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普惠金融助力鄉村振興的創新路徑

2021-09-26 00:24弋偉偉
人民論壇 2021年25期
關鍵詞:普惠助力金融服務

弋偉偉

【關鍵詞】普惠金融 鄉村振興 十四五 【中圖分類號】F323.9 【文獻標識碼】A

“十四五”期間,健全農村金融服務體系將為傳統農區破解普惠金融助力鄉村振興發展的路徑創新障礙提供新機遇。傳統農區,尤其是作為國家糧食主產區的農區,產業結構相對單一、小微企業多、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多、風險抵押物少,傳統金融的信貸抑制性強,使得鄉村振興中的普惠金融形式不活、作用不強、創新不夠。本文將以蘭考實踐為基礎,結合國家“十四五”戰略謀劃,探索一條傳統農區鄉村振興發展可復制、可推廣的普惠金融新路徑。

當前阻礙傳統農區普惠金融助力鄉村振興的關鍵因素

普惠金融助力傳統農區鄉村產業興旺的引領性不強。作為國家糧食主產區,傳統農區工業起步慢、發展程度低,普惠金融的信貸資源也主要是投入到養殖、種植等傳統產業以及部分生態旅游等服務業,且以小額信貸為主,但這些產業的利潤率低、投資回收慢,尚未形成能夠起到引領鄉村振興發展的龍頭產業集群。值得注意的是,部分地區普惠金融助力鄉村產業振興處于起步階段,成效尚未顯現,鄉村地區產業全面振興的局面并未明顯改變。此外,我們還需要看到,當前大多數傳統農區處于產業價值鏈短、延伸性不強的農業產業鏈上游,投資周期長、受自然災害影響較大,金融逐利性與農業產業投資風險性之間的關系仍然不協調。

普惠金融助力傳統農區鄉村振興的市場機制不健全。一是市場主導作用不強。在金融盈利能力持續走弱的情況下,普惠金融與鄉村振興發展內生性連接點將會缺失,二者難以共生互融式發展,需要強化市場在普惠金融助力鄉村振興發展中的支柱作用。二是擔保機制不健全。當前,普惠金融以互助式擔保為主,在鄉村創新創業方式不斷出新的現實下,此擔保模式已難有效滿足部分農戶,尤其是開展企業制經營的農戶。三是普惠金融創新服務效率不高。政府主導機制下,普惠金融產品、服務創新頻率偏慢,普惠金融服務節點以鄉鎮為主,對村組以及個體的服務創新還存在較大短板。四是普惠金融風險體制不健全?,F有普惠金融風險熔斷機制過于僵硬,風險補償、共同緩和機制不健全,風險以政府緩釋為主,缺乏內生性緩解機制。

普惠金融助力傳統農區鄉村振興的剛性約束不強。當前,普惠金融助力鄉村振興發展處于先試先行的探索階段,傳統農區也僅有河南省中國人民銀行鄭州中心支行于2019年印發《關于普惠金融助力鄉村振興的指導意見》,明確提出積極引導省內金融機構強化普惠金融與鄉村振興發展政策的深入融合。多數政策文件的關鍵詞是“引導”“鼓勵”,對推進普惠金融助力鄉村振興不具有強制約束性。部分地區、部分金融機構存在“普惠金融是政府的事”“普惠金融由政府兜底”等錯誤認識,難以將普惠金融與鄉村產業的生命周期、自然特點以及鄉村經營主體的知識水平、科技手段等緊密相連,阻礙了普惠金融產品創新和服務創新。

普惠金融助力鄉村振興的蘭考創新實踐

三級便民服務體系。在“蘭考模式”中,重點依托各級便民服務中心,構建了內嵌于“縣—鄉鎮—村”三級的普惠金融便民服務體系。其中,依托蘭考縣行政服務中心,成立蘭考縣普惠金融服務中心,統籌管理全縣普惠金融服務;依托鄉鎮便民服務中心,以及村級黨群服務中心設立“鄉鎮—村”級普惠金融服務中心,搭建“基層黨建+就業扶貧+普惠金融”的便民服務平臺。2020年,蘭考縣已經建立了454個村級普惠金融服務站,采集了16.03萬戶農戶社會信用信息,實現行政村全覆蓋。

四種普惠金融產品。蘭考以產業發展為主,滿足不同資金需求,形成建檔立卡貧困戶的產業發展信用貸、一般農戶的普惠授信貸款、農業經營主體和小微企業的“三位一體”貸款、產業鏈龍頭企業帶動農戶的產業鏈融資模式四種模式。同時,成立“縣—鄉鎮—村”三級信用評審委員會,對全縣所有貧困戶劃分AAA、AA、A三個等級,執行國家基準利率,財政全額貼息。截至2020年10月,蘭考縣培育新三板企業3家、新四板企業57家,發行專項扶貧債20億元,落地40.9億元PPP項目;扶貧保險項目使7.9萬群眾受益,農業設施險承保種植大棚2.9萬多畝、養殖大棚1600多座。

五重普惠金融服務保障。為了加快推進普惠金融,助力鄉村振興發展,蘭考縣逐步強化產業發展支撐、人才保障、政策激勵引導、能力建設以及要素平臺等“五重”保障。并結合蘭考縣實際,設立食品及農副產品深加工等3個產業,在農村地區大力發展以雞鴨牛羊驢等畜牧業為引領的農業產業化,同步發展蔬菜、蜜瓜等特色農業,并針對設施農業、蓮藕種植、經濟林木種植、飼草種植及牛羊驢養殖等行業設立獎補政策。同時,中原農險以全縣7.74萬貧困戶、新農主體和帶動脫貧企業為主體先后實施“脫貧路上零風險”等保險項目,累計提供保險保障金84億元。

數字化普惠金融服務平臺。在“互聯網+”的大趨勢下,蘭考普惠金融充分發揮“互聯網+”優勢,積極搭建數字普惠金融服務平臺,為全縣普惠金融發展提供更為便捷的服務方式。蘭考數字普惠金融平臺,內嵌“支付、理財、證券、保險、惠農補貼、金融消費權益保護”等功能,并于2017年新增“在線服務、金融超市、二維碼支付”等功能,上線“普惠通”手機APP,在后期將APP的功能拓展至涵蓋水電氣暖通信等民生領域,服務項目超300個。截至2020年10月末,全省累計下載“普惠通”APP達750萬余人次,上線普惠類產品2080余款,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平臺發揮了較好的線上優勢,通過平臺等線上方式申請發放農戶普惠類貸款6908筆共計8.3億元、普惠小微企業貸款326筆共計15.72億元、企業復工復產貸款1.4萬筆共計337.1億元。

健全的普惠金融信用體系?!疤m考模式”的核心就是普惠授信、信用建設、風險防控、金融服務“四大體系”。一是普惠授信體系?!疤m考模式”中,普惠授信包括授信、啟信、用信、還信四個環節。金融機構對農戶的基礎授信是5萬元、年利率6.75%。農戶在獲得授信后,只要有生產需求,符合無拖欠貸款本息、賭博詐騙等不良行為,即可啟用貸款,并按照“一次授信、三年有效、隨借隨還、周轉使用”的原則使用,滿足農戶生產經營需求。二是信用建設體系。通過將信用體系與普惠授信機密結合,實現“信用+信貸”到“信貸+信用”的轉變,在農戶啟用授信時再收集農戶信息,在普惠授信過程中推動信用體系建設,實現信用信貸良性互動。三是風險防控體系。構建銀行、政府、保險、擔?!八奈灰惑w”的風險分段分擔機制。將普惠金融不良率劃分為“2%以下、2%—5%、5%—10%、10%以上”四段,由銀行、政府、保險、擔保分別承擔不同比例的風險,其中,政府的主體承擔責任較大,尤其是不良率超過10%時,60%的補償由政府負擔。四是金融服務體系。構建“線上+線下”的普惠金融便民服務體系,其中,設立“4+X”的村級普惠金融服務站,加載金融代理、信用服務、風險防控等功能,實現普惠金融與便民政務的有機結合。

猜你喜歡
普惠助力金融服務
H銀行“非金融服務”平臺運營策略
歐幾里得:助力幾何學的獨立與發展
助力鄉村兒童閱讀推廣
科技助力等
小果蠅助力治療孤獨癥
工行為農民工提供一站式金融服務
云南省普惠金融發展研究
云南省普惠金融發展研究
The Great Unbanked
青海省設立4957個惠農金融服務點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