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校共育,立德樹人

2021-10-14 23:08丁濤
成長 2021年10期
關鍵詞:家校共育特殊教育立德樹人

丁濤

摘 要:隨著新時期課程改革的持續推進,特殊兒童的教育問題備受社會各界關注。截至2020年,第2期特殊教育提升計劃完美收官,同時也為該項教育工作的深化改革提出了新的挑戰。 客觀來說,由于特殊兒童普遍存在先天障礙和心理障礙,其更需要得到教師的關心和幫扶。因此,特殊教育工作者必須堅持立德樹人教育理念,堅持以德育人,為特殊幼兒的健康成長營造良好的環境氛圍,促進教育公平?;诖?,本文將從家校共育的角度闡述促進特殊兒童健康成長的德育教育策略。

關鍵詞:立德樹人 家校共育 德育 特殊教育

在素質教育理念盛行的時代背景下,辦好令社會公眾滿意的特殊教育成為特殊教育學校的核心宗旨。從某種角度來說,由于身體方面存在缺陷,特殊兒童往往內心更加敏感,更希望得到教育工作者的關心和肯定,來實現自身價值。所以,特殊教育工作者應充分重視這部分兒童的德育教育,為兒童的健康成長營造良好的環境。

1 堅持德育教育核心位置

在踐行立德樹人基本教育主張的過程中,特殊教育工作者既需要將思想道德教育作為抓手,引導幼兒形成自信、自立、自強、自尊的良好價值觀念,關注幼兒的心理健康問題,同時也要為幼兒展開美育教育,引導幼兒發現世界之美、生命之美。比如說,特殊教育學校中有大量的盲童,他們從小開始就要學習國家通用手語,在以此為媒介學習文化知識,通過幾年的學習,他們的行動靈活度或許不能和正常孩子相媲美,但是基本可以實現生活自理和正常學習。但在初始階段,有部分盲童,尤其是由后天意外導致失明的孩子可能會存在嚴重的自卑心理,對學習和生活自卑自棄,認為自己不可能完成任務。此時,教師可以為幼兒介紹一些比較典型的盲人自立自強最終取得偉大成就的故事,如張海迪、凱倫凱勒、阿炳等,通過講述這些著名人物的事跡來給予幼兒勇氣以及前行的動力。除此以外,教師應鼓勵這部分孩子手語和盲文同樣是一種很美的語言,具有較強的人文性和藝術性特征。再者,特殊教育學校方面可以針對雙目失明的孩子設置手工、定向行走、聲樂、朗誦合唱等多元化的社團活動,在這些活動中滲透德育教育,讓孩子們感受到來自學校和社會的關懷,心存感恩,奮發圖強。

2 提升教師綜合素質

一名優秀的教師應可以做到站在幼兒的角度思考問題,與幼兒產生共性。尤其是在特殊教育體系中,教師更需要提升自身的綜合素養,為特殊兒童點燃希望。首先,特殊教育工作者應積極參與學校開展的師風師德培訓,結合自身教學經驗思考特殊教育工作創新策略,堅守道德情操,凝聚向上向善的精神力量并將其傳遞給需要幫助的孩子們。其次,學校方面應加強幼兒心理學和教育學知識的培訓,確保教師能夠將特殊兒童的德育教育作為一項班級管理的重要工作,走進孩子的心理,同時,教師也不應放松對自己的要求,時時做幼兒的道德榜樣、主動增加自己的教育知識儲備,關注幼兒成長,加強對班級事務的處理能力。比如說,班級內有患有唐氏綜合癥的孩子,他對周圍的環境以及同學老師等可能都不信任,性格比較暴躁且容易被激怒,容易和其他的孩子產生矛盾。在這種情況下,如何調和幼兒之間的矛盾對于教師而言便是一項重要的考驗。其實,教師應該充分發揮專業知識,了解到患有唐氏綜合癥的孩子本質上是具有依賴性的,要盡量學會讓他相信別人。所以,在暫時性調和完矛盾之后,教師可以嘗試經常性的帶領這名孩子到教師辦公室去認識更多的老師,為他介紹每一名老師,并告訴他有困難的時候可以找老師幫助。除此以外,教師還需要定期在班級范圍內展開集體性活動,在兒童節等特殊節日,為孩子們精心準備禮物,給予孩子們擁抱和鼓勵,在暖心的人文關懷中讓孩子們感受到愛,將這個溫暖傳遞下去。

3 充分利用家庭教育資源

并非所有特殊兒童家庭都有送孩子去專業機構接受教育的意識,有很大一部分特殊兒童由于家長的錯誤理念錯失了接受教育的最佳機會。因此,遵循立德樹人的根本教育理念,特殊教育學校應該創新教育形式,制定家校高度一體的送教機制,為不能到學校接受教育的適齡特殊兒童提供送教上門服務。當然,在這一模式中,特殊教育學校方面應該秉持“家庭自愿、定期入戶、免費教育”的基本原則,獲得特殊兒童及廣大家長的認同。與此同時,特殊兒童教育工作者在特殊兒童教育方面的經驗更加豐富,可以視情況下孩子們的家長介紹科學的康復知識以及潛能發展策略,主動聯系特殊幼兒的家長,了解幼兒的性格及習慣,同時為家長帶去更科學的家庭教育知識,從而充分發揮家庭教育的力量,鍛煉幼兒的生活自理能力和社會適應能力,令其在和諧融洽的環境中愉悅成長。除此以外,對于正常在校的特殊兒童,特殊幼兒教師可以嘗試通過微信為家長展示幼兒在班級中的活動情況,讓家長對學校教育工作放心,從而積極配合各項活動。值得注意的是,在提供送教服務之前,學校方面必須治安開專項會議,結合《殘疾兒童發展評估表》對接受送教服務的孩子的基本情況和性格愛好進行分析,從而針對性的制定長期目標和短期目標,確保孩子的康復治療和特殊教育能夠早日被提上日程。

4 結語

綜上所述,特殊兒童屬于社會中的弱勢群體,他們需要得到社會更多的關注和幫扶。因此,作為特殊教育工作者,應立足這部分兒童的發展需求,堅持立德樹人教育理念,加強對幼兒的人文關懷,同時有效協調家庭資源、學校資源以及社會資源,對特殊兒童的全面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呵護其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 王慧敏. 特殊教育學校德育與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C]. 福建省商貿協會.華南教育信息化研究經驗交流會2021論文匯編(三).福建省商貿協會:福建省商貿協會,2021:166-169.

[2] 劉學玲.特殊教育學校德育與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20(09):177.

[3] 朱靜.以“愛”打開特殊教育德育之門[J].百科知識,2020(15):63+65.

[4] 張婷.特殊教育學校德育與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J].智力,2020(14):182-183.

猜你喜歡
家校共育特殊教育立德樹人
影響小學家校共育的因素以及解決策略初探
《語文學科課后作業的有效研究》課題研究實施方案
淺議如何化解家校教育的矛盾
談當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務
學校體育器材管理自助化
特殊兒童早期教育中的立法制度建設初探
關于特殊音樂教育師資培養的個人見解
新時期我國特殊教育職業學院檔案管理的現狀及對策研究
新常態視閾下高校輔導員做好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