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生互動之晉商與山西梆子

2021-10-04 20:13張羽飛
名作欣賞·學術版 2021年9期
關鍵詞:晉商互動共生

摘 要:晉商狹義上指明清時期的山西大商幫,山西梆子是山西特有的地方戲曲。以晉商與山西梆子的互動關系及戲曲內部的動因為研究對象,以共生互動為視角,從戲曲自身規律作用以及晉商與山西梆子的相互作用入手,探討山西梆子繁榮的表現及其背后的經濟與文化動因。山西梆子的發展既離不開晉商的推動與支持,又是戲曲自身發展規律作用下的結果。對二者互動關系及戲曲內部動因的探究,有助于進一步了解在經濟和文化因素影響下,山西戲曲文化繁榮的原因及表現。

關鍵詞:晉商 山西梆子 共生 互動

晉商廣義上指的是山西商人,對于時間、籍貫都沒有特殊規定;狹義上特指明清時期的山西大商幫,主要指山西籍商人,而非在山西境內進行商業經營的商人。山西戲曲劇種多樣,山西梆子在明清時期成為山西戲曲的中流砥柱并非一蹴而就的,它的形成和發展同樣經歷了一個漫長的過程。

一、 源遠流長之晉商與山西戲曲

山西的商業活動有著悠久的歷史,鹽不僅是中國最古老的商品之一,也是夏、商、周三代最重要的資源基礎。山西商業的發展和晉商的崛起與鹽資源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先秦時期,山西出現了一些與商業有關的活動?!墩f文解字》:“‘盬河東盬池,袤五十一里,廣七里,周百十六里?!盿“河東”指山西南部地區。從周至唐,盡管山西的商業體系逐漸完善,但仍未形成有組織的、系統的大商幫。在唐代,出現了大同、太原等新興的商業城鎮,唐代詩人韓愈對當時山西商業活動的熱鬧景象描繪為:“郎朗聞街鼓,晨起似朝時?!眀山西商人起初還是比較松散的商人群體,內部制度與體系并不完善,后來才逐漸走向制度化、組織化。從明代開始,晉商真正發展起來,由以前松散的商業關系變為以同宗同族為關系紐帶的大商幫。山西境內出現了許多商人、富賈的聚集地,當時的潞、澤都形成了大型的商幫,“澤”即今山西晉城。晉商在明末清初時達到了鼎盛,一躍成為與潮商、徽商鼎足而立的三大商幫之一。

山西戲曲的發展可向上追溯至早期的歌舞、百戲,《呂氏春秋·古樂》記載:“帝堯立,乃命質為樂。質乃效山林谿谷之音以歌?!眂堯的封國為唐,即今山西臨汾。從漢至北魏,歌舞藝術也日趨成熟,周代出現了專門的樂師,例如師曠、優施等。隋唐時期,今山西南部地區出現了滑稽戲和傀儡戲。到了宋元時期,雜劇逐漸流行,山西境內修建了大量戲臺。直至今日,山西戲臺的遺跡數量在全國范圍內都相當可觀。明清時期,隨著四大聲腔(海鹽腔、余姚腔、弋陽腔、昆山腔)的傳播,梆子戲在自身發展的同時也吸取了四大聲腔的演唱與表演因素,逐漸興起并繁榮起來。蒲州梆子的發展方向是由南向北,從蒲州發端,在山西北部和中部形成分支,俗稱“北路梆子”和“中路梆子”。

山西的商業與戲曲有著悠久的歷史,山西梆子最初只在山西境內具有很大影響,而后擴展到京城乃至全國各地,其繁榮發展是由內外兩方面因素推動的。

二、 山西梆子發展內因:吐故納新之自我改革

梆子腔是一種用擊節性質的樂器,配以演唱的戲曲形式。明中葉后,山西梆子在民間擁有很大市場,但未被官方認可。對于宮廷貴族來說,梆子戲作為一種民間俗曲,梆子戲比不上唱腔婉轉、曲詞文雅、舞臺服裝華麗的昆腔。明清時期,山西梆子未曾進入上層貴族的視野,卻在民間盛極一時。山西梆子在發展中進行了改革,由民間隨意搭班湊戲的松散狀態到逐漸形成一套完整的戲曲體制,離不開戲曲從業者對其他戲曲的學習。

第一,革語言,分兩路。從語言來看,戲曲表演的語言,大多都與當地的方言密不可分。俗語稱山西方言是“五里一鄉音”,這一特點使得山西形成了獨特的“晉語區”。蒲州梆子的唱詞采用晉南方言演唱,由于地區語音的差異,向北傳播時,觀眾在理解上有很大的困難。于是,在嘉慶和道光年間以后,蒲州梆子逐漸分為了南路和西路,語言均以“蒲州白話”為主。雖然,梆子戲無法完全脫離方言的影響,但曲詞的革新,成為梆子戲繁榮的重要因素。從風格上來看,山西梆子在發展中取長補短,不僅保留了本土風貌,風格上也吸收了其他戲曲形式的長處。蒲州梆子西路一派保留了原有梆子戲的特色,唱詞不僅鋪排繁茂,而且表達十分通俗,風格表現豪邁。而南路一派則截然相反,南路的劇目許多都選自昆曲,例如《十五貫》便取自于《雙熊夢》。另外,南路的梆子戲唱詞較少,在表演上吸收了昆曲婉轉的風格,因而表現得更為文雅。

第二,變聲腔,豐動作。從聲腔來看,蒲州梆子唱腔屬于板式變化體梆子腔,而向北發展形成北路梆子分支時,聲腔也產生了一定變化。蒲州梆子“唱腔的主要部分為板式變化體梆子腔,還有部分用于專戲專人演唱的昆曲、吹腔、南羅、俗曲、民歌等”d。清末民初,在大批戲曲演員的創新下,出現“拖腔”“老生腔”“嗨嗨腔”等獨特的聲腔形式,豐富了梆子戲的聲腔表演形式,適應了民間的音樂審美需求,推動山西梆子成為家喻戶曉的民間戲曲文藝。從動作來看,山西梆子擁有豐富的表演動作并加以創新,在傳統表演中長于使用特技,并且善于利用物品,形成獨特風格。例如,旦角的耍扇、耍手帕;須生的甩發、耍髯口、甩馬鞭等。這些特技與唱念結合,形成完整的表演形式,使得舞臺表演更為生動、有趣。許多技巧在后世傳承中逐漸經典化,例如,武忠的翅子功和耍髯口在戲曲演員中獨樹一幟,逐漸成為武派的代表動作。

山西梆子在發展中吐故納新,通過不斷地改革創新,成為山西戲曲的代表。

三、 山西梆子發展外因:商戲共生之互為動力

山西民間一直有著“戲因商傳播,商因戲繁榮”的說法,山西梆子的發展離不開晉商的推動,可用“共生互動”來歸納二者之間的關系。

清朝出現“花部”與“雅部”之爭,山西梆子屬于民間俗曲,最初并不為宮廷貴族所欣賞,只在小城鎮和鄉村演出。后來,山西梆子在全國范圍內受到歡迎,甚至皇宮內各式宴會和慶典表演也大多以京劇為主,以梆、昆為輔,比如梆子演員有侯俊山、劉德榮等。山西梆子從地方小曲走向省外,進入宮廷,離不開明清時期晉商的助力。

(一)晉商雄厚經濟實力成為山西梆子發展的前提

文藝發展固然有其自身的規律,但同樣離不開物質的支持。晉商在明清時期一躍成為第一大商幫絕非偶然,山西雖地處黃土高原,但山西境內資源十分豐富,晉商興起主要是靠晉南的鹽業資源。另外,與當時資本主義商品經濟的發展不同,晉商依靠販運貿易發家致富?!睹魇贰酚涊d:“有明鹽法,莫善于開中?!眅明洪武三年(1370),朱元璋收到楊憲上奏,楊憲請求給予晉商一些“鹽引”,目的是給當時駐扎在北部為抵御蒙古鐵騎入侵的九大軍事重鎮提供糧食。山西境內的太原鎮、大同鎮所需要的糧食,都是晉商從河南、山東等當時的糧食重鎮運送而來。當時鹽業被政府壟斷,禁止私人買賣,但為了能及時供給軍需,政府通過給予晉商一部分“鹽引”,即販賣鹽的資格憑證,來保證軍隊糧食的運輸。晉商通過販運貿易逐漸富甲一方,在鹽業、煤炭、茶葉、糧油等販運方面有著廣泛銷路,并把當地產品也帶回省內。乾隆朝內閣大學士紀昀在《烏魯木齊大雜記》中記載:“大賈皆歸化城來,土人謂之北套客?!眆晉商在清代康熙、雍正、乾隆年間,經濟實力穩步發展,以勢不可擋的姿態成為國內名震一方的“巨富”。梆子戲屬于民間俗曲,不被官方欣賞,朝廷也就不會提供一些物質和政策支持,而晉商逐漸積累起來的財富成了山西梆子繁盛的前提。

(二)戲曲對商人精神產生正面作用,成為二者發展的精神動因

首先,山西梆子迎合了中路富商大賈的娛樂需求。當時,蒲州梆子向北發展,晉中、太原一些地區接納了這一戲曲形式,不僅在省內影響廣泛,這種影響力更是輻射到了省外,蒲州梆子的到來正迎合了中路崛起的一批富商大賈們的娛樂和消費需求。當時晉商不惜花重金扶持戲班,他們承包的戲班演員充足、服飾講究,而這些在當時也只有晉商有財力承辦得起。他們自己投資,組織演員、搭建戲臺、承包戲班演出,當時著名的戲班有靈石的“雙慶班”、臨縣的“德勝班”、聶店的 “四喜班”等。晉商不僅在家鄉培養戲班,并且帶戲班到家鄉外演出,比如在全國各地的山西會館都有山西梆子的演出。

其次,山西梆子寬慰了晉商的思鄉之情。晉商販運貿易的形式使他們的足跡遍布全國各地。除了以販運為生的商人需要奔波,還有那些遍布全國的商號和票號的經營者,他們都是闖南走北、日日思鄉的游子。長年累月在外奔波,有家難回的無奈和濃烈的思鄉之情無處排遣,山西梆子以獨特的鄉音和戲曲內容給遠在異鄉的晉商帶來寬慰。所謂“商與戲同路”更應著眼于戲曲的精神作用,這也成為推動山西梆子發展的內部動因。

四、 晉商影響下山西梆子繁榮的表現

(一)會館、戲樓的大量修建

在晉商影響下,山西梆子的繁榮首先表現為山西會館和戲樓的大量修建。明清時期,商業活動繁榮,隨著商業的發展,會館應運而生。

所謂“會”,是聚會和聯絡的意思,會館主要是當時商人用來聯絡感情、談判生意的場所,山西會館成為山西商人交往聯絡的重要媒介。其中最主要的建筑物是戲臺,專供山西梆子演出,表演戲班通常是晉商花重金培養的。明清時期,山西商人大多以戲會友,同在臺下看幾場山西梆子,一樁樁買賣也在這里促成。晉商推動了會館、戲樓的建立,反過來山西梆子又促成了商人之間的聯絡和生意往來,推動山西經濟的發展。會館里通常有一塊石碑,上面刻著商人應共同遵守的商業規范,如有違反,懲罰措施并非常規的商業賠償,而是罰戲。會館和戲樓密不可分,經濟活動和文化活動也齊頭并進。在晉商強有力的經濟支持下,山西梆子日漸繁榮,在多地傳播開來。

(二) 有關商人的劇目出現并上演

在晉商的影響下,山西戲曲的繁榮還表現在商人及其生活相關劇目的出現和上演。

在山西戲曲中,早期的山西梆子多數劇目為歷史、政治和倫理題材,只有少數劇目內容與日常生活有關,例如《打棗》。但是,當晉商開始大量投入資金和精力扶持山西梆子時,戲曲內容也發生了相應的變化。以《珍珠衫》為例,《珍珠衫》主要內容是商人在外經商,家中的妻子與人私通,其后發生了一系列的巧合、偶遇的事件,以一件珍珠衫為線索,穿插起一個個場面熱烈生動的故事。除此之外,還有《十五貫》《走西口》等。在晉商的影響下,山西梆子的劇目增添了許多與商人相關的故事。以商人生活、情感為表現對象,豐富了山西梆子的內容,促進了山西戲曲的繁榮。

(三) 山西梆子體制的逐漸完善

在晉商的影響下,山西梆子的體制逐漸完善。早期的山西梆子、山東梆子、河北梆子等梆子戲統稱為“大戲”或者“土戲”,由于它們沒有統一的班子和獨立的名稱,體制較為松散。戲曲演員們通常任意搭班,配合程度不強,水平更是參差不齊,很難進行完整統一的演出,這種松散的體制使得山西梆子未能很好的發展。晉商介入后,通過物質支持,使這種情況得到了改善。他們送演員去蒲州學習戲曲,并扶持專業戲班,形成了一套程序化、規范化的表演體系。

首先,對于演員的規范。在山西梆子的體制里,一場戲中的演員人數要充足并且有調度的空間。文場、武場人手都要足夠,演員必須經過專業的學習并具備一定專業能力方可上臺表演。其次,對于服飾的規范。山西梆子中角色很多,每個角色有相應的服飾,以前戲服的頭飾和穿戴制作都比較粗糙,在晉商的支持下,戲班的服飾不僅變得種類豐富,而且設計和制作更加精致美麗。最后,劇種分類更明確。北路梆子和中路梆子都是蒲州梆子發展的分支,都是在晉商的扶持下開辟的新劇種,中路梆子被稱為“晉劇”,在中國戲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當時坊間流傳著這樣一句話:“祈太有鎦子,蒲州有腕子”,所謂“蒲州腕子”是指蒲州地區的戲曲演員,“祈太鎦子”是指晉中地區的商人。比如當時出身于大商人家庭的渠源淦,他就是戲班“聚利園”的班主,在他的扶持下,一大批專業的戲曲演員有了系統的培養體系。在晉商的扶持下,不僅提高了演員的專業性,還促進了山西梆子體制的完善。

四、結語

綜上所述,山西梆子的發展是由內外兩方面因素推動的,山西梆子吐故納新,取長補短,在腔調、曲詞以及風格上都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擴大了山西梆子在民間和宮廷中的知名度,促進了山西梆子的發展繁榮。另外,在明清馳騁五個多世紀的山西商人,憑借優秀的激勵機制、誠信的商業道德、團結的群體精神成為商業活動中的佼佼者。他們在進行商業活動的同時發展、傳播家鄉戲曲,不僅使晉商的名號享譽國內外,還使得山西梆子在文藝界結出了燦爛的果實。所謂的“商戲同路”,不應該僅僅局限于單向影響和傳播的路徑,更應該著眼于晉商與山西梆子的共生與互動以及背后的文化與心理動因。

a 〔東漢〕許慎著、〔清〕陳昌治刻:《說文解字》,中華書局1963年版,第247頁。

b 中華書局編輯部點校:《全唐詩·卷三四四》,中華書局1999年版,第3871頁。

c 陸玖譯注:《呂氏春秋》,中華書局2011年版,第151頁。

d 中國戲曲志編輯委員會:《中國戲曲志山西卷》,文化藝術出版社1990年版,第91頁。

e 張廷玉等:《明史》,中華書局1974年版,第1935頁。

f 轉引自張正明:《晉商興衰史》,山西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263頁。

作 者: 張羽飛,寧夏師范學院在讀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元明清戲曲、小說。

編 輯: 水涓 E-mail:shuijuan3936@163.com

猜你喜歡
晉商互動共生
浙商理念挖掘開發晉商資源
榮欣堂:傳承晉商飲食文化
傳承晉商精神 再創時代品牌
晉商自主品牌|晉善晉美酒業
人與熊貓 和諧共生
共生
優生共生圈培養模式探索
優生共生圈培養模式探索
淺談粉絲經濟與網絡造星的互動關系
基于快樂教學的投擲課教學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