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食品安全抽樣檢驗工作有效性分析

2021-10-12 12:24李洪濤
錦繡·下旬刊 2021年10期
關鍵詞:覆蓋面監管部門樣品

李洪濤

食品安全涉及千家萬戶,關系社會穩定、經濟發展、人民健康,食品安全抽檢工作,是監管部門食品安全實行監督的重要舉措。多年來,在各級政府、部門和社會的共同努力下,在把握食品安全狀況、促進食品行業結構調整,優勝劣汰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但其有效性沒有充分發揮。

一、當前食品安全抽檢的種類

1、按類型劃分

①食品安全監督抽檢

②食品安全風險監測

③評價性抽檢

④專項抽檢監測

2、按組織實施部門劃分

①國家級抽檢

②省市縣抽檢

3、按環節劃分

①生產環節抽檢

②經營環節抽檢

4、其他

食品安全飛行抽檢、執法抽檢,是食品安全抽檢的補充。

二、食品安全抽檢工作流程和意義

食品安全抽檢工作流程按組織方式分為兩類:

1、食品安全監督抽檢流程

抽檢計劃→制定實施方案、部署→抽樣→檢驗

結果反饋→確認數據統計→匯總、分析→公告→后處理

2、食品安全風險監測流程

監測計劃→監測方案制定、部署→抽樣檢驗→數據積累→匯總、分析、上報→風險評估→為監管提供依據

專項抽檢

食品安全抽檢有效性體現在達到預期效果,體現在五個方面:

1、掌握食品安全狀況,發現安全隱患,科學評價食品污染和食源性疾病危害,為政府食品安全監管提供技術支撐。

2、針對發現的風險隱患,開展食品安全風險評估,掌握食品污染物水平和變化趨勢,制定和完善食品安全標準和監管制度。

3、促使食品行業結構調整,優勝劣汰,指導生產企業做好食品安全管理,保障食品產業健康發展。

4、客觀評價并發布食品安全信息,科學宣傳知識,維護人民群眾知情權。引導輿論,幫助消費者樹立正確的食品消費觀。

5、持續改進,不斷豐富和完善,促進食品抽檢監測工作綠色循環發展。

三、當前食品安全抽檢存在的問題

1、監管技術支撐力度不夠

食品安全抽檢旨在及時了解食品中的安全隱患,防止風險擴散、最大程度降低危害,為監管部門決策提供依據。隨著科學技術發展,“檢不了、檢不出、檢不準”的情況時有發生,抽檢監測深度不夠,發現問題能力較差。原因來自多層面:①缺乏統籌規劃,抽檢監測食品種類和項目針對性較差,抽檢結果多用來進行處罰,淪為事后監管,預警能力不足;②非法添加物不可預知,缺少相應的檢測標準和限量標準,檢測機構檢不了。非法添加物被曝光后,才研究檢測方法,造成了監管工作的滯后,如“三聚氰胺”事件;③食品生產經營企業主體責任落實不到位,缺乏自律性,追求產值、利潤,生產經營中以次充好、摻雜使假,損害消費者利益。

2、食品安全監督抽檢監測覆蓋面不廣

食品安全抽檢計劃和實施方案制定過程中,充分考慮到抽檢監測產品的覆蓋面,但是抽檢計劃具有時效性、抽檢樣品要嚴格按照標準規定數量要求進行,導致實際抽檢中覆蓋面不夠廣。一是企業季節性停產,無抽檢樣品,導致無法實施抽檢;二是經營單位現場食品數量不足,滿足不了抽檢樣品數量的要求,無法實施抽檢;三是監督抽檢計劃缺乏科學性,沒有考慮抽檢食品時效,只能對部分企業實施抽檢,導致不能全面覆蓋。

3、食品安全抽檢公正性不足

承檢機構水平不足、良莠不齊,一些機構檢測力量薄弱,檢測品種較少,可信度不高,導致了食品安全抽檢的公正性不足。一是檢測能力不足,不同水平的檢測機構出現完全不同的檢測結果,導致食品安全監督抽檢的公信力降低。如今年初《問政山東》中“紅油金針菇”使用苯甲酸,經檢測判定合格的典型事件。二是檢測機構樣品儲存能力不足,導致樣品不合格的風險。如檢測機構不具備冷凍儲存能力,對冷凍食品抽檢樣品通過保溫箱快遞的方式運送,保證不了儲存條件,導致食品微生物超標,將不合格風險完全轉嫁給企業。

4、媒體宣傳誤導消費者

部分媒體為吸引眼球、追求新聞效應,隨意夸大食品安全監督抽檢結果,捏造新聞點,誤導消費者,造成不必要的恐慌,引起社會不安。甚至有的企業受到個別不良媒體的曝光威脅,導致企業不能正視食品安全監督抽檢的必要性和作用,從而逃避監督抽檢。

四、提高食品安全抽檢有效性的建議

現階段,食品安全抽檢仍是監管部門的有效監管措施,督促企業強化自律意識,健全完善誠信機制,就如何保證食品安全抽檢工作的有效性,提出以下建議:

1、加大資金投入,強化檢驗機構技術能力

對現有的檢測機構,加資金投入,完善配套檢測資源,堅持食品檢測集中、專業和單純,確保數據獨立、權威。大力引進人才,招錄高精尖的檢驗人員,建立高水平檢驗人員隊伍,提升檢測能力。統籌規劃,合理布局,建立輻射區域的檢驗機構,理清各級檢驗機構的業務關系,避免重復建設,盲目競爭,實現資源共享。

2、提高覆蓋面,突出重點

現有機制下,合理規劃,努力提高食品安全抽檢的覆蓋面。例如,國家、省、市監督抽檢由各級部門制定計劃、實施方案,確定承擔檢驗的機構,由縣級監管部門落實。各級監管部門確定完成時效,縣級監管部門可以按照時限,根據食品生產的時間,合理安排相應抽檢計劃的實施,從而最大化的實現抽檢的覆蓋面。各級監管部門制定計劃中,明確高風險食品或者區域性食品,并加大對其抽檢頻次、力度,突出重點消費品的監督檢驗。

將食品安全風險監測與食品安全監督抽檢有機結合,強化檢驗工作的有效性。食品安全風險監測、評價性抽檢因被抽檢企業沒有提出復檢的權利,因此不能作為行政處罰的依據。但是,可以根據食品安全風險監測結果,繼續開展食品安全監督抽檢,對不合格違法企業實施處罰,及時糾正問題。

3、加強抽檢機構的管理,保證食品抽檢公正性

食品檢驗機構,承擔著食品抽檢最終的檢驗工作,是食品抽檢工作的重要環節。對食品檢驗機構,不定期開展監督檢查,考驗其技術水平,規范檢驗管理,保證檢驗工作的持續性、規范性。第三方民營檢驗機構,可以作為補充,利用其檢驗技術、檢測能力,強化食品安全監督檢驗工作的有效性。加強第三方民營檢驗機構檢驗能力,在招標中,提出具體要求,檢驗機構要具有保證樣品儲存、運輸能力,提供抽檢樣品儲存、運輸環節的溫度保存記錄,保證監督檢驗工作的公正性。

4、規范媒體管理,引導群眾正確消費觀

新聞媒體監督也是食品安全監督的重要組成部分,新聞媒體的監督作用應當強化,但是也要規范新聞媒體的監督行為,不能因為個別不良媒體追求新聞點、關注度而夸大宣傳,從而造成消費者的恐慌,對整個新聞媒體監督造成不良影響。監管部門也應當加大宣傳力度,幫助消費者建立正確的消費觀念。

猜你喜歡
覆蓋面監管部門樣品
優異答卷載入奧運史冊
完善樣品管理制度確保農產品抽檢結果的準確性
地質測試實驗室樣品管理方案研究
實驗室樣品管理
質檢機構樣品管理的重要性
推進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三條路徑
社會養老保險制度覆蓋面的文獻研究綜述
談“魏則西”事件背后的制度問題
P2P網絡借貸的風險與監管研究解析
基于完全信息靜態博弈的二手車市場中監管部門與賣家的博弈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