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中國傳統山水畫中的自然審美意識

2021-10-04 19:56王夏琳
名作欣賞·學術版 2021年9期
關鍵詞:山水畫意境畫家

摘 要: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仁者樂山,知者樂水”,山水是中國人骨子里一道獨特的精神文化景觀。中國的山水畫天然地蘊含著一種中國人特有的哲理認知和精神氣質。生態審美意識體與中國山水畫的藝術創作有著天然的聯系,中國傳統哲學中的審美意識為山水畫的創作提供了堅實的理論基礎,指導和影響著中國古代山水藝術的興起、發展和演變;同時,山水畫在漫長的歷史演變中又為觀者呈現出一種人與大自然物我合一、情景交融的美好意境,我們在領略山水畫的絕妙意境之時,能夠體會到心靈與自然的妙合無垠。

關鍵詞:山水畫 生態審美意識

中國山水畫,顧名思義,就是以山、水等自然景觀為主要表現對象的畫作,簡稱為“山水”。從表面上來看,既然是以自然景物為描摹的對象,為什么中國人要以山水畫來命名這種畫作,而不像西方人那樣,把描摹景物的畫作稱為風景畫呢?中國的山水畫大師黃賓虹曾對山水二字做出如下解釋:“凡山,其力無不下壓,而氣無不上宣,故《說文》曰,山,宣也。凡水,雖黃河從天而下,其流百曲,其勢莫不準乎平,故《說文》曰,水,準也?!笨梢哉f,山與水在中國人的生活和文化意識中占據著極其重要的地位,在中國人的心目中,山與水可以說是構成世界萬物的最為基礎的物質,“水藏于山,則山活萬物以生;山含富水,則水養萬物秀麗”,這種認知進而上升到中國人的文化哲理之中,“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仁者樂山,知者樂水”,山水成為中國人骨子里一道獨特的精神文化景觀。所以,中國的山水畫,其蘊含的文化含義,遠遠超過了西方風景畫所包含的自然情緒和人文情思。

有情有景,可以說是中國山水畫的最主要特征,不同于西方風景畫重寫實、重模仿的創作藝術,中國的山水畫與中國古代的詩歌藝術一樣,天然地蘊含著一種中國人特有的哲理認知和精神氣質。中國古代的思想家認為:自然萬物有其自然規律,人與自然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有機和諧地交織在一起,形成了整個大自然的生命世界?!疤烊撕弦弧?,“道法自然”,“民胞物與”,“人與萬物一體”,這種人與自然和諧統一的生態意識可以說貫穿著中國古代的哲學領域,這種根本性的審美意識決定了中國的詩畫天然地蘊含著一種審美情趣:中國的藝術家們善于捕捉大自然的美景然后融入自己的思想情感,再通過藝術的手法表現出來,這其中,人與自然的交融與交流最為關鍵,主導著整個藝術創作過程。在中國的山水畫藝術中,創作者移情于景,從情感到境界均體現著人與自然和諧交融、共生共榮的生態審美意識。

一、天地有大美而不言,自然生態審美意識是山水畫的創作底色

總體上來說,中國古代的山水畫創作并不追求形式上的相似度,畫家并不特別在意這幅畫畫得是否逼真,畫家所追求的是一種整體上的意境以及神韻,畫家所關注的重點是畫作能否帶給觀者一種精神上的享受。正所謂“品其味,會其意,明其志”。黃賓虹說“江山本似畫,內美靜中參”,所謂內美就是一種內在的氣質、氣息、氣勢、氣韻,也就是說是一種筆墨精神。中國山水畫的創作深受道家思想的影響,道家思想倡導一種本真的、原生的自然美。莊子指出“天地有大美而不言”,人在面對大自然美麗的風景時,這種美并不是用語言就能夠形容出來的,這種生態審美意識可以說是中國山水畫創作的底色,在山水畫的創作理論中,這種自然觀也被反復強調。

南朝宗炳認為:“圣人含道映物,賢者澄懷味象?!薄昂烙澄铩笔钦f在反映自然的時候,創作者應該有自己主觀境界;所謂“澄懷味象”,就是審美主體要以清澄純凈、無物無欲的情懷,在非功利、超理智的審美心態中,品味、體驗以及感悟審美對象內部深層的情趣意蘊,創作者首先要領悟到自然之道、自然之美,最終才能表達出自然之道、自然之美?!扒宄跛纳敝恢嫾沂瘽纳剿媱撟魍黄魄叭?,達到了新的境界。他認為山水畫之法在于與自然之本質的統一:“夫畫者,從于心者也。山川人物之秀錯,鳥獸草木之性情,池榭樓臺之矩度,未能深入其理,曲盡其態,終未得一畫之洪規也?!痹谏剿嫾铱磥?,審美意識是山水畫的精神與靈魂,畫家必須在描摹自然物態的過程中表述自我的思想與認知?!疤斓剡\行的道理所在,山川之質也?!碑嫾覀冃闹蓄I悟了自然之道,再通過物象的勾勒去表現自然的各種美。這種由內而發的自然生態審美意識可以說構成了中國山水畫藝術創作的底色。

二、天人合一,自然生態審美意識在山水畫創作實踐中的表達

天人合一的本質就是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最早由莊子提出,后來逐漸發展成為中國哲學思想體系的主體,可以說是中華民族的思想核心和精神本質。在中國山水畫的創作中,以天人合一為主體的自然生態審美意識是其基礎的藝術特質。

首先,在天人合一觀的審美意識形態的指導下,畫家在準備描摹一個物態時,不能只是簡單地觀看,而是要遠近取予和俯察仰觀。比如畫山,畫家講究“山行步步移動,山行面面觀”“遠取其勢,近取其質”,要從多角度、動態地去觀察山的構造,而不是固定在一個地方去靜止地看山。這種藝術觀照與西方的風景畫有著本質的區別,畫家將山水景物默記在心,創作時的重點不在于寫形寫實,而是注重表情達意,將自己的情感投諸自然界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之中,或托物言志,或融情于景,追求一種主客相融的意境,天地萬物形成一個豐富而有生命的世界。因此,山水畫作品所要展現的是作者主觀臆緒的表達,以及某種人生追求的表現。如王維晚年隱居輞川時候所作的《輞川圖》,亭臺樓榭、群山綠水、云水流肆,舟楫來往;畫中人儒冠羽衣,弈棋飲酒,投壺流觴,意態蕭然?!遁y川圖》呈現出了王維在山中隱居的生活畫面,運用類似于敘事的手法去描繪景物和人事,創作了一種新的山水畫形式,對古代的文人山水畫創作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很多人在評價中國的文人山水畫時,常常以《輞川圖》作為最高的境界或標準。

其次,在天人合一觀念的影響下,中國山水畫創作的表現手法有著濃厚的民族韻味。與西方風景畫注重寫實描摹的表現手法不同,中國山水畫創作的一個核心特點是寫意,不論是造型、構圖,還是用墨均服務于意境的構造,最終目的是完成創作者審美情感的抒發。中國的山水畫創作十分講究用筆的筆法和筆觸,如何通過墨色的濃淡變化來營造意境是創作的關鍵之處,通過水分、墨色、線條的變化來實現創作的變化無窮,運用不同的筆觸與皴擦來表現山石及流水的特性,這對于畫家的功力有著極高的要求,一方面要有純熟的技法與技巧,一方面要有豐富的體驗與領悟。

王維在《畫山水訣》中說:“夫畫道之中,水墨為上。肇自然之性,成造化之性?!币驗樗念伾钍欠显旎匀坏谋拘?,在黑與白、濃與淡的變化中表現出清高的氣韻。這種人如其畫,畫如其人的格調,正暗合著天人合一、物我兩忘的自然審美意識。元代畫家倪瓚50歲時曾經居住在朋友的漁莊,作《漁莊秋霽圖》描繪太湖的山光水色,這可以說是最能代表倪瓚簡潔、空靈的山水風格作品。畫作的構圖簡括至極,近處一個小土坡上面高高矮矮生著幾棵小樹,中景為一片湖光,遠處是荒涼的幾堆淺丘。整幅畫面形成一種明凈、疏朗、以虛空暗示無限的畫面效果。

中國山水畫作為一種獨立的畫種,并不簡單的是景物的再現,畫家通過對客觀事物的描繪,賦予自然以主體審美關照和文化內涵。自然審美意識體與中國山水畫的藝術創作有著天然的聯系,中國傳統哲學中的審美意識為山水畫的創作提供了堅實的理論基礎,指導和影響著中國古代山水藝術的興起、發展和演變;同時,山水畫在漫長的歷史演變中又為觀者呈現出一種人與大自然物我合一、情景交融的美好意境,我們在領略山水畫的絕妙意境之時,體會到心靈與自然的妙合無垠。

中國的山水畫凝聚著中華民族崇尚自然的情感與豐富的審美體驗,更是一道獨特的精神文化景觀。在漫長的歷史發展過程中,中國山水畫形成了一整套有別于西方風景畫的獨特技法,運用自己獨特的民族語言,還原了對大自然的獨特感受和審美情趣,使欣賞者在感受畫面美感的同時,精神上也受到陶冶和啟迪。觀者通過欣賞山水畫,能感受到畫家對自然的眷戀和熱情。我們當代的山水畫家只有繼承和發揚山水畫創作的審美意識及價值,在此基礎上不斷創新山水畫的技法,才能將山水畫的嶄新面貌呈現在人們面前。

參考文獻:

[1]崔翁墅.繪畫的意境[M].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2005.

[2] 黃丹麾,劉曉陶.藝術中的自然[M].長春:吉林美術出版社,2006.

[3] 關山月美術館.黃賓虹與筆墨問題文集[M].南寧:廣西美術出版社,2008.

[4] 呂紹福.“詩性與幻覺”在中國山水畫中的重要作用[J].國畫家,2017(5).

[5] 張曉春.中國山水畫中的民族審美意識[J].美術教育研究,2019(9).

[6] 王彩鳳.淺析宋元山水畫的三種意境[J].美術界,2017(8).

[7]韓尚義.對傳統審美意識的思考[J].電影新作,1986(3).

[8] 馬力.“神韻”與“空靈”——中國山水畫審美意識的形成[J].文藝研究,2011(6).

作 者: 王夏琳,陽泉師范高等??茖W校助教 ,研究方向:國畫。

編 輯: 曹曉花 E-mail:erbantou2008@163.com

猜你喜歡
山水畫意境畫家
我來打開山水畫
中國山水畫的成熟
墨彩出奇 意境清雅
一幅山水畫怎么題字?
老年教育(2016年10期)2016-11-23
舞蹈意境的認知與養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