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形勢下高校思政育人模式的探索與實踐

2021-10-12 07:19張虹
錦繡·下旬刊 2021年10期
關鍵詞:育人模式高校思政教育對策措施

張虹

摘要:隨著我國經濟建設的不斷發展,人們在教育方面的思想得到了較大的轉變,在新形勢下高校思政教育育人模式也隨之發生了一定的變化。因此,本文就新形勢下高校思政教育育人模式進行探索,分析新形勢下高校思政教育育人模式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相關的完善措施,使新形勢下高校思政教育育人模式中存在的問題得以解決,以供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參考借鑒。

關鍵詞:新形勢;高校思政教育;育人模式;問題分析;對策措施

“要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中心環節,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實現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確立了“課程思政”的教育理念。在全國教育大會上,“要把立德樹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識教育、社會實踐教育各環節”,闡明了踐行“課程思政”的意義和方向。這就使得新形勢下高校思政教育環境發生了深刻變化。從國際上看,世界多極化和經濟全球化的趨勢繼續在曲折中發展,科技進步日新月異,綜合國力競爭日趨激烈。西方資本主義腐朽思想觀念隨著對外開放的不斷擴大,不可避免地侵入我國,在社會、政治、思想、文化等領域產生一些消極影響。高校思政教育要直接面對社會開放和價值多元的現實,認真研究新情況新問題,正視道德沖突,解決道德困惑,幫助學生分辨是非,學會判斷和選擇。因此,在這樣的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育人模式必須做出新時代的創新,深究思政教育育人模式中存在的問題,并積極采取有效措施對這些問題進行改善,最終實現高校思政教育育人模式得到加強完善的目的。

1.新形勢下高校思政教育育人模式中存在的問題

1.1高校思政教育中存在內容重復的問題

高校思政教育中存在內容重復的問題其表現形式主要分為兩個方面:一是高校思政教育內容與高中政治教學內容重復;二是高校思政教材中有很多內容出現交叉重復的現象,接下來我們就這兩方面問題進行展開說明。首先是高校思政教育內容與高中政治教學內容重復的問題,高中思想政治教材中主要分為四大塊分別是:哲學常識、經濟常識、生活常識以及政治常識,這四部分內容對馬克思政治經濟學、馬克思主義哲學體系、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以及科學社會主義中較為精華的部分做出了較為全面的闡述。雖然高校思政教育教材的邏輯性以及理論性要強于高中思政教材,但是在知識模塊上大致還是分為高中思想政治教材中的四個部分,這就使學生在學習高校思政課程中產生了錯覺,誤以為高校思政教育內容和高中學習過的內容是一致的,這種問題的出現就使得高校思政教育的教學質量無法得到有效的保障[1];其次,高校思政教材中有很多內容出現交叉重復的現象,這種現象的產生進一步加深了學生的錯覺,使學生對高校思政教育失去了興趣,在課堂中教師也無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進而使高校思政教育的質量受到極為不利的影響。

1.2高校思政教育中存在教學方式不科學的問題

首先,傳統的高校思政教育中存在沒有充分尊重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性的問題,但隨著高校思政教育育人模式的提出,高校思政教育不斷向學生進行傾斜,采取學生喜歡、愿意接受的方式進行思政教育工作,這就使得高校思政教育中存在教學方式過于迎合學生的問題;其次,高校思政教育中教學方式過于單一,高校思政教師在教育過程中不能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選擇具有針對性的教學方式進行教學,不僅忽視現實中存在的問題也不結合學生的個性需求,使得高校課程之間的聯系性和區別性都得到削弱[2];最后,高校思政教師在教育中選用的教學手段缺乏應有的科學合理性,僅憑教師的主觀意識進行教學工作,這種主觀的教學手段對高校思政教育育人模式的教學質量產生了極為不利的影響。

2.新形勢下高校思政育人模式的完善措施

2.1加強對高校思政教材內容的創新完善工作

為了解決高校思政教育中存在內容重復的問題,必須要加強對高校思政教材內容的創新完善工作。首先,在高校思政教材進行編寫時,要為撰寫教材的教師提供一套高中思想政治教材作為參考,使高中思想政治教育內容能夠和高校思政教育進行有序的銜接,從而減少高中思想政治教材內容與高校思政教育重復過多的現象;其次,在高校思政教育教材選擇的內容上,為了和高中教材避免重復可以將高中思想政治教材中的內容進行簡寫,主要著重于新知識的編寫,這樣就能很好避免重復現象的發生;最后,在編寫高校思政教材時還要注意與新形勢下國家發展趨勢的有機結合,把新形勢下的治國理念加入到教材中來,以充分滿足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對新思想新理念的需求。

2.2加強對高校思政教育手段的創新工作

在教育過程中教學手段的選擇與使用是非常重要的環節,如果不能選用科學恰當的教學手段,高校思政教育就無法切實傳遞給學生,所以加強對高校思政教育手段的創新工作對高校思政教育育人模式來說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在新形勢下,加強高校思政育人模式的創新工作可以分為以下三個方面的內容:首先,要對高校思政教師的教學理念進行轉變,不能一味的迎合學生的需求而忽視自身的引導作用。高校思政教師應該做到在充分尊重學生這一學習主體的同時,加強自身的引導作用,使二者可以相輔相成共同發揮作用;其次,要采取多元化的思政育人教學手段,很久高校中不同院系學生的不同特點,對教學手段進行深入的研究選擇具有針對性的教學手段進行教學,以滿足不同學生的個性化需求;最后,還要對高校思政教師的教學方式進行改革,對教師的教學理念進行轉變,不能根據自己的主觀意識進行教學,要結合實際情況對問題有客觀科學的分析。

結束語: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看出新形勢下高校思政育人模式對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雖然就目前高校思政教育開展的現狀來看,高校思政教育中依然存在內容重復的問題以及教學方式不科學等問題,但是我們可以通過加強對高校思政教材內容的創新完善工作以及加強對高校思政教育手段的創新工作的方式,對高校思政教育育人模式進行加強和完善。

參考文獻

[1]張自立, 盧營. 新時期高職院校思政育人模式探索[J]. 百科論壇電子雜志, 2018, 000(004):744.

[2]伍艷麗. 基于新時期高校的思政育人模式分析[J]. 經貿實踐, 2015, 000(024):342-343.

猜你喜歡
育人模式高校思政教育對策措施
論學分制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戰及對策
“雙一流”建設不能缺失本科教育
從教育價值探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載體創新
不良網絡輿論對高校思政教育影響探析
醫院財務風險的控制及預警措施探析
淺談“社區圖書館”建設
立足京津冀協同發展加快布局河北文化發展新常態
高職院?!半p師型”教師隊伍建設的現狀分析與對策探求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