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基本模式

2021-10-12 00:39羅思蘭
速讀·下旬 2021年11期
關鍵詞:基本模式閱讀教學小學語文

羅思蘭

◆摘? 要:閱讀是小學語文的重點內容,是培養學生語言表達能力、感性思維、人文素養、理解能力的重要途徑。然而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由于教學模式、教學方法等問題,學生閱讀積極性不高,再加上小學生理解能力不足,難以有效感知文本的內涵,教師難以有效達成教學目標。因此,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語文教師應該深刻探析傳統閱讀教學中的不足,積極采取科學化的閱讀流程,重視學生的實際情況,采取針對性的教學策略,優化教學流程,有效達成教學目標,打造出高效的閱讀課堂。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基本模式

閱讀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的主要組成部分,在小學語文中占據重大比重,不僅能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思維品質,還能擴大知識面,增強學生的寫作和語言表達能力。而就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情況來看,還存在一定的問題,需要教師及時意識到這些問題,結合學生的“學情”采取科學的教學方法,讓教學流程更加符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循序漸進的開展閱讀教學,有效實現高效閱讀課堂的構建。

一、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存在的問題

首先,當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更加注重對字詞的記憶和文章表達的探究,忽略了對文章的深層次的探究、理解,缺乏對文本主題以及作品所要傳達的情感和人文精神的深入理思考,在閱讀之后不能較為正確地理解文章的本意,甚至對文章的內容存在曲解等問題。其主要原因在于學生還沒有擺脫掉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使學生對文本的理解較為片面。其次,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部分教師沒有對教學內容進行較為系統的整合,因為教師缺乏明確的教學目標,導致在語文教學活動教學中存在不符合教學要求的現象,例如部分教師在課本教學時,過度注重對課本以外拓展知識的講解,導致無法跟上正常講解速度,難以有效完成教學目標,進而導致學生的學習效果不甚理想。在學生方面,其理解能力、思維能力較為不足,在閱讀上存在較大障礙,且由于教師教學模式單一,閱讀本身的枯燥性,學生閱讀興趣普遍不足的現象依然存在。

二、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基本模式

(一)情境模擬教學,營造出良好的課堂氛圍

情境教學是當下應用最為廣泛的教學手段之一,能夠給學生創建一個真實的語言交流環境,學生能夠對文本中的對話進行還原,感受到文本中的趣味性,進而有效參與到閱讀學習中去。比如在人教版二年級下冊《小蝌蚪找媽媽》的教學中,學生初步閱讀文本后,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情境還原,一位模擬“小蝌蚪”,一位模擬“鯉魚”,一位模仿“烏龜”,還原情境對話,通過情境模擬和生生互動,有效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在演練完成之后,教師隨機抽取兩人小組進行在全班同學面前完成溝通,并給出評價。這一融合交流和情境還原的教學模式具備極大的互動性,學生能夠迅速進入學習狀態,在生生互動中感知到語文學習的樂趣。

(二)多媒體輔助教學,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隨著時代的快速發展,語文課堂也具備了現代化能力,多媒體、計算機走進了語文課堂,其“可視化”和“直觀性”特征能夠有效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讓學生帶著高昂的興趣進入閱讀,為有效達到教學目標奠定基層。比如在二年級《黃山奇石》的閱讀教學中,文中“猴子觀?!薄跋扇酥嘎贰薄敖痣u叫天都”等景象,以往都只能讓學生自行想象,但是利用多媒體技術,就能讓學生清晰的感受到黃山各色各樣的奇石,讓學生在這樣的自然風景中,感知到文章的“美”,實現學生審美能力、閱讀能力的培養。另外,還可以在課堂上播放音樂烘托氛圍,“音樂是人類的萬能語言,人們通過心靈對話就能表達含義,音樂更是人類感情的自然流露”,為讓學生更加深刻的掌握文本的情感,老師可以在課堂中播放相應的音頻,極大的起到烘托教學氛圍的作用,還能營造出良好的氛圍,強化學生的情感感知,讓學生有效進入閱讀狀態。

(三)問題驅動教學,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問題驅動是一種基于發展學生思維的有手段,通過創新性、趣味性的問題設計,讓學生積極參與到思考問題、分析問題當中來,引導學生進入深度閱讀狀態,,并通過層次化的問題設計,進一步細化閱讀流程,最終有效達到教學目標。因而,小學語文教師積極應用問題驅動教學,經常性設置問題,讓學生根據教師的提示和引導找出問題答案,讓學生樂于思考、善于思考,進而全身心參與到閱讀課堂中來。比如,在二年級語文上冊《雪孩子》的學習時,教師可以層次性、梯度性地提出問題,首先讓學生看圖理解課文的大致含義,然后提問:“同學們思考一下,雪孩子遇到火為什么會融化呢?同學們可以聯想一下 雪與云之間的關系?!边@時學生通常會積極回答,教師再繼續提問:“雪孩子為了救大家融化了,這體現出它怎樣一種精神?!蓖ㄟ^這樣一種提問方法讓不同層次的學生參與到課堂中,進一步地思考并主動提出問題,在問題的驅動下,學生會踴躍思考,在思考中掌握文本的內涵。

(四)創造安靜的閱讀環境,讓學生全身心投入到閱讀中

“孟母三遷”體現了環境的重要性,在進行閱讀時,學生不能夠分心,只有安靜的去沉浸入書本中,閱讀才會有效果并且學到新知識,過于雜亂的閱讀環境,小學生的注意力會分散,無法更好的捕捉書本上的重點。因而,教師在進行閱讀教學時,要注重給學生創設良好的閱讀環境,讓學生沉下心來進行閱讀。

三、總結

閱讀教學一直以來都是小學語文的重難點,要想提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質量、有效達到教學目標,就需要教師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采用高效的閱讀手段,結合問題驅動和多媒體教學,細化教學流程,加深學生的知識記憶和閱讀記憶,促進學生對文本的理解和把握,并傳遞學生有效的閱讀方法和技巧,最終全面提升閱讀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蔣愛華.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方法探究[J].文教資料,2013(30):52-53.

[2]曹水春.閱讀教學基本模式探析[J].云南教育,1991(Z2):56-57.

猜你喜歡
基本模式閱讀教學小學語文
項目學習:科技活動中協同學習的基本模式
談閱讀教學中的快樂
優化朗讀技巧,提升語文實效
淺談如何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
讓多媒體課件為閱讀教學助力
撥動情感之弦,讓語文課堂綻放精彩
少兒圖書品牌培育基本模式探究
鄉村圖書館基本模式和服務舉措淺析——以紹興為案例
閱讀教學中的“追問”略說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