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特色學校體育道路越走越寬

2021-10-08 05:12
云南教育·視界(綜合) 2021年8期
關鍵詞:體育學校發展

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1919—1949年)

初具理論雛形為學校體育發展提供指導思想

今年全國新高考Ⅰ卷的作文題目引發全社會熱議,作文題目所給材料就取材于毛澤東于1917年在《新青年》雜志上發表的《體育之研究》。

這篇文章深入淺出地闡明了德、智、體三育的辯證關系,以及體育在教育中的作用,提出“體育一道,配德育與智育,而德智皆寄于體,無體是無德智也”“體育之效,至于強筋骨,因而增知識,因而調感情,因而強意志”等觀點。同年,惲代英在《青年進步》雜志發表了《學校體育之研究》一文,針對當時學校體育的狀況,明確提出學校體育的目的是“保衛學生之健康”。1922年,李大釗在《五一紀念日對于現在中國勞動界的意義》一文中指出:“人體的健全,全在身體和精神保持平均調劑的發展?!?/p>

從中國共產黨早期代表性人物關于體育的論述,特別是“身心合一”“德、智、體并重”等相關闡釋來看,中國共產黨早期代表性人物在學校體育的目的、方法、評價等方面的認識已初具理論雛形。這些思想和主張為中國共產黨領導開展的學校體育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中央蘇區的學校體育: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自成立起就對體育教育工作高度重視,在傳承中國共產黨早期代表性人物學校體育主張的同時,積極開展相應的體育實踐。這一階段,中國共產黨領導開展的學校體育主要圍繞強健體魄、增強軍民戰斗力的任務而展開。在革命戰爭年代,雖然當時蘇區的物質較為匱乏,但在中國共產黨的帶領下,蘇區學校在艱難困苦的條件下仍然極大地普及了體育運動,積累了寶貴經驗。

抗日革命根據地的學校體育:1937年后,陜甘寧邊區體育運動委員會、延安體育運動委員會相繼成立,對學校體育運動的普及化、常態化起到了重要推動作用。1938年,毛澤東在《論新階段》中指出體育在實行抗戰教育政策中的重要作用:“廣泛發展民眾教育,組織各種補習學校、識字運動、戲劇運動、歌詠運動、體育運動……提高人民的民族文化與民族覺悟?!彪S著抗日戰爭形勢的變化,毛澤東、朱德、賀龍等人于1942年分別提出:“鍛煉體魄,好打日本”“運動要經?!薄绑w育運動軍事化”等主張,為這一階段的學校體育工作指明了方向。

解放區的學校體育:隨著解放戰爭形勢的變化,軍事操練、軍事技能訓練等成為學校體育教學的重要內容,解放區的學校教育由培訓班轉為正規的課程教育,課程內容由散亂逐步規范,教師由臨時充任逐步轉為專職專任,學校體育逐步規范化。這一階段解放區的學校在傳承“紅色體育”優良傳統的基礎上,結合戰時需要積極開展相關體育活動。隨著解放區的日益擴大和教育的普及,解放區的學校體育得到了相應發展,為新中國學校體育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1949—1978年)

提出“健康第一”理念體育課與課余體育活動協調發展

新中國成立后,教育事業和體育事業開啟了新局面,學校體育的發展進入了新階段。中國共產黨明確了新中國教育事業、體育事業的發展方向,新中國的學校體育與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同步推進,具體表現在學校體育作為教育事業和體育事業的組成部分,為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服務。

新民主主義建設階段的學校體育:1949年,全國政協會議通過的《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文化教育為新民主主義的,即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文化教育……提倡國民體育”,這為新中國學校體育工作指明了方向。針對當時我國學生體質健康問題,毛澤東曾于1950年、1951年兩次向時任教育部部長馬敘倫強調學生健康在學校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強調“此事宜速解決,要各校注意健康第一,學習第二”。1953年毛澤東在接見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第二次代表大會主席團時發出“身體好、學習好、工作好”的號召,確保青年一代健康成長。

新民主主義建設階段的學校體育隨著新中國各項事業的穩步推進得到了快速發展,學校體育基本完成了秩序與規范的重建,為社會主義探索階段的學校體育奠定了基礎。

社會主義探索階段的學校體育:1957年毛澤東在《關于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一文中明確指出:“我們的教育方針,應該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體育幾方面都得到發展,成為有社會主義覺悟的有文化的勞動者?!边@從根本上明確了社會主義教育事業的性質和任務。

1961年,教育部頒布我國第二部體育教學大綱,強調體育的目的是“增強學生體質,向學生進行共產主義教育,使他們更好地學習、參加生產勞動和準備保衛祖國”,并把武術列入中小學體育教材,體現了在學校體育課程建設方面的本土化探索。

縱覽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的學校體育,學校體育的發展與社會主義探索歷程同步,始終圍繞黨的中心工作展開,始終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這一時期的學校體育在探索中不斷取得新成就,開創了體育課與課余體育活動協調發展的新格局。

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1978—2012年)

以學生發展為中心學校體育走上內涵式發展道路

1976年10月“文化大革命”結束,黨中央開始撥亂反正,特別是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后,我國各個領域開始了改革,國民經濟、文化事業和教育事業得到恢復和發展。這一時期,黨中央和人民政府高度重視學校體育的發展,頒布了一系列政策和法規,重點加強了學校體育工作。1978年,教育部頒布《全日制中學暫行工作條例(試行草案)》《全日制小學暫行工作條例(試行草案)》。1979年,國家相關部委在揚州聯合召開“全國學校體育、衛生工作經驗交流會議”,提出“學校開展體育、衛生工作的根本目的在于增強學生體質,要從實際出發,認真上好體育課……加強學校體育衛生工作”。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建設階段的學校體育:1990年頒布的《學校體育工作條例》明確規定“增進學生身心健康、增強學生體質;使學生掌握體育基本知識,培養學生體育運動能力和習慣;提高學生運動技術水平,為國家培養體育后備人才;對學生進行品德教育,增強組織紀律性,培養學生的勇敢、頑強、進取精神”,進一步強化了學校體育工作?!吨腥A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體育法》《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等法律、法規和文件對學校體育的改革作出了戰略部署,進一步加強了學校體育的規范化和法制化建設。

學校體育在這一階段的發展突出了改革的要求,在黨中央和人民政府的關切下,學校體育的政策體系更加完善,管理方式更加規范,學校體育工作逐步法制化。

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階段的學校體育: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推進,我國進一步強調學校體育要堅持健康第一,切實提高青少年學生的體質健康水平。在此背景下,黨中央和人民政府針對課程改革與學生體質健康相關問題出臺了一系列文件。2007年《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強青少年體育增強青少年體質的意見》(中央七號文件)的發布,凸顯黨中央對學校體育的高度重視。該文件提出要高度重視青少年體育工作,“認真落實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把增強學生體質作為學校教育的基本目標之一”“確保學生每天鍛煉一小時”。這是迄今為止我國出臺規格最高的學校體育方面的文件。

在黨中央和人民政府的關切下,我國學校體育在這一階段啟動了新一輪課程改革,確立了以學生發展為中心的學校體育課程模式,在學校體育的目標、體育課程內容、體育教學方法手段、考核評價等方面進一步優化,凸顯了“以人為本”的發展理念,學校體育逐步走上內涵式發展道路。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2012年至今)

服務全面育人構建中國本土特色體育課程體系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和人民政府高度重視學校體育工作。2013年發布的《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中提出:“強化體育課和課外鍛煉,促進青少年身心健康、體魄強健?!?/p>

習近平總書記在2014年指出:“少年強、青年強則中國強。少年強、青年強是多方面的,既包括思想品德、學習成績、創新能力、動手能力,也包括身體健康、體魄強壯、體育精神?!边@一論述為學校體育的深化發展注入強大活力。在2018年全國教育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進一步提出:“幫助學生在體育鍛煉中享受樂趣、增強體質、健全人格、錘煉意志?!边@一論斷是對學校體育價值的高度凝練,成為新時代學校體育工作的重要目標。

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體育的重要論述和全國教育大會精神,2020年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體育工作的意見》,要求“把學校體育工作擺在更加突出位置,構建德智體美勞全面培養的教育體系”。

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引下,新時代學校體育工作取得了重大進展。體育課程內容上,更加注重學校體育課程的深化改革,更加注重基于中國本土立場、扎根中國本土文化,進而構建具有中國本土特色的體育課程內容體系。體育教學實踐上,黨中央和人民政府高度重視體育課、課余訓練與運動競賽的改革。國家體育總局和教育部在《關于深化體教融合 促進青少年健康發展的意見》中明確提出:“深化具有中國特色體教融合發展”“樹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開齊開足體育課”“開展豐富多彩的課余訓練、競賽活動”。特別是“體育課程思政、體教融合、教練型體育師資”等新的改革舉措,在這一時期也取得了初步成效。

回顧中國共產黨領導開展的學校體育百年發展歷程,從毛澤東提出的“體育一道,配德育與智育,而德智皆寄于體,無體是無德智也”到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的“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體育幾方面都得到發展,成為有社會主義覺悟的有文化的勞動者”,再到新時代德、智、體、美、勞“五育”并舉的教育體系的確立,從中可見,中國共產黨在學校教育發展中堅持把體育作為基礎,將體育作為教育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不斷強調學校體育在教育事業中的重要作用。學校體育綜合育人功能得到廣泛認可,成為實現學生全面發展的重要途徑。

中國共產黨領導開展的學校體育的百年發展歷程表明:學校體育的發展必須貫徹中國共產黨的教育方針,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必須以學生發展為中心,持續深化體育課程改革;必須聚焦學生體質健康,落實“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必須立足中國本土需要,構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學校體育體系。

中國共產黨建黨以來,學校體育發展方向越發清晰,從指導思想到具體實踐,從政策引導到政策實施,從頂層設計到基層落實,都取得了重大進展,新時代的中國學校體育之路必將越走越寬廣。

(來源:《中國教育報》 王華倬/文)

猜你喜歡
體育學校發展
區域發展篇
我們的“體育夢”
圖說共享發展
學校推介
圖說創新發展
教師發展
I’m?。睿铮簟。纾铮椋睿纭。猓幔悖搿。簦铩。螅悖瑁铮铮?!我不回學校了!
體育一家人
體育一家人
體育一家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