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紅慶河煤礦擴能方案研究

2021-09-26 02:51胡伯
煤炭與化工 2021年8期
關鍵詞:生產能力井田后備

胡伯

(煤炭工業規劃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 100000)

近年來,我國工業化進程不斷加快,煤炭作為使用最多的能源之一,它的生產、供應及消耗逐漸呈現出不平衡的發展趨勢[1-3]。煤礦改擴建項目主要是在原有項目的基礎上實施再建設,改擴建的最終目標是增產量、降耗能、提效率、擴種類等[4-5],實現項目的轉型升級和資源的優化配置,達到改善環境、綜合利用的最終目的[6-7]。本文以紅慶河煤礦為例,通過對煤礦資源與開采條件分析,根據國家有關產業政策和安全管理規定,在多方案基礎上,對擴能方案進行了分析論證,確定其是否具有擴能條件以及合適的擴能方案,提出可行性建議。

1 概 況

紅慶河煤礦位于東勝煤田的南緣東部,是東勝煤田新街礦區的特大型礦井。其構造形態與區域含煤地層構造形態一致,總體為一向西傾斜的單斜構造,傾角一般1°~ 3°,地層產狀沿走向及傾向均有一定變化,但變化不大;發育有寬緩的波狀起伏,未發現褶皺構造,亦無巖漿巖侵入。井田長13~19 km、寬約8.7 km,面積140.759 km2,有10個可采煤層,煤層均有自然發火傾向和煤塵爆炸危險性。井田及后備區合計資源儲量412 448 萬t,批復設計生產能力1 500 萬t/a,礦井服務年限為99.26 a,礦井2 個首采工作面均已開始試回采。

礦井采用立井開拓方式;工業場地內布置主、副、中央1 號風井、中央2 號風井4 個井筒,分3個水平開拓;3- 1、3- 1 上煤為一水平,水平標高+677 m;4- 1、4- 2、5- 1 及5- 2 為二水平,水平標高+630 m;6- 1、6- 2、6- 3 及6- 4 煤為三水平,水平標高+570 m。井下沿南偏東36°方向兩翼各布置3 條大巷,開拓全井田。地面運輸主要采用鐵路外運,礦井鐵路專用線接軌新恩線新街西站,專用線長6.1 km。井下煤炭運輸均采用帶式輸送機運輸、輔助運輸全部采用無軌膠輪車運輸。

2 紅慶河煤礦生產狀況

2.1 資源儲量核查

根據《關于< 內蒙古自治區東勝煤田紅慶河區乃馬岱井田煤炭資源勘探報告> 礦產資源儲量評審備案證明》 和國土資礦劃字[2008]061 號劃定紅慶河礦區范圍文件,經計算紅慶河井田礦井工業資源/ 儲量為281 383.9 萬t,井田范圍內礦井設計可采儲量為208 453.7 萬t。另外,后備區井田面積40.681 km2,資源儲量104 444 萬t,按照估算設計可采儲量約70 000 萬t。兩塊面積內總可采儲量約278 454 萬t。

現有井田范圍資源儲量按照1 500 萬t/a 計算,礦井服務年限為99.26 a。若滿足《煤炭工業礦井設計規范(GB50215- 2015)》[8]大型礦井70 a 的規定,計算現有井田范圍(礦權范圍) 資源量擴建支持生產能力2 200 萬t/a,后備區資源量支持700 萬t/a。

2.2 生產系統能力核算

按照常規核算,采用年工作330 d,礦井提升時間18 h 計算,主井提升能力為1 620 萬t/a;采用年工作日330 d,三班作業,班最大提升時間5 h計算,副井提升能力2 020 萬t/a。按照2 個工作面采掘工作面生產能力核算為1 500 萬t/a,按照3 個工作面生產能力核定2 240 萬t/a。礦井通風系統生產能力為2 345 萬t/a。主井井口至原煤倉帶式輸送機生產能力核定值為2 024 萬t/a,選煤廠核定能力1 736 萬t/a,儲裝運系統核定能力2 020 萬t/a。

因此,以主井提升能力1 620 萬t/a 和采掘工作面生產能力1 500 萬t/a 為最小環節,現礦井的核定生產能力為1 500 萬t/a (2 個工作面)、1 620萬t/a (3 個工作面)。

3 擴能開發方案

3.1 擴能開發方案

據國家產業政策及規劃方案的編制依據、原則,結合紅慶河煤礦的資源條件、開采技術條件、后備區開發利用等多方面因素,對紅慶河煤礦擴能至2 200萬t/a的生產能力提出4 個方案,見表1。

表1 擴能開發規劃方案Table 1 Expansion development plan

3.2 擴能方案比較

從技術可行性和管理可行性2 個方面對擴能方案進行分析比較。方案一,利用產能核增政策、現有礦井生產能力擴能可通過增加采區、增加工作面,配套增加回風井,目前尚不滿足政策要求,且災害較嚴重不可行。方案二,從管理上看,當前對現有礦井進行改擴建不符合現行文件要求,至少5 a 后才可以合規走程序。從技術上分析是可行的,但存在生產過于集中、生產及安全管理難度大等不利因素,因此,方案二不具備實施條件。方案三,通過調整井田邊界再建新井,雖然投資略大,但2個礦井的開發互不干擾,獨立建設,且符合相關政策,具有可操作性,可以實現礦井2 200 萬t/a 規模。方案四,在方案三的基礎上,在后備區資源再建新井,雖然投資略大,但從爭取獲得資源戰略布局角度考慮,具有明顯的戰略優勢;可以展望礦井2 900 萬t/a 規模。

因此,綜合分析認為,方案三通過調整井田邊界再建新井,實現礦井2 200 萬t/a 規模是可行的;方案四,通過爭取后備區資源再建新井,展望礦井2 900 萬t/a 規模是可期的??傮w來說可按照方案三開始實施,在實施過程中籌備方案四。

3.3 擴能實施方案

以原礦井一水平三五采區北邊界線為界劃分為2 個礦井。其中,南部為一井,維持現有開拓開采布局不變,生產能力1 500 萬t/a,服務年限70 a;北部劃為二井,生產能力700 萬t/a,服務年限70 a。2 個礦井合計生產能力達到2 200 萬t/a 規模,礦井邊界及儲量劃分如圖1 所示。

結合井上、下條件,二井工業場地布置在井田范圍中央位置,工業場地內布置主、副、風井3 個井筒。移交1 個采區,工作面采用大巷條帶布置方式,均采用長壁后退式采煤方法,裝備一套綜合機械化一次采全高采煤工作面,全部冒落法管理頂板,井下煤炭運輸均采用膠帶輸送機運輸、輔助運輸全部采用無軌膠輪車運輸。二井不單獨建設洗煤廠,通過對一井洗煤廠改擴建,使其滿足2 個礦井的洗選能力。二井原煤通過地面皮帶運送至一井,利用一井洗煤廠洗選后由一井統籌運銷。改擴建洗煤廠時,使其具備中期2 200 萬t/a、遠期2 900 萬t/a 洗選能力。

4 結 論

為充分利用資源,達到擴大產能、煤礦經濟效益最大化的目的,對紅慶河煤礦擴能方案進行了研究,得出以下結論。

(1) 通過對紅慶河資源儲量和生產系統能力分析,明確了紅慶河煤礦及其后備區可采儲量及礦井提升運輸能力。

(2) 在分析紅慶河煤礦資源條件、開采技術、后備區等多方面因素的基礎上,提出了4 種紅慶河煤礦擴能開發方案。

(3) 通過從技術和管路兩方面分析對比后,得出紅慶河煤礦擴能最佳方案是通過再建新井的方式進行擴能,并提出了相應的實施方案。

猜你喜歡
生產能力井田后備
強化化工企業全員安全意識提升安全生產能力
后備制動系統可在緊急情況下為輪胎放氣
提高母豬生產能力的措施
后備母豬的選擇和培育
我國冰球“貫通化”后備人才培養模式的思考
關于大平井田煤層缺失帶成因的探討
晉煤成莊井田煤儲層特征及其對煤層氣成藏的控制
我國PVC糊樹脂生產廠家概況
2015年我國聚丁二烯橡膠主要生產廠家概況
株柏井田巖漿巖侵入煤層規律的探討和在找煤開采中的應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