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股骨頭缺血性壞死的DR技術診斷準確率及影像學特征研究

2021-10-09 21:31王葉
婚育與健康 2021年12期
關鍵詞:診斷準確率

王葉

【摘 要】目的:研究DR技術在股骨頭缺血壞死中的診斷準確率、影像學特征。方法:抽取本院自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股骨頭缺血性壞死患者50例進行研究,所有患者在確診病情前均開展DR技術檢查診斷,評價DR技術的診斷準確率、影像學特征。結果:50例患者早期11例、初期10例、中期20例、晚期9例。DR技術檢查后,早期0例、初期1例、中期20例、晚期9例。早期診斷符合率0%、初期診斷符合率10%、中期診斷符合率100%、晚期診斷符合率100%。結論:在股骨頭缺血性壞死診斷中,DR技術在早期、初期診斷時,符合率較低,但在中期與晚期診斷時,符合率較高,故在股骨頭缺血壞死診斷中,可結合其他檢查方式為臨床提供一定的依據。

【關鍵詞】DR技術;股骨頭缺血壞死;診斷準確率;影像學特征

骨科最常見的一種疾病股骨頭缺血性壞死會對患者身體健康產生極大的影響,引發此病癥的原因較多,且均會導致骨組織出現缺血現象[1]。股骨頭缺血性壞的早期、初期診斷困難度較高,晚期時患者會出現部分并發癥,如骨質增生、髖關節脫位等,給患者的身心健康產生極大的影響,故而還會降低其生活質量[2]。因此,盡早診治股骨頭缺血性壞死,對提升治療效果具有積極意義。目前,臨床在股骨頭缺血性壞死診斷中,主要采用DR技術檢查。本文就以DR技術在股骨頭缺血性壞死診斷中的準確率進行評價,同時分析其影像學特征,現做如下報告。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抽取本院自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股骨頭缺血性壞死患者50例進行研究,所有患者在確診病情前均開展DR技術檢查診斷。男性27例,女性23例,年齡25歲~70歲,平均年齡(47.58±5.61)歲,病程0.4年~11.5年,平均病程(6.45±1.57)年。雙側30例,單側20例,病理分期:早期11例、初期10例、中期20例、晚期9例。本研究所有參與者均知情,且簽署同意書。納入標準:①確診病情者;②有相關癥狀者,如髖關節疼痛者、膝關節疼痛者;③意識清晰者。排除標準:①精神障礙者;②中途退出研究者;③妊娠及哺乳者;④不適合參與研究者。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開展DR技術檢查,應用X線攝影系統,對患者開展DR掃描,方法如下:按患者的基本信息,進行檢查,關閉好檢查門,去除影響檢查成像質量的衣物,對中心線、照射野等進行調整,提高攝像的質量,減少額外輻射。

1.3 觀察指標

評價DR技術的診斷準確率、影像學特征。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5.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采用(%)表示,進行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χ±s)表示,進行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DR技術檢查結果分析

50例患者早期11例、初期10例、中期20例、晚期9例。DR技術檢查后,早期0例、初期1例、中期20例、晚期9例。早期診斷符合率0%、初期診斷符合率10%、中期診斷符合率100%、晚期診斷符合率100%,見表1。

2.2 DR技術檢查結果特征分析

臨床將股骨頭缺血壞死分為四個階段,即早期、初期、中期、晚期,通過 DR技術,可以對早期、初期、中期、晚期的臨床特征進行分析,即做如下總結:早期:此階段的患者在檢查時,會發現股骨壞死部位的骨密度值在不斷增大,周圍還出現了囊性變化,同時還出現的斑片狀高密度影區出現點狀低密度影,關節的間隙正常。初期:此階段的患者經DR技術檢查發現沒有明顯的變化。中期:此階段的患者經DR技術檢查,持重區的股骨頭軟組織會變平、破裂,同時還會出現輕度的變形,密度增大,軟骨下出現新月征象,關節間隙出現明顯的變窄現象。晚期:此階段的患者經DR技術檢查,會發現股骨頭處的軟骨出現破裂、變平,同時還出現輕塌陷、變形等現象,軟骨下骨板出現不平整現象。

3 討論

股骨頭缺血性壞死是常見病,臨床根據患者病情,分為四個階段,即早期、初期、中期、晚期,隨著病情的發展,處于晚期時,患者會失去相應的行動能力,對其生活產生極大的影響。機體內正常的股骨頭的形態較為完整、光滑,其骨小梁較粗,同時還會從粗到細進入到骨關節面,出現放射狀的排列[3-5]。而因不同病因的出現,會使缺血性壞死的病變組織出現相應的改變。因此,盡早對股骨頭缺血性壞死情況進行診治,可以提升臨床療效。目前,臨床應用了DR技術來診斷股骨頭缺血性壞死,經分析發現其在早期、初期、中期、晚期等均有不同的技術特征。早期、初期時,因病灶處的組織、新生血管沒有出現延伸,骨質也沒有出現新生骨,病灶處于壞死骨區時,死骨的邊緣才會出現相應的變化,由此可以觀察到病灶的實際情況。

綜上所述,DR技術在股骨頭缺血性壞死診斷中,準確率較高,可以通過影像學特征來觀察病情,特別是在中期及晚期病灶診斷中具有較高的準確度,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 張靜妮,?,r.早期股骨頭缺血壞死應用MRI、CT診斷的效果對比及征象特征分析[J].影像研究與醫學應用,2020,4(23):79-80.

[2] 蘇明忠,林少波.DR技術對股骨頭缺血壞死的診斷價值分析[J].現代醫用影像學,2020,29(7):1265-1267.

[3] 丁文武.DR技術對股骨頭缺血壞死的診斷價值分析[J].影像研究與醫學應用,2019,3(19):122-123.

[4] 張鵬.比較CT與MRI在早期股骨頭缺血壞死診斷中的價值[J].影像研究與醫學應用,2019,3(13):45-46.

[5] 武桂生,潘麗偉.DR技術對股骨頭缺血壞死的診斷價值分析[J].雙足與保健,2018,27(19):129-130.

猜你喜歡
診斷準確率
核磁共振結合彩超對乳腺癌淋巴結轉移的診斷效果以及診斷準確率
陰道超聲結合腹部超聲診斷異位妊娠的臨床價值分析
產前檢查在妊娠晚期胎盤早剝診斷中的臨床效果
經腹部聯合陰道超聲對婦產科急腹癥診斷準確率的影響分析
肝臟增強CT與肝臟MRI在診斷肝癌準確率方面的對比研究
腹部B超聯合陰道B超在婦產科急腹癥診斷中的效果觀察
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自身抗體檢測研究
消化道早癌行消化內鏡技術診斷的臨床分析
探討肝臟增強CT與肝臟MRI在肝癌診斷中的應用價值
乳腺浸潤性小葉癌患者的臨床病理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