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城鎮污水處理廠強化生物脫氮除磷的工藝優化探索與應用

2021-10-11 08:21馬一行衛鳴志
凈水技術 2021年10期
關鍵詞:碳源硝化處理廠

袁 飛,馬一行,衛鳴志

(1. 上海環保<集團>有限公司,上海 200433;2. 上海奉錦環境建設管理有限公司,上海 201422)

自2008年1月1日開始,《太湖流域城鎮污水處理廠主要水污染物排放限值》在江蘇省太湖流域正式實施[1],我國各地污水處理廠建設陸續邁進“一級A”時代,近年更是部分地方標準提出了“(準)IV類水”標準甚至“雙五”標準。據住建部最新統計數據,截至2019年底,全國城市和縣城污水處理廠共4 140座,日處理能力為21 450萬m3,年處理量為620.86億m3。其中,執行《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GB 18918—2002)一級A標準的占53.2%[2]。

近年來,城鎮污水處理廠處理水量逐年呈上升趨勢,但進水各指標濃度整體呈下降趨勢[3],其中,BOD5的下降尤為明顯也尤為關鍵,面對不斷提高的排放標準,碳源不足的問題日益突出。統計數據顯示,城鎮污水處理廠進水BOD/COD的平均值為0.4,進水可生化性在中等水平;碳氮比偏低,生物脫氮存在碳源不足的問題;BOD/TP維持在28左右,理論上可以滿足生物除磷的需求,但由于生物脫氮利用了進水中的大量碳源,可能導致生物除磷所需的碳源缺乏[3]。很多污水處理廠呈現出生物處理段去除效率不足的窘況,混凝劑、碳源等藥劑大量、過量投加的現象較為普遍,化學品藥劑所帶入水體的潛在環境風險巨大。

對于大多數城鎮污水處理廠而言,一級A排放標準的各項指標中,經二級生化處理后大部分指標沒有太大困難,但總磷(TP)穩定達標可能需要依靠化學除磷,而總氮(TN)指標往往是城鎮污水處理廠提標后穩定達標的關鍵指標,其中,硝態氮和溶解性不可氨化有機氮則是達標難點。

1 項目背景

該項目為《上海市2015年—2017年環境保護和建設三年行動計劃》中的一個典型中等規模城鎮污水處理廠,設計日處理量為12萬t,其中,一期為5萬t,二期為7萬t,于2017年底完成提標工程。排放標準由原《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GB 18918—2002)二級標準提至一級A標準。原工藝為“預處理+AO”的二級生物處理,提標后采用“預處理+AAO+高效混凝沉淀+V型濾池”的工藝流程(圖1),增加了部分生化池和深度處理段,服務區域和進水水質不變,仍以生活污水為主,混合部分工業污水(約占30%),與南方大多數城鎮污水處理廠水質相近、特點相同(表2)。

圖1 工藝流程簡圖Fig.1 Process Flow Chart

提標過程中,該污水處理廠生化池AAO各部分都進行了重新設計、加建及改造,高效反應沉淀池+V型濾池的深度處理段為新建。依據設計文件,AAO各區水力停留時間分別為1.0、4.8、11.0 h,內回流比為250%,厭氧區進水處設置碳源投加點,高效反應沉淀池前端設置加藥區用于除磷藥劑投加。自提標工程通水試運行后,進水BOD/COD約為0.3,碳氮比時常低于2.5,如不加碳源,該廠TN指標始終略超排放限值且上下波動(表1)。為使正式運行期間出水穩定達標,單月碳源投加費用最高達到60余萬元(表2);同時,深度處理段的除磷藥劑投加費用最高也達到30萬元/月。企業經營不堪重負,因此,進行工藝優化的探索和技術改造勢在必行。

表1 2017年未加碳源水質數據 (單位:mg/L)Tab.1 Water Quality Data without Carbon Source Dosing in 2017 (Unit: mg/L)

表2 2018年加碳源后水質數據 (單位:mg/L)Tab.2 Water Quality Data with Carbon Source Dosing in 2018 (Unit: mg/L)

2 工藝優化思路

(1)需最大可能地發揮生物脫氮和生物除磷效能,以減少對化學藥劑的依賴,因此,有必要進行AAO生反池的改造,關鍵是為聚磷菌、硝化菌、反硝化菌創造最適宜的生長環境。

(2)確定TN為達標難點和首要目標,依據出水TN的構成分析(表3),發現硝氮超過90%,因此強化反硝化段是關鍵。

表3 TN構成分析Tab.3 Composition of TN

(3)對于進水有限、外加昂貴的碳源,做到最佳地有效利用。

(4)因為后反饋數據滯后,深度處理段的化學除磷易造成過量投加除磷藥劑,可增設在線儀表,提供前反饋數據,實現及時合理地調整藥劑量。

(5)污水廠生化系統一旦被破壞,恢復過程十分困難而緩慢,因此,保持生化系統的平穩運行特別重要。

3 技術改造措施

3.1 強化反硝化過程

足夠的停留時間對于保證反硝化進程的完全非常必要,在改造前,測得缺氧區末端硝氮值較高,平均值為6 mg/L左右,說明未實現充分反硝化。同時,根據運行水量,通過計算,發現后續好氧區停留時間遠遠超過8 h,且好氧末端的氨氮值很低,基本在0.5 mg/L以內。因此,將有富余的好氧池第一廊道前半段改造成可切換缺氧區,將缺氧段停留時間從4.8 h增加到5.7 h。

反硝化菌在缺氧條件下,通過硝酸鹽作為電子受體完成呼吸作用,釋放出氮氣(N2),因此,營造出適宜硝化菌生長的缺氧環境尤為重要。為保持缺氧段溶解氧(DO)在0.5 mg/L以下,應減少內回流帶入缺氧區的氧。采取將好氧區最后一廊道后半段改為消氧區的措施,即停止曝氣并增設攪拌器(圖2),并合理控制末端DO從原來的2~4 mg/L穩定在1.5 mg/L以內。

圖2 生物池流程示意圖Fig.2 Schematic Diagram of Biological Pool Process

內回流比對生物脫氮效率影響較大,合理控制內回流比非常重要。原回流泵無變頻裝置且無計量儀表,無法根據水質水量情況實時且準確地進行內回流比的調整,因此,有必要增加內回流泵變頻裝置并配置流量計。

3.2 充分有效利用碳源

生物脫氮除磷都需要足夠的碳源,在進水碳源不足的情況下應減少預處理單元對營養物的消耗和去除,并盡可能將碳源保留到缺氧段,供反硝化菌的生長需要,因此,可以采取增設單體超越管和多點進水的措施。本項目根據進水水質濃度設置可選擇性超越初沉池,同時,在厭氧區前的進水管道旁通一根管道,接入缺氧區前段實現多點進水,將有限的進水碳源獲得最大的利用效率。

外加碳源價格昂貴,必須充分有效利用。首先明確需強化的目標,針對反硝化或釋磷的不同反應區,有針對性地設置投加點才會效果明顯。因此,改變原單一的投加點,在厭氧區、缺氧區中、后段分別設立碳源投加點位。

3.3 優化藥劑投加

對于深度處理段的除磷單元而言,污水廠出水口的TP在線儀表數據具有滯后性,為保證不出現任何時刻的超標可能,絕大多數污水廠選擇定量或過量投加除磷藥劑的穩妥方案,必然造成藥劑浪費。如果在化學除磷前(如二沉池出水)增設在線TP或正磷儀表(圖3),工藝人員(或PLC控制系統)可以根據該儀表即時TP數據與TP目標值的差值,實時調整深度處理段除磷藥劑計量泵的頻率,實現投加量的更精準控制,可確保出水穩定達標的同時不過量投加藥劑。

圖3 TP過程儀表安裝位置示意圖Fig.3 Schematic Diagram of Installation Position of TP Instrument

3.4 提高抗沖擊能力

對于混合部分工業污水的污水處理廠,進水發生超出設計值的異常情況并不少見,為避免超設計進水對生化系統造成惡性沖擊,改造部分池體為可切換的事故池,以應對突發惡劣水質情況,有效緩解生化系統受沖擊風險,保持其良好、平穩的狀態十分重要。

針對污水廠各種突發情況,特別是存在可能沖擊生化系統的風險因素時,應制訂可行的應急預案隨時應對。

4 應用效果

4.1 生物去除效能及出水水質

該項技改是一系列的改造措施,也是在實踐中邊摸索邊改造、逐步實施和完善的一個過程,自2018年5月起開始實施,歷經約一年的時間。通過上述工藝優化的技術改造后,在缺氧區停留時間延長、缺氧區DO及好氧末端DO的有效控制、及時并合理調整內回流比、進水COD過低時初沉池超越及有效減少生化系統沖擊的組合作用下,該廠生物脫氮除磷效果明顯提升。在進水營養物同樣不足的情況下,日常運行中基本已不用投加碳源,二級生物處理段的TN去除率穩定在70%~80%,TP去除率能達到80%~90%,各項出水指標均穩定達標并遠遠優于排放限值,表4為該廠(一期5萬 t/d)2020年某周的《水質分析周報》詳細數據。

表4 水質分析周報(一期)Tab.4 Weekly Water Quality Analysis (First-Stage Project)

為更好地了解改造后生物處理段的TN、TP去除效率,統計了2020年全年各月平均水質數據(表5)。

表5 2020年月平均TN、TP數據統計Tab.5 Statistics of Monthly Average TN and TP in 2020

4.2 TN去除率

此次技改措施于2018年5月起實施,6月開始逐步顯現效果。如圖4所示,TN去除率從技改前的40%~60%(投加碳源)上升到技改后的70%~80%(基本不投加碳源)。

圖4 技改前后TN去除率對比Fig.4 Comparison of TN Removal Rate before and after Technical Reconstruction

4.3 藥劑費用

由表6可知,碳源及除磷兩項藥劑的費用從2018年上半年度的335.01萬元大幅降至2020年上半年度的52.43萬元,藥劑單耗則從0.317元/m3下降至0.081元/m3。技改前最高單月藥劑費超82萬元,技改后最高單月僅14萬元,最低僅1.9萬元,其中,4月的少量碳源投加是因為進水超過設計值的突發事件所致。全廠的月度藥劑消耗從90萬元下降到25萬元,全年節約藥劑費用約780萬元,自2018年5月技改實施以來,該廠提質增效效果顯著。

表6 技改前后費用對比表 (單位:元) Tab.6 Comparison of Costs before and after Technical Reconstruction (Unit: yuan)

5 結論

(1)城鎮污水處理廠可通過技術改造提高生物脫氮、生物除磷的效率,避免或減少外部碳源和化學除磷藥劑的投加,提質增效效果顯著,且大大減少化學藥劑投加所帶入水體的潛在環境風險。

(2)TN是污水廠提標的難點,促進反硝化作用是提高生物脫氮的核心,通過水力停留時間、DO、回流比等的合理調控,創建適宜反硝化菌生長的環境尤為重要。

(3)在充分發揮生物除磷的基礎上,適當增加過程儀表,為化學除磷單元提供前饋數據,可有效控制除磷藥劑投加量。

猜你喜歡
碳源硝化處理廠
污水處理廠低碳節能的探討與研究
人體的“廢料處理廠”
緩釋碳源促進生物反硝化脫氮技術研究進展
竹豆間種對柑橘園土壤化學性質及微生物碳源代謝特征的影響
不同碳源對銅溜槽用鋁碳質涂抹料性能的影響
城市污水處理廠占地研究
MBBR中進水有機負荷對短程硝化反硝化的影響
污水處理廠沉淀池剖析——以烏魯木齊某污水處理廠為例
脫氮菌Flavobacterium SP.FL211T的篩選與硝化特性研究
四甘醇作碳源合成Li3V2(PO4)3正極材料及其電化學性能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