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談《豆棚閑話》中豆棚世界的巧妙搭建

2021-10-04 19:56柯昱
名作欣賞·學術版 2021年9期
關鍵詞:故事敘述者時空

摘 要:清代話本小說《豆棚閑話》風格獨特、意義深遠,作者艾衲居士巧妙地選擇了豆棚下眾人聚集的場景開始故事的述說,構建了一個理想的豆棚世界。豆棚架下的空間形成了豆棚世界的基礎,豆的生長周期與豆棚世界中的時間相連,推進故事的敘述,另外,眾人作為敘述者及其口中的故事構成了豆棚世界的核心。在作者匠心獨運的安排下,時間與空間,人物與故事,共同構建出一個寄予了理想、逍遙自在的世外桃源。

關鍵詞:《豆棚閑話》 豆棚世界 時空 敘述者 故事

清代艾衲居士所編著的《豆棚閑話》,是一部靈巧生動、風格別具、意義深刻的話本小說集。全書十二則,由豆棚下的眾人圍坐輪流講述故事構成,既有歷史人物新談,又穿插有民間故事、鄉野傳聞。在閑話中,逐步搭建了一個令人向往的豆棚世界。

豆棚作為田園生活的一個符號,暗含了文人閑散的生活志趣,而在《豆棚閑話》中,豆棚世界除了閑適的意味,更加透露出深沉的批判精神,這一意義隨著豆棚世界的搭建、發展,到最終的毀滅層層深化,暗諷出現實的炎涼??梢哉f,豆棚世界即使最終消失難覓,卻也是令眾人心安的棲息之地。

豆棚世界的搭建巧妙,手法獨到??臻g上,位于潮濕的江南,豆棚的搭建有了自然基礎,同時附帶有江南氣候流轉變換的特點,賦予了更多的隱含意義;時間上,隨著豆的栽種、生長、成熟,豆棚世界漸漸興盛,而又由盛及衰的線索;空間上,豆棚架下的眾人及其講述的故事,使豆棚世界鮮活生動。在時間和空間、人物和事件的交織作用下,一個完整的豆棚世界躍然紙上,令人神往。如此美妙的一個世界是文人的理想家園,它最終的消逝,是理想的墜隕,寄托了作者的失落,流露出作者對現實的不滿和對社會的批判。

一、空間:江南一處豆棚

豆棚這一空間的形成,與其地理位置、氣候條件密不可分。

《豆棚閑話》第一則開篇便點明了豆棚所處的空間背景:“江南地土洼下,雖屬卑溫,一交四月便值黃霉節氣,五月六月就是三伏炎天,酷日當空?!边@種天氣炎熱逼人,令人難以喘息,不同階級層次的群體有著不同的避暑方式。第一等是富室大家,在涼亭水閣安閑自在地搖扇乘涼;第二等為山僧野叟,散發披襟,在長松蔭樹之下逍遙快活;而對于那些中等小家,“只得二月中旬覓得幾株羊眼豆秧,種在屋前屋后閑空地邊,或拿幾株木頭、幾根竹竿搭個棚子,搓些草索,周圍結彩的相似”,搭起豆棚。

豆棚是具有江南韻味的文化意象,學者劉勇強對“豆棚”的運用情況進行搜集,點明了“豆棚”和“江南”之間不可分割的關系。明代浙江嘉善人錢繼登曾作詞:“蟬避濃炎靜不嘩,東鄰伊軋繰絲車。豆棚瓜架野人家。翠莢嫩堪浮茗氣,黃雞肥欲待姜芽。閑搔短發日西斜?!鼻宄踅K宜興人陳維崧詞云:“冰輪偏向城頭掛,河漢寥寥夜,一片關山,千秋楚漢,萬帳更齊打。何如移向東湖舍,照豆棚瓜架,草響溪橋,水明山店,兒女追涼話?!鼻宄鹾贾萑藚柖踉~曰:“風飐月暗曲廊斜,別夢依依謝家,牽?;h落掛青花,夭邪,豆棚閑著他。豆花八月吹涼雨,秋深處,剪響裁吳纻,犀鎮帷,換祫衣,依稀,一檐香又肥?!钡鹊?。豆棚承載著江南意蘊,在江南文人墨客的創作中頗受喜愛。

“豆棚”文學意義的形成,首先與江南的氣候條件和農村生活的現實情況息息相關。正如文中所言,江南地帶夏日高溫難耐,在江南的農村,既無亭臺樓閣又無繁茂樹蔭,而豆棚成本低,結構簡易,是農村人家降溫消暑的不二選擇。作品中,初建豆棚的目的很簡單,便是可供眾人納涼?!安话朐麻g,那豆藤在地上長將起來,彎彎曲曲依傍竹木隨著棚子牽纏滿了,卻比造的涼亭反透氣涼快?!彼坪跏菬o心插柳,卻開辟了一片新的天地,鄉老們不分男女老少,匯聚于豆棚之下,開始述說各自所聞。

其次,豆棚作為一種意象,象征了一個閑適自由的空間。在這個空間中,豆棚除了滿足眾人乘涼的需求,還提供了一個供人們肆意閑談的場所。這個場所的性質是多樣的。它可以是一個書院,如作品第一則有一個人物說道:“今日搭個豆棚,倒是我們一個講學書院?!蓖瑫r,這個空間也是一個說書場,在第二則寫道:“再說那些后生,自昨日聽得許多妒話在肚里,到家燈下,紛紛的又向家人父子重說一遍。有的道:‘是說評話造出來的?!钡诎藙t中提到:“昨日,主人采了許多豆莢,到市上換了果品,打點在棚下請那說書的吃?!钡谑粍t:“今日還請前日說書的老者來,要他將當日受那亂離苦楚,從頭說一遍?!钡谑t:“自從此地有了這個豆棚,說了許多故事,聽見的四下揚出名去,到了下午,漸漸地挨擠得人多,也就不減如庵觀寺院,擺圓場、掇桌兒說書的相似?!边@些說法都體現了豆棚作為一個說書場的特點。另外,它還是一個別致的輿論空間,眾人在這里“有說朝報的,有說新聞的,有說故事的”。也有圍繞故事展開的思想交流,話題廣泛,議論風生。來這里的人既是聽眾,也是講者,有著平等的言論權利??梢?,作品中豆棚架下的世界是一個帶有理想色彩的輿論空間。這個場所雖有不同的性質,但最終的意義是統一的,與“閑”字緊緊相扣,回歸到一個閑適自由的空間,這個空間是豆棚世界搭建的基礎。

二、時間:豆的生長周期

在《豆棚閑話》中,時間的推進隨著豆的生長周期更迭。

書中所述的“羊眼豆”,是扁豆的別稱,在醫學典籍《本草述鉤元》中有記載:“扁豆二月下種,歷春夏,至白露后,乃更繁衍?!笨梢钥闯?,第一則講述的二月中旬搭棚種豆,正符合豆的栽種習慣。而二月種豆后,眾人初到豆棚架下匯集,也是豆棚世界時間的開始。

第二則寫道:“昨日新搭的豆棚雖有些根苗枝葉長將起來,那豆藤還未延得滿,棚上尚有許多空處,日色曬將下來,就如說故事的,說到要緊中間尚未說完,剩了許多空隙,終不爽快。如今不要把話說得煩了?!睂τ诙古锏纳L狀況雖然只是一筆帶過,但其中起著非常大的銜接作用,同時帶有隱喻意味。豆棚新搭,正如豆棚世界剛剛建立,第一則中有人已開始說起故事,談起閑話;第二則中,有些根苗枝葉生長,暗示著這個世界在逐漸成長,而過程是循序漸進的,豆藤延長但仍未長滿,其留出縫隙引起了猜想,亦有幾個后生執著于故事情節的真假,以致“心窩潭里、夢寐之中,顛顛倒倒,只等天亮就要往豆棚下聽說古話”。豆棚的魅力吸引眾人紛紛前來,為豆棚世界澆灌,使其繼續發展。

江南的天氣是變化莫測的,第三則描寫了風雨驟降后的豆棚:“自那日風雨忽來,凝陰不散,落落停停,約有十來日才見青天爽朗?!痹诳耧L暴雨后,豆棚并沒有被壓垮,當種豆人家走到棚下一看時,“卻見豆藤驟長,枝葉蓬松,細細將苗頭一一理直,都順著繩子,聽他向上而去,葉下有許多蚊蟲,也一一搜剔干凈”。而眾人一直期待著豆棚下的聚會,“鄰舍人家都在門外張張望望,嚷道:‘天色才晴就有人在豆棚下等說古話哩,我們就去”。

隨著時間的推移,豆的生長迎來了新的階段,在第六則中:“是日也,天朗氣清,涼風洊至。只見棚上豆花開遍,中間卻有幾枝,結成蓓蓓蕾蕾相似許多豆莢。那些孩子看見,嚷道:‘好了,上邊結成豆了!”到了第九則:“金風一夕,繞地皆秋。萬木梢頭,蕭蕭作響,各色草木臨著秋時,一種勃發生機俱已收斂……豆莢飽滿,漸漸到那收成結實,留個種子,明年又好發生?!钡谑粍t繼續圍繞“秋”敘述:“這種豆一邊開花,一邊結實。此時初秋天氣,雨水調勻,只看豆棚花盛,就是豐熟之年??梢娺@個豆棚是關系著年歲的一行景物?!彪S著豆的生長,豆棚世界進入了成熟階段。

然而,《本草述鉤元》中亦有提到,羊眼豆在白露時節生長繁茂之后,“且秋熱便不易生,是其氣歸于金”。在書中第十二則,老者道:“今時當秋杪,霜氣逼人,豆梗亦將槁也?!倍古镏魅税讯古锊鹑?,“不覺膀子靠去,柱腳一松,連棚帶柱一齊倒下。大家笑了一陣,主人折去竹木竿子,抱蔓而歸”。豆棚世界于此終結。

縱觀全書十二則,按照豆的生長周期,從栽種、生根發芽、到枝葉散開、豆花綻放,最終在結成豆莢、將近枯槁之時拆除豆棚,形成一條清晰的線索,符合自然生長規律,和豆棚架下這個理想世界的興起和沒落的階段相匹配,構成了豆棚世界里的時間。

三、人與事:轉換的敘述者和故事

與其他擬話本小說不同,《豆棚閑話》中作者沒有直接講述故事,而是再現了鄉間聚眾講故事的場景,展現出豆棚架下的人們乘涼消遣的各種閑適姿態。在豆棚剛剛搭建的時候,“那些人家或老或少,或男或女,或拿根凳子,或掇張椅子,或鋪條涼席,隨高逐低坐在下面,搖著扇子,乘著風涼。鄉老們有說朝報的,有說新聞的,有說故事的”。豆棚作為江南農村消暑的重要場所,吸引了眾多鄉民,作品中講述的各路故事,也出自豆棚下的眾人之口。敘述者是在不斷變換的,在閑談之中,豆棚下的眾人可以自由議論,從而不斷推動故事的講述。例如,在第一則中,少年和老成人對“妒”字進行了討論。老成人認為“青竹蛇兒口,黃蜂尾上針。兩般猶未毒,最毒婦人心”,少年未能體會,老成人提及《妒鑒》這部記錄古來妒婦心腸的作品,引起另一位老成人說,除了這些凡人俗事,“還有妒到千年萬載做了鬼、成了神才是稀罕的事”,便開始講述一個“做了鬼還妒”的故事,說畢,又有個老者問:“這個學究說的乃是做了鬼還妒的事,適才說成了神還妒的事,卻在那里?”其中一個老者道:“待我來說個明白!”便開始講述發生在“陜西晉地太原府棉縣地方”,一個“成了神還妒”的故事,正是《介之推火封妒婦》的故事,講完天色將晚,眾人約好再聚,各自回家。在第二則中,眾人乘興而至,剛剛聽過了妒婦的故事,又要求聽些賢淑女子的事跡,逐步引出了一則《范少伯水葬西施》。故事與故事之間銜接自然,根據話題進行,而不是由單一的敘述者引導。

豆棚下眾人所講之事,與豆生長的習性特征有所關聯。如第四則的《藩伯子破產興家》,與因果相報有關,所以一開始就寫道:“古語云:‘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分明見天地間陰陽造化俱有本根,積得一分陰騭才得一分享用,人若不說明白,哪個曉得這個道理? 今日,大家閑聚在豆棚之下,也就不可把種豆的事等閑看過?!庇秩绲谑畡t,在批判蘇州浮華空虛的社會風氣時,書中寫道:“這也是照著地土風氣長就來的。天下人俱存厚道,所以長來的豆莢亦厚實有味。唯有蘇州風氣澆薄,人生的眉毛尚且說他空心,地上長的豆莢,越發該空虛了?!弊髡邔⒍古锱c特定題材的主旨聯系起來,用豆棚作為闡釋與敘事的引子。

另一方面,故事的話題透露出尚奇意識。如第一則故事講完后,那幾個后生聽了嚷道:“大奇!大奇!”這種奇聞軼事吸引著他們,約定明天繼續來聽故事,并且弄得他們“心窩潭里、夢寐之中,顛顛倒倒,只等天亮就要往豆棚下聽說古話”;第三則末尾眾人稱贊講故事者“胸中必多異聞異見”,是“有意思的人也”;第十一則末第十二則開頭,當老者講亂離之世的異事后,聽見的越發稱道“奇怪之極”,以致第二天醒來“那聽說話的念頭卻又比往日更要緊些”。以奇始,以奇終,形成一個完整的圓形框架。

豆棚世界中,眾人無論男女老少,身份平等,言論自由,集于一處談天說地,所述故事無奇不有??梢哉f,豆棚架下的人與事,逍遙于世,使豆棚世界成為一個世外桃源。

豆棚不僅為鄉野眾人提供了納涼之地,更是開辟了一個獨立于世、閑適自在的新天地,也是作品獨具匠心之處。從空間上看,江南地帶的豆棚架下是一個具體的場所,為所有動作的發生提供了空間,決定了一切的可能性。從時間上看,萬物生長依靠時間流轉,另一方面,從生長變化中可以窺見時間的消逝。在作品中,正是豆的生長形成了故事講述的時間線索,關系著豆棚架下眾人的活動和話題的選擇??臻g和時間是基礎的條件,豆棚世界中的人與事構成了這個世界的核心,這些因素結合起來,賦予了豆棚世界生動的靈魂。

在這樣一個熱鬧而不嘈雜的天地里,可以暢所欲言,可見豆棚著實是文人所向往的心靈之鄉。正如書中之人所道:“我們坐在豆棚下,卻像立在圈子外頭,冷眼看那世情,不減桃源另一洞天也!”但隨著這個逍遙世界的繼續壯大,名聲遠揚,吸引了城中一位齋長前來,但這位城中之人與豆棚世界中的人格格不入,他離去之后,老者憂慮豆棚名聲越來越大,吸引各類人才聚集,而官府禁聚眾,恐釀成禍害,加之豆的生長已過一季,將要枯槁,勸說主人拆除,眾人贊同老者觀點。在豆棚拆除之后,眾人對陳齋長這等迂腐之人深感厭惡,而全文以一句感慨收尾:“天下事被此老迂僻之論敗壞者多矣,不獨此一豆棚也?!笨梢姰敃r的世道上,代表主流的迂腐勢力龐大,抹去了多少清凈之地。豆棚世界從搭建到拆除,是一個理想世界的成長到解散,天地之大,卻無法再容下只占一隅之地的豆棚,透露出作者所寄予的暗諷和批判。再次回顧豆棚世界的巧妙構造,從空間與時間的安排,到人物和故事話題的選擇,可以看出作者精心地搭建起一個理想的家園,而豆棚世界的最終消散,流露出作者深深的失落之意,是一個精神世界的隕落。

參考文獻:

[1]艾納居士. 豆棚閑話[M]. 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1984.

[2] 李小菊. 《豆棚閑話》的敘事學研究[J]. 廣東社會科學,2002 (1).

[3] 劉勇強. 風土·人情·歷史——《豆棚閑話》中的江南文化因子及生成背景[J]. 清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0 (4).

[4] 楊東方, 周明鑒. 對話與反省——《豆棚閑話》敘事研究[J]. 貴州文史叢刊, 2008 (3).

[5] 楊時泰. 本草述鉤元[M]. 烏魯木齊:科技衛生出版社,1958.

[6] 張博. “閑話”與史實——關于《豆棚閑話》對歷史事實的解構[J]. 文學與文化, 2012 (4).

作 者: 柯昱,暨南大學碩士研究生(已畢業),研究方向:文藝學。

編 輯: 曹曉花 E-mail:erbantou2008@163.com

猜你喜歡
故事敘述者時空
鏡中的時空穿梭
《漫漫圣誕歸家路》中的敘述者與敘述話語
福建基礎教育研究(2019年1期)2019-09-10
福建基礎教育研究(2019年1期)2019-05-28
玩一次時空大“穿越”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