累計振搗時間不超過60 s~80 s。以插入式振搗器為主,確?;炷撩軐?,以附著式振搗器確?;炷镣庥^質量[2]。

第三,頂板澆筑:頂板混凝土由一側向另一側連續澆筑,采用插入式振搗器振搗?;炷翝仓r兩側均勻布料。振搗時嚴格按“快插慢拔”的技術要領操作,并注意觀察混凝土表面氣泡排出情況,掌握好振搗時間,確?;炷恋臐仓|量。在混凝土澆筑過程中,嚴禁振搗棒直接碰撞波紋管、預埋管、預埋件,防止預留預埋管件變形、移位。同時注意布料時嚴格控制下料速度,防止混凝土對預留預埋管件造成過大的沖擊。

2.6 混凝土養護施工

混凝土澆筑完成初凝后應及時進行養護,養護方法要適應施工季節的變化。本次項目采用噴淋養護,使混凝土表面的潮濕狀態保持在15 d以上?;炷翝仓戤吔K凝后,開始噴淋養護,在箱梁頂板及底板上覆蓋土工布,并使土工布保持潮濕。模板未拆除前,向模板表面噴淋降溫。

3 結束語

綜上所述,本文主要圍繞短線法預制節段梁施工技術應用展開討論,該項技術可以降低施工難度,提升底模利用效率,增加工程效益。然而短線法應用限制比較多,且技術成熟度不足,在未來發展中,還應當加大技術研究力度,以此保障工程建設效益。

參考文獻:

[1]時學軍.短線法節段預制橋梁幾何線形控制的坐標變換方法研究[J].鐵道標準設計,2021(7):103-107+159.

[2]巫興發,鮮榮,郗永磊.無測量塔的短線法節段預制拼裝橋梁施工控制技術[J].中國港灣建設,2017(2):80-85.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