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稻高產種植技術要點研究

2021-10-12 10:54李洋
錦繡·下旬刊 2021年10期
關鍵詞:種植水稻產量

李洋

摘要:水稻種植一直以來是農業生產的主要環節,以黑龍江省農墾地區為例,其每年的水稻產量占糧食作物總產量的百分之五十以上。但隨著環境的變化,如何實現水稻高產成為了我們亟待解決的問題,本文結合農業服務工作的發展,對水稻高產種植技術要點展開詳細分析,以期通過科學手段改善農業生產難題。

關鍵詞:水稻;種植;產量

在我國,水稻作為一種重要的糧食作物,具有分布范圍廣、種類多等特點。近年來,水稻高產技術水平在不斷完善和發展,在此期間也存在諸多問題,相關技術人員應充分結合實際種植條件,規劃科學的防治病蟲害方案,以提高水稻產量和品質。

一、優良品種選擇與種子處理

水稻品種的選擇至關重要,甚至決定了未來的生長情況。因此,要選擇優質高產并具有良好抗性的品種。當然,也要視具體的環境因素而定,以提高針對性。目前來看,通過對水稻種植面積和分布情況進行分析,已經育成并全面推廣的水稻品種主要有以下幾種:首先,早稻類的香兩優、早粕以及皖稻等;其次,中稻類包括豐兩優1號、兩優236以及天協1號等;最后,晚稻包括M1148等。

種子確定后,還要進行必要的播種前處理,以提高存活率。首先,種子挑選,將干癟、有蟲咬痕跡以及破損的種子和雜質挑出,以免影響出芽率。其次,種子晾曬。將水稻種子平鋪在陽光下晾曬,持續1-2天左右,并且每天要進行3-4次的翻動。其主要目的是保持種子的水分一致性以及殺死附著在表面的細菌。最后,進行種子浸泡??上扔脻舛葹榘俜种柠}水沖洗,然后,在溫水中加入消毒藥劑,將種子置于其中浸泡,以提高對稻曲病等常見病害的抵抗能力。值得注意的是,浸種工作通常都在播種前3-4天進行,不宜放置時間過長。

二、播種過程管理

播種過程管理主要集中在以下三個方面:首先,確定播種時間,應嚴格參考當地的氣溫條件和變化,待氣溫達到10攝氏度左右且恒定時可進行播種。黑龍江地區由于緯度偏高,所以凍土層解凍的時間較晚,因此種植時間要適當延后。其次,科學控制播種量。眾所周知,播種量對于秧苗的生長素質有著明顯的影響,過于稀疏會影響產量,但過于密集又影響成活率,因此要合理選擇。根據相關數據顯示,經過旱地育苗的種子每平方米的播種量應為干籽150g、芽籽200g。超稀植栽培模式則應控制在40g左右??傊?,要嚴格控制以起到育壯苗的作用。最后,播種方法的選擇。目前,使用最多的是隔離層旱育苗,即在已經澆透水的區域設置苗床,種植時要均勻分布、輕微按壓,使其貼緊土床。然后平鋪地膜以起到控溫和控水的作用。經該種方式培育的幼苗抗性好,生長也相對穩定。

三、肥水管理

當水稻完成插秧后,可視生長情況安排施肥次數,一般情況下都為三次。第一次我們稱之為施底肥,占比總肥量的百分之四十;第二次為施追肥,占比總肥量的百分之四十;第三次是施穗肥,占比總肥量的百分之二十。其中要控制好氮肥的用量,維持在肥地600kg/hm?,但也要參考土地的養分構成和貧瘠情況,從而進行適量的增加或減少。值得注意的是,對于用做底肥的復合肥而言,氮含量的計算應歸于硫胺之內。也就是說,對于一塊中等肥力的土地來說,底肥使用了氮磷鉀,則硫胺肥的施用就要減去氮肥的含量。除此之外,施肥過程應與灌溉同時進行,以提高肥水轉換效率,促進水稻的養分吸收。灌溉時也要注意旱澇情況,雖然水稻是喜水作物,但也要控制水分不要過大,以免造成根部腐爛,影響最終產量。

四、病蟲害的防治

1、提高病蟲害防范意識,做好預防工作

相關部門應全面提高種植人員的病蟲害防范意識,可以邀請農業技術專家開展關于防治病蟲害的知識講座,也可以建立網絡信息交流平臺,通過線上交流種植技巧和防治措施,使得種植人員能夠充分意識到防治病蟲害的重要意義。除此之外,還應嚴格把控水稻栽培期間的各個環節,尤其是加強對病蟲害的預防管理工作,堅持“預防為主,治理為輔”的原則,以提高病蟲害防治效果。

2、農業防治技術

水稻種植人員在栽培管理過程中,應重視對抗病品種的選擇,使其能夠適應當地自然和氣候條件,進而減少病蟲害發生??茖W的選取抗病品種,能夠減少化學藥物的使用量,不僅降低了栽培成本,還具有良好的環保效果,值得提倡和使用。

3、物理防治方式

通過機械設備和人工操作來控制病蟲害的發生,該方法屬于物理防治方式。一方面,物理防治能夠保證水稻品質以及生長環境具有良好的狀態,在一程度上可以完成病蟲害防治管理工作;另一方面,物理防治需要投入相應的人力和資金,其防治成本較高、無法確保工作效率,一旦防治方法失敗就會導致大面積病蟲害現象發生,防治效果具有局限性。所以說,物理防治手段需要結合實際病蟲害現象來使用,以確保該防治方式的高效性。

4、化學防治方法

化學防治技術應用較為廣泛、具有良好的應用效果,主要是使用化學藥物制劑直接殺死病蟲害,雖然化學藥物能夠實現在短時間內有效防治病蟲害現象,但是在其使用過程當中會對自然環境造成嚴重破壞,與此同時,也會間接影響水稻實際質量。不僅如此,化學藥物制劑的多次使用能夠讓病蟲害對其產生一定的抗藥性,在后期使用過程中會降低防治效果,針對這一現象,需要種植人員及時更換化學藥劑進行防治,以保證水稻能夠實現高產。例如,水稻螟蟲是水稻在培育期間的常見蟲害,分布在水稻生長的各個階段。在水稻分蘗期,水稻螟蟲直接鉆入秧苗當中啃食葉心,使得葉鞘枯萎,直接造成秧苗死亡現象;在孕穗期以及抽穗期,螟蟲蟲害會造成大量的白穗和死孕穗現象等等。關于螟蟲的防治措施,可以選擇在水稻分蘗期和抽穗期防治,使用35g殺蟲單原粉、30kg水,合理配比之后進行噴施;水稻秧苗栽培后7d左右,每667平方米地噴施1.5—2.0kg的殺蟲雙大粒劑,應充分結合施肥方式開展防治工作。

五、適時收獲

北方地區通常是單季稻,生長期約為104天,并在入冬前進行收割。完熟期的稻谷谷殼逐漸變黃,米粒的水分也隨之減少,最終干物重量達到一個定值,其籽粒堅硬,不容易破碎,這就是我們所謂的最佳收獲期。適時收獲不僅能保證作物的高產,同時還能提高水稻的質量,提升糧食作物等級。

一般要先收熟期早以及出現倒伏的水稻,然后再收獲熟期長、田間濕度大和有積水的水稻。并且對于沒倒伏或輕度倒伏的水稻或者是田面濕度小的地塊、地勢平整、池子面積大的水稻適宜采用機收,以有助于提高效率和減少收獲損失。

猜你喜歡
種植水稻產量
水稻種子
水稻栽培現狀與高產栽培技術建議
4月份有色金屬行業運行情況
黔北山鄉水稻飄香
淺談有機農業種植中病蟲害防治的原則和方法
國際茶葉產量少量增加
2014年6月印度橡膠產量增長65.8%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