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黃河生態保護:“魯豫有約”背后

2021-10-15 15:49郭煦
新華月報 2021年19期
關鍵詞:省際黃河流域流域

郭煦

“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華夏文明的搖籃,保護黃河是事關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和永續發展的千秋大計?!苯衲?月,由民進中央、水利部黃河水利委員會主辦的“2021·黃河保護與發展論壇”在山東濟南舉行,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民進中央主席蔡達峰在開幕式上如是表示。此次論壇上,“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成為嘉賓們交流的主題。

就在此次論壇舉辦前不久,河南、山東兩省政府正式簽署《山東省人民政府河南省人民政府黃河流域(豫魯段)橫向生態保護補償協議》(以下簡稱《補償協議》),實施范圍為河南省、山東省黃河干流流域(豫魯段),最高補償資金規模為1億元,實施期限為2021—2022年,黃河流域首份省際間橫向生態補償協議誕生。

有關專家分析認為,明確各級政府以及各環保管理部門間的責權,摸索省際之間的區域利益協調關系,打破行政區劃界限,追求各區域的共同利益,對于黃河治理異常重要。

額度1億:黃河流域首個補償協議

黃河作為中華民族的母親河,發源于青海,途經青海省、四川省、甘肅省、寧夏回族自治區、內蒙古自治區、陜西省、山西省、河南省、山東省九省區。黃河流域是兼具水源涵養、水土保持、碳匯與碳儲存、防風固沙、生物多樣性保護等多種功能的重要生態功能區。

但是同時,黃河流域也是生態環境十分脆弱的地區,隨著近年來環保攻堅戰的打響、對生態治理方面要求的逐漸提升,水質已成為沿黃各省區新的博弈點。

山東與河南是黃河流域相鄰的兩個省份,河南在相對上游,山東在相對下游。此前,為了黃河水,兩省沒少“打架”。

上世紀70年代起,由于降雨減少,疊加上游用水增加,黃河出現過數次斷流,處于最下游的山東省工農業遭受了巨大損失。但實際上,河南省也因斷流受到過損失。黃河斷流最嚴重的一次,河水流到開封就沒了。

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小浪底水利樞紐完工,以及對各省區從黃河取用水量實施調配管理才有所改善。新世紀以來,黃河實現了穩穩當當的“入海流”。

黃河流域省區還面臨著另一個問題。上世紀90年代起,黃河流域水質不斷惡化,主要支流幾乎均遭嚴重污染,干流總體中度污染。作為相對下游省份,河南省和山東省深受其害。一方面,誰都不愿意喝別人的“洗腳水”;另一方面,兩省自身也有排污需求。上游來水都是黑水、臭水了,如果下游再排,河水可真就沒法看了。

于是,互相扯皮的情況出現了?!跋掠我贿吪盼?,一邊說不行啊領導,你看不是我們不保護,是上游來水太糟糕;上游同樣一邊排污,一邊把水質責任再往上段推。一段推一段,反正都是上游的‘鍋?!庇袠I內人士形象地對此進行了描述。

為解決這種問題,在各省區市的重要河流交界斷面上,國家設立了“在線水質監控系統”,對每個斷面設定考核目標。其要求是,無論上一個斷面的實際來水是什么狀況,下一個斷面的水質都得達到考核要求;省區市內部的小斷面也執行這套考核方法,層層壓實責任。

此次《補償協議》提供了新的解決思路。協議將補償劃分為水質基本補償和水質變化補償兩部分。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河南、山東兩省間1億元的生態補償額度。

劉莊國控斷面是河南、山東兩省的跨省界水質監測斷面。水質基本補償方面,若劉莊國控斷面水質年均值類別達到Ⅲ類標準,山東、河南兩省互不補償;在Ⅲ類基礎上每改善一個水質類別,山東省給予河南省6000萬元補償;在Ⅲ類基礎上每惡化一個水質類別,河南省則給予山東省6000萬元補償。

水質變化補償方面,劉莊國控斷面年度關鍵污染物(化學需氧量、氨氮、總磷)指數每同比下降1個百分點,山東省給予河南省100萬元補償;每同比上升1個百分點,河南省給予山東省100萬元補償,該項補償上限為4000萬元。

《補償協議》還明確了補償資金清算程序,即每年4月底前測算確認補償資金額度,6月底前完成上一年度資金清算工作。山東、河南兩省財政和生態環境部門每年共同對保護補償機制運行、水質改善、補償資金使用、項目實施等情況組織開展績效評價。

記者了解到,由于面臨工業、城鎮生活和農業面源等方面污染,流經九省區的黃河污染問題突出。2019年,黃河137個水質斷面中,劣V類水占比為8.8%,高于全國3.4%的平均水平。

事實上,山東省和河南省此次簽訂的協議,并非全國首例流域補償協議。早在2011年,為保護新安江水源,浙江、安徽兩省就開始了國內第一例生態補償試點。浙江省和安徽省約定,在監測年度內,以兩省交界處水域為考核標準,上游安徽提供水質優于基本標準,由下游浙江補償安徽1億元,劣于基本標準,由安徽補償浙江1億元。此后新安江流域水質改善明顯。

新安江之后,汀江—韓江流域、東江流域也出現了跨省流域的補償協議,但是涉及黃河流域的補償協議,尚屬首次。

繼續探路跨省際流域生態補償

記者從河南省生態環境廳了解到,河南省、山東省簽訂的《補償協議》,是黃河流域第一份省際橫向生態補償協議。

2020年4月,生態環境部、財政部等出臺了《支持引導黃河全流域建立橫向生態補償機制試點實施方案》的通知,其中提到,“跨省流域橫向生態補償機制建設,以地方補償為主,推動鄰近?。▍^)加快建立起流域橫向生態補償機制?!?/p>

通知中明確,黃河全流域橫向生態補償機制實施范圍為沿黃九省區,包括山西省、內蒙古自治區、山東省、河南省、四川省、陜西省、甘肅省、青海省、寧夏回族自治區。這意味著,沿黃流域鄰近省區都將簽訂相應的生態補償協議。

黨的十八大以來,生態文明建設被納入“五位一體”總體布局中,“長江大保護”“黃河流域生態保護”等流域生態保護規劃相繼出臺??紤]到長江、黃河生態保護都涉及大流域治理,需要跨區域協同保護,近些年來,跨省際流域生態補償機制正從點到面漸次鋪開。

保護黃河三角洲濕地,既是山東省“十四五”時期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也是黃河流域生態保護與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

猜你喜歡
省際黃河流域流域
湖北省推進沿邊地區省際合作研究
中國省際綠色全要素影響因素探究
黃河流域濕地保護與生態修復
區域聯動護流域
黃河流域博物館聯盟成立
我國省際普通高校生均教育經費差異分析
建構流域跨界水環境污染協作治理機制
稱“子流域”,還是稱“亞流域”?
三十六計之順手牽羊
黃河流域農田土壤有機氯農藥殘留污染特征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