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職業院校傳統教師培訓與“互聯網+教師培訓”之融合

2021-10-12 01:13朱玉萍崔美梓李冬根
科技研究 2021年21期
關鍵詞:互聯網教師培訓職業院校

朱玉萍 崔美梓 李冬根

摘要:本文從職業教育高速發展急需高質量的職業教育師資力量出發,通過對傳統教師培訓和互聯網+教師培訓特點的分析,結合職業院校教師培訓的特殊需求,提出將傳統教師培訓與“互聯網+教師培訓”融合,從而促進職業教育的改革與發展。

關鍵詞:職業院校 ?傳統教師培訓 ?互聯網+教師培訓

習近平總書記在2021年4月12日全國職業教育大會上指出,“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中,職業教育前途廣闊、大有可為”,我國職業教育發展未來可期!職業教育高速發展,急需高質量的職業教育師資力量。當前,各級政府和職業院校都積極采取措施加強職業教育師資隊伍建設。在職業院校師資培訓過程中有兩種培訓方式最為常見,就是傳統師資培訓與互聯網+師資培訓,兩種方式各有特點,只有兩者各取所長,互相融合,構建多元化職教師資培訓體系,才能滿足職業教育改革與發展的迫切需要。

一、傳統教師培訓的特點

傳統的教師培訓就是在一定的制度約束下,一個固定的培訓集體,在固定的場所,接受固定的教師培訓,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計劃都是整齊劃一的,這種以教師“教”為主,面對面與學生交流的形式,就是我國傳統的教師培訓模式。常見的有短期培訓班、研修班,到教學、科研、生產單位進修,參加學術會議和講座,出國進修、考察,學校自行組織的校內培訓等等。這些傳統模式能在有限的時間內,快速提升教師的專業知識和理論水平,解決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遇到的共性問題,也可以通過溝通、研討、交流,來解決一些個性問題,這是一種培訓資源壓縮包集中投放的培訓形式,有利于集中組織和實時管理,這是傳統培訓模式的優勢。但是在科學技術快速發展和互聯網+時代的浪潮下,傳統培訓模式受到嚴重沖擊,弊端日益顯現,面臨著信息社會嚴峻的挑戰。

1.培訓內容整齊劃一

傳統培訓較多的是由學校組織教師參加上級下達的培訓任務,忽略了教師個體原有知識經驗和專業需求的差異性,只是按照培訓單位的統一要求參加培訓。以至于許多參訓教師被動學習,參與性不強,積極性不高,學習效果不好。每個學員來自不同職業院校,有著不同的辦學優勢與實踐經驗,在學習過程中,對許多問題常常有獨特的理解,這就需要學員互相交流各自的想法,互相碰撞與啟發,發掘各自的教育資源,取長補短,這也是教師培訓的重要意義之一。傳統培訓針對性不強,無法實現教師的個體需求。

2.培訓方法單一

無論是短期培訓還是講座,都是基于傳統的課堂教學的復制粘貼,由于培訓時間集中而有限,必須在短時間內學習大量的理論知識,“填鴨式”的學習方式,導致學員高度緊張,效果事倍功半。

3.培訓過程重理論輕實踐

在傳統培訓過程中,培訓者希望在較短的時間內,傳授更多的理論知識,來提升培訓效率,降低培訓成本。而實踐教學則需要較多的時間才能完成,在時間有限的培訓中,實踐課就成了演示課,走馬觀花,匆匆而過。另外,一些培訓者本身就是高校教師,也很少有從事企業工作的經驗,授課的時候難免紙上談兵、脫離實踐。在職業教育快速發展的今天,職業院校更希望教師擁有較強的實際操作能力,和為企業服務的工作經驗,需要隨時學習先進的職業教育理念和工作經驗,因此,傳統培訓已經落后于職業教育的發展步伐。

二、互聯網+教師培訓特點

互聯網+教師培訓是指利用互聯網+平臺對學員開展培訓,只需一部移動終端,可以擁有無數的學員、隨意的時間、可選擇的培訓者、豐富的內容,虛擬的場景,三維立體的實踐操作,當然也可以多人互動與交流,充分實現了學員個性化和自由化的需求,彌補了傳統培訓的不足。

1.培訓時間和進度個性化、自由化

對于有著繁重教學任務的教師來說,抽出大量時間來參加集中培訓,還是有一定困難的。傳統培訓的工學矛盾是難以解決的,而互聯網+教師培訓時間靈活,教師可以利用零碎的工余時間,也可以集中整塊時間,培訓效率極大提高。在培訓過程中,學員之間存在著一定的水平差異,傳統培訓課程和培訓進度都是固定的,學員只能是被動接受,導致水平不同的學員無法按照自己的需求選擇進度?;ヂ摼W+教師培訓學習速度由教師個體掌控,實現了培訓學習的個性化、自由化。

2.培訓內容虛擬化、仿真化

頗受時空限制的傳統教師培訓,如今只需要一部移動終端,就可以走入互聯網+平臺,選擇需要的虛擬仿真實驗教學軟件,隨時就可以開始以虛代實的虛擬仿真實踐學習。虛擬軟件利用虛擬現實、多媒體、人機交互、數據庫和網絡通訊等多種技術,搭建高度仿真的虛擬實驗環境和實驗對象?;ヂ摼W+教師培訓帶來的逼真、多維立體的教學方式恰恰是高職院校教師培訓最需要的實踐培訓效果,學員仿佛身臨其境來參與實踐研究,與培訓者和其他學員互動交流,反復研討,也可以動手操作與技能演練,最大限度地彌補不能親自參與實踐學習的缺憾,最為有效地發揮虛擬元器件資源的仿真優勢。

當然互聯網+教師培訓也有自身的不足,比如對教學過程的監督、學習效果的實時反饋,尤其是虛擬仿真教學還不能完全代替實踐教學等等。

三、職業教育師資培訓的特殊需求

職業教育不同于普通教育,強調的是職業院校的教師必須既掌握系統的專業知識,又具有嫻熟的實踐能力,對教師培訓有特殊的要求。

一方面職業教育需要教師具備較強的專業理論知識,這就要求培訓者必須精心設計專業課程教學,以教師講授的形式為主,學習系統的理論,把握當前企業先進的生產技術科學知識,為實踐培訓打下理論基礎。另一方面,必須設計符合企業要求的職業教育實踐課程,在實踐課程教學中,針對職業教育各專業的特點,采用現場觀摩、模擬教學、實習實訓等方式,來進行實踐操作,注意學員的動手能力,調動學員的學習主動性。

當今,互聯網+滲透到生活、工作、學習的每個角落,互聯網+在教育領域的應用使得教師培訓更加靈活、個性而豐富,更加關注教師個體的發展,其虛擬仿真技術更加適合職業教育的實踐需求。

職業教育對理論知識和實踐能力的多重要求,迫切需要職業院校教師培訓傳統培訓與互聯網+教師培訓融合,促進職業教育更快更好地發展。

參考文獻:

[1]教育部關于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和全國職業教育大會精神的通知[J].教育科學論壇.2021(18).

[2]曾海.區域中小學教師混合式培訓模式研究[J].中國電化教育,2017.

猜你喜歡
互聯網教師培訓職業院校
職業院校財務會計網絡化建設
互聯網財險投保者
最后的美麗世界
新時期職業院校檔案管理的思考
圖表
淺析混合學習模式下的教師培訓網絡課程設計策略
“互聯網+”指數(2016)城市排行榜
城鎮化背景下高職院校教師培訓探析
MOOC時代創新區域教師培訓課程建設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